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出国留学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它和选择考研、考公务员一样是人生的一个选择。有些同学选择本科出国留学的时候会选择英美之外的其它国家,但读研还是希望到英美名校留学,为日后就业打下基础。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加拿大本科去美国读研究生需要哪些条件?美国读研高就业率专业推荐
加拿大本科申请美国研究生
申请材料:
文书材料(CV、PS、推荐信)
*文书材料和其它申请是一样的
本科学历及成绩证明
*部分学校要求成绩认证
GRE/GMAT/LSAT/MCAT
其实加拿大本科申请美国研究生和国内学生申请所需提供的材料是差不多的,主要的区别就是不需要再提供语言成绩。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本科的学制和美国的学制有所不同。
本科学制:
加拿大大学实行学分制,分为普通学士学位和荣誉学士学位。通常本科学位有两种,荣誉学士学位(Honor )和学士学位( )。
普通学士学位需修90个学分,一般在三年内修完,荣誉学士学位需修120个学分,一般是在四年内修完。荣誉学士学位可以直接申请加拿大的研究生,但是普通学士学位需要补修一些学分才可以申请加拿大的研究生。划重点了,加拿大本科毕业的同学,在申请美国的研究生的时候并不需要多修或者补修学分。只要成绩能达到申请美国研究生的要求(一般GPA3.0)都可以进行申请。
申请难度:
一般来说,如果你在加拿大读本科,申请本校的研究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马吉尔大学等名校除外)
如果是加拿大一般的大学申请名校研究生,那还是有难度的。第一加拿大的名校少,能招收的学生名额就少。第二加拿大的大学十分重视GPA。如果GPA低于3.0,入学审查官甚至不会看你其它的申请材料,就算你在某方面有突出成绩也不一定会被录取。
美国读研高就业率专业推荐
1、金融、财务专业
企业离不开金融专业的岗位,尤其是财务经理和财务分析师这类职位,就业市场需求巨大,预计到2026年平均增长率为20%。职业中期平均收入:115,000美元。
相关工作预计就业增长率:14.3%。
2、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是现在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尤其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从事计算机职业不需要你有什么人脉,只要技术过硬就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在2023年,CS更是超越商科、工程,成为申请人数最多的专业。
CS专业的薪资水平一向很高,平均年薪为101,000美元,拥有硕士学位的学生更是再上一层。比如软件开发师起薪就可以达到105,590美元,职业中期平均收入:109,000美元。
相关工作预计就业增长率:22.3%
3、法学
近两年的综艺加上影视作品让大家对于法律专业有了更多的关注,但是美国本科院校没有法学院,所以想要到美国学法学基本上就是考研。也就是说法学的初级教育就被定位在研究生教育上。
学位主要分为LLM法律硕士和JD法律博士,LLM主要面向已经攻读完法律本科的学生。JD则是以通过美国的司法考试进入职业律师行业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由于申请JD对本科专业没有特别要求,且美国律师市场的薪资待遇更有优势,所以近些年前往美国深造法律专业、选择JD的人数逐渐增长。毕业生除了可以在法院、律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机构工作,还可以在企业中的法务部任职。
4、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不同,它集中涵盖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科学侧重软件)。学习内容包括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和开发,用于共享数据、存储数据、安全设置等方面。作为IT行业的重要一员,信息系统的就业增长水平远超其他行业。
5、商业管理
商业管理是一个很广义的术语,涵盖会计、财务、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和广告等很多领域。从业者需要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上述诸多领域的各种事项进行有效监督,保证其高效运作。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的数据,广告和营销经理的平均年薪为132,620美元。预计从2023年到2028年,广告、促销和营销经理的雇用人数将增长8%。
6、教育学
教育类工作的薪资并不是非常高的那一类,专业人员薪资中位数往往在46,500美元至63,200美元。但是该类职位非常“稳定”,失业率低且就业增长非常快速。在领英最新发布的就业报告中,教育专业人员被评进“2023具机遇的工作”前十名。
