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妮碎碎念:
继之前的几位广东男嘉宾后,红线今天加入了一位福建的男嘉宾年薪超150w的投行boy⚖️
激情盛夏,心动的姐妹赶紧来吧!
开启今天的心动之旅之前
别忘了点开音乐烘托一下气氛哦
01.
温妮来揭秘今天的
“心动男嘉宾”
1990年生 32岁 身高178cm
年收入:150W+
籍贯:福建省厦门市
现居:香港
当前学历:博士研究生(香港某校金融系)
职位:投行人
星座:双鱼座
投行小哥想找非同行的结婚对象
小哥哥的履历还是非常优秀的。得益于先天的聪慧和在上学时候不断的努力,本科时考上了上海某知名985大学的数学系,后来又凭借着出色的GPA和学术成就,在香港攻读了研究生和博士。
毕业后就从事自己专业对口的“老本行”,现就职于香港某知名投资银行,年薪超过150w+港币。
小哥哥目前来港刚7年,现在已经拿永居了, 准备马上在港置业。(有没有人要一起去看房)
小哥目前的婚姻状况时未婚噢。
他之前的谈恋爱对象是上海女生,是之前在上海念本科时的朋友,四年前重遇后开始谈恋爱,但之后就一直与女友异地恋爱两年。本来前女友疫情前打算来港发展,但因为疫情两地分隔感情变淡,女生也取消来港打算香港博士年薪,交个朋友 | 年薪150w的香港博士+投行男嘉宾诚心找对象啦!,半年前和平分手(看来疫情真的害惨了很多恩爱情侣啊)。
因为职业因素,小哥哥不想找同行的女生(纯粹个人喜欢哦),他比较希望可以找到生活简单,性格温柔的女生,所以找到红线配对,希望可以扩展自己圈子开始一段新的感情,因为是传统的福建人,有感年龄也不少了,所以希望可以找到一位以结婚为前提交往的对象,如果对方也是福建或者广东女生,那就更好啦!
不得不说,现实和命运的安排就是这么巧妙,事业和其他方面的优秀并不能保证一个人遇到完美的爱情。
所以【交个朋友】这个栏目也主要是想帮助港漂这个普遍优秀的群体顺利出圈,帮助各位优秀的港漂们顺利脱单!
小哥哥的家庭与
生活中的他
小哥哥是家里的独生子,家里在厦门做茶叶生意。爸爸妈妈是比较开明的人,所以也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不同发展方向,让小哥哥来香港追寻自己的事业。
他平时也很喜欢运动,比如足球游泳健身等,尤其喜欢跑步与户外香港博士年薪,在周末的时候去行山简直不要太舒服。
除了运动外,这里要说一下小哥哥从小特别喜欢音乐,他从小到大就喜欢听不同的演唱会,平时最喜欢的就是Jazz,自己还会弹吉他!(看到是不是也觉得很浪漫?)
最厉害的是男生自己也会做菜,西餐和中菜都会做,最拿手的是做西餐!吃货姐妹们还不敢快冲冲冲!
典型的双鱼座
慢热但心软和懂付出
小哥哥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见到陌生人有点小慢热,但其实很心软,是付出型的性格,所以希望能够遇上真诚的另一半,也希望对方的性格是比较好相处的。
平时也喜欢唱K、看电影等等,所以平时周末不用害怕会无聊。但最近随着身边的同事和大部分朋友结婚,小哥哥也特别希望能通过我们平台找到那个她,毕竟一个人能收获快乐,两个人一起才能收获幸福!
02.
这么优秀的他
对另一半有什么期待呢?
作为家里的独子,而且想在这两年结婚并拥有自己的家庭,所以他对女生的学历和经济能力也没有硬性要求,相反最注重对方的性格(毕竟之后要一起过日子),他希望对方可以:
在沟通的过程中,温妮发现他的人格类型同上期嘉宾一样是ISTJ物流师型。ISTJ
但是,跟慢热的ISTJ恋爱,如果你愿意请多付出一些心思和耐心,你们到后面就会非常甜蜜和完美。
基于此,在亲密关系中,他也更看重对方以下四个点:
1、喜欢家庭生活;
2、喜欢小孩;
3、兴趣相近;
4、生活简单,性格温柔;
03.
来与他交个朋友吧!
