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香港中文大学

罗智泉 香港中文大学,梦,开始的地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故事——一流师资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徐扬生教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阮健骢先生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主管行政。顾阳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学勤书院院长。她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教授。

有一所大学引进知名教师百分之百具有境外求学或在国际知名高校执教、研究、工作的经验,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教授年龄在四十周岁以下!

这是什么神仙大学啊

这就是——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师资概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面向全球招聘,短短五年间,已建立一支具国际水准的师资队伍,截至2019年底,大学已引进世界知名教授350多位,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4位,图灵奖得主2位,菲尔兹奖获得者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工程院院士近20名。

目前引进的教师100%具有在国际一流高校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75%以上的教授年龄在40周岁以下,是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和教书育人热忱的优秀教师。

硬核实力管理层

徐扬生

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扬生教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他早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工作多年,2013年起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

徐扬生教授所研究的领域包括机器人和智能系统,专注于空间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穿戴式人机界面、智慧汽车、动态稳定系统和机器学习,并在这些领域发表了六部专著和300多篇国际学术论文。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以及欧洲科学院院士。2016年11月14日,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国际永久编号第59425号小行星1999 GJ5命名为——“徐扬生星”。

副校长

罗智泉

副校长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罗智泉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术副校长,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腾讯 AI LAB 机器智能联合实验室主任。他于1984年获北京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同年,他经美国数学学会以及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选拔(又称陈省身项目),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及运筹学中心学习,并于1989年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成为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终身教授。2000年至2003年,任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主任以及加拿大国家科研讲席教授。2003年至2014年,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终身教授以及ADC讲席教授。罗智泉教授于2014年当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罗智泉教授是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和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信息科学中的数学问题,尤其是大数据分析方法、优化算法设计、分析和应用。为表彰他对优化理论、算法及其在通信信号处理应用的杰出贡献,美国运筹学和管理学研究协会于2010年授予罗智泉教授奖。2018年,他获得 Paul Y. Tseng in 。他在优化、信号处理及通信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曾分别获得2004年、2009年、2011和2015年IEEE信号处理学会、2011年国际通信大会以及2011年欧洲信号处理学会的最佳论文奖。

罗智泉教授曾任IEEE信号处理学会通信信号处理技术委员会主席、《 IEEE信号处理期刊》《运筹学数学》《管理科学》和《数学规划》等国际著名杂志的编委。除了教学科研,罗教授还长期为国内外高科技企业以及政府研究机构提供技术咨询。

朱世平

副校长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朱世平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主管外事及学生事务。1982年,朱世平教授从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后留校工作,1991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起在该校化工系和材料系任教,2009至2014年任化工系主任。朱教授于2001年入选“加拿大科研讲座教授”,2009年当选加拿大化学联合会会士,2010年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2011年当选加拿大工程联合会会士,2014年当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他曾获加拿大化学联合会“大分子科学与工程奖”(MSEA)、 加拿大化学工程学会最高奖R. S. Jane纪念奖、麦克马斯特大学“杰出大学教授”最高荣誉称号。

朱世平教授长期致力于高分子材料工程科学的研究,专长聚合反应工程、聚合物结构调控、生物材料表面改性、智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以及用于水和空气净化的高效絮凝剂、吸附剂、萃取剂等。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70多篇,被引用上万次,已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120多名。

朱教授还是 in 、 and 、 and 、 及《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等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并长期为国内外高分子生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

阮健骢

副校长

阮健骢先生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主管行政。阮健骢先生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获社会学学士学位。1979年,于香港理工学院获管理学文凭。后于1982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参加高等教育管理课程。

阮健骢先生具备超过三十年的公共行政管理经验,人事管理方面经验丰富。他于1982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人事处,2012年署理人事处处长。他曾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众多委员会中担任委员或身兼要职。

协理副校长

李学金

协理副校长

李学金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兼科研处处长,天津大学物理电子学博士。他曾是深圳大学优秀学者、传感器学科带头人、深圳市传感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光纤传感网工程技术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学金教授还担任《传感技术学报》编委、教育部全国高校传感器技术研究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学会理事、广东省光学学会理事、深圳市博士后联谊会理事、深圳市科协委员、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南山区传感器技术产学研联盟理事长和深圳市南山区LED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

