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才

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香港各项输入人才计划获批超过10万宗

截至今年9月,香港各项输入人才计划共收到约16万宗申请,当中超过10万宗获批。在“抢人才”方面,至今已有约6万名获批签证的人才抵港,超越每年至少输入35000名人才的目标。

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主办的“第三届香港国际人才高峰论坛”9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共同探讨国际人才竞争和湾区人才联动等重要课题。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启动仪式上表示,香港特区政府从2022年底开展一系列招揽外地人才措施。截至今年9月,香港各项输入人才计划共收到约16万宗申请,当中超过10万宗获批。

本届论坛以“链接全球人才、共建高质湾区、服务国家发展”为主题,围绕“国际、国家和湾区人才”相关议题进行主论坛讨论。同时,主办方在香港会展中心多个场地设置分论坛,围绕IT、法律、科技等话题进行分论坛专项研讨,全方位、多角度探讨政、商、学和产业界关心的各项人才议题。

陈茂波说,香港拥有“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是内地创科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最佳跳板,也是海外企业开拓内地以及亚洲市场的最佳平台。在“抢人才”方面,至今已有约6万名获批签证的人才抵港,超越每年至少输入35000名人才的目标。香港乐意与大湾区兄弟城市携手并肩,在人才发展上加强协同合作,为湾区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活动上介绍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香港各项输入人才计划获批超过10万宗,“高才通计划”推出后,作为大引擎推动特区政府“抢人才”的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各输入人才计划共收到约16万宗申请,当中约三分之一是“高才通计划”的申请。他表示,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印证了香港在吸引人才、“抢人才”方面取得巨大的成果。

广州市南沙区委组织部部长张家炳表示,香港和南沙是大湾区人才创新发展的缩影,粤港澳三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文化同源。期待与大湾区城市联动发展,共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做好产业融合发展的文章,让各类人才在大湾区融合发展中大显身手,成就精彩。

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主席骆勇说,论坛步入第三年,将继续努力践行协会宗旨,积极向特区政府建言献策美国藤校留学,着重关注聚才、用才和留才相关措施,让人才引得来、聚得起、用得好、留得住。积极促进海内外人才的跨界交流与合作,吸引并留住更多的海内外优秀人才,为大湾区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在2013年成立,是以积极推动各行业新来港专业人才“融入香港、扎根湾区、服务国家、面向世界”的政府注册公益组织。

专才香港计划,中国香港公布“抢人才”新政,不只关注高学历

在一系列申请机制下,中国香港近年来共收到超过38万份申请。约有16万人已携同家人抵港。“目前已抵港人才中,按比例计算将有不少人可以成功续签”

文|《财经》特派香港记者 焦建

编辑|苏琦

未来5年,中国香港特区各行各业将出现约18万的人力供需缺口。进一步引进人才,因此成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核心关注点之一。

10月16日,这份以“齐改革同发展 惠民生建未来”为主题的报告全文向外公布。以中文字数计,总字数超过3万余字专才香港计划,中国香港公布“抢人才”新政,不只关注高学历,计有9章、228段。除人才引进,还涵盖金融、创新科技及民生等多方面相关内容。

“以市民为中心,以经济为主轴,以发展改善民生。”是李家超在会见传媒时阐释的该份报告的施政理念原则之一。作为改革求变、发掘经济新增长点的核心抓手,巩固提升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地位作为首要方面。

这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近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涉及中国香港特区的相关内容表述,即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港澳“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

在此基础上,香港亦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措施,例如发展低空经济、设立100亿港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等内容。而作为当地实现新质生产力及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推动者,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亦表示将积极配合特区政府构建新型工业合作平台。

“《施政报告》提出发展经济及落实创科发展的工作……以及推动新能源发展、绿色运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与优化输入人才计划、‘以产业导向’发展北部都会区等措施。回应了‘三中全会’的要求,推动产业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陈祖恒向《财经》记者表示。

针对外部人才的引进,也因此显得顺理成章。按照李家超的解释,“谈及竞争力,一定是关于人才,而现今没有科技便没有未来,所以人才跟科技一定要融合发展,教育当然就是推动科技培训或人才培育,三者一体化专才香港计划,融合发展,会产生协同效应,互相呼应,才可发挥最大力量。”

为更好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英国G5院校留学,除了建设北都大学教育城,前述报告着重提及要设立的机构之一,便是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统筹一体化发展。

“这个(机构的)重要性很大,所以我要求这个委员会由政务司司长担任主席,而涉及的局长,除了教育局局长、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劳工及福利局局长以外,其他的局和部门都会参与。(因为)在这个委员会统一制订发展政策时,会涉及相当广泛的范围。”李家超称。

这并非香港近年来首次如此关注人才引进。从2022年起,当地已开始对其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按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一系列申请机制下,当地至今共收到超过38万份的申请。其中,约有16万人已携同家人抵港。

在此基础上,前述报告也预测了共计5项的新型政策安排或调整。为呼应今年产业发展的主题,首先便是特区政府将于2025年初更新其“人才清单”,加入推动及巩固当地产业优势的新型人才。

据《财经》获悉:新名单亦会有一些较为“接地气”的安排,例如各类治疗师、推动伊斯兰经济等方面的人才。在此基础上,香港亦会关注吸引非高学历人才的引进,比如在一些特定技术工种方面,也愿意吸引一些年轻但有经验的专才。

这实际上也呼应了前述未来香港人力资源短缺的相关数据。按照香港当地一位人力资源经理对《财经》的解释:目前香港的失业率较低,不少在职训局就读的年轻学生都希望能够衔接至大学,很少会直接投入职场,造成了部分技术工种的人手短缺。