看到这里,相信有的“女同学”就已经按捺不住想要了解小哥的更多信息或取得联系了,如果你真的心动了,想要发展看看,请扫码添加温妮的微信哦QS200名校留学,温妮看到消息就会马上帮你们通知他。(为自己或朋友约会都可以噢)
另外,温妮在这里也想强调一点⚠️⚠️所有红线会员都已经过严格的身份核实和 check,确保个人资料真实度。严禁转载,侵权必究。
关注红线配对,每周推送优质单身港漂信息!与其他线上交友平台不同的是,红线配对可以做你的“捷径”:
1. 喜欢我们推送的优质单身嘉宾,可以直接通过红线进行线下约会;
2. 发布自己的单身信息,让更多红线库里的优质单身嘉宾看到你。
3. 由于港漂圈子小,我们尊重投稿者的隐私需求,照片会进行打码,对嘉宾以后兴趣的小伙伴们请直接私信我们,小助手会为你们进行牵线。
红线配对利用心理学,两性需求剖析和独特的技术匹配,为港漂在香港找到理想的另一半。提供高隐私度保障的定制化配对,全面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
扫码或识别上方二维码添加温妮微信
添加后,别忘了:
①报上中意发帖人的编号;
②做一段自我介绍,包括:年龄,身高,学历,籍贯,所在地,工作,微信号,电话号码
③附带一张以上自己的照片;
注意哦:我们会审核发帖人的学历证、身份证等证明材料。我们只做形式审查,并不能保证资料的真实性。
在香港遇到另一半太难了
但可贵的是
我们仍相信缘分
相信这个小小的机会
可以让你离缘分的发生更近一点
如果你也想在这个全新的栏目
【交个朋友吧】
展示自己或者收获自己的缘分
别忘了积极来投稿哦
点击下方链接立即开启自己的缘分之旅
关于 香港红线配对
香港红线配对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港漂配对的婚恋交友配对公司。
香港红线配对公司在两性心理学和港漂配对方面有丰富经验,专门解决港漂【三高】情况(学历高,收入高,要求高)和圈子小造成的脱单难问题。
红线配对利用心理学,两性需求剖析和独特的技术匹配,为港漂在香港找到理想的另一半。提供高隐私度保障的一对一定制化配对,交友数据库深度匹配和线下活动,全面满足不同人群需求。通过线下咨询和线上算法匹配,比你更懂您自己的婚恋交友需求。
公司网址:
香港读医学博士,港中文物理博士被传上亿年薪赴美 现实中失业一年 老父搬砖资助
摘要:
39岁的刘本良极富野心,这位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物理材料学博士,过去数十年都致力于研究大问题,希望像尼古拉·特斯拉一样做出跨时代的能源研究,聚集世界目光。漫长的自主研究历程里,他多年没有工作,一度跟“民科”打成一片,生活窘迫到没有一个像样的实验室,全靠妻子和年迈的父亲打工支撑。
命运的吊诡之处在于,研究远未成功,他却因为一则离谱的谣言,提前聚焦了众人的目光。
文|魏芙蓉 编辑|周航 视频剪辑|沙子涵
2018年,刘本良登上《非你莫属》求职。图源网络。
被谣言选中的人
故事迎来一个梦幻般的结局。看似不可能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无人赏识的研究者终于造出充一次电能用2.8万年的超级电池,被美国高薪挖走,入住私家庄园,年薪1.2亿美元。
2022年下半年的一天,故事的主人公——39岁的刘本良博士坐在半地下室的实验台前,发现自己的名字被嵌套进一个为他量身定制的故事,大脑一片空白。
和传言恰恰相反,现实生活中的刘本良没有高薪、没有庄园,没有工作,甚至落魄到没有一个像样的实验室。
北京海淀区一公租房小区的半地下室,他和父母、妻子以及两个孩子——一家六口住在80多平米的两居室,月租2900元。光线灰暗,生活杂物沿着墙壁一直堆到视线尽头。实验台兼职书桌,支在客厅不起眼的角落。桌上最关键的仪器是一台“热点通量测试机”,热点是冷核聚变发生的地方,市场上高精度的测量仪器能锁定毫米级的热点,但几十万一台,他不敢想象的价格。
穷有穷的办法。他把热点测量转化为更容易的电学测量,用盒子、线圈、继电器自制了这台机器,巴掌般大小,测试机一头连上万用表,另一头连上电脑,借助自写程序,在更粗糙的范围内去捕捉实验中的异常能量释放现象。
过去十多年,这位香港大学物理材料学博士视自己为被历史选中的人,一心只挑战大问题,用他的话说,一个“专门捕鲸鱼的人”。比如冷核聚变,诸多鲸鱼中的一条,要在常温常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小小一块能让钢铁侠飞天入地;又比如另一条鲸鱼,“量子运动驱动装置”,类似永动机,依靠这个设想,“超级电池”充一次电能用2.8万年。
事实上,直到现在,世界上没有一种冷核聚变理论或现象被学界接受。一位中科大物理学博士、某高校教师形容这个命题的难度说,相当于人类一百米跑进了0.95秒——“我只能说这是在做梦。以目前的技术来看,声称能实现冷核聚变,和声称百米跑进0.95秒没啥区别。”
刘本良不在乎这些评价,每天依旧在家里鼓捣研究。生活里也再找不出其他爱好,他很少出远门,在北京生活超过十年,家附近的香山公园,去年才第一次去。
刘本良的实验台兼书桌。讲述者供图。
偶尔绕小区散步,他总顶着红肿的脑门回来,不是“磕广告牌上了”就是“撞树上了”。总之,沉浸在物理世界里,吃饭在想,走路在想,连做梦都是那些问题。家人拿他没辙,至今不敢让他学车,他们包揽了所有家务,只有取快递或搬运大件,才会不得不动用这个男性劳动力。
只有那些灵光乍现的瞬间,刘本良会突然找到妻子林晓,随便扯张纸就给对方“噼里啪啦”演算一通。林晓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目前在中科院做博士后,没有哪次不是听得一头雾水,通常默默听完,“就假装听懂了,不然他又要给你讲一遍。”但类似的情况多了,林晓也开始忍不住吐槽:“你做的那些都不是人做的研究。”
十几年埋头研究,就像在沙漠里找大海,连个影子都没看到。直到谣言传出那天,生活才掀起波澜,手机突突响个没停,亲戚朋友一个又一个的电话询问,他才知道自己“成功”了。
“没有去美国”“一直在北京”,刘本良挨个回复,还是赶不上谣言蔓延的速度。陌生网友抢着加他好友;有人放言要花千万聘他做研究顾问;几年前登上电视求职的片段重新被翻了出来,骑电动车接儿子放学,连路人都把他拦下:你是不是那个刘本良?