李学金教授长期从事光纤传感器和非线性光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 、 、 B、 、IEEE 、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出版教材1部,申请和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学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广东省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等项目20余项。在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研究方面,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其科研成果获得深圳市科技创新奖(第一完成人),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一完成人)等若干项。他获得“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深圳市职称评审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蔡小强

协理副校长

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

蔡小强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类)获得者、香港工程师学会、香港工程师学会。

蔡教授于1988年获得清华大学系统工程博士学位;1989-1991年赴英国剑桥大学及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1-1993任教于西澳大利亚大学。随后,蔡教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及工程管理学系,1996-2003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系系主任,2009-2012年任研究生学部主任,2010-2014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和声书院首任通识教育主任。蔡教授于2014-2017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2018年起任校长讲座教授。

蔡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与系统工程、运筹学、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等领域。他曾在国际学术刊物、专著及会议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有发表在主流学术刊物如 、 、Naval 、 and 、IIE 、IEEE 等100多篇论文。他曾担任多个学术会议主席、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程序委员会委员和组织委员会委员,以及多个学术刊物主编、副主编、编委,包括IIE on and 、 of 、Fuzzy and 、 of and 等。

顾阳

协理副校长

学勤书院院长

顾阳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学勤书院院长。她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教授。1991年、1992年分别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语言学硕士、博士学位。她是美国语言学会会员,国际中国语言学会终身会员,香港语言学会终身会员。

顾阳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理论语言学、句法学、形态学、词汇语义学、比较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等,并着重研究英语、汉语、汉-藏语等语言语法体系的共性与个性。在国际学术著作及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逾百篇,并应邀在韩国、新加坡、中国(含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二十多所大学担任主讲/演讲嘉宾。出版编著、合著五部,其中合著(专著)《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分别获2002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及2006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她历任香港语言学学会常务秘书、副会长、会长,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通讯》主编,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专家委员会成员及《当代语言学》《现代外语》《藏缅语学报》《语言学文选》《语言学译林》等刊物编委。曾任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校兼职研究员、荣誉讲座教授。她曾在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现代语言及文化系、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任教,指导了近百名研究生,包括硕士、哲学硕士、博士和博士后。

朱宝亭

协理副校长

朱宝亭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校长讲座教授和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副院长。他先后获得复旦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学士和药理学硕士学位。后赴美国德州大学攻读药理学博士学位和大学博士后。1998年,他受聘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2004年晋升为药理学终身教授,2005年晋升为药理学冠名杰出教授,2006年任南卡罗来纳州药学院系主任,2007年任堪萨斯大学医学院任肿瘤研究终身冠名杰出教授,同时任药理学终身教授及堪萨斯大学癌症中心肿瘤生物学研究组带头人。

朱宝亭教授的研究领域涵盖研究领域涵盖分子药理学和药物作用的机理,预防和治疗癌症的药物,退化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及记忆和认知的机理。主要研究重点是甾体激素受体拮抗剂的设计、合成和药理功能的研究。已在国际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了近130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引用次数约8000次。朱宝亭教授应邀担任 Res、、JPET、PNAS 等30余种国际专业杂志审稿者或编委,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美国国立自然科学基金(NSF)、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以及香港研究资助局等科研基金的评审委员。

学院院长及研究生院院长

熊伟

经管学院学术院长

(向上滑动阅读)

熊伟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学术院长、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院长、普林斯顿大学金融学讲座教授及经济学教授。他于2001年获得杜克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在此之前,他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学士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

熊伟教授是全球金融界中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学者之一,在国际学术圈及政府决策层中都发挥过重要影响力。他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署研究员,还是国际金融顶级学术期刊 of 主编。他在世界顶尖经济及金融杂志发表过三十余篇关于各类研究主题的论文,例如投机泡沫、金融危机、行为金融学、大宗商品金融化、中国金融市场等。他在金融泡沫方面的研究曾被美国主流媒体例如华尔街日报专题报道。熊教授曾获多项荣誉,包括美国金融学会2012年度史密斯·伯林顿最佳论文奖、美国西部金融学会2013年度纳斯达克集团最佳论文奖、中国2015年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