7、建筑
建筑学涉及的学习内容包括艺术、数学、科技不同方面,因此职业化发展非常多样。90%的建筑专业学生在毕业后6个月内找到了工作,建筑事务所、政府组织、建筑师咨询公司往往长期存在职位空缺。
8、工程学
工程学是当下最热门的申请学科之一,工程硕士项目一般都会提供工程学硕士(MEng)和工程理学硕士(MS)两种学位供学生选择,获得硕士学位的学生如果在后续通过PE认证(专业工程师认证)的话,将更加有利于就业和发展,选择途径也会更多。
9、医学
从历史表现来看,无论竞争多么激烈、就业市场多么惨淡美国读研哪些大学好,加拿大本科去美国读研究生需要哪些条件?美国读研高就业率专业推荐,具有医学学位的学生往往都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重视,尤其是2023年疫情的冲击之下,社会对于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势必更大。
医学是一个大类,目前医疗保健是当今发展快的领域之一,想要在该领域就业美国读研哪些大学好,硕士学位一般都是最低要求。
不过美国的医学院对于申请人的录取要求相当严格,MCAT考试也是一个难题,考试题量大、难度系数高,想拿到高分很难。
10、心理学
心理学毕业生有很多职业道路可以选择,例如健康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法医心理学等。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美国top30名校留学,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逐渐上涨,就业市场上对心理学家的需求大幅增长,特别是在工业心理学、学校心理学、临床心理学领域。
以上专业针对全美范围毕业生,包括美国本土学生,而单就中国留学生角度来说,金融类会计类工程类都是不错的选择。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美国读研条件相关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想申请留学,欢迎联系IDP留学资深顾问。我们将用最专业的知识和多年一线留学服务经历,帮你量身打造留学规划:从专业的选择,到院校的确定;从PS指导,到CV精修…一切留学相关问题统统帮你找到最佳解决方案。IDP留学祝所有留学生都能梦想成真!
美国读研哪些大学好,在美国留学读研究生的生活状态和体验是怎样的?
本文由留学平台入驻导师 西北大学 Chriz学长 提供
(注:导师学历已通过平台审核,真实可查)
导师简介
接触多个领域的研究,从软件工程(UCB),机器人(HKUST)到材料科学(),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优秀毕业生,毕业论文为优秀毕业论文。
本科期间发表2篇SCI论文,其中一篇为共同一作。
个人硕士申请方向主要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在所申请的全球13所学校中,获得了11所学校的offer,包括UCB,帝国理工,,, HKUST, CMU等顶级学校的offer。
目前即将完成香港科技大学的学位,将赴美国完成的学位。
个人对以申请博士为导向和就业为导向的硕士申请以及职业规划有所思考,有丰富的海外硕士申请经验。
个人简介
本科期间,笔者就读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卓越班(GPA:3.8/4.0),所以大一下就找到了导师,进入课题组进行科研。
本科期间进行关于金属有机骨架(Metal- , MOFs)在氢气储存方面的分子模拟研究。
经过课题组老师的悉心培养和笔者的不懈努力,笔者在本科阶段发表两篇SCI文章(其中一篇共同一作),参加比赛(东元国际创意竞赛, 台湾)和学术会议(2019 World ,Tokyo),以此获得科技创新奖学金等一系列奖学金,并最终以优秀毕业生称号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毕业论文也获得优秀毕业论文。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香港科技大学(The Hong Kong of and , HKUST)机械工程硕士(1年),即将毕业前往美国西北大学( , NWU)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进行第二个硕士(1年-15个月)的学习。
个人计划1年内搞定西北的硕士。原计划是在2020年秋季直接前往西北大学学习,但是由于疫情的缘故无法获得签证,故先在HKUST修了一个机械的硕士。
另外,笔者正在进行一个part-time 的硕士学位的学习,是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of , , UCB)的化学学院( of )下的 of and (MSSE),该项目耗时两年,所以会在2022年6月结束所有硕士的学习。
笔者2019年6月于日本东京参加生涯规划
人生的方向决定了我们在遇到机遇或者危机时的决定,也影响我们作出人生中的重要选择。
笔者认为当今社会是技术的,是科技的,是需要颠覆式的创新的。而这些技术创新,不仅仅能够带来个人财富的增长,还能够为世界带来积极的影响。
那么,如何选择技术的方向呢?
