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招网数据显示,2023年考研人数为474万,加上“口罩”因素干扰,今年上岸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当多数大学生还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个别学生已经发现了新道路:去香港读研,一时间,内地大学生“读香港研”成为热潮。
是挣脱应试思维,还是刷学历?智者见智,集美大学本科毕业生陈同学,现也是奔赴香港读研的内地学生之一,通过她的表述,真相昭然若揭。
内地大学生“读香港研”成热潮,是挣脱思维还是刷学历?智者见智
陈同学第一次到香港,在直通校园的地铁口感到迷茫,当时的她,正准备去香港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陈同学本科毕业于福建省的集美大学,是一所普通的公办本科,这个学历在内地,求职无门,发展无望。
读研、提升学历是必选项,但内地考研的局势摆在那去香港留学读研,陈同学没有把握一举上岸,于是她把目光投向了香港。
和她一样来香港读研的内地学生有很多,以香港城市大学为例,学校提供的研究生名额只有5000个,但在这两年,但内地学生的申请就超过56000份,是早些年的三倍不止。
原因很简单。首先,香港地区的大学,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和国外大学很像,不需要和国内一样参加研究生统一考试,学生可自行申请。
不需要统一考试,意味着竞争和压力都减少了。香港地区的大学,和国内多数大学相比,优势也很明显。
不仅在QS世界大学榜单中排名较高,国际化的教学环境也令内地学生无比向往。加上香港地区授课型的硕士仅需一年时间。
不少学生把去香港读研,当成高性价比的选择,是最短时间提升学历的有效方式。
一年制的硕士,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已经不被国内认可的外国水硕。而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其趋之若鹜,就更坐实了“刷学历”的嫌疑。
读研是一种选择,无论哪种学习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不过也有学生认为:在国内就能享受国际化教学环境,高性价比是毋庸置疑的,况且同学们只是在挣脱应试思维。
孰是孰非,智者见智。不过这些同学有一点说的没错,内地学生去香港地区读研的确是高性价比。
内地学生去香港读研,不需要适应语言和环境,老师和近一半的同学都说中文,学生需要适应的,只有和内地教育完全不同的培养机制。
一种教育机制不可能适合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机制,是大学生享有的权利。
香港地区大学的培养方式,更偏向对实践的培养,而不是禁锢在课本之内,分数之下,学生有深入实践的机会,经验的积累自然更加丰富。
虽然学制短,只有一年的时间,但香港地区大学的硕士课程安排都很紧凑,三个小时一节课,全英文授课交流,学生刚接触的时候也是一脸懵。
但这种方式也是一种推动力,逼着学生融入到全英文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去,有了语言环境,英语的水平自然提升。
陈同学起初决定去香港读研去香港留学读研,内地大学生“读香港研”成热潮,是挣脱思维还是刷学历?智者见智,原计划是回国后考编上岸,但等她真正到了香港,才意识到自己还有别的选择。
和那些冲着一年制硕士而去“刷学历”的人不同,陈同学主动增加了选修内容,申请了一年制研究生延长至两年制。
但显然,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和陈同学一样,抓住学习机会,甚至不惜多付出一年的时间提升自己。
多数“读香港研”的内地大学生,还是和那些读一年制欧美水硕的学生持有相同的心态:拿个学历就走人,越快越好。
但学历是有了,学校也是名牌的,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却没有得到真正的丰富,不过是镀了金边,有标签没内在的架子。
水不水要看真本事,名牌不名牌也不是只看牌子。在当下的教育环境,多元化是大趋势。
但对就业市场而言,无论你是哪所学校毕业的研究生,外强中干QS200名校留学,名声再大也不会被录用。
不过选择香港一年制硕士的学生,也要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内地很多大型企业,对一年制硕士一直抱有偏见。
英国水硕的刻板印象摆在前面,这样的局面很难彻底改变,这时候就算你能力再出众,也要面临如何把简历递到对方眼前的难题。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