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港大)与数码港成立「港大 x 数码港: 数码科技企业发展平台」(平台),并於今天 (8月8日) 举行了合作协议签署仪式。这次港大与数码港的首度企业发展合作,双方将建立更紧密伙伴关系,透过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为数码科技企业提供一个服务平台,在人才培育、发明、技术、企业、法律和商业专才方面,为香港缔造一个独一无二的数码科技企业生态系统。
数码港行政总裁林向阳先生及港大副校长(研究)贺子森教授将代表双方,并於数码港董事局主席林家礼博士及港大校长马斐森教授的见证下,签署合作协议。
数码港拥有全港最大的金融科技社群,云集近200间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和科技公司; 亦吸引了世界顶尖的创业加速器进驻,如埃森哲亚太区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及。数码港同时拥有全港最大的金融科技专属的共用工作间Smart-Space ,为金融科技行业活动及工作坊提供场地及支援,有助实现合作协议的目标。数码港董事局主席林家礼博士表示:「很高兴数码港能与港大建立更紧密合作关系。我们双方拥有共同愿景,积极推动数码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数码港的丰富的环球网络及数码科技创业资源,结合港大在创新技术和研发方面的专长,我深信将会有更多创新意念涌现,有更多数码科技解决方案获得市场应用。」
作为一所以研究为主导的国际知名综合大学并具备丰富的学术专才,港大将会为数码港的科技初创公司提供创业支援,包括专业法律意见、商业计划谘询及估值守则,协助他们加快成长。港大亦透过这平台,在数码港的Smart-Space 内设立了「港大 x 数码港 」。港大校长马斐森教授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数码港合作。港大在人才方面拥有优势,教员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定能配合数码港的国际网络、创业支援和设施,双方共同栽培和促进创新和创业相关的活动,进一步建立一个汇聚国际金融专才的中心。」
今天在「港大 x 数码港: 」的开幕礼后,港大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邹锦沛博士示范其辖下的研究实验室 – 资讯保安及密码学研究中心 (CISC) 独家研发的资讯保安技术「神盾」() 的功能及运作。CISC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新科技署的「公营机构试用计划」资助下,将提供50 套「神盾」给数码港的初创企业及科技公司免费使用一年。另外美国top30名校留学,港大理学院统计及精算学系副教授杨良河博士,今天亦展示由其研发的投资组合优化软件「投资智库」(®)及手机应用程式 MPF (MPF OpAl) 。
数码港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生态系统发展,提供全面的一站式支援予初创企业和业界。随著 的进驻,数码港环球金融科技中心 ( of )将会展示更多出色的创新金融科技创新解决方案,让业内人士了解、使用和合作,建立强大的协同效应香港大学马斐森,「港大 x 数码港: 数码科技企业发展平台」 携手缔造多元化金融科技生态环境,共建香港成为卓越金融科技中心。
有关「神盾」的详细资料,请按此。
有关「投资智库」的详细资料,请按此。
数码港简介
数码港为一个创新数码社区,云集接近900 间数码科技公司,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全资拥有的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数码港的愿景是扶助初创企业,推动数码科技发展,为香港缔造崭新的经济动力。数码港一直竭力培育青年和创业家、扶植初创企业;透过连系策略伙伴及投资者,促进协作、创造机会;同时加快中小企及商业应用数码科技。
数码港集中发展四个数码科技的范畴,包括金融科技、电子商贸、物联网/可穿戴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以推动香港的智慧城市发展。数码港拥有专业团队竭尽所能提供全面增值服务,配合顶尖科技设施香港大学马斐森,致力成为香港数码科技业的旗舰。
详情请浏览
香港大学简介
香港大学於1911年创校,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前身为创办於一八八七年的香港西医书院。港大创校至今逾一世纪,一直致力创造知识,拓展教育,贡献社会。今天的港大,国际知名,是一所以研究为主导的世界级综合大学,校内设有十所学院,以自由、自主精神为学,力倡学术多元化。这所矗立亚洲的环球大学,汇聚不同领域的专家,开展的研究范畴既广博亦精辟,并且积极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全球300多所高等学府及科研机构携手合作发展;当中111位教授获评为全球最顶尖的百分之一科学家。
香港大学科技大学,强化互利合作 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全国政协“深化鲁港澳合作,助力山东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专题调研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继续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近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咸辉率调研组围绕“深化鲁港澳合作,助力山东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展专题调研,并在对口协商会上讲话。调研组先后赴烟台、威海、济南等地,深入东方航天港、烟台金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威高集团、威海光威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德迈国际产业集团开展调研。调研组认为,山东、香港、澳门在国家发展大局中都拥有重要地位,深化鲁港澳合作、助力山东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实际举措,也为山东与港澳的深度合作注入了新活力。
深化金融合作 促进互利共赢
“今年上半年,山东对港澳进出口总额超过420亿元,同比增长55%;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山东企业共有54家,融资总额超过720亿港元。”全国政协委员、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艺东列举的一系列数字,印证着山东在强化与港澳经贸、金融的联系。他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内地上市公司走出国门,提升国际化水平的重要窗口;澳门现代金融业发展具备独特的内外联接能力和资源统筹能力,是强化境内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港澳金融市场是山东企业‘走出去’的便捷通道,依托港澳资本市场,山东企业能够有效对接境外资本,进一步提升直接融资能力。”