无奈之下,他登陆微博,郑重表示,自己从未赴美工作,未来也不会。
变异分子
刘本良一直是让人难以理解的那个人,无论他的选择,还是研究本身。
北京西北郊区的冷泉村,林区环抱,多年来以民工聚居而出名。搬进现在的公租房之前,刘本良在这里生活了七八年。砖砌的平房低矮破旧,石板铺就的小路也坑洼不平,胜在便宜宽敞,能专门辟一间房用作实验室。
他就是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量子驱动装置”研究——如果能被证明,别说超级电池,电影《星际迷航》中能够制造万物的“复制机”也将成为现实。他相信这会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能方程一样伟大。
2013年,他博士毕业的第一年,这个伟大计划吸引了河北一位矿厂老板的投资,对方看中电池的潜力,希望能将它实用化并量产,慷慨赞助10万元。加上存款,刚好凑够20万元,刘本良觉得,差不多够了。
与最初的构想大不相同,他以为几个月就能做出实验,实际操作却不断失败。后来不用具体做实验,在头脑中想一想就能否定。刘本良用潜水来形容当时的状态,那片海域是神秘的、诱惑的,也是未知而残酷的:“我以为这就是个小沟,向下潜10米就是沙滩了,结果我潜了100米、1000米还不见底,敢情是马里亚纳大海沟,无限深,没有底。”
但刘本良的选择是,一路往下,不管不顾,直到今天。
专注、大胆,这是熟悉刘本良的人最常提到的词。本科同学马仁殿毕业后和刘本良多年没有联系,再次见到他就是在冷泉村。马仁殿有些惊讶,这个他曾经觉得最有希望当院士的同学,正埋头在一堆乱七八糟的实验器材里。
马仁殿这时已经在山东经营起一家铸造厂,刘本良母亲一边招呼他一边埋怨起自己的儿子,“本良,你看看你大学同学,人家现在都这样了,你还跟个无业游民一样,天天媳妇挣钱养家糊口。”马仁殿这才得知,刘本良成家已好几年,孩子也有了,但一家五口的生活开销都靠妻子的收入,靠他69岁的父亲去工地卖体力每天挣的两三百块钱。
刘本良热情介绍着他的研究,马仁殿忍不住多嘴:“你这样混着也不是个事儿,孩子等其他方面你也得考虑下”。刘本良则回答:“(其他地方)我找不着群体。”
刘本良介绍自己的研究计划。魏芙蓉摄。
关于刘本良的研究,那些“鲸鱼们”,博士同门师弟张磊也不能理解。多年后,已经是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教授的他,听到刘本良嘴里的“冷核聚变”、“量子驱动装置”,发现他的研究已经跨到了自己陌生的能源领域,觉得有些意外。“我们博士时都是研究光学材料,他从光学换到原子物理领域,跨度是非常大的,相当于重新开始。”张磊说。
“从我的知识储备上来说,我是非常难理解(他)的,你要怎么实现?现在有关量子的研究需要非常精密的实验条件,原理上听起来似乎可行,但运用到实际中,挑战是极其巨大的。”专业相关性弱,接不上话,后来刘本良再跟他提起,“也就只能听一听”。
刘本良那时已经完全脱离学术圈了。他恐惧发论文,博士毕业后再没有发表过,“写论文得追求形式,不然别人把你批得体无完肤”“没形成体系前我不太愿意写论文。”
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但没关系,在科学研究的世界他不会觉得孤独,那里有爱因斯坦,有卡文迪许和麦克斯韦。
现实中仅有的同伴是一些“民间科学家们”。当研究陷入死胡同,迷茫到了极点,刘本良开始“上网瞎看”,加入一些能源研究的QQ群寻找启发。在那里,他发现了很多“同道中人”——边修空调边研究电路的小伙子;沉迷电磁学研究的银行职员;在家里摆满机械车床的税务工作者……他们通常没怎么接受过正规的科学训练,但都试图一举做出重大的科学发现。刘本良在群里和他们聊得火热,一会琢磨怎么“把银子变金子”,一会又讨论UFO,当他发现一本由网友自行搜集、并用谷歌翻译而成的“世界民间科学技术和发明”手册时,兴奋极了,厚厚一本特地打印出来,找到博士同学分享,没成想被泼了一盆冷水:“你现在怎么搞伪科学了?”对方拉黑了他。
说完这段“走火入魔”的经历,刘本良马上又补充说,自己很快回到了科学的轨道。触发点是他发现他人装置的破绽。几场拉锯战后,意识到自己和这些人的区别——群内大部分人都把爱因斯坦当敌人,多年的科学训练让他相信,爱因斯坦是朋友。
他的目标就是要站在伟大人物们的肩膀上,发现新的物理学定律。在他看来,伟大的科技都是预言家对社会影响的结果。100多年前英国G5院校留学,特斯拉发明交流电电动机,让经济高效地远距离传输电能成为可能。如今,他也想找到新出路,“量子运动可以持续对外输出能量”是他给出的预言,他相信这会颠覆世界。
“我不排斥别人说我是民科,我的确会用民科的方法去研究”,刘本良如今说。相比“民科”的称呼,他更习惯称自己为“科学界的变异分子”,“我觉得社会应该允许异类的存在,可能会有失败的变异,但变异(次数)多了,其中就会有好的变异。”
和大科学家站在一起
这么多年香港读医学博士,港中文物理博士被传上亿年薪赴美 现实中失业一年 老父搬砖资助,刘本良一直在渴望追寻伟大。但在故事的最初,他其实是极度自卑的一个人,尽管这一点被他深深隐藏,很少有人注意到。
马仁殿回忆,大学时代刘本良就喜欢聊“大问题”,“学科啊、热点新闻啊,他什么事都要见底儿,动不动就从历史的角度、哲学的角度分析合理性,上高度、上价值”,马仁殿形容那时他给人的印象,“木悠悠的,大家都不愿意接他话茬儿。”
刘本良也知道自己的“格格不入”。那是20年前了,他刚从日照农村考上山东大学时就发现,自己一口方言,总跟同学“交流不到一块儿”,没有朋友,经常自我怀疑,“感觉自己是不是哪错了,是不是精神异常?”