(接受相关教育的年轻学生目前很少直接进入职场,造成了部分技术工种的人手短缺。焦建/摄)

在此基础上,香港当地的老龄化也在逐渐影响技术行业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例如按照一些相关统计,部分行业的就业者年龄中位数已达50岁(其中四成达到55岁或以上)。“前线人手不足,以往所谓的反对外来人员就业的呼声也就相应降低了。”前述人士称。

除保障社会运行必备的非学历技术工种,香港此次人才政策的调整重点,仍与如何维持及增加其产业竞争力有关。例如在“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增设机制,主动邀请顶尖人才,比如全球重要奖项得主、明星等到港发展。

在此基础上,数量相对较多且备受相关人士关注的新政亦有两项。其中之一,便是从11月起扩大亦有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除了4家境外专科学院,还加入了9家中国内地的大学,包括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另外一项政策,则是在“高才通”下的相关申请者(全年收入达250万港元或以上的人士),其首签证期将由两年延长至三年。

此项调整的背后,亦有细节推动。相关资料显示:被称为A类申请者的此类申请人士,其到港后的就业比率及创业人数明显高于另外两类申请者。在此基础上,这些申请者还平均会带1.8名受养人到港,亦属三类申请者之冠,“创业又可以带动本地劳动市场,带同家人来港,意味有住屋需求、带动消费。”

如何让外来人才更好地在港就业与生活,其实是近年来当地业界高度关注的核心话题之一。例如近日持续关注这一话题的香港特区立法会选委界议员洪雯便指出:“高才通”计划初期门槛宽松,是疫情后补充香港人才缺口的合理安排。目前需要“精挑细琢,针对性找人才”。并提议政府设立专业资格委员会、社会团体齐齐帮手对接人才与就业市场。

(外地学生访学团到港留影。焦建/摄)

“第一批、第二批吸纳的高才集中在金融行业,但香港并不太缺乏金融人才,这也是部分高才发现在港难找工作的原因。”她对《财经》指出,“目前正处于高才与香港‘互相挑选’的过程。人才和香港需要多来往,才明白是否适合。”

整体而言,按照《施政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5至2027年间,每年不少于50000名通过人才计划来港的人才成功申请延期签证,较2021至2023年的年均人数增加不少于40%。

“这也意味着目前已抵港的人才中,按比例计算将有不少人可以成功续签。”香港特区政府在相关微信文章中如此提出。

香港商业专才,香港人才清单更新,9大紧缺专业等你来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本地市场的需求增长,香港特区政府近期完成了对人才清单的更新,新增了9项专业领域,旨在吸引全球优秀人才,以满足香港未来发展的需求。此次调整不仅反映了香港在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持续扩展,也为那些寻求职业发展机会的专业人士提供了新的路径。

新增的专业包括会计业专才、伊斯兰金融专才、资深大宗商品交易专才、资深系统架构师、专利专业人员、法律知识工程师、验船师、绿色航运专业人士及飞机维修工程师。这些专业的选取基于其难以在香港本地就业市场找到相应人才的事实,以及无法通过现有的培训体系及时培育所需的专业技能。

对于想要移居或回到香港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特别是那些从事金融服务和技术行业的专家们美国藤校留学,现在有了更多途径通过优才计划申请入境,享受香港提供的各种便利和支持。此外,这也为本地企业带来了福音,因为它们可以更容易地招募到高素质的人才,增强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些新增的专业领域为许多人打开了大门,但申请人仍需符合一定的资格要求,并通过严格的审核流程。对于有意申请的人来说,详细了解每个专业的具体要求香港商业专才香港商业专才,香港人才清单更新,9大紧缺专业等你来,并准备相应的证明材料将是成功的关键。香港政府希望通过这次更新,不仅能缓解当前的人才短缺问题,还能进一步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巩固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专业的香港专才机构,综研观察|新举措“引才、育才”,提升香港人才竞争力

这些举措将为香港创新科技、文化交流、航运发展等提供更为有力的人才保障。其次,在内地设立“招商引才专组”,促进目标人才来港发展。一是香港对金融、创科等人才需求较为紧迫。香港人才竞争力排名情况

香港专才优势,香港人才清单新增9项专业,合计60项!这些人申请香港优才/专才有优势!

香港人才清单新增9项专业,合计60项!这些人申请香港优才/专才有优势!2月18日,港府宣布新一轮的人才清单完成更新,新增了9项专业,最新的人才清单扩展至60项专业,会在3月1日起生效。

香港专才优势,香港移民|全家移民香港的首选方案—香港专才计划

提到香港移民,通常都会想到三种移民方式,香港优才、香港专才和香港进修移民,其中香港专才和优才都是通过工作的方式获得工作签证,而进修移民则是通过去香港读书的方式获得学生签证。那么今天就来介绍一项港府专为内地人才而准备的香港移民途径!

香港专才计划拿永居,一篇了解获得香港身份的“简单方法”–香港“专才计划“

想必了解过的小伙伴们都知道香港身份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优势,除了通过留学之外,我们今天就来详细了解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获得香港身份的方法。什么是香港“专才计划”香港“专才计划”相对于其他来港方式,拥有许多优点:香港“专才计划”申请条件香港“专才计划”满足通常居住要求

香港专才自雇,入境处亲自解释:香港开公司自雇续签要求,看完不踩坑!

所以打算或已经在走自雇续签这条路的朋友们赶紧来看看,入境处亲自给大家解释香港自雇续签要求有哪些?香港开公司自雇续签要求,入境处就4个关键考察因素解答如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