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香港中文大学

罗智泉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办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成立仪式暨全球化与深圳未来四十年研讨会

△嘉宾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揭牌9月23日,天高云清秋风送爽,神仙湖畔嘉宾云集

△嘉宾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揭牌

9月23日,天高云清秋风送爽,神仙湖畔嘉宾云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办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成立仪式暨全球化与深圳未来四十年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教授、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岸明先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会理事、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教授,深圳市政府副市长聂新平先生,以及深圳市和龙岗区相关部门负责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圳市企业界代表、社会媒体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部分师生代表共同出席并见证了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的正式成立。

△▼△▼△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大学的办学进展和办学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所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不能没有一流的研究院,所以我们先后在金融、生物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组建了一系列国际化的学术平台和研究中心,此次,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的成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领域也将拥有一所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研究机构,并期望通过汇聚顶尖人才,发展学术思想,为大湾区、全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智力支持。”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致辞

同时,他对高研院的成立提出了三方面的期待,“第一,我们希望打造一所国际化的学术研究中心,面向全球吸引一流的专家学者,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坚持全球化的研究视野,我们不仅用中国的视野来看世界,更要在世界的视野来看中国,构建融合国际和中国发展经验的知识体系;第二,我们希望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成为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思想重镇,对当下和未来的中国及全球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做出独到的、富有原创性的分析与研究,产出对未来发展有指导意义的思想理论;第三,我们希望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成为一所国际水准的政策智库,与政府、社会和地方共同体展开密切合作,开展有前瞻性、富有深度的政策研究,就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为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各界提供政策咨询,推动区域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深圳市政府副市长聂新平先生致辞

深圳市副市长聂新平先生在致辞中提出“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进入新时代,中央赋予了深圳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的重任,要求深圳在更高起点,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建设全球标杆城市,尤其需要拓宽全球视野、凝聚全球智慧、回应全球议题,加快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自2014年成立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佼佼者,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将依托一流名校的学科优势和国际化人才优势,着力破解新全球化和新发展格局中的重大课题。研究院将以世界优秀人才研究中国问题、深圳案例,以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来讲述中国故事、深圳故事,研究院一定能够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形成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为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提供有利支撑。”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岸明先生致辞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岸明先生代表广东省政府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在致辞说,“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和试验区,是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这种形势对广东、对全国研究机构来说都是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我们相信在郑永年教授的领衔下,在港中大(深圳)深厚科研底蕴的支撑下,研究院必将成为一所兼备全球视野、国家战略高度和区域发展经验的学术机构,成为把社科研究与决策咨询有机结合的高端智库平台,研究院在未来的实践研究中能够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放包容,打造一支高水平、跨学科的研究团队QS100名校留学,并联合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协同应对发展中的新情况、新挑战,合力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教育和人才高地,为区域发展乃至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致辞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建院院长郑永年教授在成立仪式上向大家介绍了高研院的理念和目标,“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以‘研究世界、探索前路、体认天理、经世治平’为理念,这是徐扬生校长给我们的座右铭,我们将致力于在短时间内打造一个立足深圳、放眼全球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思想重镇与政策研究性智库,为区域及国家的战略发展提供及时的、富有预见性的政策分析,培养具有国家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并在粤港澳大湾区、改革与社会治理、开放政策、海洋经济、国际战略、技术与国际关系等研究领域成为深具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性学术和政策研究与交流平台。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将把世界研究和中国研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为创造世界一流湾区建设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研究院同时也将承担国内重大科研项目和社会科学项目,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提供涵盖理念和落地操作的政策建议。”

2020

0923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岸明先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会理事、深圳市政府原副市长唐杰教授,深圳市政府副市长聂新平先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一同上台为研究院揭牌,宣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正式成立。

徐扬生校长书法题写高研院理念“研究世界、探索前路、体认天理、经世治平”

▼△▲▽▲

为了保障高研院的长期发展,在高研院成立仪式上,大学专门成立了“全球与当代中国研究基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希望借鉴国内外研究型智库的运作经验,通过社会企业、机构的广泛支持与赞助,进行独立的思想与政策研究。国信证券、深圳巴士集团、深圳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深圳高新投、深业集团、深创投、岁宝集团、华为、腾讯、星河产业集团、正中集团、鸿荣源集团等企业的代表也参加了见证成立仪式。

成立仪式结束后,“全球化与深圳未来四十年”研讨会召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会理事、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教授分别就“世界向何处去”、“中国向何处去”、“深圳向何处去”三个专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对未来世界、中国和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全球化与深圳未来四十年研讨会现场

01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在研讨会上做“世界向何处去”的主题演讲

02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教授在研讨会上做“中国向何处去”的主题演讲

03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会理事、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教授在研讨会上做“深圳向何处去”的主题演讲

