香港DSE跟内地高考对比有哪些优势和区别?DSE考试搭配香港身份才是王炸
越来越多内地家长会选择为子女去申请香港身份,这是因为有香港身份的孩子参加“香港高考”升学更有优势,内地高考和香港DSE考试有何区别?对比内地高考,DSE考试有哪些优势?内地孩子又该如何参加DSE考试呢?
一、香港DSE常见问题(和高考对比)
1.香港DSE考试是什么?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习惯被大家称为DSE考试,是香港政府2012年推出的公开考试,相当于香港的高考。是全球唯一一个可以用中文应答的国际考试,成绩受内地、香港以及海外高校认可。
DSE并非一个冷门考试,香港本地主流高中生都会参加。
DSE目前只有香港有考点,香港政府官宣2024年在深圳会设立考点。大部分考生是完成香港中学课程的中学六年级学生,亦有自修生报考。
2.香港DSE考试的报考要求
香港的中学文凭考试(DSE)对于考生的身份有一定的要求,主要有两种考生:
①香港本地考生:
18岁前取得香港身份(永居和非永居)即可成为本地考生,这些考生可以比非本地考生更容易地进入香港的大学。
②自修生(并非在香港中学就读的学生):
自修生就可以报名参加香港中学文凭考试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A. 曾经参加过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或相等考试;
B. 年满19岁,且考试年份在当年1月1日之后;
C. 没有修读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课程,但在考试前一年已经毕业,或正在修读高三课程。
内地孩子是可以直接dse考试的,但是如果想要有更多升学选择,最好搭配一个香港身份!
3.香港DSE考试的科目有哪些
DSE考试是4+2模式,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选修课程,考试科目分为核心科目和选修科目。
核心科目:中国语文、数学、英国语文、公民与社会发展
选修科目:中国文学,生物,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英国文学,化学,设计与应用科技,中国历史,物理,音乐,经济,地理,体育
4.香港DSE考试采用评分制
DSE考试采取等级考评分制,每一科成绩都会有8个等级香港澳门的研究生怎么申请,分别为5**、5*、5、4、3、2、1、U,对应分值是7、6、5、4、3、2、1、0分。
一等级计1分,5**等级计7分,单科满分7分。
每门课程满分7分,6门课程总分42分,如考生的总分在37-42分,则为学霸级别,如果考生的分数在31分-36分,为较为优秀的水平。
4.香港DSE考试时间
香港DSE考试报名时间一般在9-10月份,然后在次年的3-5月进行考试,参加DSE考试并不会影响6月份的高考,且考试时间安排较为分散,单科的复习时间较长,考生的压力也更小,一般录取时间在7-8月份。
5.DSE考生怎么申请大学?
不同身份的考生参加DSE考试申请大学的方式和时间不同,主要有港籍、非港籍两类考生:
①港籍学生申请香港大学:通过联招Jupas通道(每年大概在12月申请,出成绩后还可以再次调整志愿)
②非港籍学生申请香港大学:以国际生身份走非联招通道,可以同时填报多所大学志愿,获多个录取。
③港籍学生申请内地大学:内地大学招收香港DSE学生计划(能申请院校约有130多所、需要香港身份证+回乡证,每年大概在3月份)
6.参加DSE考试能读什么大学?
DSE考试成绩被香港、内地、海外多所高校承认,通过DSE考试的考生升学选择很多:
①香港院校:包括香港所有大学,涵盖世界排名较高的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②澳门院校:可以报考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所有大学
③海外院校:dse成绩可报考包括英国G5大学、新加坡国立/南洋理工大学、澳洲八大等全球逾300所大学(涵盖英、新、澳、加、美、日、韩等国家)
④内地本科:有香港永居身份(+回乡证)的孩子,可以凭借DSE考试成绩报读内地132所高校,其中不乏985、211名校
7.不同身份的dse考生选校有何区别?
不同身份的学生参加DSE考试能够申请的大学范围是不同的,其中有香港永居身份+回乡证的港籍生选择更多:
①香港本地生:有香港身份+无回乡证
这类香港本地生,可选香港、海外两条升学路线,其中可凭dse成绩报考香港所有大学(含港大、港中文、香港理工等八所名校),并且学费会比非本地生便宜3-4倍。
② 香港本地生:有香港身份+回乡证
这类香港本地生,可选香港、内地、海外三条升学路线,其中可凭dse成绩报考香港所有大学、内地130多所大学(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众多985、211名校)
内地学校列举:
③ 香港非本地生:无香港身份
若学生是非港籍生(内地及海外学生),则可以凭借DSE考试成绩,申请香港招收非本地学生的大学,以及海外约300所大学。
8.香港DSE考试和内地高考对比
香港DSE考试和内地高考区别还是比较大的,简单总结如下图:
其中区别包括考试科目、时间、报考要求、成绩有效期、竞争程度等区别,大家可以从表格上看出来!
