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香港博士

博士申报 香港,适合高中生参加的高含金量竞赛盘点!这18项正在报名中,全是白名单赛事

而以上赛事都属于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里的项目,综合评价院校大多认可,建议没有奖项又想报考综合评价的考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根据目标院校综合评价招生简章,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参加。

导语

2024年综合评价招生将于2月份起大规模开启,很多考生家长询问,现阶段还能参加哪些竞赛提高初审通过率?

小桥汇总整理了适合高中生参加的44项白名单赛事,以及正在报名中的18项赛事,偏文偏理考生都能报,想报考综合评价的考生家长重点关注!

PART 01

高中生可以参加哪些高含金量赛事?

适合高中生参加的含金量高的竞赛主要有白名单赛事,认可度高。

白名单赛事指的是由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竞赛活动》,比赛分为“自然科学素养类”、“人文综合素养类”、“艺术体育类”三个大类。

2022-2025学年中小学竞赛白名单共有44项竞赛进入名单,其中自然科学素养类:23项,人文综合素养类:12项,艺术体育类:9项,详细名单如下:

上下滑动查看

PART 02

参加白名单赛事有什么用?

白名单赛事经过教育部的筛选和认可,含金量较高。如果获得奖项,在孩子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上也是加分项!

而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又与高校的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等特殊招生报名息息相关博士申报 香港,适合高中生参加的高含金量竞赛盘点!这18项正在报名中,全是白名单赛事,准备报考强基、综评、高校专项的考生家长重点关注!

01

考生兴趣发掘培养

考生个人兴趣的发掘和培养对将来的学习、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中,有了兴趣的牵引会事半功倍,只有有兴趣的事情才会主动思考钻研,从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考生在探索兴趣的过程中形成的良好习惯也间接影响性格和其他方面的培养。

02

学科素养拓展

每一门学科都有相应的思维方式,参加赛事活动可以锻炼学科思维能力,拓展学科素养。而且,学科思维建立以后,对该科目及相关学科的课内学习也是十分有帮助的,看问题会更通透博士申报 香港,知识学起来比较容易。

03

开拓眼界,磨练心性

参加赛事活动要与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同领域的高手较量,经历挫败后的成长过程可以磨练心性,也可以让考生意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些赛事活动中还会有学术前沿讲座及一些有意思的活动。

04

为特殊招生升学增加筹码

考生高中参加赛事获得奖项,在高二参加少创班及高三参加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特殊招生时可以增加筹码,提高录取率。

其中,往年综合评价认可的赛事跟随教育部发布的竞赛白名单变化,名单中赛事认可度较高,有相关奖项考生报名初审通过率高,关注综合评价的考生重点关注参与。

PART 03

正在报名中的赛事

小桥汇总整理了正在报名中的18项赛事,总有一项适合孩子!部分竞赛如外研社杯报名已经截止,有些竞赛高三组报名已经结束,准备参加的考生家长赶快报名啦。

一、人文综合素养类

NO.1高中生创新能力大赛

高中生创新能力大赛是一项针对高中生创新潜质发掘和评价的竞赛活动,由中国老教授协会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每年举办一届。

报名时间:11月20日-2024年1月31日

参赛对象:全国高中年级在读学生均可报名参赛。

参赛方式:团体报名、个人报名均可。

报名地址:

大赛流程:

本届大赛分为资格审核、初赛、省级选拔和全国决赛四个阶段。

初赛时间:2月上旬-3月上旬,共组织3次,全国统一考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省级选拔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时间为2024年3月下旬,面试时间:2024年4-5月。

全国决赛时间为2024年7-8月。

NO.2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

大赛面向全国中小学生,通过线上答题、线下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比赛,开设了个人赛及专项赛。

报名地址:

个人赛:

大赛个人赛旨在考察中小学生对于文化遗产知识体系掌握的深度及广度,是涵盖人文、历史、地理、考古、传统文化等多维度的知识体系的竞赛。

全国小学、初中、高中(含中专、职高)的在读学生均可报名。

大赛流程:

1、高三(含中专、职高):