他因此感到自卑,也强烈刺激着他做出一些改变。不落下一场聚会,集体合影时露出“人见人爱的表情”,篮球赛之后跟着吹嘘团队协作的利好。
只有学业让他引起过注意。本科同学四年,马仁殿对刘本良一直没什么印象,“籍籍无名的”。直到大学最后一年,刚巧和刘本良前后桌,问完数学题才发现,“欸,这人脑子挺好使”。
刘本良也向我回忆了大学里的许多表现。研究小组讨论一篇博士论文,他用十几分钟就指出了对方的创新点;本科毕业设计,他研究并描述了液态金融结构的一种新变量,再一次得到老师的夸奖。
学业成了他摆脱自卑的底气。刘本良在意这过程中的每一个回响,比如老师当年看向自己的眼神,他描述是“欣赏的”;最让他受鼓舞的是,材料系老师秦敬玉在他毕业后还不忘鼓励:“你应该多搞一些科研,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学生”。这句话刘本良记了很多年,给了他信心:要做一些特别的事情。他打算继续做科研,而且要去“研究材料最牛逼,设备最高级的地方”。
刘本良的研究构想。讲述者供图。
“老想着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这也是马仁殿对这个朋友的印象。当年刘本良以高分考上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大伙儿一块聚会,马仁殿还拿他开玩笑,“如果我们将来能出一个院士的话,刘本良有机会了。他就喜欢干这个,你让他跟人打交道,要他命的。”
刘本良在科研上的跨度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大胆。在中科院,当纳米材料界顶尖的科学家来校讲演,他直接冲到近前:我可以跟着您做研究吗?申博时他打算去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这样的世界名校,“去学习他们最先进的技术”,100美元一所的申请费让他有些为难,他申请了三所,一所没中。
最终是用来保底的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了他。2007年,他来到香港攻读物理材料学,全然陌生的世界,他害怕的事情又出现了:自己又成了那个与周围格格不入的人。入学不久,他就跟导师宣布:“我要做个有意思的材料!”他试图研究一种全新的聚合光能的薄膜材料,颠覆光能的应用。
这时的课题组里,刘本良已经完全活成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同门师弟张磊记得,当时大多同学都选择跟着导师的步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慢慢积攒成果,只有刘本良是个例外,“他不听导师的,导师嘛……其实也懒得理他。”
在刘本良看来,“大问题”才是解决一切麻烦的钥匙。搞定它,不仅毕业、研究基金都会紧跟而来,他会在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立足,“如果我做出来,那些人(其他同学)我也觉得没啥了不起的。”
这是场和未来的豪赌,刘本良压上了所有时间。他勤奋、自律,整天在实验室和图书馆度过,设计实验、测试验证、调查资料,每天搞到晚上十一二点,没有周末。
两年后,豪赌以失败收场。穷尽所有办法,刘本良得出结论:这种材料是不存在的,它违反了基本的科学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因为这项研究,他论文也没顾上发,毕业一度成了问题。最终,还是靠完成导师给的课题才顺利拿到博士学位。
多年以后,刘本良主动回忆这段经历。他脸上看不到一丝懊丧,相反,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强调:“(经历了这些)你再也不屑于搞小问题,我就是做大问题的那类人。”
为什么研究失败反而更相信自己?
刘本良讲了自己一个发现。不久后他在国际顶级期刊《》看到一篇文章,一个知名教授提出有关光学材料的想法,跟自己的设想极其相似。他不觉得自己有多天才,但这个事让他更相信,只要自己花足够的时间,就能抵达大科学家的位置。
他也提到一种更为隐秘的体验。研究期间,他的精神和体力付出都趋于极限,“我再翻开物理书的时候,发现每条物理定律背后科学家付出的努力和我付出的其实是一个级别的,只不过成功的人进了教科书”。
他说,自己由此确信了以后的道路,把研究“大问题”作为生活方式,“只要我选择这种方式,某种意义上我就是成功的,我就和那群大科学家站在一起。”
走出“大问题”
和大科学家站在一起的刘本良,在家里则几乎成了隐形人。不仅没有工作,孩子成长中他也几乎没有从研究中分神,以至于偶尔带孩子去趟公园,他妈都感慨,“稀罕了”。如今孩子大了,十几岁,面对刘本良总是沉默少语。
生活的压力不可避免地落到妻子林晓身上。靠着公公婆婆帮衬,她才能勉强在学业、工作和照顾孩子间周转,以半工半读的形式完了自己的博士学业。这几年她做博士后的收入,一直是家里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从我认识他开始,他就跟正常人不太一样”。妻子林晓说,她是刘本良研究生时的邻校同学,小他几届,两个人通过网络聊天相识,“那时周围人谈吃喝玩乐,到后来谈成家和工作,他嘴里永远都是专业和理想。”两个人能走到一起,林晓觉得是一种“惺惺相惜”感,他们都是不擅长交际、喜欢泡在书本里的人。
后来两个人在科研上发展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跟科研圈大多数人一样,林晓面对产出压力,习惯先搞定力所能及的,然后再去挑战不可能。但她很少干预刘本良的选择,并且给予了他最大程度的自由。
家人的付出,刘本良不是不知道。对谈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表现得很善谈,只有在家庭的话题上他会显得格外沉默。“我有点滥用(家人)信任。”他说,“但凡我靠谱点,现在房子车子都有了。”但转念一想,“一个人愿意钻研的黄金期就这十来年,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事实上,这些年刘本良有过不少机会,能回归常规的人生道路。在旁人看来,机会最好的一次是博士毕业那阵,他入职了一家生产导航产品的公司担任开发工程师,也最先捡起了些“小问题”,打算研发太阳能雨伞之类的工艺品,赚点小钱。
但那时他30岁,自觉处于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怎么能在这些简单的事情上花太多时间?你要去做你该做的、非常骄傲的事情。”工作干了两年,辞了香港读医学博士,“小问题”没研究出眉目,也放弃了。
平时,刘本良只在接送孩子时才会出门。魏芙蓉摄。
马仁殿也很多次想把他拉回现实。2016年,自主研究花完了刘本良所有积蓄,他找马仁殿借钱,马仁殿二话不说给他打了五万,本意是希望他去找工作,“去买身漂亮衣服,面试去。”但刘本良拿着钱,转头就又扎进了研究。
因为担心刘本良的状态,每次来北京马仁殿都要约他见面。他考虑过直接投资,只要计划可靠。“你到底想做什么,你的成果想要商业化的话,你把原型拿出来,我看看值不值得推?”话题每次都从这里开始。
但几年时间,类似的谈话进行了五六回,马仁殿都没得到一个清晰的答案,“他有一定的想法。但在这个研究方向上主路是什么、辅路是什么,要突破哪些难题,在什么时间段内解决,他不清晰。”虽然心系老友,但马仁殿也是个商人,“钱不能这样投,是吧?”