“2023年山东实际使用港资123.5亿美元,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的70.45%;累计在港融资1110亿元,占全省境外融资额的86%。”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委员施乾平也以一组数据附议冯艺东的看法。“一直以来,港澳不仅是山东的重要外资来源地,也是山东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之地。”对此,施乾平建议,着眼进一步吸引港澳投资,研究制定优化政策,特别是在税费优惠、投资保护等方面,出台更有力度的措施,致力于把山东打造成港澳投资的重要聚集地。
“山东作为中国的制造大省,制造业基础相对完善。如果能与香港和澳门进行高效合作,对鲁港澳的发展意义非凡。”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华信工贸集团董事长拜文汇从1994年开始从事国际贸易,直到七八年前,他们所有的进出口业务、物流运输及结算,甚至最后纠纷的解决,基本都是通过香港直接或间接地完成的。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见一斑。“金融是整个产业的血脉,山东又是经济发达的大省,要把香港的金融与山东的实体经济进行有益结合,让双方产生1+1>2的效果。”拜文汇建议,可在外汇管理方面给予便利政策支持。同时,鲁港澳之间的企业合作应考虑双方在两地的公司所得税互认,消除企业税收风险的顾虑。此外,山东是沿海省份,港口和综合保税区较多,要宣传和利用好综合保税区,增加鲁港澳之间的贸易机会,让综合保税区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今年举行的港澳山东周期间,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与中银香港、澳门分行合作,为山东黄金、山东高速等企业提供了跨境融资服务。”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经民联监事会副主席胡剑江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山东可以充分借助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平台优势,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香港大学科技大学,强化互利合作 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全国政协“深化鲁港澳合作,助力山东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专题调研综述,深化与香港货币和资本市场合作,推动有条件的鲁企在港上市融资。同时提供包括投资政策咨询、外汇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以降低其出海成本与风险。“依托港澳这两个连接亚洲和其他地区的重要枢纽,山东外贸企业在享受更加自由开放的贸易政策和低关税制度的同时,将能更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拓展外贸新版图。”
联手科技创新 助推产业升级
“这几天参观的都是高科技先进企业,产品技术均是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多项垄断和技术封锁,令我很震撼。”全国政协委员、祈福集团副董事长孟丽红认为,这些民营企业能取得如此突出成绩的背后,是政府的办事高效以及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虽然,我们这次调研座谈的主题是深化鲁港合作,助力山东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但毫不夸张地说,山东在高科技企业和技术发展方面,也有很多值得香港学习和取经的地方。看到这么多山东改革创新的显著成果后,委员们回港后不仅能讲好山东故事,也会传递给企业家来山东投资的信心以及激励香港科研人才,继续坚持不懈追求创新。”
调研组认为,随着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等领域在山东风生水起,不断取得新成效,港澳与山东在推动高水平合作、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迎来了新机遇。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鲁港澳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施乾平建议,在创建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特别是海岸与海洋工程实验室等方面,积极与港澳创新科技中心和科技人才合作,学习借鉴世界领先技术,借助港澳加大科研成果专利申请,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力求在基础性重大研究上取得突破。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鲁港澳之间要共同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胡剑江建议,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联合研发等方式,进一步打造两地科创企业便利的交流合作平台,山东省可以积极引进港澳地区的先进科技和创新资源,推动本地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三方还可以通过共建研发机构、联合实验室等方式,加强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未来网络等领域的合作,共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精准对接需求、畅通交流渠道,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胡剑江建议,深化鲁港澳合作需要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加强政策沟通、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合作项目的落地实施。同时,还应该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及时沟通合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确保合作取得实效。他表示,作为政协委员,在促进香港、澳门和山东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要就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调研,针对性建言献策,利用自身所在社团的资源和影响力,搭建常态化的交流平台,促进香港、澳门和山东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促进人才交流 筑牢发展基石