初赛(市级):2023年11月16日-2024年2月16日

评审及晋级公示:2024年2月17-2024年2月22日

复赛(省赛):2024年2月23日-2024年2月29日

评审及晋级公示:2024年3月1日-2024年3月5日

决赛(国赛):2024年3月6日-2024年3月10日

2、小学、初中、高中一、二年级(含中专、职高):

初赛(市级):2023年11月16日-2024年5月28日

评审及晋级公示:2024年5月29日-2024年6月5日

复赛(省赛):2024年6月6日-2024年6月20日

评审及晋级公示:2024年6月21日-2024年6月30日

决赛(国赛):2024年7月,具体时间地点以组委会官网及官方公众号通知为准。

NO.3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参赛对象及组别:全国高中生(含高中、中专、职高),分成三个组别:高中组、中专组、职业高中组。

参赛方式:团体报名及个人报名

报名地址:

大赛流程:分为初赛及决赛。

初赛报名:11月14日-2024年1月2日

作品提交:初赛命题公布日期至2024 年1月2日

参赛作品初评推荐:2024年1月3日至1月9日

比赛形式:

1.大赛共设置科普、科幻两个创作方向。

2.大赛分初赛、决赛两个环节。其中,初赛通过网络线上提交作品,决赛为现场写作。

NO.4 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优秀作文征集活动

参赛对象:全国各地高中、中专、职高学生均可参赛

参赛方式:团体报名、个人报名均可。

报名地址:

大赛主题:“美丽中国,双碳有我”

大赛流程:

大赛分两组,分别为高三组和高一/高二组(含中专、职高学生)

高三组:

初赛:2023年10月20日—12月中旬,复赛:2024年1月中旬线下举行,决赛:2024年2月中旬线下举行。

高一/高二组(含中专、职高学生):

初赛(省赛):2023年10月20日—2024年3月中旬,复赛:2024年5月中旬线下举行,决赛:2024年7月初线下举行。

注意:参赛作品由“环保创新作文”+“环保研究性学习报告”两部分组成。

NO.5“语文报杯·时代新人说”全国中学生征文大赛

参赛对象:全国各地高中(含中专、职高)学生均可参赛。

参赛方式:集体参赛,个人参赛均可。

报名地址:

截稿日期:高三年级2023年10月30日,其余年级2024年2月28日。

征文主题: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

大赛流程:

(一)初赛(2023年9月26日—2023年2月)

(二)决赛(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NO.6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

参赛对象:全国高中学生

参赛方式:学校参赛,个人参赛均可。

报名地址:

初赛时间:高三组2023年9月-2024年1月,高一高二组2023年9月-2024年3月

大赛流程:

大赛分为高一、高二组及高三组,分为初赛、赛区决赛、全国总决赛三个赛程。

高一高二组:

初赛:2023年9月-2024年3月,竞赛形式:阅读素养测评+命题作文 1篇;

赛区决赛:2024年4月-5 月,考核内容:阅读素养测评(30%)+命题作文1篇(70%),竞赛形式分为现场限时考试和线上限时考试两种形式。

总决赛:2024 年7月,现场限时考试,考核内容为命题作文。

高三组:

初赛:2023年9月-2024年1月,竞赛形式:阅读素养测评+命题作文 1篇;

赛区决赛:2024年2月份进行组委会评审、结果查询。

总决赛:2024年2月17日,线上,考核内容:阅读素养测评(30%)+命题作文1篇(70%)

NO.7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

参赛对象:中国内地(大陆)高中在校学生。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地区18周岁及以下青少年学生。海外各国各地区18周岁及以下华裔青少年学生。

参赛方式:分为团体参赛和个人参赛两种。

报名地址:

征稿时间:2023年10月12日—12月10日

大赛主题:本届大赛为非命题作文,不限体裁,不限题材。写作主题可参考大赛征文启事中的命题。

大赛流程:

本届大赛分为征稿及初审阶段—复审阶段—终审及特等奖评选—获奖结果公布—颁奖盛典五个环节:

1.征稿及初审阶段:2023年10月12日—12月10日。

2.复审阶段:2023年12月11日—2024年1月30日。

3.终审及特等奖评选:2024年1月31日—2月29日。

4.获奖结果公布:2024年4月初。

5.颁奖典礼:2024年7月。

NO.8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

参赛对象:高中阶段在校学生(分高三组和高一高二组)

