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4日国际知名学者、IEEE院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李锦辉教授到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进行访问并做题为“Next- : An ”的精彩报告,语言声学与内容理解重点实验室主任颜永红研究员主持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
李锦辉教授毕业于台湾国立大学,于耶鲁大学完成其硕士学位,并于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李教授曾在贝尔实验室工作数年,是IEEE ,已发表300多篇论文、申请了30多项专利,在语音和语言处理相关领域具有很深的造诣。此次访问他结合自身几十年来在语音领域的研究实践工作,从语音识别的发展历程讲起申请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李锦辉教授走进中科院声学所英国G5院校留学,就目前国际上语音识别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报告中李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不断结合身边的科研小故事进行讲解,使此次报告异常精彩。他还和饶有兴致地与参加讲座的师生进行了交流,并鼓励和启发同学们怎样才能做出更好的工程和学术研究成果。会后李锦辉教授来到语言声学与内容理解实验室,了解了目前我所语音识别技术的进展情况。
此次李锦辉教授一行,使我所和美国一流语音研究机构的交流和合作更加密切申请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通过加强相互间的学习和沟通,对提高我所语音领域的核心技术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颜永红主任和李锦辉教授合影
李锦辉教授为大家做精彩演讲
美国 佐治亚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器热管理与
刘向雷美国 佐治亚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器热管理与,1989年出生,教授/博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特聘专家,能源与动力学院副院长,综合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2011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2016年博士毕业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美国三大理工之一),主要从事航空航天器热管理与绿色航空技术、长时热质储能技术、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合成清洁航空燃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项目(1675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1项(30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300万)、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项目(3000万)、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基础加强项目/总装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近年发表SCI期刊论文140余篇,包括封面文章5篇,合作出版英文专著3部,受邀在国际会议做特邀大会报告1次,特邀主题报告10余次。
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江苏省节能减排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所指导学生获国家奖学金8名(沈加东、徐巧、王浩蕾、穆泽垲、袁长鉴、程博、秦鑫亮、姚海沉),所指导学生获国家奖学金比例约50%(全院平均约4%),与英国帝国理工、新加坡国立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5名(朱忠辉、郑杭滨、徐巧、田扬、罗擎阳、姚海沉QS100名校留学,大部分博士基本都是联合培养),获校长特别嘉奖1名。
入选人才类计划或荣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国家级青年特聘专家
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
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科技领域)
首届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全国40名)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江苏省“双创人才”
江苏省六大高峰高层次人才
首届工信杰出青年
江苏青年五四奖章
南京青年五四奖章
良师益友我最喜欢的导师
科研获奖:
2024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1)
2023年获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排4)
2022年获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吴仲华青年学者创新奖
2022年获江苏青年科技创新U35攀峰奖
2018年获爱思唯尔/雷蒙德·维斯坎塔青年科学家奖(全球热辐射领域每年1-2人)
2018 年获EU-China on 最佳海报论文奖
2017年度佐治亚理工学院最佳博士论文(Top 2%)
2015年度国家优秀留学生奖学金(全球500名)
2012和2013连续获得国际机械工程师大会(ASME IMECE)旅费奖
任职:
能源与动力学院副院长
综合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
航空飞行器热管理与能量利用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低碳航空动力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教育部能源动力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高级主任设计师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热发电专委会委员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第16届国际传热大会(传热界奥林匹克盛会)副主编
《 》、《能源研究与利用》、《推进技术》等期刊编委
2022年毕业4名硕士:史航、宋方舟、宋亚楠、汪彤,其中3人获南航优秀硕士论文(入选率75%,学院研究生优秀论文入选比例~5%,其中史航入选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学院入选比例仅~0.5%);
2023年毕业4名硕士:穆泽垲,王浩蕾,陈萌,凌月悦,其中2人获国家奖学金(入选比例50%,学院研究生国奖比例~4%)美国 佐治亚理工大学,2人获南航优秀硕士论文(其中穆泽垲入选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学院入选比例仅~0.5%);
2024年毕业7名硕士:李嘉伟、程博、秦鑫亮、倪仁忠、魏沛东、余相君、袁长鉴,其中3人获国家奖学金(入选比例42.8%,学院研究生国奖比例~4%)。
对未来研究生说的话:
我们课题组从事的都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及世界科学前沿的创新性研究,目前毕业学生获国奖以及优秀毕业论文比例是学院平均比例的10倍以上。我们课题组设备条件、国际合作、经费等都是国内顶尖的,我们不做没有技术含量、简单重复性的工作,所以如果你读硕士的目的只是为了拿个学位,而不是提升自己的研究以及创新能力,那么请千万不要来这里,换个课题组应该是更好选择。
我们认为有进取心、有主动性、勤奋努力这些素质是将来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前提,是我们对未来研究生的希望,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欢迎光临 绿色智能矿业平台!我们的网址是:lsznky.org.cn
陶东平教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 Tech)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教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欢迎光临 绿色智能矿业平台!我们的网址是:lsznky.org.cn,美国肯塔基大学杰出教授、终身教授,中国矿业大学特聘教授,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198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1986年中国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1989年公派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1990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1994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作博士后研究。1996开始在美国肯塔基大学( of )任教,获得杰出教授、终身教授称号、美国过滤协会高级科学家奖、美国SME协会罗伯斯特·斯特凡诺最佳论文等奖项。2000年任中国矿业大学特聘教授,2000年和2010年分别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教授称号。2019年起任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
长期从事资源与环境领域颗粒分离分选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和教学。研究领域包括界面化学;浮选基础理论、药剂、和设备;纳米气泡浮选理论与技术;超细颗粒分选;固废资源化利用;电磁选矿;矿物材料等。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专利多个美国top30名校留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项目、江苏省“双创团队”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项目;美国能源部、国防部、佛罗里达州、伊利诺伊斯州、肯塔基州等省部级及横向课题项目50余项,项目资金合计1亿元人民币以上。
陶东平教授的学术兼职包括:担任《 and 》, 《 of Coal and 》, 《 of , and 》, 《 of and 》, 《金属矿山》,《矿产综合利用》,《黄金》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编委;中国金属学会、中国颗粒学会、美国采矿冶金勘探学会(SME)、美国化学学会(ACS)、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ACE)、美国过滤学会(AFS)等国际国内专业委员会成员;应邀在海内外国际学术会议和大学及研究机构作学术报告120多次,组织或主持国际学术会议30多次。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想咨询专家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请把要咨询的问题发至邮箱:,或点击右侧悬浮咨询留言,我们收到信息后会及时反馈给专家并及时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