2018年6月26日罗智泉 香港中文大学,梦,开始的地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故事——一流师资,熊伟教授受邀成为阿里巴巴罗汉堂首批学术委员会成员。学术委员会的15位成员由国际顶尖学者组成,包括6位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

崔曙光

理工学院代理院长

(向上滑动阅读)

崔曙光教授现任理工学院代理院长、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他于2005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德州农机大学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任助理、副、正、和Child 讲席教授。崔教授的当前科研方向主要集中在数据驱动的大规模系统控制和资源管理。已在国际一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近两百篇论文。崔教授是IEEE信号处理协会2012年最佳论文奖获得者,并曾担任多个IEEE国际会议的主席和程序委员会主席,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IEEE TBD、TSP、TWC、TVT、CL)和IEEE SPM的领域主编,是IEEE通信协会无线技术委员会(WTC)的主席 。

崔教授在2013年当选IEEE (博士毕业后8年内当选,为IEEE历史上最快之一),并在2014年和2016年被分别任命为IEEE on Big Data和IEEE on and 的 委员。崔教授在2014年入选IEEE ,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和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科学家名单。在2017年10月,基于其在物联网和数据分析领域的学术声誉,崔教授应阿里巴巴集团的邀请到杭州,做为13名科学家之一为阿里巴巴达摩院的成立提供了战略性意见。

范息涛

人文社科学院院长

(向上滑动阅读)

范息涛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校长讲座教授。他曾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终身教授、冠名讲座终身教授,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及副教授,澳门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及教育心理学讲座教授,并曾任澳门大学代副校长(学术)。他于1993年获得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QS200名校留学,1989年获得美国杨百翰大学英语教学硕士,1982年获得中国昆明工学院(现昆明理工大学)英语教学学士。

他的主要教学及研究方向是教育/心理学科的研究方法论、应用定量方法、教育及心理测试、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和跨学科研究。他曾任美国教育心理学术期刊《教育与心理测量》副编辑(2000-2004)及主编(2004-2010)。范息涛教授于2012年获选为美国教育研究学会会士。范息涛教授曾参与由美国联邦机构(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其他资金来源资助的多个大型研究项目,以及由澳门政府及澳门大学资助的多个研究项目。范息涛教授已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及书籍章节近180篇,绝大多数发表于被SSCI/SCI索引的极具竞争力的教育和心理学术期刊。范息涛教授在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其学术研究成果为世界各国学者广泛引用。

叶德全

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

(向上滑动阅读)

叶德全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1982年本科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并于1988年获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自1989年起先后在研究所及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其科研项目获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连续资助25年。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转导及在固有免疫细胞中的作用,炎症机制和病理模型及相关药物靶标的发现。先后与强生、诺华、GSK等公司开展研发合作,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批美国专利2项、中国专利1项,共同发明人专利2项。发表SCI学术论文198篇,被引1万多次。于2010年回国担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药学院院长;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任澳门大学讲座教授。他担任FASEB 、 、 副主编、 及 of 编委。

唐叔贤

研究生院院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向上滑动阅读)

唐叔贤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1964年毕业于香港大学,1967、1969年分别获加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1997年,唐教授获裘槎优秀科研者奖。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2010年当选世界科学院院士。

唐叔贤教授是世界著名的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专家,发展了固体中电子的多重散射理论体系,在低能电子衍射(LEED)、光电子衍射(PHD)、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以及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等技术测量结果的定量分析上做出了创造性的系统贡献。由于在表面衍射和光谱学多重散射理论方面的贡献。此外,在先进材料生长上开展了氮化镓在碳化硅衬底上的生长研究,并探讨了氮化镓的异质生长机制。