参赛方式:以学校或学校文学社团为单位组织参赛,分省级赛(按题材要求写作,线上投稿)和全国总决赛(统一命题,现场写作)。

报名地址:

截稿日期:高三组从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10月15日24时截止,高一高二组从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3月10日24时截止。

稿件要求:为了更好的引领写作,从本届开始,省级赛限定写作题材范围。本届的题材范围是“艺术”。写作内容可以是关于艺术家或民间艺术的故事、艺术学习的经历感受,也可以是对艺术创作的看法、艺术作品的鉴赏等等。要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进行写作,体现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思想认识水平。参赛作品的篇幅以1500字左右为宜(诗歌不限行),文体不限,严禁抄袭、套作,勿一稿多投,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

大赛流程:

省级赛→全国总决赛(高三组计划于2023年12月举行,高一高二组计划于2024年5月举行)→颁奖典礼→获奖结果查询。

NO.9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大赛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20日-11月30日

2023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由各省自行组织,请联系当地管理员或老师确认参与方式

竞赛题库:

二、自然科学素养类

NO.10“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

大赛主题: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发展

报名时间:2023年11月15日至2023年12月25日

竞赛时间:2023年12月28日至2024年4月10日

参赛对象:全国高中在校学生

参赛规模:60万人(额满即止)

报名网址:

竞赛形式:

采取网上随机答题形式进行。参赛学生注册登录、随机抽题、限时答题、提交出分、即时排序。

因基础设施不完备、网络信号弱等原因不具备在线参赛条件的地区,参赛学校可联系大赛组委会,申请线下参赛。组委会将根据对参赛条件的评估结果,适时安排线下竞赛。

大赛流程:

NO.11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参赛对象:国内在校中小学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包括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

参赛方式:创新大赛按照学年周期举办QS100名校留学,分为全国竞赛和地方竞赛,采取自下而上、逐级选拔的方式开展。参赛者需要先参加地方竞赛(包括省级创新大赛及省级以下的竞赛活动),成绩优秀者可被推荐参加更高级别竞赛。全国创新大赛一般在每学年结束前举办(暑假期间)。省级和基层大赛举办时间可向所在地区竞赛组织机构咨询。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不接受个人直接申报,参赛选手需参加基层赛事,全国竞赛参赛者均须通过省级竞赛选拔并按照规定名额择优推荐。

官网地址:#/home

竞赛内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

参赛流程:

第一阶段:2024年4月前为省级赛事组织阶段。

第二阶段:2024年3—7月为全国赛事组织阶段。

申报日期为2024年3月20日至4月20日,请各省级组织机构按时组织完成申报工作。

终评活动计划于2024年暑期在天津市举办,具体活动安排另行通知。

第三阶段:2024年8月至年底为总结阶段。公示获奖名单、印发获奖通知、颁发证书和总结研讨等。

NO.12 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

参赛对象:参赛对象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中学生,即普通中学在校学生,包括初中、中专、技校、高中等。

第二类为大学生,即高校在校学生,包括高职、大专、本科、研究生等。

参赛方式:团体参赛

报名地址:#/

大赛时间:2023年11月-2024年8月

参赛主题:智慧·安全·环保

竞赛项目:大赛设“创意作品”和“科普实验”两类项目。

1.创意作品项目:突出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为大学组和中学组,鼓励学生在相关背景下发现身边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设计系统模型,创作相关作品。

2.科普实验项目:突出任务驱动,将竞赛与科普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学生面向未来,利用指定材料,自行设计并搭建装置,在指定区域完成预设的任务。

大赛流程:大赛整体赛程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3个阶段。

启动阶段:2023年11月,发布大赛通知和方案,各赛区于2023年12月4日前申报确定承办单位。

初复赛阶段:2023年12月-2024年5月,各赛区组织动员学生广泛开展赛事活动,选出入围全国总决赛的作品。

决赛阶段:2024年6-8月,举行全国总决赛。

NO.13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

参赛对象: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高在校学生。

报名地址:

竞赛规则:

1、每位选手限参加一个赛项,严禁重复、虚假报名,一经发现或举报,将取消比赛资格。

2、组别以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委、教育厅、教育局)认定的选手所属学段为准。

大赛流程:

1、2023年10月,发布大赛通知。

2、2024年1-5月,报名及参加选拔赛。

3、2024年6月,公示全国决赛晋级名单。

4、2024年7月中下旬,全国决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NO.14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

参赛对象:小学、初中、高中(含中专、中技、职高)的学生,每名学生仅限参与一支队伍,报名参加一项赛事。

参赛方式:赛事由中小学校、科技馆、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组织学生参与报名,不接受社会机构和个人报名。

报名地址: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2024年8月

赛事内容:大赛设航天创意、太空探测竞技、航天科学探究与创新设计三个竞赛单元及载人航天主题专项赛。

赛制赛程安排:

(一)大赛分为选拔赛和全国总决赛。

(二)2023年11月发布大赛通知。

(三)2024年5月底前完成选拔赛。

(四)2024年7-8月,举办全国总决赛。

选拔赛及全国总决赛的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如遇不可抗力影响,可转为线上或延迟举行。

NO.15全国中学生科技发明比赛

参赛对象:在校中小学生(小学5年级及以上,简称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中等职业院校)

参赛方式:个人或团体(不超过3人)均可参加。

官网地址:

比赛分为初中组(含小学高年级)和高中组(含中等职业院校)两个组别。

比赛类别:比赛分为A类发明创新类和B类实践调查类。

比赛流程:

省赛承办资格申报(2023年10月-11月)

组织开展省赛活动(2023年11月-2024年3月):由被授权单位组织开展当地省赛活动。

优秀作品报送(2024年3月底)

报送方式:2024年3月31日前,由省赛组织单位登陆比赛官方网站进行线上作品提交。

全国比赛(2024年4-5月)

三、艺术体育类

NO.16致敬英雄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创作主题教育竞赛

参赛对象:全国中小学生均可参赛

主题:品读英雄故事,致敬心中英雄,传承红色基因

参赛方式:集体报名和个人报名均可。

报名地址:

竞赛内容:

竞赛共设六个赛项,原则上每个专业类别每人限提交一件作品。

“红色基因代代传”党史知识竞赛、“描绘我心中的英雄”书法绘画大赛、“给英雄模范写封信”阅读写作大赛、“讲个故事给党听”朗读演讲大赛、“我和我的祖国”微视频创作大赛、“新时代的接班人”红色艺术展演

赛程安排:

竞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分为初赛(省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赛程,遴选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展示、结集出版。

(一)报名及作品提交

报名时间自2023年12月15日起至2024年5月20日。

(二)作品评审及省赛结果查询

参赛作品评审:2024年5月21日-6月10日

结果查询:2024年6月15日

(三)总决赛暨颁奖典礼

初赛(省赛)一、二等奖入围全国总决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拟于2024年7—8月举行。

NO.17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

比赛主题:我的梦想

参赛对象:全国中小学生,组别包括:小学低年级组、小学高年级组、初中组、高中组(含职高)。

比赛形式:包括绘画(含漫画、绘本)、书法(含篆刻、硬笔)、摄影、设计艺术(含数字美术、服装设计)、造型艺术(含雕塑、陶艺)

官网地址:

比赛流程

第一阶段:比赛启动、宣传(2023年11-12月);

第二阶段:比赛作品征集(2024年1-5月);

第三阶段:作品评审、获奖证书发放(2024年6月);

第四阶段:总结颁奖、优秀作品结集出版、“艺朵·美空间”展演、美育理论与实践研修等活动(2024年7-12月)。

报名方式:分为集体报名和个人报名;严禁跨省参赛。

集体报名:通过赛区组委会报名参赛。

个人报名:通过微信公众号(学与玩杂志)或中国儿童网,注册为“全国中小学生竞赛展演活动智慧管理平台”用户后报名参赛。

NO.18 全国青少年音乐素养大赛

大赛主题:文化传承·民族自信

参赛对象: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高在校学生

大赛流程: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全国决赛。

报名地址:

时间安排:

1)2023年10月,发布大赛通知;

2)2024年1-6月,报名及参加初复赛;

3)2024年7月,公示全国决赛晋级名单;