笔者希望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领域,也就是清洁能源以及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愿景的指引下,笔者没有选择华中科技大学最好的机械,光电,电气专业,而是选择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另外,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并没有选择传统的热力发电厂方面的导师,而是选择和氢能相关的导师。这是因为笔者认为氢能将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确定方向后,开始了科研,科研不仅提高了我理性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深了笔者对氢能整个领域的认识。
研究过程中,发现清洁能源与材料密切相关,因此在笔者申请的一系列国(境)外高校中,有一半以上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硕士。
尽管申请过程比较顺利,申请结果也让人满意,然而COVID-19 几乎打乱了我的计划。
病毒带来的恐慌加上中美关系的恶化使得2020年秋季的留美之路充满危机。
在危机面前,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奋力向前冲(笔者的一些朋友几经周折赴美),要么行缓兵之计(大部分人的选择)。
我和大部分人一样,由于无法在国内获得签证并且对美国疫情的恐惧,先暂缓在国内。
在这段时间内,我不想浪费时间,正好同时录取了HKUST,所以就去了。
在HKUST期间,我打开了新的领域的大门——机器人。
尽管自学ROS和路径规划算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随着我工作的不断推进,机器人开始逐渐能够动起来,这种成就感是我在本科期间没有感受到的,因此我也喜欢上了机器人。
同时,机器人的就业会比能源,材料的好很多,并且我也即将获得硕士学位,因此在我这种情况下,可能很多人就会离开能源,材料领域,进入机器人领域。
然而我个人偏向留在能源材料领域,因为跳出一个打工者的思维,问题往往就意味着机会和财富,就意味着颠覆式的创新的可能,就意味着更大程度的改变世界。
笔者在本科期间采用分子模拟的方式研究材料的储氢性能,而传统的分子模拟十分耗费计算资源。这一经历让笔者意识到当前计算能力的不足,尤其是在大规模材料的模拟(分子模拟,量子模拟等),气象预测等科学领域。
而最近兴起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被认为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把机器学习,材料科学和高性能计算相结合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并且有趣的点,这也是为什么笔者决定同时在UCB学习MSSE这个项目的原因。
除此之外,如果不能够在材料科学和新能源领域有所创造,转行计算机/人工智能也是笔者的选项之一,只不过会有所遗憾。
同时考虑到两个领域的薪资差异,这个可以说是最好的里相与现实的平衡。
目前而言,笔者坚定地要申请博士学位。
若是有机会继续进行新能源方面的研究,那么笔者想要研究的方向比较明确。
笔者打算将博士阶段当作一个产品的研发过程,因为笔者认为好的科研不仅要发论文,还要上货架。
之后笔者可能会在合适的时机围绕博士的工作进行创业,仍然会在新能源材料领域。
同时,在申请博士的时候,笔者还会申请机器人方面的博士。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笔者没有机会申请到合适的新能源材料方面的研究,那么笔者可以进入一个薪资比较好的行业,并在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控制领域继续有所突破。
HKUST夜色(图片来自于笔者的朋友)留学动机