唐叔贤教授从201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2011-2014年任南方科技大学领军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教授会主席、物理系主任和致仁书院院长。2004至2014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主任。2004至2009年任香港城市大学常务副校长,2002-2003年任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学术),1994至2001年出任香港大学物理系系主任及讲座教授,1988至2000年任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物理杰出讲座教授,1988-2000年任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项目主任。唐院士于1986年当选为美国真空学会主席,1990年当选美国总统杰出青年研究学者评委,1993年任英国皇家杰出讲座教授。在美期间罗智泉 香港中文大学,他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State大学、欧洲Arhus 等大学的客座教授。

书院院长

苏丽文

逸夫书院

代行院长

苏丽文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逸夫书院代行院长、经管学院助理院长。她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商学院副院长。她在市场管理、战略营销、综合传讯、奢侈品牌管理、商业咨询服务等方面均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她曾为许多国际学术杂志提供研究课题,例如奢侈品营销、 传讯与广告、媒体策略等,供稿给 、 and in 、 、 等杂志。她曾荣获 杂志年度杰出论文奖。同时,她还出版了关于品牌推广及奢侈品品牌的书籍。在香港中文大学工作期间,她在商学院及崇基书院均担任与学生课程相关的行政职务。她曾在商业及非盈利机构举行的多项比赛中担任评委。

除学术贡献外,她在商业公司及政府机关咨询方面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例如美国领事馆、美国食品局、香港旅游发展局、壳牌、美国广告代理协会等。她也为一些政府和商业委员会提供服务,例如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工业贸易署、特许市场营销协会等。目前,她是香港教育局会计与财务学委员会主席。

陈永勤

思廷书院

院长

陈永勤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思廷书院院长及人文社科学院教授。他是中山大学自然地理学士和环境地理硕士,美国乔治亚大学水文学与水资源管理博士。

他的教学科研领域主要包括水文与水资源管理、气象与气候学、环境模拟技术以及区域发展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广泛发表于学术期刊以及有关著作,其中包括发表在 等国际顶级刊物上的120多篇论文,近年来曾获得国家教育部和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的研究奖项。除了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陈教授还在若干学术专业团体和香港特区政府的顾问委员会担任职务,包括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会长、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副理事长、香港环护教育基金会主席和香港天文台策略顾问委员会委员等。

叶立新

祥波书院

院长

叶立新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祥波书院院长、经管学院经济学理学硕士课程学术主任、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系教授。他在北京大学取得力学理学学士学位,在中国人民大学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他的研究主攻方向是微观经济学、市场设计、产业组织结构和公司契约理论。他目前的研究集中于二阶段拍卖、非线性定价、无线电波共享。

国际一流师资

大学杰出教授

诺贝尔奖

4人

图灵奖

2人

菲尔兹奖

1人

国际知名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引进的知名教师百分之百具有境外求学、教学经历,来自全球知名高校,例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海德堡大学等。

活力满满年轻团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师资力量中,75%以上的教授年龄在40周岁以下,团队中不乏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积极进取、思维活跃和站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青年教师。

图片第一排从左至右依次为:经管学院沈玧志助理教授、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任若冰助理教授、人文社科学院党和苹博士;第二排从左至右依次为:理工学院茅剑锋助理教授、人文社科学院金佳博士、数据与运筹研究院副院长王子卓副教授;第三排从左至右依次为:理工学院胡桑助理教授、人文社科学院张舒音博士、经管学院叶帅助理教授,以下是各位老师的毕业院校,顺序不分先后。

明明可以靠着颜值打天下,却走上了实力派的道路,这都是什么神仙老师!