调研组一行在与走访企业相关负责人交流的同时,也得出“人才是产业发展关键”的结论。香港、澳门拥有高质量的教育和研究环境,培养了一批拥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自2018年以来,山东省已与香港大学、科技部驻香港办事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立人才引进高校联盟。在今年的鲁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大会中,更是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300余人。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天津联谊会会长陈季敏介绍,目前山东有近20家政府单位、高等院校与澳门科技大学展开合作。比如,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中医药大学与澳门科技大学、南粤(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共建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双向建立鲁澳中医药国际合作中心,联合进行博士后、研究生人才培养,成立鲁澳中医药科技转化发展基金,支持研究院的科研成果转化等。陈季敏建议,未来鲁澳两地应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设立奖学金与实习项目,鼓励学生互访学习与实践。同时,建立人才引进与交流中心,开展职业培训与技术交流,为人才在两地的发展提供便利。“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双方可共建联合实验室与研发中心,共享科研设备与成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冯艺东也表达了深化鲁港澳人才深度交流与合作机制的重要性。冯艺东建议,在山东定期举办“鲁港澳合作周”政企交流活动,由政府部门牵头,邀请港澳地区产业及金融界知名企业家赴山东考察交流,为港澳企业家提供与山东各地政府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建立山东省政府人员与企业家赴港澳参访培训机制,深入了解港澳地区先进管理经验以及金融创新、国际贸易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增进三地互信,推动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在深化鲁港澳高校合作与招才引才方面可以实施“兄弟院校”平台建设与“鲁港澳高校师生交流计划”,强化山东省高水平大学与港澳知名高校合作关系,支持省内高校开展港澳教育交流项目,通过设立专项奖学金、增加交流访学项目、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等方式,为港澳学生提供在山东学习、实习、就业和创业机会,让更多港澳人才了解山东、宣传山东、留在山东。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高质量发展以及对外开放,需要有国际视野的综合型人才。”拜文汇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加强鲁港澳之间的教育合作、人才培养等,为山东的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烟台及威海的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有全球领先的科技成果展现,航天港还设有航天科技研学营,提供基础科普课、参观商业火箭发射厂房等多项研学体验。”孟丽红建议,多组织港澳青少年参与此类的研学交流活动,既可以近距离、多维度地学习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又可以激发青少年的科研热情,让港澳青少年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认同感。
强化优势互补 提升合作能级
调研组表示,山东经济总量大、工业基础雄厚,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和能源基地,港澳两地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既是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梁纽带,也是世界进入中国的窗口和门户,充分发挥鲁港澳各自的资源禀赋、产业及区位优势,就能绘就出“错位+协同”的亮丽篇章。
据介绍,自2009年起,鲁港之间建立了交流合作高层推动机制,并连续12年举办山东周活动,2023年将香港山东周延伸到澳门,成功举办2023、2024港澳山东周,在巩固科技创新、数字贸易、文化旅游、青年交流等领域合作的基础上QS200名校留学,积极拓展财金联动、文物联展等合作新领域,构建起鲁港澳多领域、高层次合作新格局。
陈季敏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中心,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二者均拥有先进的现代服务业和丰富的国际资源。山东则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多年前,鲁澳已缔结友谊,双方在经贸、文化等多领域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合作。未来,双方还可以在多个领域实现更高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比如澳门以葡式建筑、综合旅游休闲及美食文化享誉全球,而山东则凭借海滨风光、历史文化与民俗活动吸引八方来客。山东16个地级市可结合自身旅游特色,与澳门携手在国际旅游市场,尤其是葡语国家市场共推品牌。针对多元化游客需求,双方共同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并借鉴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经验,合作举办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建立高标准的服务质量监管体系。”陈季敏说,港澳山东周等活动可以进一步升级,通过一站式服务促进两地企业深度交流。同时,双方还可以在现代服务业、中医药产业、农业等领域加强产业合作,如共建中医药产业园,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加强绿色低碳金融合作,提升两地产业国际竞争力。
孟丽红通过此次实地考察,看到了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的丰富物产,且相较于国际知名农产品来说更是价廉物美。“烟台苹果价格只有新西兰苹果的1/10。”孟丽红认为,应该在包装和宣传方面进一步提升。“包装、营销和推广,搭建国际贸易平台,恰恰是香港的强项。这也是深化鲁港合作的方向之一,可以推动更多山东的优质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打造山东国际农贸品牌。”
作为香港山东社团总会会长的全国政协委员朱新胜在鲁港交流合作上已经做了很多实践。今年8月他就组织了百人左右的参访团,先后去了济南、淄博、潍坊三地。“在参访前我充分征求了团员意见,包括他们对哪些企业感兴趣,想跟企业中什么样的人员进行交流。由于前期沟通得比较充分,交流互动的效果也很理想。”朱新胜说,借助香港山东社团总会这样的爱国爱港社团平台,日常可以做的工作有很多。不仅是人文层面的交流交往,更可以推动促成项目落地,真正发挥好“超级联络人”的角色,将深化鲁港澳合作落在实处。