二、香港DSE考试有哪些优势(相对高考)?
香港DSE考试相对内地高考、或者考试本身优势还是有很多的,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8个:
①升学选择更广:
上述提到了,DSE考试成绩受到非常多学校承认,包括香港本地所有大学、内地130多所大学、海外300多所大学承认,如果内地的学生拿到香港身份和回乡证,还可以低分报考内地的211和985学校,可以说参加这个考试的孩子可选海外、内地、香港三条升学路径。
②低分上本地大学优势
港籍考生享受香港本地生保护政策,香港的大学对于港籍学生在分数上有很大的保护,如果拥有香港身份,可以低分上香港八所知名大学,这些学校在世界排名都很不错。
③更高录取率优势
港八大有将近60%的学额(大约15,000个)是留给港籍学生的,无论考生是不是香港永居身份,只要有香港身份,均可享受录取名额优势,而且即使报考内地大学,DSE考生相对内地高考学生也更容易考上985、211院校,因为考试内容更简单。
2024年香港本地生经联招(JUPAS)申请港八大的录取率接近38.2%,进入港前五(全球100强)的录取率是32.5%。相比内地高考985/211院校综合不到10%的录取率,优势非常大。
④竞争力更小优势
香港dse考试每年报考人数不超过5万,相对内地高考常年居高不下的超过1000万考生来说,竞争小很多,通过DSE成绩报考内地大学更容易。
⑤免考雅思、考试难度低
香港DSE课程非英语课程,可以用中文作答,同时难度仅是内地高考的三分之一,对于内地学生来说相对更加容易。
⑥成绩保留时间更长
与内地的高考成绩不同,香港DSE考试成绩有两年有效期,可以重考第一年没考好的科目,取两次考试的最好成绩作为“申请成绩”,考生有更多的考试机会。
⑦计分科学、允许偏科
香港DSE考试相对于内地高考更加人性化,6门考试中选取5门最高分数做申请成绩,允许学生在某些科目上偏科,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近年来,已有不少内地家庭为了子女教育规划而选择办理香港身份,让子女可以享受香港身份带来的教育优势,并拥有人生的多重选择。
三、内地孩子如何拿到香港身份?
内地孩子如果想要拿香港身份,需要作为父/母的受养人来申请,父母要申请香港身份,可以选择优才、高才、专才、留学等途径。
1.香港优才计划
香港优才对人才要求是申请人需要满足年龄、经济、品格、语言、学历五个基本条件后香港澳门的研究生怎么申请,香港DSE跟内地高考对比有哪些优势和区别?搭配香港身份才是王炸,通过[综合计分制]或[成就计分制]两套计分方式来打分,达到分数要求才可递交申请。
①年龄:18周岁以上;
②品格:无刑事犯罪记录、不良入境记录;
③经济能力:足以负担本人及受养人的首年生活费(个人12万+,家庭35万+);
④语言:具备良好的中文或英文书写及口语能力(中文口语指普通话或粤语);
⑤学历:本科学位及以上学历。
[综合计分制]从年龄、学历、工作经验、语言能力、人才清单、家庭背景6个范畴对申请人进行打分,达到80分即可递交申请。
而[成就计分制]适用于具备超凡才能或技术并拥有杰出成就的个别人士,满分才能申请,不适合普通人
香港优才计划评分入口▼▼▼
2.香港专才计划
香港专才对人才的要求是,申请人必须拥有香港缺乏或无法即时提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必须为本地企业的日常运作及有关的行业做出贡献,以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申请人一般要满足以下要求:
①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资格证(大专学历+10年工作经验)
②品格:无犯罪、无不良入境记录
③岗位:已获得香港公司聘用,提供岗位与其学历或经验有关证明材料
④公司:雇佣公司证明材料(办公场地+营业额+银行流水等)
⑤创业:自己在香港开办公司自雇,需要公司满足实际运营+录用本地员工+一定营业额+有实际办公场地等
3.香港高才通计划
香港高才通对人才的要求是满足以下三类人才之一:
①A类人要在申请前一年全年收入达港币250万元或以上,这类人才不限学历,不设置限额
②B类人才要获指定综合名单中订明的全球百强大学颁授学士学位,并于申请前五年内累积至少三年工作经验的人士,此类人才也不是设置限额
③C类人才在申请前五年内获全球百强大学颁授学士学位,不限工作经验,此类别设上限每年10000人。
4.香港留学进修计划
香港留学进修计划一般是社会人士到香港留学进修,修读全日制课程,而在香港全日制读本科、研究生的非本地生毕业后可以留港工作,拿到IANG签证,满7年户可申请永居,首先需要符合4个基本条件美国藤校留学,分别是
①良好的中英文能力
②无犯罪及无不良入境记录
③非香港本地毕业生并获得认可的学士学位(如果是本科无学位,需要不少于10年的高管工作经验)
④能自行承担自己和家人在港读书和生活至少1年的经济能力。除了基本条件外,到香港留学还要看各大高校录取的要求,比如港八大会优先录取内地985/211毕业生,可能需要用雅思/托福/PTE成绩申请,部分专业还需要参加面试等。
如果想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选择,申请一个香港身份确实更好,家长朋友们可以先了解下再考虑申请!