笔者认为在有了大致的生涯规划之后,应该依照生涯规划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道路的选择,比如出国,国内读研还是工作。
出国的准备整体而言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因为同时保持高的GPA和丰富的科研/实习机会,并且还要考出比较好的语言和GRE/GMAT成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笔者本科所在的本科班级就有许多原计划出国的同学最后放弃。
因此,明确出国的动机非常关键。一旦明确后,就应该尽力而为。
对于出国而言,相较于国内研究生,通常课程会更加灵活,也有更多机会结识全球的人才,与顶尖科学家共事,并且就业面也会更广, 比如笔者有认识很多材料的硕士和博士最后进入等IT企业。
然而文化上存在差异,语言上需要适应,同时读硕士的话需要大量资金,这些也是挑战。
所以个人认为,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挑战新事物,想体验不同的学习生活环境,并且对自己有明确规划,而且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同学,那么你会比较适合出国。
在明确了出国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读研还是读博士。
笔者认为无论最终读不读博士,对于国内本科想出国的同学,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读研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首先,读博士的时间非常长,在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读博士以及感兴趣的课题之前读博士是一个非常冒险的决定。
另外,对于在国内获得本科的同学往往比较少机会接触行业的学术或者产业大牛,而出国读研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跳板,去帮你建立这些人脉,甚至获得与学术大牛产业大牛共事的机会,这一点无论是之后工作还是继续读博士都是非常有利的。
HKUST一角申请过程
笔者在反思自己的成功申请的过程中,发现提前规划十分重要(笔者在大一就决定研究生出国深造)。
因此,对于下一步怎么走,是否要出国深造,笔者建议尽早规划,这样时间上才会比较充裕。
但是不论走那条路,保持高的GPA和尽可能的参加科研或者比赛都是正确的方向。
GPA尽量维持在3.5/4.0以上比较好;科研的话尽量要有论文,没有论文的话也可以在文书中写清楚整个研究的过程。
另外,语言成绩和GRE/GMAT考试也应该尽早规划和准备,尽可能在大四开始之前考出来,这样到了大四上申请的时候才不会比较匆忙。本人当时申请时的+、GRE:320+。
选校过程十分关键,因为这个直接决定了未来你会在那所学校深造。
笔者在选校和选择项目时考察了几个纬度:学校综合排名,学校专业排名,学校所在地点,课程设置(有什么样的课程,灵活性如何),项目时长,研究方向,研究机会的多少,有没有特别符合兴趣的导师。
其中,两个排名的作用表征学校的整体实力和专业实力,学校所在的地点会或多或少影响实习和就业机会;课程是否与感兴趣或者职业方向相关决定了这个学位能够在除了文凭之外能够多大帮助你;项目时长则因人而异,若以硕士作为最终学历可以选择时长长一点的项目;对于理工科的同学而言,研究的重要性绝不小于上课,甚至大于上课,因此研究机会的多少和方向也非常重要。
个人建议对以上几个指标分配一个适当的权重,逐项打分,并结合自身的综合实力,选出合适的学校。
同时,应该分出多个梯度,如冲刺,相当和保底。这样才能够确保研究生/博士有书读。
选校过程中也应该明确每个学校的硬性要求,如最低GPA多少,最低语言成绩多少等,否则浪费了时间和申请费去当炮灰就很可惜了。
以上的一系列信息应该整理成一个表格以方便查看。
好的文书能够在你成绩不够优秀的情况下帮你一把,能够在成绩足够优秀的情况下锦上添花。因此,好的文书十分重要。
那么什么是好的文书呢?