胡剑江表示,港澳与山东在市场需求、要素流动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是中国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辖区,山东企业在开展国际经贸活动时,选用港澳作为争议解决地,聘用港澳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可以更好地维护我国企业海外合法权益,为国家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积极贡献。
“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冯艺东建议积极搭建鲁港澳中小企业跨境交流平台。“当前山东省正处于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转换的关键时期,充分借力港澳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源,进一步开拓中小企业,特别是具备较强发展潜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市场空间,对整体产业提质增效意义重大。”
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刘晓冰表示,这几天在山东的调研,让港澳委员对内地的情况、特别是对山东的发展更加了解,增强了大家对国家发展、来内地投资兴业的信心。今后要更好发挥港澳台侨委员会的优势,更多为地方发展搭建平台,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议政建言,助推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地见效。
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郭军表示,山东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要关注两点,一是关注国际市场,扩大国际影响;二是关注国际人才,提高国际竞争力。在这两方面,港澳地区独特的窗口、桥梁作用非常突出,值得深挖。山东要通过港澳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人脉优势,更好地对接国际市场,广揽人才。同时也要练就内功,创造良性引才环境,让山东经济发展中不断涌现的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发明有更大范围的应用空间。
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刘赐贵表示,调研组在山东围绕“深化鲁港澳合作香港大学科技大学,助力山东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对口协商会,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务实行动,是搭建政协委员同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对话交流、恳谈沟通平台的重要举措,目的是推动鲁港澳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为山东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献智出力。
调研组表示,广大委员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把山东市场广阔、产业体系完整、科教实力雄厚等优势,与港澳国际联系广泛、专业服务发达、科技创新领先等优势结合起来,做好“引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更好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共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文/图 记者 刘圆圆)
香港大学郑裕彤楼,厦门大学赴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举办人才招聘会
2018年5月9-13日期间,厦门大学将由校领导带队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举办人才招聘会,诚邀海内外青年才俊与我们面对面交流。
5月9日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才招聘会
时间:18:30-20:30
地点:The Hive, LHS-TR+52, Level 2, , 52 ,
5月10日 新加坡国立大学人才招聘会
时间:14:00-16:00
地点:Basil room, Level 2, Shaw Kent Ridge Drive, ,
诚邀您出席招聘会。为便于我们提前了解您的有关信息,请您于5月8日前登录网站提交简历等有关材料。(网址: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5月11日 香港科技大学人才招聘会
时间:14:30-16:30
地点:香港科技大学LT-J
5月12日 香港中文大学人才招聘会
时间:14:30-16:30
地点:香港中文大学郑裕彤楼7号演讲厅 (CYT LT7)
5月13日香港大学人才招聘会
时间:14:30-16:30
地点:香港大学 百年校园 赛马会大楼966室( Club Tower 966)
诚邀您出席招聘会。为便于我们提前了解您的有关信息,请您于5月10日前登录网站提交简历等有关材料。(网址: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学校简介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政府“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A类建设高校,有2个牵头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国家“2011计划”认定,有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是从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理想学府。学校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是公认的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目前,学校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我们诚挚地邀请海内外青年英才加盟厦大,实现“南方之强”更辉煌的历史跨越。
招聘条件
1、专任教师
(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身心健康;
2.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相关学科,年龄不超过40周岁;
3.取得博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业绩特别突出的海外博士可申请破格);
4.引进后全职来校工作;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时间应在一年内。
(学校)南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南强青年拔尖人才分为:A 类人才、 B 类人才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身心健康;
