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美国博士

美国化学博士,我国著名农药化学家王道全先生逝世,享年81岁

沉痛悼念我国著名农药化学家王道全先生我国著名农药化学家、中国农业大学退休教授王道全先生,因病于2025年2月12日在厦门逝世,享年81岁。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我国农药化学科研和教育事业,是一位杰出的农药化学家和深受学生后辈爱戴的学者。我们对王道全先生的逝世深表哀悼!

沉痛悼念我国著名农药化学家王道全先生

我国著名农药化学家、中国农业大学退休教授王道全先生,因病于2025年2月12日在厦门逝世,享年81岁。

王道全,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44年2月23日出生于四川成都,196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先后在安徽城西湖军垦农场劳动锻炼和燕山石化总公司工作。1978-1984年,师从北京大学张滂院士从事有机合成研究并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原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农药学专业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英国G5院校留学,1997年聘为博士生导师。期间,曾于1989年和1999年两度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合作研究。2002年受聘为浙江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农药合成教研室主任、应用化学系系主任、基础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应用化学学院院长、《农药学学报》主编等职。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退休后美国化学博士,我国著名农药化学家王道全先生逝世,享年81岁,仍参与指导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王道全教授毕生致力于农药化学研究与教育事业,是我国大环类农药研究的开拓者。他长期从事新农药创制与合成工艺研究,在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973项目等的资助下,长期系统地开展环酮、内酯、内酰胺作为农药的基础研究与合成工艺研究。提出了“大环替代理论”,设计合成2000余个新型化合物,发现多个高活性杀菌、除草候选药物,其中L-13(环酮类)等化合物进入产业化开发,相关成果获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大环化合物的立体化学》,为我国农药化学学科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王道全教授倾心育人,执教三十余载,主讲“高等有机化学”,“专题有机化学”等课程,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余名;倡导“教学与科研并重”,是我校“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专业点(国家化学理科基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997年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005年主持的教改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道全教授重视农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作为主要负责人美国化学博士,申请并创建 “农业部农药化学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作为《农药学学报》主要创办人之一,先后担任第1届编辑委员会副主编、第2届-第5届主编以及第6届编委会顾问,长期关心、关怀和支持《农药学学报》的发展及编辑出版工作,对期刊定位及稿件质量严格把关,为本刊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积极参加中国科协启动的学科发展研究,组织编写了“2010-2011农药学学科发展报告”。

王道全教授曾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国家973项目专家组成员、美国化学会期刊审稿人等职,获“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和“化学通报优秀审稿专家”等荣誉。他治学严谨、谦和宽厚,退休后仍心系学科发展,为农药化学事业鞠躬尽瘁,深受师生敬仰。

王道全教授政治立场坚定,热爱祖国,关心集体,顾全大局,治学严谨,为人宽厚谦和,淡泊名利。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我国农药化学科研和教育事业,是一位杰出的农药化学家和深受学生后辈爱戴的学者。

遵照逝者遗愿和家属意愿,王道全教授丧事一切从简。

我们对王道全先生的逝世深表哀悼!

王道全先生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王道全先生千古!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已故院士简介(39)——闵恩泽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

接《中国科学院已故院士简介(38)》(以姓氏拼音为序)。

孟宪民院士(1955年当选)

孟宪民(1900年2月2日—1969年2月18日),江苏武进人,地质学家,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

孟宪民1927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调查所研究员;1937年任个旧锡矿勘探队队长;1946年—1950年任清华大学地质系教授;1952年任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副司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任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副所长;1959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1969年2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孟宪民长期从事矿床地质的研究,包括对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矿床的矿物组成以及成矿理论的研究。

孟昭英院士(1955年当选)

孟昭英(1906年12月24日-1995年2月25日),出生于河北乐亭。电子学家、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已故院士简介(39)——闵恩泽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教授。

孟昭英192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33年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1936年获博士学位;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捐资在清华设 “清贫学生奖学金”。

孟昭英长期从事电磁波谱研究。

苗永瑞院士(1991年当选)

苗永瑞(1930年12月3日—1996年6月11日),生于山东济南,籍贯山东桓台,天体测量及时间频率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名誉台长。

苗永瑞1947年入读于济南齐鲁大学天文算数系;1951年—1970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助理研究员;1958年—1961年到苏联列宁格勒普尔科夫天文台学习进修 [15-16];1970年—1972年任陕西蒲城中国科学院326工程处生产组副组长;1972年—1977年任北京中国科学院3262工程指挥部技术组组长;1981年—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台长、研究员;1988年任陕西天文台名誉台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6年6月11日逝世,享年66岁。

苗永瑞长期从事天体测量学的研究。

闵恩泽院士(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闵恩泽(1924年2月8日-2016年3月7日),四川成都人,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之一,是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

1946年,闵恩泽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进入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工作;现为资深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2016年3月7日上午5时5分,闵恩泽先生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3岁。

闵恩泽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20世纪60年代主持开发了制造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的混捏—浸渍新流程通过中型试验,提出了铂重整催化剂的设计基础,研制成功航空汽油生产急需的小球硅铝催化剂,主持开发成功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非晶态合金等新催化材料和磁稳定床等新反应工程的导向性基础研究。1995年,闵恩泽进入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策划指导开发成功化纤单体己内酰胺生产的成套绿色技术和生物柴油制造新技术。

闵桂荣院士(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闵桂荣(1933年6月2日—2021年4月28日),出生于福建莆田。工程热物理学及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顾问。