4)2024 年8月,全国决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PART 04

给考生家长的建议

虽说没有竞赛奖项也能报考综合评价,但很多高校都把竞赛获奖作为了综合评价报考条件选项之一,如果有相关奖项,能报考的院校选择范围更多,初审通过率更高,校测时也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而以上赛事都属于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里的项目,综合评价院校大多认可,建议没有奖项又想报考综合评价的考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根据目标院校综合评价招生简章,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参加。

尤其是高一高二考生,趁现在时间还来得及,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赛事参加,不要等到综评报名时才开始准备,到时后悔也来不及

来源 | 内容来源于教育部信息综合整理。(声明:“计桥升学规划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精彩视频

风景园林香港博士,规划、建筑及风景园林合计8人入围!2023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院士制度是中国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导向,凝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和外籍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

年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公布,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合计83人

2023年8月31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增选有效候选人共计655人( 另有特别通道有效候选人34人。),其中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3人。 工程院院士最终增选总名额不超过90人,其中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0名。83进10,竞争不能说不激烈!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3人的具体名单如下:

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来自:中国工程院官网

02 规划、建筑及风景园林合计8人入围

他们均来自知名规划、建筑及园林设计院和知名高校。其中:

1.建筑师及建筑学教授:李兴钢、倪阳、邵韦平、袁烽、张鹏举,合计5人。(另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林波荣也同为本届工程院院士有效增选人风景园林香港博士,规划、建筑及风景园林合计8人入围!2023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主要研究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技术、城市热岛缓解及生态低碳规划方法。)

李兴钢

李兴钢

李兴钢,1969年3月生,河北乐亭人,分别于1991年和2012年获得天津大学工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大型复杂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风景园林香港博士,天津大学兼职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导师,天津大学胜景几何建筑研究所负责人。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他曾获得“亚洲建筑推动奖”(2004)、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2005)、获得THE / 国际建筑奖(2010/2009)、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银奖(2009/2000)、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2007)、中国建筑艺术奖(2003)、英国“世界建筑奖”提名奖(2002)、2020(第十届)梁思成建筑奖等设计奖项;受邀参加德累斯顿“从幻象到现实:活的中国园林”展、北京2007大声展、“”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作品八人展等展览。

他以“胜景几何”理念为核心,他的建筑研究与实践聚焦建筑对于自然和人密切交互关系的营造美国藤校留学,体现独特的文化厚度和美学感染力。著有《静谧与喧嚣》《李兴钢:胜景几何》等书。代表作品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馆“鸟巢”、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场馆 、汶川地震博物馆、绩溪博物馆、唐山第三空间综合体、元上都遗址工作站、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等。

倪阳

倪阳

倪阳,1963年5月2日出生于北京,上海人,分别于1985年和1988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后获得该校工学博士学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兼院长及总建筑师、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及研究员;哈佛大学设计学院(GSD)访问学者,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荣誉会员。广东省特支计划杰出人才,省勘协科技创新领头人、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第十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岭南建筑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城市设计分会副会长、现任民进中央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

他针对我国建筑设计存在的非理性现象进行反思与批判,开创性提出“关联设计”理论,并完成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建筑作品。代表作品有: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广交会琶洲一、二期展馆、西安曲江会展中心新馆、琶洲保利世贸中心展馆、珠江新城西塔、B2-10项目、利通大厦、富力盈隆大厦、仁恒珠海项目等。

邵韦平

邵韦平

邵韦平,1962年5月出生,上海人,198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工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总建筑师、教授级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兼建筑师分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注册建筑师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及硕士生导师、《建筑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信息化建筑设计与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曾获得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杰出设计人才等荣誉。

工作近40年,他在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现代建筑设计技术体系研究、行业管理与发展推进等领域,治学严谨、锐意创新、理念先进,回报了社会一批高质量的工程精品和影响深远的基础科研成果,其设计作品多次获奖。他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并出版了《BIAD UFo建筑工作室》、《凤凰中心——为明天而设计》、《凤凰中心数字建造技术应用》等著作。

其代表作品为:北京西单文化广场、首都机场T3航站楼、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下沉花园、北京海淀区政府办公楼、北京凤凰卫视媒体中心、北京城奥大厦、北京中信大厦“中国尊”、北京冬奥村、中国驻印度使馆新主楼、北京CBD 核心区城市设计及公共空间、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南区城市设计及公共空间、等。