虽然笔者的申请过程中有中介的帮助,但是很多文书方面的工作是笔者自己完成的,包括修改和审核。因此美国读研哪些大学好,笔者在文书的写作和修改方面,包括对细节的把握,都有相当的经验。
这里分几点进行详细的说明:
1、CV
CV这一文件从上到下包括教育,科研经历,出版物,实习经历,所获奖项等。
若无出版物,则科研经历需要写详细,能够体现出自己对课题的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
这一块是高GPA,语言成绩和GRE/GMAT之外对于理工科非常重要的板块。
同时语言应该做到言简意赅,用词严谨,专业用语规范,不能出现语法和拼写错误。
2、PS/SOP
PS/SOP这一块应该体现的是整个职业生涯规划的逻辑性和方向性,应该体现出你的兴趣,使命感等。
因此,一个好的故事对于PS/SOP非常重要,它能够让你在众多优秀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同时,文书中还应该结合各个学校的优势方向,还可以提及特定的老师,这样显出你对他们学校的用心和重视,而不是套用相同的模板,这样你的录取概率也会大大增加。因此,每所学校的文书都应该是不同的。
笔者于2017年暑假访问UCB,图片中为UCB的标志性建筑:就读体验
本科毕业后美国读研哪些大学好,在美国留学读研究生的生活状态和体验是怎样的?,笔者进入HKUST学习。
HKUST上的课程比较传统,比如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材料的变形和断裂,机器人学等内容,但是做的项目( ,IP)比较有趣,是关于无人船( )的路径规划,自学了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t ,ROS)以及A*,D*美国藤校留学,势场法在ROS中的实现等。
个人认为这个学位给我收获最大的是IP,因为它给了我接触一个完全不同领域的机会,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在HKUST学习之余,还在UCB进行MSSE的学习。
这本身对时间管理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而同时进行两个硕士学位的学习也对自我的时间管理和效率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UCB的课程包括了面向科学计算的软件工程(基于C++和),数据科学,机器学习并行运算和计算化学等内容。
总体而言,这个学位对于想要从事计算化学,计算材料学,或者从化学,材料类专业转到计算机行业的同学有很大帮助。
授课老师有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LBNL)的科学家以及工程学院,化学学院的教授,所以在科研这一块的建立人脉也非常有价值。
这有助于暑假研究以及之后的博士申请(笔者在就通过这个项目获得了LBNL的研究机会)。
对于NWU而言,笔者将继续在储能相关的材料方面进行研究,目前已经联系好了导师。但是由于还没有过去,所以在此不做更多的介绍。
笔者本科期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交响乐团首席圆号期间的演出照片
导师简介
接触多个领域的研究,从软件工程(UCB),机器人(HKUST)到材料科学(),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优秀毕业生,毕业论文为优秀毕业论文。
本科期间发表2篇SCI论文,其中一篇为共同一作。
个人硕士申请方向主要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在所申请的全球13所学校中,获得了11所学校的offer,包括UCB,帝国理工,,, HKUST, CMU等顶级学校的offer。
目前即将完成香港科技大学的学位,将赴美国完成的学位。
个人对以申请博士为导向和就业为导向的硕士申请以及职业规划有所思考,有丰富的海外硕士申请经验。
美国读研哪些大学好,现今申请美国大学研究生,是否还需要考GRE?
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是否要考GRE这个问题,其实没什么可以聊的,从改革开放起40多年来,留学生去美国读研究生,GRE就一句话:
肯定要考。
但疫情结束了到现在,美国各个高校的GRE政策其实是有了很大的调整。
因此很多同学也在询问,是否可以免掉了?
那么我们以事实说话。
我这里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规定,中介也好,还是谁也好,说的都不算,需要自己去查,一切以官网英文原文为准)。
以下我分别截图了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哥伦比亚大学美国读研哪些大学好,现今申请美国大学研究生,是否还需要考GRE?,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美国top30名校留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官方网站要求。
可以看到:
1.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有20来个硕士项目,每个项目要不要GRE,是视情况而定的。
但比较重头的项目例如,MCDS,MIIS,MSAII,是,明确指出必须考。MLT是(可考可不考)。
2. 哥大,是
3. 宾大seas(工程学院),是
4. ,明确表示no
5. UCLA,明确表示 not
窥一斑而见全豹。我们申请任何研究生项目,也就是这3种情况:
好,那么你问我张老师,我要不要考GRE?
我的回答是:
一般我们会申请10来所学校,凡是你的选校里,只要有一所学校要考GRE,那你就得必须考,除非你把它去掉。
比如对于计算机学生来说,你选了UCLA和,可以不考,但你若加上了CMU,那你就得专门为了这一所学校来考GRE。
的学校可以考,也可以不考。
但他说,其实是暗示你最好能考。
比如某个项目600个学生申,招100个人。400个学生考了GRE美国读研哪些大学好,而你不考,那这个风险,你可以判断。
所以总体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