1952年闵桂荣考入厦门大学工学院机械系,之后因院系调整转入南京工学院学习;195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前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回到中国,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1975年担任卫星总体部的领导职务,负责返回式卫星总体设计工作;1985年被任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1986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90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2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被委任为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1年获得国家“863”计划突出贡献奖。2021年4月28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闵桂荣前期主要从事工程热物理研究,特别是航天器热控制研究和发展工作,后期从事人造卫星总体技术的领导工作。

闵乃本院士(1991年当选)

闵乃本(1935年8月9日~2018年9月16日),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江苏如皋人,晶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闵乃本院士1955年9月进入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59年9月留校任教,历任南京大学物理系(物理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82-1984年在美国犹他大学物理系任访问副教授,1987年获日本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QS200名校留学,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13年12月20日,国际编号为()号小行星命名为“闵乃本星”。2018年12月7日被江苏省公示为“改革开放40年先进个人”。2018年9月16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

闵乃本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从事晶体生长、晶体缺陷与晶体物性研究;提出了“介电体超晶格”的概念,建立了“多重准位相匹配理论”;他和合作者研究发现了介电体超晶格中准相位匹配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的增强效应; 发现了微波与超晶格振动强烈耦合所引起的极化激元新机制;揭示超声波在介电体超晶格中的传播规律;还将Frank 螺位错机制与理论推广为更为普遍的缺陷机制与理论,成为经典晶体生长理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发展之一。

闵乃本院士先后获得原国家计委、国家经委与国家科委颁发的工业新产品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第三世界科学院基础科学奖-物理奖,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经典引文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母国光院士(1991年当选)

母国光(1931年1月22日-2012年4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光学家。生于辽宁锦西。南开大学教授。

195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母国光长期从事光学和应用光学、图像科学、光学设计及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1983年研究成功用黑白胶片折摄彩色图像的技术。

穆恩之院士(1980年当选)

穆恩之(1917年9月30日-1987年4月8日),江苏丰县人,地层古生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1943年7月穆恩之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9月起在贵州遵义县立中学短期执教,并兼任教务主任;1953年参加九三学社;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党委会第二、第三届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7年4月8日在江苏南京病逝。

穆恩之主要研究笔石动物和奥陶纪、志留纪地层,其次研究海百合、海蕾和海胆及泥盆纪、三叠纪、白垩纪地层。

(未完待续)

美国医学科学博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曹文凯受聘清华大学名誉教授

据“清华大学医学院”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15日,清华医学发展大会在主楼后厅举行。大会以“推动医学创新,共创健康未来”为主题,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医疗健康体系建构与实践,共同探讨医学教育深刻变化与新范式探索,推动全球医疗卫生事业的创新发展。

李路明为曹文凯颁发名誉教授聘书

消息提到,在大会开幕式上,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曹文凯( Dzau)受聘清华大学名誉教授仪式举行。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为曹文凯颁发名誉教授聘书。

据中国工程院官网介绍,曹文凯1946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68年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72年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医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78年至199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历任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1990年至1996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系任教授、主任美国医学科学博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曹文凯受聘清华大学名誉教授,1996年至2004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任教授、院长,2004年至2014年在美国杜克大学健康事务部任主管美国医学科学博士,2014年2月任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2015年任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席,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本月稍早前,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还向曹文凯授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科研成就及其在促进公共卫生领域中发挥了关键的领导作用。

港中大方面介绍,曹文凯五岁时从上海迁到香港并接受教育,后负笈海外英国G5院校留学,成为享誉全球的医生科学家。他于心血管疾病领域研究屡获突破,例如成功分离出导致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及心脏衰竭的蛋白质,并复制了这些蛋白质的基因,为开发救治上述疾病的药物奠定基础。他亦开创了基因疗法治疗血管疾病的先河,成为在人体内引入脱氧核糖核酸(DNA)诱饵分子的先驱。

为表彰曹文凯在全球健康领域的领导地位和贡献,以及其汇聚优秀人才来应对全球健康挑战的决心,杜克大学、哈佛大学和麦吉尔大学均设立“曹文凯全球健康杰出讲座”。斯坦福大学及哈佛大学亦分别设立以曹文凯命名的“心血管医学杰出讲座”及医学教授席位。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统计学博士美国,美国博士统计学全奖录取

录取结果: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统计学博士该校比较看重学生的背景,名校出身的学生在录取中更占优势。该专业教授为华人且研究方向一致,比较倾向招录中国学生。林同学就读于清华大学,成绩优秀,在学习期间完成了一些专业相关的研究,并在实习中实实在在的做了很多事情。

美国化学博士,上海燎原高中国际课程班2025秋季招生公告

上海燎原高中国际课程班2025秋季招生简章燎原高中国际课程班历届毕业生,76%录取世界前30大学,91%录取世界前50大学,100%录取世界前100大学。

美国 博士全奖,美国全奖博士生项目招募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如何申请博士奖学金如何申请到好的奖学金项目?top20医学院博士,本科通过DIY拿到2家美国Top50,UCL和NUS全奖博士offer。

美国音乐学博士,美国音乐学家塔拉斯金的学术成就

2005年的多卷本《牛津西方音乐史》是塔拉斯金对音乐学文献的重大贡献。除了这些重量级文章,塔拉斯金还是当今俄罗斯音乐研究的翘楚。在《斯特拉文斯基和俄罗斯传统研究》一书中,塔拉斯金对这位作曲家的认识有五点:塔拉斯金将斯特拉文斯基和俄罗斯音乐作为终身研究的课题。

美国金融博士几年毕业,3天内5位博士履新“金融副省(市)长”,有两位“70后”

26日,先后6位省级政府副省(市)长履新,27日新增3位副省长,加上今天2位副省长,三天一共11位副省(市)长履新。全国至少有16位“金融副省(市)长”值得一说的是,加上近期履新的5位,目前全国至少有16位“金融副省(市)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