如今,马仁殿总结好友的性格说:“刘本良是一个简单的人。”这种简单,主要体现在“选择上的简单”:“主动放弃了那些他不想面对的、复杂的东西,选择了一条他觉得最简单的路,一朝鲤鱼跃龙门,恰恰是最难实现的。”
马仁殿回忆了三四年前某次见面,他来北大参加培训,俩人约在会场,见面之前他特别叮嘱刘本良:这地方不能穿太随便。后来刘本良来了,衬衫,长裤,马仁殿看着觉得都挺像回事,但瞧到长裤底下那双“哒哒”的拖鞋时,无奈沉默了。“他只想把心思花在他的目标上,既不想被学术体系束缚,也不能适应企业考核的压力,他不太喜欢遵循我们这种游戏规则。”
真正对刘本良产生冲击的是2018年,妻子怀上二胎,他又要做爸爸了。那天,刘本良像往常那样准备着自己的实验,一向温和的林晓突然打断了他:“快点,打车去医院!”还没反应过来,浑身泛青紫的妻子就被护士尖叫着推进了产房。
那时他因为研究已经五年没有工作。老二早产,他攥着缴费单在医院跑上跑下,发现再也掏不出更多的住院钱。直到今天,他依然记得当时心脏“砰砰砰”的强烈颤动感。
刘本良意识到自己必须从“大问题”里走出来了。他去前同事那里打听还有没有回去的可能;也找了在高校当教授的同学,实在不行就去做个博士后吧;为了“多条腿走路”,他还想到了《非你莫属》,那是当时最火的求职节目,主持人张绍刚跟嘉宾奉献过很多经典画面。
上节目那天,他特意换上了一身正装,宽大的衬衣西裤显得并不合身,胡子也有些时间没刮了。他向现场所有人宣布:自己发现了一条将影响世界的新的物理定律,未来一块5号电池足以驱动一个家庭数十年。但他的要求不高,只要月薪5000的科研工作。
评委团显得疑惑,“你是真的博士吗”“头一次见博士的期望薪资是5000元。”刘本良的语气变得激动:我是搞科学的,科学一定会赚钱,我心中(未来)是要赚几百亿。
评委团全员灭灯,但刘本良火了。雄心壮志和窘迫现状之间的鲜明反差,他成了网友眼中的“落魄才子”。更多人则觉得刘本良走火入魔了,成了“民间科学家”。节目又增添一个经典画面。
当年,节目组工作人员曾私下建议他:以后不要把话说得太满,这样不好。他为此进行了自我反思,“他们关注的都是那些啊,研究人际关系、怎么说话得体,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我完全应付不了。”
某种程度上,刘本良自顾自埋头研究的状态从此被彻底改变了,陌生的注视、议论在他身边围绕不断,每隔一段时间,刘本良就会在网上看到突然冒出来的关于自己的评论。有老同学看了节目也告诉他:“让人感觉你跟整个体系脱轨了,对你的发展(影响)很不好”。
而节目播出四年后,一个更离谱的谣言在网上传播,节目视频配上爽文般的结局——在某个好事者的想象中,刘本良成功了,被美国挖走,年薪1.2亿美金。生活又一次掀起波澜。
“我已经没办法推翻我自己”
我是在谣言风波后见到刘本良的,去年下半年,海淀一家咖啡馆门前,他骑着电动车匆匆赶来。个头不高,微胖身材,因为顾不上整理,外套有半边衣领直直竖着,不管是模样还是说话语气,都让人看到他上节目时的影子。
公开求职后不久他就回到了工作岗位。节目播出前,前公司率先抛来橄榄枝:你不是喜欢搞研究吗,公司新成立研究院,你来找个题研究吧。
一年前,他再次辞去了工作。“(研究)这是我的使命,只有做出来了,负面效应才会变成正面效应”。辞职的决定起初妻子不同意,林晓希望他兼顾生活和家庭,哪怕少挣点,去当个保安也没关系。但十几年的婚姻生活,林晓不敢说绝对理解这个男人,却也基本认清了现实:任何想要说服他的尝试都是徒劳的。
刘本良至今不知道那个谣言是怎么冒出来的。谣言蔓延,网络上关于他的评价陷入两极。 “他肯定能做出来”,“他完全不靠谱”,每条留言他都查看得很仔细,有些甚至能直接背出来——
“看来咱们国内科学界要出一个能推动世界进步的人物了!”他印象最深的一条。
“这人就是被爱浇灌出来的,没有爱的话他干个屁。”这条他也同意。
还有人提到了张益唐,“除非你能力跟张益唐一样,否则研究搞不出来”。这位华裔数学家博士后也曾远离学术圈多年,孤独钻研数论,最终成功破解历史性难题而一举成名。刘本良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去搜他的经历,觉得找到了世界上另一个自己,“我跟张益唐经历完全一样的,他解决数学问题,我解决物理问题。张益唐只解决大问题,我也只解决大问题。”
所有消息里他最意外的,来自秦敬玉,20年前山东大学材料学的那位肯定刘本良的青年教师,现在他成了教授。秦敬玉在新闻报道里得知了刘本良这些年的波折,自责或许自己带给了他太多压力,发来一长段话:
本良,也许世界上出现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的几率是很小的。他们于我们来说,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传说的时候非常向往,似乎努力就会登顶。走到这山的脚底,才越来越理解,为什么登顶的人寥寥可数……我现在的看法是,做一个乐团的乐手,尽心尽力,虽然做不了独奏或者首席,也是光荣的,是一个伟大作品的一部分……本良,逐步回归40岁之“本”,回归生活。生活中到处有物理。
刘本良为其算法研究积累的厚厚一沓演算材料。讲述者供图。
这之前,刘本良已经很多年没跟秦敬玉联系,“混得太惨了嘛,没有脸见他。”这个久违的消息让刘本良有些伤心,老师竟然不相信自己。他特地给秦敬玉回了电话,“我告诉他我可是个见风使舵的人,咬不动的就跑,但我看准了这个一定能成”。他急忙跟老师提到另一个更有“钱景”的算法研究。“那我就放心了”,旁人听起来像一句客套的结束语,但刘本良听到老师这样回答,心怀满意地挂掉了电话。
现在他手里攥着两个“大问题”,刘本良热情地介绍——工作时没能完成的随机算法研究,从事多年的能源研究,他都不想放弃。和第一次辞职时相比,他觉得自己现实了许多,“我现在觉得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就是把(量子驱动装置研究)里边的科学搞清楚,找到我的方程,但你会发现老搞那些跨时代的研究,最后就真会像特斯拉(那样)住酒店都没钱。但如果走拉里·佩奇(谷歌创始人之一)那个道路,先搞出一个能用的东西来,再去搞好运营,用现金流投资各种各样的项目,这个现在对我也是有诱惑的。”