袁烽

袁烽

袁烽,1971年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1989年获湖南大学建筑学工学士学位,分别于1996年及2003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创盟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及主持设计师、《时代建筑》专栏编辑。研究方向为建筑智能设计,建筑机器人建造。曾任麻省理工学院(MIT)及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他还担任国际建协职业实践委员会(UIA -PPC)理事,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数字建造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上海建筑学会数字建筑分会主任,中国建筑学会计算性设计委员会副主任。 期刊主编, and 等客座主编。国际壳体学会(IASS)、国际 3D 打印学会学术委员会(3DTRB)委员。2023年获评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士(Hon. FAIA),获国际建筑师协会建筑技术奖。

代表作品有:竹里、池社、Fab-Union Space、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南京园博园丽笙精选酒店等。袁烽曾多次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芝加哥建筑双年展、俄罗斯建筑双年展、米兰三年展,塔林双年展等国际展览;多件作品被纽约 MOMA、香港 M+ 艺术博物馆、法国蓬皮社艺术博物馆收藏。

张鹏举

张鹏举

张鹏举,1963年4月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建筑学校(现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本科班,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天津大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现任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内蒙古自治区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建筑研究会会长、内蒙古自治区“首府规划委员会”专家、2003年建设部级优秀建筑设计评选委员会委员、2005年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创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日本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教育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建筑学会寒地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编委、北方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张鹏举教授曾获得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设计金奖、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行业一等奖。2012年被评为”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他初步构建起较完整的“内蒙古地域建筑学理论体系”,其个人也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以及“内蒙古草原英才-拔尖领军人才”称号。

代表作品有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内蒙古沙漠科学馆、盛乐遗址博物馆、内蒙古罕山生态馆、内蒙古美术馆、内蒙古出版大厦·内蒙古文化大厦·内蒙古文化大厦·包头市规划展览展示中心等

2.城乡规划师及教授:王凯、张杰,合计2人。

王凯为2021年度有效增选人,今年为第二次参评。张杰为今年第一次参评。

王凯

王凯

王凯,1963年11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之后深造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曾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总规划师、副院长,现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兼任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多年以来,先后荣获“建设部优秀设计一等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十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荣誉。

代表项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南海城乡一体化规划、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等。

张杰

张杰

张杰,1985年天津大学建筑学工学士。1991年英国约克大学高级建筑研究院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曾任巴黎行政学院客座教授。主要兼职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 理事、城乡建成遗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副理事长、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科学委员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古迹与遗址理事会 常务理事、历史村镇委员会主席、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委员会会长、国际古迹与遗址理事会()历史城镇与村落委员会()亚太分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规划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教席主持人、《城市规划》、《住区》、《城市环境设计》编委会委员等。

他长期从事城市与村镇遗产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城市特色的营造等领域的科研、教学与实践,出版《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历史城市保护规划方法》等专著20部,发表SSCI、中文核心等国内外期刊论文百余篇。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遗产保护体系,古城、历史街区和工业片区等保护与利用更新的长期有效途径做出了重要贡献。

代表设计作品:福州三坊七巷保护与整治规划设计、泉州晋江五店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景德镇彭家弄作坊院等。

3.风景园林设计师及教授:俞孔坚,合计1人。

俞孔坚教授为2017年度有效增选人,今年为第2次参评。他于2016年被授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荣誉。2017年作为有效增选人公布后,曾遭到多名国内风景园林专家、教授的联名反对。引起这些专家众怒的是,俞孔坚教授用“裹小脚”来比喻中国的风景园林,并引出他的“大脚革命”。

俞孔坚

俞孔坚,1963年出生于浙江金华,分别于1984年、1987年获得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工学士和硕士学位,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先后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创办土人设计并担任首席设计师;创办《景观设计学》杂志。现任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设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担任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文物局青海省、北京市、苏州市等政府专家顾问。现为《景观设计学》主编,国际《 of 》、《城市规划》、《规划师》、《自然资源学报》等学刊编委。