香港澳门读研究生含金量,港澳台大学教育特色PK内陆高校
【一】 去港澳台读书,有压力也很新鲜
香港:全英文授课学习压力大
在香港上大学的吴同学表示,无论香港的哪所大学课业压力都是很大的,这主要会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于全英文授课的压力,解决办法就是带一个录音笔,把当日老师所讲的内容录下来,回去以后反复听,这样就可以早日适应老师的语音语调和专业词汇,尽快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另一方面就是需要阅读大量的材料。
吴同学读的是法律,每周都有很多的案例要看,时间十分紧张,他的解决办法就是组成学习小组,将每周要看的东西大家分摊下来,回头找个统一的时间一起串讲一下,达到互帮互助的目的,一来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二来也可以帮助自己更加深入地了解所负责的章节,更有针对性,而不是泛泛地通读。
澳门:开阔视野学到新鲜东西
阿贞本科读的是澳门科技大学会计专业,说起自己在澳门求学的最大感受,她用“视野开阔了很多”来形容。
阿贞2006年毕业于南海中学,当年的高考分数是627分,同时被广东商学院和澳门科技大学录取。经过几番思想挣扎,她最终选择赴澳门读书,“我是希望能开阔视野,也想着能学到很多在内陆可能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在澳门科技大学,阿贞凭借高考的高分数轻松获得4年的奖学金,免去每年25%的学费。
“我到了澳门很快就适应了,因为大家都讲广东话。”阿贞说,让她高兴的是有很多澳门人开始学习普通话,而普通话更是成为澳门当地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阿贞认为,这与澳门回归后与内陆交流密切有很大关系。“我的很多澳门同学和朋友表示毕业后到内陆找工作。”
台湾:学生平时表现尤为重要
2009年下半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夏晨曦作为交流生赴台学习,就读于台湾静宜大学的英国语文学系。她说,学校对外语教学十分重视香港澳门读研究生含金量,港澳台大学教育特色PK内陆高校,虽然静宜大学有关语言的专业只开设了英语、西班牙语和日语,可学校另设了外语教学中心。该中心对全校学生开放,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那里学习有关的语言课程,并同时修得学分,语言课程设置多样,涉及多个语种。
静宜大学对学生的考评方法十分新颖,一般而言,期末考成绩只会占到最终成绩的20%~25%,这样一来,学生平时的表现尤为重要。作业的形式丰富多变,而这点也是她刚到台湾学习时觉得较难适应的地方。比如,口译课的老师会要求学生制作介绍台湾景点或小吃的视频,请学生自己配音。
【二】 港澳台与内陆高校比较
焦点1
哪个文凭含金量高?
港澳台高校含金量哪个更高?对此,大学排名情况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参照。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了解到,该中心公布了两岸四地大学的排名,在排名中,大陆及台湾、香港、澳门分别有68所、24所、7所、2所;从这可以看出,整体而言高校的总体实力依次是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高校。
进入十强的高校中,大陆只占4席,港台各入3席;其中,清华大学和台湾大学并列第一,排在3~7名的分别是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台湾新竹)、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北京大学。这显示,在一流高校中,港台高校和大陆高校不分上下,澳门高校略逊一筹。
焦点2
要多少学费?有多少奖学金?
在大陆一流高校,公立院校每年学费5000~10000元,而且多年来几乎没有大幅上调。二B院校学费则约在1.5万元左右,一般家庭咬咬牙可以承受。
相较而言,港澳台高校学费比较昂贵。港校以高学费著称,每年动辄10多万。而且进驻5年来,学费不断提高,大概是本地学费的十倍左右。当然,在高学费的伴随下也有高额奖学金,其中全额奖学金高达45万,是大陆和澳台高校望其项背的。
在澳门高校,公立学校学费约人民币2万多元,加上住宿和生活费,每年花费约为5万元人民币。其他澳门私立高校学费则是公立学校的1倍多。总体而言,澳门高校学费虽然只是港校的1/4,也远高于内陆高校。另一方面,澳门高校的奖学金金额不比港校,数量不算太多。以澳门大学为例,全额奖学金仅20名,外加澳门基金会奖学金也不过5名。澳门其他私立学校奖学金相对比较少,而且门槛很高。以澳门科技大学为例,该校虽设置20名特等和一等奖学金,但是要求高考成绩分别高于该重本线100分、50分,而这样高分的考生选择进入澳门高校微乎其微。
在台湾,大陆学生在申请就读时,需要提供至少10万元人民币的财力证明。台湾私立高校平均学杂费约为每年2万~3万元人民币。粗略算来,在台湾读大学,学费加生活费每年约5万人民币。大概是大陆高校的2~3倍,这样的费用对于不少家庭来说都可以承受。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台湾高校的奖学金并不多,此前,台湾出台法律规定大陆学生不给奖助学金、名额受限制,只有有实力的高校如辅仁大学自立奖学金吸引生源。
焦点3
就业情况怎么样?