谣言也确实带来一些投资机会。他谈起前不久跟一个山东老板见面的经历,“开了20多年的钢铁厂,据说交税都交了好几个亿”,他用夸张的语气说。去年11月的一天,刘本良带着精心准备的PPT和实验装置,坐一个多小时的地铁,来到北三环的别墅区,周围是望不到边的高尔夫球场。他在一旁等老板打完高尔夫才说上话,两人从生活琐碎聊到神学,但话题总归就没跟研究沾上边,实验器材也没派上用场。
又一次失败。但跟之前的无数次失败一样,这完全打击不到他。
“我已经没办法推翻自己了,我有90%的把握能把这个东西(量子驱动装置研究)做出来。”坐在咖啡馆的这个午后,他小小的眼睛眯成一条缝,习惯性地避开他人目光,对着桌子滔滔不绝起来,“只要沿着矿脉往下挖,我肯定能挖到金子。”
(林晓为化名)
香港的博士有工资吗,国外博士待遇如何?主流国家博士待遇大揭秘!
花200万读博,和读博期间工资领了200万工资的人都同时存在。
同为博士,不同国家和专业的博士待遇可能天差地别。有的国外博士不仅不花钱还能领高薪,有的却要每年给学校交几十万学费,只能“带资进组”。
博士收入 =( 奖学金 – 学费 ) + 税后工资
我想在这里,为大家详细介绍美国、英国、欧洲(瑞士、荷兰、瑞典、德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主流留学国家和地区的博士待遇,希望能对诸位未知边界的准探索者们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明确一下“海外博士”的分类。中国学生在国外读博士香港的博士有工资吗,一般可分为两大类:拿学位的博士,和不拿学位的博士。
通常而言,拿对方学位的博士,均是通过自我申请,获得对方正式的攻读博士的 offer ,通常这一类博士时间较长,短则 3-4 年,长则 5-6 年(以美国博士为例)。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国外博士”都是指这一类。
而不拿对方学位的博士,往往是以访学的方式进入国外读博士。国内博士可以通过自我申请,导师推荐等拿到国家留学基金委( )的资助,前往美国等其他国家,进行为期 1 年左右的访学。
接下来再展开讲一讲各国博士待遇。
美国博士待遇
美国博士的待遇很不错,可以用大方来形容,作为教育和科技等强国,理工科博士几乎不要钱,文科商科也会有很多资金。
在美国,博士的资金来源主要分有以下:
(奖学金)
出现在第一年的可能性最大,通常是学校发给 top 的申请者,并且这部分资金不用交税。而 GA/TA/RA 也会发工资,会贯穿学生的整个求学期间,下面详细说明:
GA: (研究生助理)
GA 需要帮助学校的相关部门,如管理部门,留学办公室,做一些辅助工作,如 ,文件整理等,这类工作通常比较难拿,需要口语特别好作为前提;
TA: (教学助理)
TA 通常可以分为两类:/。
课程,通常以 为主,即给学生改改作业,回答问题,设计课程,给学生打分以及完成任课老师的其他任务等。
课程,可能涉及到帮助任课老师上课香港的博士有工资吗,国外博士待遇如何?主流国家博士待遇大揭秘!,改作业,批试卷,带实验,上课题答疑课程等。
TA 的具体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完全跟任课老师有极大关系。如果遇到个特别来事儿的老师,那么做 TA 无疑很痛苦,即使事不多,但是给你找事儿就很费心费时,当然遇到个好老师,虽然 TA 任务繁重,但还是比较舒服和惬意。
RA: (研究助理)
RA 基本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导师要求的文献阅读,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等工作,RA 的工作量也是跟老板有关系,老板很 push,自己就跟着 busy,当然也能学到本领。
通常 GA/TA 的工资属于学校发;
RA 的工资是导师资助(也有例外,如商学院的 RA 是整个学院出)。
其他资助
在其他资助中,博士可以通过申请国家资助,如:
留学基金委CSC(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有全额资助学生攻读海外博士学位的名额和机会。这对于很多只拿到梦校 而没有奖学金的学生进入梦校,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虽然每年竞争压力都很大,但是也不是不无可能。)
CSC的详细情况可以参考文章:
棕榈大道:公派留学?是只有985、211才能申请吗?/p/
及政府奖学金等。
对于拿学位的美国博士来说,虽然各个学些各个专业和学院不太相同,但是大体而言, /GA/RA/TA 均会出现。
而对于不在国外攻读学位的访学博士,他们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留学基金委,当然也有部分来自于学校和导师。对于自己资助自己或者是仅仅拿到对方学校免学费(简称半奖)的博士而言,需要支付不少的费用。国外的学费,医疗费,学杂费等还是挺贵的。少则 2-3 万,多则 4-5 万刀一学期都有可能。
整体待遇和税收情况
对于能够拿到全奖(除了免学费,医疗费之外,仍有一定的生活费)的学生而言,除了要交每学期大约 1000 到 1500 刀左右的学杂费之外,每个月仍有部分收入,而对于拿到半奖或者自己资助自己的学生而言,就不存在待遇问题了。
在美国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给全奖博士的待遇往往不同,但是通常情况下好学校给的待遇往往都高于一般学校,生活成本大的地方待遇普遍高于生活成本小的地方。