俞孔坚主要从事业务范围包括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城市与区域规划,风景旅游地规划。1995年至1997年任美国SWA集团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师和项目负责人。1997年6月创立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2012年当选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2016年4月20日,名列美国人文与科学院第236届新院士名单,2017年被授予意大利罗马大学荣誉博士,2019年被授予挪威生命科学大学荣誉博士,2020年被世界景观学与风景园林联合会授予最高奖——杰弗里・杰里科爵士终身成就奖。2022年12月,获评“2022年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大杰出贡献人物”。国内外发表论文250余篇,专著17部,译著5部,论题包括景观设计学,生态城市与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著作有《理想景观探源》《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设计时代》,曾获得多项国际重要景观设计类奖项。

代表设计作品:潼南大佛寺湿地公园、三亚红树林公园及生态修复工程、卡班湖群滨水区景观复兴、宿迁市三台山森林公园、城头山遗址公园、衢州鹿鸣公园、哈尔滨文化中心湿地公园、上海世博后滩公园、中山岐江公园、秦皇岛汤河公园、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等。

03回顾2021年工程院院士评选建筑设计专业人员评选情况

中国工程院2021年11月18日公布了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最终增选名单,共选举产生了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其中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仅10人入选。建筑设计仅哈工大梅洪元教授一人。

2021年4月23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21年第一轮院士增选有效人名单,确定院士有效增选人577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邵韦平、梅洪元、倪阳、孙一民、李兴钢、周恺六位著名建筑师名列其中。(其中邵韦平、倪阳、孙一民3人曾在2019年参选工程院院士进入第一轮有效候选人,未进入第二轮;梅洪元、孙一民曾在2017年参选院士进入第一轮有效候选人,但未进入第二轮。2017年另一位为庄惟敏教授,当时也未进入第二轮。)

2021年6月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经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产生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235位,其中,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共23人入选。建筑设计仅哈工大梅洪元教授一人。

之前的上一届2019年工程院院士评选时第一轮院士入围者中的建筑大师为:倪阳、邵韦平、孙一民、庄惟敏合计4人。第二轮建筑设计也是仅剩清华庄唯敏教授1人,第三轮庄教授顺利当选。

04 建筑设计相关院士人选,最终5进1?

从评选流程上来看,由院士大会进行选举,通过有效表决的方式,经过三轮评选,确定最终当届的院士名单。最后名单的公布估计要到半年后了。

本届2023年工程院院士评选,在第一轮有效增选入围的李兴钢、倪阳、邵韦平、袁烽、张鹏举五位知名建筑师和建筑学教授中,大概率会有1人最终入选。这5人中,您最看好谁?

谁又将笑到最后?院士大会投票说了算。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香港 经济学博士,博士迎新回顾 | 2023经管学院博士迎新圆满结束

博士迎新回顾2023经管学院博士迎新圆满结束9月1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2023博士迎新会在TA108教室成功举办。迎新会伊始,经管学院执行院长张博辉教授代表学院向博士新生们致欢迎辞,他祝贺新同学们入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为经管博士项目大家庭中的一员。

香港有教育学的博士,教育学博士在香港大学如何就读?

香港大学的教育学博士(EDD)首先是关于奖学金,传统的ph有,教育博士(E)算专业学位一般都是没有奖学金的。:教师教育与学习领导力;社会环境与教育政策;人类交流,发展与信息科学。或本科1等荣誉学位(直博)至少4年教育行业工作经验

香港侵会大学博士,UIC创校校长吴清辉获颁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11月16日,北师港浸大(UIC)创校校长吴清辉教授获颁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对高等教育和社会服务的卓越贡献。吴清辉教授获颁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吴清辉教授于2001年至2010年出任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吴清辉教授获颁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谨此向吴清辉教授获颁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致以诚挚祝贺!

香港 读博士生,香港理工大学 MIND 实验室招收 EEG 信号处理和语音增强方向全奖博士生/博士后

Computing)在最新的世界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陈家进教授):现任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系讲席教授及副系主任(科研及发展)。吴冀彬博士:现任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助理教授。实验室简介:计算机、数学、统计、电子、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毕业;博士生奖学金介绍

香港 读博士生,汉中79岁奶奶独自游香港 复旦大学暖心博士生为她当向导

回到成都后,王奶奶提笔给复旦大学校长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复旦大学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大学生。回到成都后,王奶奶就给复旦大学校长写了一封感谢信,称赞余沭乐并感谢复旦大学为国家培养出优秀大学生。余沭乐说,他目前是复旦大学一名博士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