在大陆,高校的就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但是仍有许多大学毕业生抱怨找不到工作。选择港澳台高校,不少家长都希望在毕业的出路上有更广阔的空间。
记者了解到,香港高校已有两届毕业生,他们当中毕业后大部分留学深造或在香港攻读硕士和博士,少部分留在香港工作,另外极少部分返回内陆发展。近年来,香港政府对于留港的学生有暂缓就业措施,允许学生留港一年找工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孩子的就业问题。
不过,对于澳门和台湾政策辅助较弱。澳门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澳大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出路是继续报读澳大硕士课程、申请外国大学深造,以及回内陆工作。在澳门,不具备居民资格不可以在当地工作。“就业保障政策系政府部门制定美国藤校留学,我们只能鼓励学生找公司签约,同时支持学生留澳发展。如果在澳门找到工作,雇主就会帮你办理相关证明。”
相较于香港和澳门,台湾在这方面“封”得更紧了。台湾方面存在歧视政策,要求大陆生不得校外兼职打工,毕业后不得留台就业。此外,大陆家长每年仅能赴台两次、每次只可停留15天等原因,也导致多数大陆学生和家长对赴台学习持观望态度。不过,台湾高校称,学生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就业有优势。
【三】香港中大校长:别让排名挤掉大学首要使命
现在,有些学生报读大学或选择专业时,不是基于兴趣,而是排名;有些家长为子女选校时,不是基于教育素质,而是排名;有些雇主招聘大学毕业生时,不是基于他们的才干和品德,而是他们所念大学的排名;有时候,大学的赞助人提供资源,不是基于他们对提升教育素质的认同,而是大学排名采用的表面化的研究指标。
不少人对这些排名制度采用的方法所知不多,却把大学排名(或个别学科的排名)奉为无上权威,视为评核排名榜上各院校表现的最重要尺度。我们常常慨叹教育制度因市场价值而蒙污,可是我们(学生、家长和雇主)却也正在造成这个问题。
部分学者和大学领导层极度重视如何“参与游戏”。为了获得更高名次,一些大学甘愿施展“策略定位”手段,招聘知名度高的研究人员,以刺激研究产量──严格来说,这些都是校外制造、可以实时纳为己用的研究产物。传闻有些大学甚至付酬予外地教授为访问学人,以便将其名字列作附属教学人员,从而将其研究成果计算在内。这样一来,我们跟聘请外援的球队有什么分别?这些挂名或美其名曰短期的“星级研究员”香港澳门读研究生含金量,可能惠及学生或提供优秀教育吗?他们对建立一支长远持久的研究团队能有多大贡献?他们的研究对本地社群又能带来多少裨益?
一旦要参与排名游戏,“影响力低”的研究便会边缘化。食物安全、环境科学、人文学科和某些社会科学学科便是例子。本土相关性强而对全球影响力不大的学科,一般被视为次要。如果大学的使命是教育学生、创造知识,以改善人类生活的素质,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同时促进我们的文化和承传的话,我们便需要在“影响深广”的科技研究和影响力相对较低的人文学科研究之间维持平衡。
今日的大学对教育、启导学生可够重视?哈佛学院前院长哈里·刘易斯指出,当今“教授是以学人和研究员的身份获聘,而非为年轻人解惑、厘清价值和观念的导师。大学不期望教授帮助学生,而是另聘辅导人员和顾问,甚至免除教师在这方面的职责,吹嘘同侪辅导制度,利用学生做教授当做的工作,且引以自豪。”排名已把大学的首要使命──教育排挤为旁支。
且让我们返璞归真。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塑造生命、帮助年轻人发展为思想成熟、才德兼备的成人。书院是引导学生了解自我、寻找理想和人生目标的地方。延聘教授是要让他们当学生的良师益友,循循善诱、启迪年轻人心智,与他们分享价值和哲理,同时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我们该对信赖我们的社会,对给我们提供资源的纳税人,最重要的是,我们该对把其黄金岁月里的学习机会交托我们手中的新生代负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信息来源于人民网、信息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