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博士,每个月除去扣除的税,大约能够拿到手的收入有 1500到 2500 不等。国外的博士收入通常按两周发一次。到手的是税后的收入,美国不同的州税收不同,除去 7 个免征税的州外,毫无疑问,其他州所有的工资都是要收税的,并且有些州的税赋确实挺高,再加上国家税。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 offer 上说得一年给多少钱,其实到手的并没有那么多。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包括联邦税和州税。美国的联邦税说起来比较复杂,涉及到每年的报税,通常情况下,对于我们这些学生,国家征的税,在每年会通过填写W4表格退回部分,但是不要报太大希望,不会很多。
美国的免税州有华盛顿州 、 内华达州 、怀俄明州 、南达科他州 、德克萨斯州 、佛罗里达 、夏威夷州。(而据我所知,佛罗里达大学的博士工资待遇还不错,因而如果能去佛大读博士应该也是极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对于中国学生有一个前 5000 刀免收联邦税的规定。虽然还不错,但也只能说聊胜于无吧。我们一位专业导师所在的美国东部马里兰州,每个月的工资需要交大约 16% 左右的税,每次查看工资详情的时候还是挺痛苦的。虽然马里兰州的州税才 5.75%,但是联邦税确实有点儿高。当然一年大约能够退 700 刀左右的税。
对于来美国访学的博士们,每个月的工资是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发放。他们的工资并不用计入美国的税收系统( 用来记录每个人的工资税收情况),因而不用交税。同时他们的工资收入是跟地区的生活水平有关,高的有 1800 到 2000 刀一个月,低的有 1300 到 1500 刀一个月。
总的来说,出去税收扣除,对于美国博士而言,能够到手的工资基本维持在 1500 到 2500 刀之间。不过美国博士的工资通常是发 10 个月,暑假有 2 个月是没有工资的。
英国博士待遇
在英国读博,个体的情况差异很大。
在英国读博的花费很高,粗略估计,学费+生活费总体花销大约需要100-150万人民币。如果没有奖学金或者RA收入,这部分花费就必须由自己承担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自费读博”。
如果有奖学金和RA工资,总体收入大约在50-120万人民币,可以抵消部分花费,也有可能出现结余。
(根据学校、学科、地区、项目不同,费用和收入也会有较大差异,很难做准确的估计,数据仅供参考)
奖学金
第一类是英国方面,包括学校以基金会或者人物冠名的全额奖学金,例如Gates , Trust , HRH , 竞争激烈难度大,对申请者除了研究能力,还需要、科研转化等方面优异。一旦获取不但能覆盖全额或者大部分开支,甚至会有盈余。
第二类是中国方面奖学金。以2020年入学为例,大部分中国学生拿的是国家留学基金委( )的合作奖学金或者是高水平攻博奖学金,需要签署回国服务的合约。合作奖学金只在部分学校开展。相对来说人文社科申请到的概率相对较低。
第三类是业界和其他机构提供的大额奖学金。比如剑桥的怡和洋行奖学金,需要就读特定的书院()或者科目。
第四类是其他小额度奖学金。可能来自学院、学系或者独立组织(BACS, for )甚至个人。社科方面还有一般还设有专门资助实地田野调查 (/Field Trip)的奖学金。
横向项目
可以通过跟从老师、业界人士参与项目,或担任研究中心的研究助理 ( )赚取生活费。
以剑桥大学为例,无博士学位的研究助理起薪点是Grade 4 Point 1,即时薪14.01英镑,大学财务处()会有明确清晰的薪级表,但需要留意工作时间需要满足Tier 4 学生签证和所在学校、学系的限制(例如1周最多工作20小时)。
研究平台
导师的研究平台非常重要,但也可以依托学系其他资源加入研究中心 ( / )等。
工作环境
一般在学系/中心有自己的独立工作空间或者至少是公用的工作空间(hot desk), 老学校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差。但宿舍和图书馆往往也可以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
职业发展
一般的路径是申请项目博士后Post-doc或者 ( ),又根据by 还是by 待遇不同。较少特别优异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可以拿到传统英制中的(相当于美制的 )。
欧洲博士待遇
欧洲国家数量众多,每个国家的博士待遇都有所差异,除了英国费用较高,南欧和西/北欧国家的区别也比较大。
南欧国家,比如西班牙、意大利等QS200名校留学,博士属于大学学生,收入为奖学金,金额也相对较低(一些较低的博士收入甚至低于每月,约合人民币7.8K元),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而在西欧和北欧国家,博士属于工作,有工资收入,收入大约在每月1000-(约合人民币7.8K元-3.12万元)这个区间。尤其是北欧国家,薪资和福利都比较好,所以被称为“博士的天堂”。
介绍几个留学热门欧洲国家PhD薪资收入的详细情况:
瑞士:博士=高薪工作
瑞士读博算是工作,薪资收入也很高,跟美国博后的收入接近。
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ETH )的生物学博士 (PhD in D-Bio)为例,税前每个月收入大约- (薪资每年都会上涨,1 瑞士法郎 ≈ 7 元人民币,约合人民币2.94万-3.64万元),税后到手根据不同州/居住地/是否已婚/是否有小朋友来决定。
如果是在在苏黎世,未婚且没有小孩,税后收入大概3400-(约合人民币2.38万元-2.66万元)。去掉房租+(约合人民币7K元+),剩下的生活费也绰绰有余,可以安心做科研。
博士的学费是研究所()直接报销的,4年几乎也不会超过(约合人民币1.4万元)。另外还有火车票折扣等额外福利,可以说待遇相当优渥。
其实生物学博士算是工资比较低的,同一所学校的CS专业博士,月收入大概会高出(约合人民币3.5K元)左右,果然程序员走到哪里都是香饽饽。