△出席高研院成立仪式嘉宾合影

△副校长罗智泉教授介绍与会嘉宾

△人文社科学院范息涛教授主持成立仪式及研讨会

▼▲▼▲▼

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简介

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以“研究世界、探索前路、体认天理、经世治平”为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立足深圳、放眼全球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思想重镇与政策研究型智库,为区域及国家的战略发展提供及时的、富有预见性的政策分析,培养具有国家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并在粤港澳大湾区、南方共同市场、中国改革开放、海洋经济、国际战略和外交以及全球发展等研究领域成为深具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坐落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研院立足于国家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前沿,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将中国研究与世界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推动区域性发展战略研究,为创造世界一流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承担香港与中国大陆各类重大国家科研项目和社会科学项目,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提供涵盖理念和落地操作的可行性政策建议。

高研院具有一流学科发展和国际化优势,既秉承独立自由的基本学术精神,探索优秀人才的培养计划,积极开展重大理论课题学术研究,又与政府、社会和地方共同体紧密联系,探讨和解决中国和世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实践问题,在此基础上推动中国社会科学发展面向世界和世界科学发展走向中国,构建融合国际和中国发展经验的知识体系。

高研院探索“教学+科研+决策咨询”三方结合、相互促进的学术和政策研究新型机制,设立以“教学项目”为单位的基础教学团队、以“研究方向”为导向的研究团队,以“项目管理”为框架的研究小组,通过原创性学术研究为辅助提升质量教学;借鉴国际上大学高研院的成功经验,将高研院建成延揽香港、深圳、乃至国内外文科优秀中青年学术人才的跨学科整合的“大平台”;组织年度主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建立国际化访学制度,建设学术政策研究国际网络平台。

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优质教学、理论研究和政策咨询的整合平台,高研院积极发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区位优势、学科优势、国际化优势,汇集国内外社会科学优秀青年才俊,积极展开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培养活动,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接轨的新兴学术建制,提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水平,为促进中国社会科学面向世界和世界社会科学走进中国,建设基于中国经验之上的中国社会科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研院拥有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杰出教授、学者和研究人员。高研院的首任院长由郑永年教授担任。

郑永年教授简介

郑永年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校长讲座教授

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

郑永年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罗智泉 香港中文大学,组建人文社科学院”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并任首任院长。郑永年教授先后获中国北京大学法学学士(1985)、法学硕士(1988)、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硕士(1992)、博士(1995)。1995至1997年罗智泉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办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成立仪式暨全球化与深圳未来四十年研讨会,郑永年教授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后历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所长,并任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研究员。郑永年教授主要从事国际关系外交政策、中美关系、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近年来,先后出版专著数十部,其中英文著作9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今年8月24日,郑永年参加了在中南海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等9位专家代表先后发言,就“十四五”规划编制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图片及内容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传讯及公共关系处(CPRO)、人文社科学院(HSS)提供

撰稿:北海(CPRO)、(HSS)

摄影:陈鸣(CPRO)、尹一智(CPRO)

CUHK-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结合传统与现代 融会中国与西方

尹弘飚香港中文大学,山东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正式成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10月10日,山东大学教育强国论坛暨教育高等研究院成立大会举行。山东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挂靠国际教育学院,承担“国优计划”等人才培养任务,推动新时代教师教育和教育学学科新发展,着力打造高水平教育研究创新策源地和教育人才自主培养基地。

山东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启动仪式现场。(山东大学供图)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在致辞中表示,山东大学入选第二批“国优计划”试点高校并成立教育高等研究院,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展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的生动实践。学校将聚焦推动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扎实推进教育强国理论研究;发挥学科门类齐全和实践锻炼机会丰富的综合优势,着力打造大中小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模式;有机融入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大力传承和弘扬人文精神;强化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在新起点上奋力谱写“强国建设、山大有为”的时代答卷。

山东省副省长邓云锋在致辞中表示,希望研究院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国优计划”培养为契机,加快建立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为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优秀教师队伍,扎实推进产学研用贯通发展美国藤校留学,不断提升教育学科发展水平。山东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山东大学打造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山大风格的教育高等研究院,共同携手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杨银付在致辞中表示,研究院的成立将为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山大智慧,中国教育学会愿和山东大学携手努力,共勉共进。希望研究院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尹弘飚香港中文大学,山东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正式成立,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勇担“国优计划”使命,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坚持深化校地融合发展、大中小学贯通式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供专业咨询服务,有效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人民教育需求和学校高质量发展。

著名教育家于漪、顾明远、林崇德三位先生受聘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顾问。

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常务理事邬大光,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尹弘飚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罗陆慧英,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主任尹弘飚,山东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徐斌艳颁发专家聘书。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来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江苏综合评价招生政策介绍会

请用QQ扫描下面二维码

或输入QQ群号:

加入2021江苏咨询群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简介

点击视频

了解港中大(深圳)

大学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的大学。大学以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7000多名优秀学子正在港中大(深圳)求学。