2.具有博士学位;截止遴选当年1月1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A类人才不超过40周岁、B类人才不超过35周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A类人才不超过45周岁、B类人才不超过40周岁;
3.A类人才一般应是“千人计划”青年人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青或“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取得标志性成果、业绩特别突出的人才,可破格申报;
4.B类人才应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香港大学郑裕彤楼,在其学术领域崭露头角,为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英国G5院校留学,教学科研业绩符合学校各学科教授职务任职条件,具备在支持期内入选A类人才的实力。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身心健康;
2.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学位或本学科最高学位;
3.应聘教授职务不超过45周岁(1973年1月1日之后出生),应聘副教授职务不超过40周岁(1978年1月1日之后出生),应聘助理教授职务不超过35周岁(1983年1月1日之后出生);
4.符合厦门大学及各学科各级职务的其他任职条件。
厦门大学2018年教师招聘计划详见:
2、博士后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身心健康;
2.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学位;
3.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3年1月1日之后出生);
4.符合厦门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招收的其他条件。
厦门大学2018年博士后招收计划详见:
支持措施
1、专任教师
青年千人计划
岗位:教授、博导
薪酬:50万元/年
经费:国家100-300万元,学校至少1:1配套
补助:275万元(含国家、省市)
住房:校内新装修周转房+租房补贴,可申请厦门市高层次及骨干人才保障性住房
招生:单列博士招生指标1人
医疗:厦门市三级保健待遇
子女:幼儿园至初中优质教育服务,义务教育阶段可择校一次
南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人才)
岗位:教授、博导
薪酬:50万元/年
补助:150万元(购房补贴+安家补贴)
住房:校内新装修周转房+租房补贴,可申请厦门市高层次及骨干人才保障性住房
经费:人文学科 30-50 万元,社会科学、数学学科50-100万元香港大学郑裕彤楼,厦门大学赴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举办人才招聘会,其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200-300万元
招生:单列博士招生指标1人
子女:幼儿园至初中优质教育服务
南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B类人才)
岗位:特任研究员
薪酬:35万元/年
补助:100万元(购房补贴+安家补贴)
住房:校内新装修周转房+租房补贴,可申请厦门市高层次及骨干人才保障性住房
经费:人文学科 20-30 万元,社会科学、数学学科30-50万元,其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100-200万元
招生:单列博士招生指标1人
子女:幼儿园至初中优质教育服务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薪酬:同级职务教师同等工资待遇
补贴:给予相应的安家费和住房货币化补贴
经费:从校长基金申请科研启动费支持
住房:校内新装修周转房+租房补贴,可申请厦门市高层次及骨干人才保障性住房
子女:幼儿园至初中优质教育服务
2、博士后
薪酬:不低于16万元/年
住房:提供博士后公寓或租房补贴
子女:按学校教职工子女同等待遇办理入园、入学
岗位:根据学术表现可给予特任助理研究员、特任副研究员;特别优秀者可申报南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并给予特任研究员学术头衔
奖励:国家“博新计划”、“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等,另享受每月8000元奖励(不超过2年)
留校:特别优秀者可申请聘任学校教师职务
未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厦门大学南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的专任教师、博士后,若符合福建省引进人才有关规定(详见:),申报入选后可享受安家补助12.5万元-50万元。
香港大学全球大学排名,重磅!2024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港澳台排名大洗牌
千呼万唤始出来
QS官网正式发布了2024世界大学排名!
中国共有11所高校进入前100
图/QS官方
作为认可度最高的大学排名,QS在留学圈还是有一定地位,并且今年的维度新增三项重新评分!So香港大学全球大学排名,重磅!2024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港澳台排名大洗牌,这次排名进行了前所未有大洗牌…
排名亮点
本次排名覆盖来自104个高等教育系统的1500所大学。今年的QS世界大学排行榜共有中国共有107所高校上榜美国top30名校留学,包括内地高校71所,香港高校7所,澳门高校2所,台湾高校27所。
中国大陆高校排名情况:
今年共有5所高校进入前100,分为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大学是中国大陆唯一一所进入全球前20名的院校,位列第17名!亚洲第2名,是中国排名最高的学府。
中国大陆共有71所高校上榜,上榜高校数为世界第三。
中国香港高校排名情况:
香港大学是香港地区排名第一的高校香港大学全球大学排名,位列第27位。
香港地区共有5所高校进入世界前100。分为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中国香港共有7所高校上榜,香港浸会大学295名,香港岭南大学第641位。
中国台湾高校排名情况:
台湾大学是唯一一所进入世界前100的高校,位列第69位。
台湾地区共有27所高校进入QS世界排名。
中国澳门高校排名情况:
澳门地区没有高校进入世界前100名。
有两所高校进入QS世界排名,分为是澳门大学居全球254位,澳门科技大学居全球505位。
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
话不多说,先来看看自己学校今年排名如何:
前100排名
排名只是大家在留学申请中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可以参考,但也不要完全依靠排名,建议大家在择校的时候要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不能草率地将任何一份大学排名结果拿来评价一所学校的整体水平,也不必纠结于哪个排名更有参考价值。评价指标不一样,最后出炉的榜单排序自然也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