荷兰:在欧盟国家中待遇较好。
在阿姆斯特丹读博,税前收入大约每个月2500-(约合人民币1.95万元-2.18万元),一年13薪 (13月),假期按照学校不同来定,有的每年20天,有的能多达40天,还可以把没有用的假期换成工资,比如只用了20天的假,剩下20天在工作,还可以领到额外的工资。
在阿姆斯特丹读博,税后工资大概也能有+(约合人民币1.4万元), 参考荷兰房租大概(约合人民币5.5K元)一个月,算是很不错的收入水平。
很多欧洲本地的博士都愿意留在荷兰,因为荷兰博士的薪资算是欧盟国家中比较高的,加上荷兰英语普及率很高,荷兰博士的生活整体来说是十分舒适的。
瑞典:博士毕业可以拿永居。
瑞典的博士也是岗位制,相当于大学雇员,岗位完全取决于导师手头的项目,而且可能每次只招1-2人。
博士生入职后,除了做科研之外,也会承担一些教务工作,比如带本科生/硕士课程、批改作业、担任学生论文导师等,享受所有福利体系和带薪休假(大部分是 25~30 个工作日)。
瑞典博士税后工资基本都在 以上 (约合人民币1.52w元,1 瑞典克朗 ≈ 0.77人民币),而且每年都会上涨。扣除每月5000- (约合人民币3850-7700元)左右的生活成本,还能剩下不少结余,甚至有瑞典博士毕业就可以回国交首付。
比工资更吸引人的可能就是瑞典博士毕业会直接给永居,也是很多人选择到瑞典读博的原因。博士读满四年,并且雇主(也就是导师)愿意出具证明,就可以提交永居申请(拿CSC奖学金的情况除外)。
也正是因为福利优厚,瑞典博士的竞争十分激烈,竞争人数甚至会达到200:1。
德国:分全职和半职,半职薪资不高,但生活成本低。
德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博士分为全职和半职,不同专业拿到全职offer的难度也不一样。
工科相对容易拿到全职,以亚琛工业大学的材料博士为例,税前收入能达到每月(约合人民币3.35万元),税后大约(约合人民币2.1万元)。
而生物专业就比较难拿到全职offer,如果是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这种欧盟组织,月薪是按欧洲标准来的,能达到税后+(约合人民币1.4万元)。但是普通学校,税后收入可能只有1200-(约合人民币9.3K-1.17万元)。
但是德国生活成本低,中餐多,生活方便,还有。如果选到好导师,在德国留学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即使没有拿到全职博士,其他方面的优势也完全可以弥补待遇上的不足。
亚洲博士待遇(新加坡,中国香港)
近两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坐落于亚洲但可以英语留学的新加坡和中国香港,都成了炙手可热的留学目的地。
由于新加坡和中国香港都沿袭了英制教育体制,博士学制也与英国接近,更多是学生身份而非雇员,原则上需要向学校缴纳学费,但很多情况下奖学金可以cover学费,或者直接免去学费。
新加坡:四年内一定要毕业。
新加坡PhD学制2-5年,一般4年毕业。(下面会解释为什么)
入读NTU/NUS的博士有资格获得 ,包括月工资和学费补贴,给外国人一般每月2000新币(约合人民币9.6k元,1 新加坡元 ≈ 4.8 人民币),一年多之后如果通过 (QE),金额会增加到2500新币(约合人民币1.2万元),这个金额完全可以cover日常食宿。
需要注意的是,博士研究生领取该奖学金的最长期限是4年,所以到了第五年就需要自己缴纳学费,大约 40000 新币左右(约合人民币19.2万元),所以大多数博士都会争取4年内毕业。
比较优秀的同学也可以尝试申请金额更高的奖学金,比如校长奖学金 ,给国际学生是每月3000新币(约合人民币1.44万元),通过QE后是每月3500新币(约合人民币1.68万元)。这两个奖学金都要求国际学生必须履行助教/助研的职责。
如果有同学想读博,但是竞争力不够拿到全奖,可以和导师沟通无奖或者半奖,争取入读博士的机会。比如可以尝试和套磁过的导师商量,自己负担学费+生活费,拿无奖博士录取,从申请难度上来说要比全奖容易很多。同理还有自己负担学费或自己负担生活费的半奖。(自费的博士在申请时需要提供财产证明)
中国香港
是最常见的奖学金,几乎所有的港校都会为研究型的博士提供这类奖学金,大约每月(约合人民币1.48万元,1 港元 ≈ 0.83 人民币),具体金额每年会有变化,基本上可以cover学费和日常生活。
背景比较优秀的同学可以尝试申请中国香港政府提供的奖学金 Hong Kong PHD , +免学费(具体金额每年会有变化)。申请香港八大高校的同学都可以申请,但是每年全港只有大概250个名额,竞争非常激烈。
花费方面,中国香港PhD的学费通常是每年 左右(约合人民币3.32万元),没有学费减免的同学需一般依靠奖学金支付。现在因为资金紧缺,一些港校也开始招收自费的PhD。大多数学校,自费和拿奖学金的Phd学费一致,也有个别学校自费PhD学费比拿奖学金的PhD更贵一些。
另外,香港的住宿是出了名的贵,根据住宿条件,每个月租房的开支大约在2200-(约合人民币1826-1.25万元)。为了节省开支,也有一些博士生会选择住在深圳(非疫情条件下)。
在中国香港读博也有拿永居的机会,香港博士学制通常3-4年,如果博士毕业后再做一段时间博士后,满足连续七年在港“通常居住”,就满足了申请中国香港永居的条件。
诚然,薪资并不是衡量博士生活质量唯一的标准,导师、研究方向、学校、地理位置也都会影响到博士生活质量。不过在漫长的学术道路上,收入确实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幸福程度。
通常来说,博士申请难度,也是和博士学位的含金量以及待遇福利成正比的,待遇越好的PhD名额竞争越是激烈。如果需要专业机构帮助的话,也可以加我们的微信 进行咨询~
祝福各位博士与博士候选人,既能在探索知识边界的道路上一往无前,也能平衡学术与生活,收获世俗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