香港中文大学校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10年 延续港中大创校先贤精神

中新社深圳3月26日电 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10年 延续港中大创校先贤精神

中新社记者 蔡敏婕

香港新界粉岭有一条路叫道扬路;香港中文大学建有凌道扬园;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设有道扬书院,还有一个占地2400平方米的纪念林……这些都是为了纪念凌道扬而命名。

“这些以凌道扬命名的建设代表了对这位创校先贤的追忆和感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道扬书院院长吕宗力表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所在的校址深圳龙岗是凌道扬的家乡,希望借这些校园建设,让师生传承凌道扬一生立志树木、树人、育才、兴学的“大道”精神香港中文大学校区,延续这位香港中文大学创校先贤在深港两地传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传奇和典范。

2023年12月26日,航拍道扬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供图

1888年,凌道扬出生于现深圳布吉一个清贫的家庭。在美国留学取得农科学士学位和林学硕士学位后,他带着学到的知识和理念回到中国,在南京金陵大学(现已并入南京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执教,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林业科学人才,也是中国植树节的倡导者之一。

1948年退休后,凌道扬定居香港,那时候的中文教育情况让他揪心。“当时的香港受英国的殖民统治,所有学校均用英语授课英国G5院校留学,本应是母语的中文却沦为次等。”吕宗力称,当时凌道扬意识到,中华文化传承不能就此中断。

1959年,时任崇基学院院长凌道扬与时任新亚书院院长钱穆等人呼吁在香港成立能用中文授课的大学,次年凌道扬任香港中文大学筹备会主席,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缔造者之一。崇基学院也成为香港中文大学三家始创书院之一。

“今天的香港中文大学校园,追溯渊源,恰恰始于20世纪50年代凌道扬向政府申请在崇基校园旁的山地植树造林。而香港中文大学也成为彼时唯一一所在香港传承中华文化的大学。”吕宗力称。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在图书馆内学习。记者 陈骥旻 摄

如今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大门两侧,依然镌刻着凌道扬当年题写的楹联:“崇高惟博爱,本天地立心,无间东西,沟通学术;基础在育才,当海山胜境,有怀抱与,陶铸人群。”吕宗力解释,这是强调天地山海可以给人以德性的启示。而道扬书院成立时,将原牌楼进行“1:1”复刻,并命名为道扬门香港中文大学校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10年 延续港中大创校先贤精神,“一位恩师,一座门楼,串联起两院的缘分。这同时也表明,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个品牌,两个校园,二者一脉相承。”吕宗力说。

凌道扬在任内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而有缘的是,在一个甲子后,香港中文大学回到了凌道扬的家乡深圳龙岗,开枝散叶。

今年3月21日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10周年。10年来,该校从一片荒芜的空地和几幢废旧的厂房起步,发展成为如今占地约133万平方米、拥有六所学院和七所书院、一万多名在校师生的国际化大学。

“我们与崇基学院签订姊妹书院协议,两地学生可以互访。”吕宗力称,道扬书院通过互动和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尊重规则、尊重契约,日后成为堂堂站立、有智慧的人。

凌道扬故居位于龙岗区布吉街道老墟村,该建筑呈两层砖木结构,灰砖清水墙面。经修缮之后的故居收集整理凌道扬生平史料,通过展览形式对外开放。

摄于近日的凌道扬故居。记者 蔡敏婕 摄

这些年,不断有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学子慕名到故居参观。“前些天还有一批港中文的‘老学子’专门前来,年龄都在70岁到80岁之间,他们认为凌道扬功绩高,为学校的建设争取土地。”凌道扬侄子凌宏孝表示,“如今我辈也已是古稀,希望后人能够为国家多出力,这是对老一辈最好的纪念。”(完)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浙江分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2020年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2020年我校继续面向浙江省考生开展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工作。

一、选拔对象

本计划的选拔对象需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 具有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含往届生);

2.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共10门,新高考改革前的往届生不含自选综合,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取等第高者计为技术成绩)中须6门及以上科目为A等,其余为及格等级及以上,同时综合素质评价B等(新高考改革前的往届生P等)及以上;

如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在6A以下,5A及以上者,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亦可报考:(1)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竞赛省级赛区中获得三等奖以上,全国作文竞赛、全国英语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经我校招生委员会审查认可的;(2)高中成绩优异,经我校招生委员会审查认可的;

3.由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课程以英文授课为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浙江分数,非英语语言考生请慎重报考。

二、招生计划及专业

2020年我校在浙江省提前批次投放普通统招计划的同时,预计单独投放 172个“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计划,具体招生代码、招生专业及计划等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为准。学院与招生专业描述如下:

经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0年各学院设立的本科专业包括:

经管学院本科招生专业有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其中,国际商务包含三个专业方向:环球商务管理、环球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环球商务与创新。经济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经济科学、应用经济学。

理工学院科招生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包含三个专业方向:理论数学、应用数学、金融数学。电子信息工程包含两个专业方向: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

人文社科学院本科招生专业有应用心理学、翻译、英语。其中,英语包含三个专业方向:国际企业文传、法律事务、语言技术。

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本科招生专业有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

数据科学学院科招生专业有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其中,统计学包含三个专业方向:统计科学、数据科学、金融统计。

金融工程属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与数据科学学院联合招生,包含两个专业方向:量化金融和金融科技。

鉴于我校实行大类招生模式,各省(市、区)招生主管部门编印的《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和计划》中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招生专业名称,仅为方便考生志愿填报,实际招生专业包括录取的试验班下该学院所有专业(详见上述 “2020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设置的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及专业分流详情如下:

1.经济管理试验班:选考科目不限。被本试验班录取的学生大一结束时学生可在经管学院的所有专业内选定主修专业;

2.人文科学试验班:选考科目不限。大一结束时学生可在人文社科学院的所有专业内选定主修专业;

3.理科试验班:选考科目含物化生任一门。本试验班为理工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及金融工程专业联合招生,学生入学的第一周可充分了解各学院及专业优势,第二周再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学院(含金融工程专业);大一结束时学生可在所属学院的所有专业内选定主修专业。详见下表:

三、报名程序

网上报名: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请在6月10日前登录学校官网“综合评价招生报名系统”进行注册,根据系统提示完成报名申请。

材料上传:网上申请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浙江分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2020年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申请人将所有报名材料上传至报名系统,包括:

(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证明(教育考试院颁发的成绩单原件扫描件或者学校出具的加盖教务处公章的成绩单扫描件);

(二)高中一至三年级5次期末考试成绩、高三年级模考成绩(包括各科得分、总分及年级排名,注明各科满分,须加盖学校公章);

(三)个人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须在同一页);

(四)以学科特长条件报考的考生,还需提供高中阶段竞赛获奖证书复印件;

(五)以下申请材料如果提交,我们会将其纳入评估范围作为参考(非必需):

1.综合素质证明材料

(1)学科竞赛获奖证书,例如:五大奥林匹克竞赛、国家级/省级/市级学科竞赛等;

(2)文艺体育竞赛获奖证书,例如:国家级/省级/市级体育或文艺项目竞赛等;

(3)其他可反映个人优秀综合素质的证明。

2.英语及学术能力证明材料

(1)托福(TOEFL)/雅思(IELTS)/多邻国()考试成绩;

(2)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成绩报告;

(3)其他表现英语及学术能力的证明。

学校资料审核以网上填报信息和上传材料为准,考生无须邮寄,必要时,学校有权向考生索取书面材料作为审核依据,请考生留好备份。如有造假或不实信息,一经查实将取消申请资格;已经获得考试资格的,将取消认定;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

对通过初审有资格参加测试考生需缴纳评核费,入学测试评核费为人民币200元整,在学校“综合评价招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在线支付。缴纳后不予退还;逾期未缴者视为自动放弃。

四、选拔程序

1.资格审查:学校招生委员会根据考生提供的资料进行资格审查,考生可于2020年6月下旬,登录“综合评价报名系统”查询是否获得参加入学测试的资格,查看相关要求和测试信息。

2.入学测试:包括初试(机试)和复试,获得入学测试资格的考生,须在高考后参加初试,通过初试的学生可在高考成绩公布前参加复试。综合评价入学测试强调对学生中英文表达能力和综合理解分析能力的考察(具体时间、形式和要求另行通知)。

2020年我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在入学测试中继续设置体育科目测试,具体测试项目将根据各省中学教学实际情况确定,届时见具体通知,体育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

3.入围名单公示:入学测试结束后,根据学生综合评价入学测试情况,按不超过招生计划1:5的比例确定入围学生名单,同分顺延。入围学生名单在学校网站公示,并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备案。考生可以通过学校招生网站查询入围名单及入学测试成绩。

