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介绍
课题组诚招2025年秋季及以后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并长期欢迎本校学生及访问学生加入。我们鼓励具有光学、物理、电子、计算机背景,或对相关研究感兴趣的同学申请。具备集成光学设计、加工与测试、光通信、自由空间光学或机器学习经验者优先(但非必须)。此外,本科期间有电子设计或相关竞赛经历的申请者将获额外加分(非必须)。希望候选人对科研充满热情,具备勤奋、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负责任的研究态度。
招生待遇
• 博士研究生:约22万港币/年
• 特别优秀者:可申请港府奖学金或香港大学校长奖学金,最高约40万港币/年
研究方向
1. 集成光学与非线性光学( )
2. 光学计算( )
3. 结构光场( Light)
导师简介
胡剑琦博士将于2025年8月加入香港大学电子工程系,担任助理教授。他于2016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获得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博士学位,并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ENS Paris)及EPFL从事博士后研究至今。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 、 、 、 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关于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The of Hong Kong, HKU),简称“港大”,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公立研究型大学,被誉为亚洲“常春藤”之一。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7位。
申请方式
请有意申请的同学发送邮件至 ,并附上成绩单和个人简历(CV)。
谈如何选择项目:
在三月或更早的时候,你应该已经收到了你申请的所有博士项目的回复。如果你还没收到,应该尽快给负责招生的人发邮件问一问。你需要在4月15日前做出选择,这个时间可能有点紧。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半,大部分学校会有一个开放日,邀请已经被录取的可能会来读博士的学生到学校参观,跟老师和其他学生见面。这次参观很重要,千万不要错过,因为你能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要记住,你正在选择一个你将要在那里待接下来6年的地方,以及你接下来要跟谁共事6年。
下面是你参观学校的时候要考虑的一些事情。你得自己决定哪些对你来说最重要。
i. 先看看你研究领域的老师有多少。然后再减去那些虽然名字在网站上,但实际上在其他地方的老师。剩下的人就是你写论文的时候可以请教的资源。由于有一半的人最后都可能会换研究领域,所以最好对你可能会感兴趣的至少两个其他领域也做同样的统计。
ii. 看看有多少老师的研究让你感觉很兴奋。然后再减去那些不接收学生的老师。剩下的就是你可能会在找指导老师的时候考虑的老师的数量。
iii. 尝试了解一下系里的氛围。大家是竞争还是合作?研究是混合不同领域的还是只坚持一个领域。观察一下座位安排也能知道一些情况:不同领域的人是不是坐在不同的楼层,还是混在一起?一个办公室里的学生是不是都是同一个领域的,还是混在一起?老师的办公室是不是和学生办公室在不同的楼层QS100名校留学,还是和学生办公室挨在一起?
iv. 你所在领域的博士生在系里是怎么被对待的?最重要的问题可能是:博士生和指导老师多久见一次面?跟你可能会合作的教授的学生谈谈。他们在研究什么?他们对自己的研究感兴奋吗?他们的指导教师有帮助吗?他们喜欢其他的学生吗?跟博士生聊天能了解到很多事情!
v. 整个系里的博士生是怎么被对待的?学生们的设备和办公空间情况如何?系里有没有每个学期评审博士生进度并发送进度报告的制度(这对你成功拿到博士学位非常重要)。有多少人来这里想要读博士,最后真的拿到博士学位的比例有多少(而不是硕士学位)?
vi. 系里的经费是怎么安排的?你是否只能选择有经费的导师?如果那个导师失去了她的经费,你会发生什么?你是否必须做助教?
vii. 读博士有哪些难关要过?要上哪些课程?要通过哪些考试?要有哪些教学要求?