经过七年多的发展,大学学科建设已逐步完善,现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和音乐学院七个学院和一个研究生院,开设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国际商务、市场营销、电子信息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新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翻译、应用心理学、英语、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药学(拟新增)、生物科学(新增)、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金融工程、临床医学(拟新增)、音乐表演(拟新增)22个本科专业。深圳音乐学院也已经开始筹建。(2021年招生专业最终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截至目前,大学已开设24个研究生(硕士、博士)项目,涵盖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哲学硕士-博士专业 、生物科学哲学硕士-博士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哲学硕士-博士专业、经济学哲学硕士-博士专业、金融学哲学硕士-博士专业、数据科学哲学硕士-博士专业、数学哲学硕士-博士专业、同声传译文学硕士专业、翻译(笔译/口译)文学硕士专业、金融工程理学硕士专业、金融学理学硕士专业、经济学理学硕士专业、会计学理学硕士专业、数据科学理学硕士专业、市场学理学硕士专业、信息管理与商业分析理学硕士专业、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专业、通信工程理学硕士专业、应用心理学理学硕士专业、全球研究文学硕士-博士专业及3个采用中文授课的兼读制硕士项目——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理学硕士项目、管理学理学硕士项目和金融学EMBA项目。

国际交流

大学注重国际交流和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截至2021年3月,港中大(深圳)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的境外名校伙伴已有115所,遍布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各类国际合作项目达到195个。合作院校包括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在校学生中具有境外学习经历的比例超过60%,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

书院制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实行书院制,目前有逸夫书院、学勤书院、思廷书院以及祥波书院。书院为学生提供宿舍、食堂、自习室、公共厨房、洗衣房等生活和学习设施,绘画室、会议室、乐器排练室、健身房等多种功能房。此外,书院活动种类丰富,各类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训练学生的组织和领导能力。书院不定期邀请海内外著名学者、艺术家、社会领袖、行业杰出人士及大学教授、书院院长或老师,与学生在研讨会、周会、讲座及茶聚等活动中交流,分享其真知灼见和个人经历,开阔学生视野。

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传承书院制的独特育人体系,所有学生分别隶属于不同书院,建立各自的书院文化。书院的责任在于打破学院和专业的界限,将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培育宽容的视野,师生共同生活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导师悉心指导人生方向,促进师生密切交流,朋辈一同成长。

书院注重全人发展,提供众多非形式教育机会,与学院的专业课程相辅相成,也让师生关系重回到了本真状态。书院鼓励师生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并举办形式和内容多样的集体活动来授予学生人际交往沟通和礼仪等软技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审美品味、自信心和责任感,发挥个人成长的潜力。

一流师资

大学面向全球招聘,已建立一支具国际水准的师资队伍,截至2020年12月底,大学已引进世界知名教师380多位,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4位,图灵奖得主2位,菲尔兹奖获得者1位,国内外院士17位,IEEE会士19位,国家级专家人才56人,省市区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260余人。目前引进的教师100%具有在国际一流高校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是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和教书育人热忱的优秀教师。

科研实力

大学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数据科学、未来智能网络、生物信息学、新材料和能源科学、国际金融与物流、制药和精准医学等领域已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正在面向国家及珠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

大学已组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霍普克罗夫特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未来网络系统优化创新实验室、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和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高考录取

2020年,大学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广东省内院校中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生源质量持续提升,赢得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度和美誉度,大学的招生分数进一步升高,录取生源质量持续在高位中稳步提升,理科平均分超过各地一本线140分,文科平均分超过各地一本线88分,绝大多数省市的文科最低录取分排位在各省市考生前1%以内,理科在前2%以内。

毕业生去向

截至目前,大学已培养了三届本科毕业生,五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一届博士研究生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位于国内知名高校就业率前列。其中QS200名校留学,约80%的学生选择海外名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选择升学的毕业生中超过60%的毕业生攻读世界大学排名前五十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地,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是毕业生首选就业区域。

梧桐树下听凤鸣,神仙湖畔论古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立定脚跟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来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江苏综合评价招生政策介绍会,砥砺前行,继续追求卓越的教学与研究水平,为中国培养国际化的创新型领袖人才,致力于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一流学府。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罗智泉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副校长罗智泉教授莅临我校演讲

3月23日上午,南昌十九中高中部迎来了贵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副校长罗智泉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

香港中文大学附属中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匆匆这五天,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香港远志夏令营——“荒滩上崛起的中国梦”研学之旅宣告结束。师大附中深圳、香港两地研学总结:所以,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同学们下次研学约起吗?

罗智泉 香港中文大学,梦,开始的地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故事——一流师资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徐扬生教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阮健骢先生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主管行政。顾阳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学勤书院院长。她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附属中学,深中VS华附,谁才是广东高中领头羊?

深中VS华附,谁才是广东高中领头羊?深中VS华附,谁才是广东高中领头羊?深中VS华附,谁才是广东高中领头羊?此外,深中还有十分傲人的多项“全国第一”,如:中山大学(录取238人)、华南理工大学(录取114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录取51人)、南方科技大学(录取48人)。深中VS华附,谁才是广东高中领头羊?深中VS华附,谁才是广东高中领头羊?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第三届中国近代翻译史高层论坛在湖南科技大学召开

2024年12月6日至8日,第三届中国近代翻译史高层论坛在湖南科技大学隆重举行。随着三天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圆满结束,第三届中国近代翻译史高层论坛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