4.志愿填报:经公示无异议的综合评价录取入围考生,须在高考志愿普通类提前录取五个院校志愿中以第一院校志愿填报我校。若未能被我校录取,不影响其后续志愿的录取。

五、时间安排

1.报名截止时间:2020年6月10日

2.初审结果:6月下旬

3.评核缴费:初审结果公布后5天内

4.入学测试时间: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

5.入学测试地点:另行通知

6.入围名单公示:入学测试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

六、录取办法

1.参加我校综合评价入学测试且入围的考生,须参加2020年浙江省高考,高考成绩须达到浙江省普通类第一段分数线及以上。

2.若考生志愿填报人数未到计划数的110%,则录取人数控制在志愿填报人数的85%以内。

3.学校依据考生志愿,按考生综合评价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当综合评价成绩相同时,将依次以考生的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入学测试成绩、英语单科成绩、数学单科成绩的高低进行录取。

综合评价成绩=高考成绩(含政策性加分,占比60%)+入学测试成绩(占比30%)+高中学业水平成绩(占比10%)

综合评价录取总成绩满分为750分。其中美国top30名校留学,高考成绩按考生高考分数的60%比例计算;入学测试成绩满分为225分,按入学测试的实际成绩计算;考生高中阶段的十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考生实际等级计算,每出现一个B减1.5分;每出现1个C,减2.25分;出现D者,减7.5分。

七、注意事项

1.学校招生工作严格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德智体劳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2.政策性加分:符合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的加分,学校予以认可。

3.入学后,学校将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对新生进行身体健康状况复查。对经复查不符合体检要求或不宜就读已录取专业者,按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办理,予以转专业或取消入学资格。

八、收费标准

学费:人民币九万五千元/生•学年

住宿费:人民币一千二百元/生•学年

九、资助学生政策

学校设置新生入学奖助学金,详见学校《2020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新生入学奖助学金实施办法》。

十、招生工作的咨询、监督与申诉

学校纪监部门对综合评价录取全过程进行监督,做到标准严格、程序规范、公平公正、办法公开透明、结果公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综合评价录取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相关投诉需要实名制,并通过电子邮件以书面或者附件形式详述投诉的目的和证据等。

纪监部门监督投诉邮箱:。

招生咨询部门:学校招生办公室

招生热线:(0755)8427 3500

传真号码:(0755)8427 3690

电子邮箱:

学校网址:

通讯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2001号行政楼东翼三楼E310室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

十一、附则

本简章自学校发文之日起执行。本简章的解释权属学校招生委员会。大学将视国家疫情防控情况,保留对相关考核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等调整的权利。本简章如有与国家和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规定不一致之处,以国家和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规定为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罗智泉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办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成立仪式暨全球化与深圳未来四十年研讨会

△嘉宾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揭牌9月23日,天高云清秋风送爽,神仙湖畔嘉宾云集

罗智泉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副校长罗智泉教授莅临我校演讲

3月23日上午,南昌十九中高中部迎来了贵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副校长罗智泉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

香港中文大学附属中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匆匆这五天,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香港远志夏令营——“荒滩上崛起的中国梦”研学之旅宣告结束。师大附中深圳、香港两地研学总结:所以,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同学们下次研学约起吗?

香港中文大学附属中学,深中VS华附,谁才是广东高中领头羊?

深中VS华附,谁才是广东高中领头羊?深中VS华附,谁才是广东高中领头羊?深中VS华附,谁才是广东高中领头羊?此外,深中还有十分傲人的多项“全国第一”,如:中山大学(录取238人)、华南理工大学(录取114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录取51人)、南方科技大学(录取48人)。深中VS华附,谁才是广东高中领头羊?深中VS华附,谁才是广东高中领头羊?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第三届中国近代翻译史高层论坛在湖南科技大学召开

2024年12月6日至8日,第三届中国近代翻译史高层论坛在湖南科技大学隆重举行。随着三天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圆满结束,第三届中国近代翻译史高层论坛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