viii. 也要看看系以外的情况。比如ap香港大学申请,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大约有66个老师)就在计算机科学学院里(有超过200个老师)。计算机科学学院包括7个不同的系,包括计算机科学系,机器人研究所,机器学习系ap香港大学申请,【新AP】香港大学胡剑琦老师全奖博士机会,人机交互研究所等等。
ix. 看一看整个系的排名。这只是因为它决定了你的同龄人(其他的博士生)的平均水平。你的同龄人会在博士生阶段教给你最多的东西。
我们以更高的质量,更专业的水准,
为你提供深度定制、高度个性化的服务。
欢迎咨询。
香港大学徐立之,分子生物学家卢煜明出任香港科学院院长,9月刚获拉斯克奖
新任院长卢煜明(右)向卸任的创院院长徐立之(左)赠送感谢状。
据香港文汇报消息,香港科学院11月29日举行第七届周年大会美国top30名校留学,由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分子生物学家卢煜明获选为新一任院长,担任创院院长7年的徐立之随即卸任。新任副院长则由数学家莫毅明担任,临床肿瘤学家莫树锦教授则出任名誉秘书。
其他香港科学院新任董事会成员包括创院院士兼化学家任咏华、创院院士兼微生物学家袁国勇、地理信息学家叶嘉安、物理学家陈子亭教授以及数学家杨彤。
新任香港科学院院长卢煜明29日表示,香港科研实力雄厚,加上国家的支持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让香港科创发展充满信心,“国家十分重视大湾区将来能成为科创发展引擎,而香港作为大湾区一员,运用自己的基础研究优势香港大学徐立之,协助国家推动科创,也能贡献本地经济及民生。”
对于接任香港科学院院长一职,卢煜明强调将致力加强与政府及不同组织合作,推动香港科创更上一层楼。他并感谢徐立之多年来带领香港科学院为香港科创发展出谋献策,不遗余力地连系本地科研及工商业界,同时在不同层面推广本地的科研实力和推动科普教育。
卸任院长徐立之则对卢煜明当选新院长表示祝贺,并感谢香港科学院及香港青年科学院院士们过去的支持及信任,以及他们对科研和科普教育持续的贡献。他期望港科院在卢煜明带领下香港大学徐立之,分子生物学家卢煜明出任香港科学院院长,9月刚获拉斯克奖,继续努力推动香港的科学研究、教育与发展,协助香港把科技“做大做强”,推进香港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公开资料显示,卢煜明1963年出生于香港,祖籍潮州,中学毕业于圣约瑟书院,1986年在剑桥大学完成临床前医学培训( ),并获得学士学位(BA ),然后到牛津大学进行临床训练,1989年获得医学学士/外科学学士( of , of ),后分别于1994年及2001年于牛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PhD)及医学博士学位(MD)。
卢煜明1997年初加入香港中文大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化学病理学系系主任、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病理学讲座教授、李嘉诚医学讲座教授。
卢煜明于201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01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2016年9月获得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同月获得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化学)(报道:最新“引文桂冠奖”名单,预测2016诺奖?);2017年12月获得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杰出成就奖 ;2019年9月获得复旦-中植科学奖;2020年9月获得科学突破奖–生命科学奖(报道:2021年科学突破奖公布,中国香港科学家卢煜明等人获奖);2021年8月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奖章”;2022年9月获得拉斯克医学奖。卢煜明教授还曾连续五年获 杂志评选的“全球20位顶尖转化研究科学家”。
香港大学前三名,香港中文大学任命卢煜明为第九任校长
人民网香港9月27日电 (记者陈然)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在27日举行的会议上,一致通过聘任卢煜明为香港中文大学第九任校长,任期为5年,由2025年1月8日起生效。
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主席查逸超表示,卢煜明学术成就斐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地位。在他的领导下,香港中文大学在学术、科研及创新创业方面将获得长足发展,开启新篇章。
卢煜明于1997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目前是该校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医学讲座教授和化学病理学讲座教授,同时兼任医学院副院长和化学病理学系系主任。他还担任多个校外机构的管理工作,如香港科学院院长等,拥有丰富的行政经验和人际网络。
卢煜明表示,对于将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的第九任校长,他深感荣幸。他衷心感谢校董会的支持和信任,期望在历任校长奠定的基础上,承前启后,进一步提升大学在研究创新方面的实力,让香港中文大学的学术成果在国际社会发挥更大的影响力。香港中文大学会继续以弘扬人文精神为己任,致力为国家、为香港培养一代又一代学生英国G5院校留学,成为德才兼备的“中大人”。
卢煜明是国际公认的液体活检领域全球奠基者、开拓者及领导者,尤其是无创产前检测领域的先驱香港大学前三名,被誉为“无创产前检测之父”。卢煜明的研究成果对全球医学科学界影响深远,屡获国际殊荣,并于2023年获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此外香港大学前三名,香港中文大学任命卢煜明为第九任校长,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感谢即将卸任的校长段崇智过去7年来竭力服务及领导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