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学博士认可度如何
美国教育学博士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的认可度,这一学位不仅代表了学术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更是职业发展的重要跳板。对于有志于在教育领域或更广泛的学术界、企业界取得卓越成就的专业人士来说,攻读美国教育学博士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佛罗里达克里斯汀大学( )的教育学博士课程,以其卓越的学术声誉和实践导向的教学方法,成为众多学子的首选。该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教育环境中的能力培养。通过与行业专家的紧密合作,学生能够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从而在毕业后迅速适应并引领教育领域的变革。
该课程的优势在于其跨学科的教学模式,结合了教育理论、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此外,佛罗里达克里斯汀大学的教育学博士课程还提供灵活的学习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无论是全职还是兼职学习美国 博士 教育学英国G5院校留学,都能确保学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体验。
如果您对美国教育学博士感兴趣,或希望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欢迎随时咨询新中华学习网。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详尽的咨询服务,帮助您规划留学之路。您可以通过拨打客服热线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美国 博士 教育学,美国教育学博士认可度如何?,助您开启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留学之旅。
美国药剂学博士,七成美国人完全信任药剂师
013年12月,美国著名民意调查公司盖洛普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药剂学博士,七成美国人完全信任药剂师,有70%的美国民众表示完全信任药剂师,位居最受美国民众信任的职业第二名,仅次于护士。
据悉,药剂师之所以能够赢得民众的心,是因为他们能够提供专业又全面的服务。首先美国藤校留学,药剂师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要想成为一名美国药剂师,除了要在美国药学教育委员会(ACPE)认证的美国知名大学药学院取得药学博士学位,还要参加ACPE组织的专业考试,取得执业药剂师证书后才能上岗工作。
其次,药剂师对病人非常认真负责。由于美国一直实行医药分开政策,病人生病后,必须先去看医生,拿到处方后才能到药店买药。买药时,病人先出示自己的医疗卡,药店的药剂师在医保数据库中确认其处方及医疗记录后,才会向其出售药品。若医生处方中的某些药品有比较严重的副作用或可能会与病人现在服用的药品产生不良反应,药剂师会立即与开药的医生联系说明情况美国药剂学博士,他们有权向医生建议可替换的药品,或在获得医生的许可后,修改相关药品的服用剂量。
再次,若病人有需要,药剂师还可以和病人投保的医疗保险公司联系,为病人的医疗保险提供新的报销药品种类或与保险公司交涉药品报销的金额。最后,药剂师除了开药,还会为病人提供新的医学信息。比如,药剂师会向病人推荐新的治疗仪器、治疗方法以及各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解答病人的各种疑问。
美国读艺术博士,美国留学读博士需要多少钱?美国留学读博士的条件
美国的经济水平高,留学的同学需要有非常好的经济条件,那么美国留学读博士需要多少钱?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下,帮助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
美国留学读博士需要多少钱
博士美国留学学位通常要读5年左右美国读艺术博士,如果完全自费的话,家庭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则成为最关键的因素。要是没有足够的财力作为支持,是无法在美国读完五年的博士课程的,五年的博士课程全部自费至少需要100-150万人民币的财力准备。
1、学费
每年的学费一般在两万美元以上美国top30名校留学,但是在一些私立大学的热门专业,学费会更高,可以达到三万多美元。
2、书本和必需品
平均$800,学校会估算每学年的书本和必需品的费用。如果您计划学习的领域需要专门的必需品,如机械艺术电影,您的消费就要比普通的高。
3、生活费
一般来说,美国留学期间生活费用每个月少一点的能控制在1000美元之内,多一点的在1500美元到2000美元之间,但一般学历越高,一些校外的活动会更加丰富,所以会产生一些额外的花销。因此,博士期间的留学者可能会比本科期间和研究生期间的学生生活方面的花销更多。
美国留学读博士的条件
1、学术要求:需要申请人获得本科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
2、成绩要求:申请美国博士GPA最低要在3.0以上,想申请到全额奖学金的话,GPA需要在3.5以上。GRE成绩对于博士申请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是判断是否发放奖学金的一个标准。GMAT考试覆盖了所有商学专业内容,如管理工程、工商管理法及工商管理等。
3、语言要求:申请人的托福成绩至少应该达到95分以上,或是雅思成绩需要在7.0分以上。
4、其他要求:申请美国的商学院需要有GMAT考试成绩,申请美国法学院具备LSAT考试成绩,申请美国的文理工科专业具备GRE考试成绩。
申请美国的商学院需要有GMAT考试成绩,GMAT建议在720分以上;申请美国法学院具备LSAT考试成绩;申请美国的文理工科专业具备GRE考试成绩;MCAT考试用于申请美国的医学院。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美国留学读博士需要多少钱的相关内容美国读艺术博士,美国留学读博士需要多少钱?美国留学读博士的条件,大家都了解清楚了吗?中国教育在线还将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留学攻略,欢迎大家关注了解!
>>免费领全球留学白皮书,了解各大学报考条件、费用、开学时间、含金量
跟了12年的美国博士后导师,影响我最深的不是科研,而是家庭
本文作者回忆自己跟了12年的美国博士后导师,她说:每每回忆这12年,我发现从他那里学到最珍贵的并不是科研。这12年,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他们一家如何用爱,智慧,宽容和勤奋建起一个温暖亲密又强壮的家庭,成功养育了三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今天特别想说说我的前老板/博后导师,挺想他的。
我老板看上去就是个普通的美国老头儿,其貌不扬,笑起来挺阳光。总穿着那两件休闲外套,一蓝一黑,式样一样,一看就是在买的。他常穿的那双鞋比衣服看起来好多了,如果你向他提起,他会告诉你那是在ebay上成功标来的二手货哈。
当然,如果需要,他也可以打扮地很像个医学教授。偶尔他也需要换上白大衣挂上听诊器或者穿西装啥的,消息一传出来,我们会蜂拥而去看两眼鼓励鼓励他哈。科研上,他的聪明,勤奋和高效众所周知,我们的实验室似乎永远在忙最后一个实验,总在忙着写稿忙着投基金(苦逼)。
老板人挺实在,不过毛病也挺多,最出名的一条就是脾气大,气走了不少人。我们隔壁实验室的老是佯装关心地问,“你们老板今天又怎么啦?” “没啥啊,他今天表现还不错,呵呵。” 我们早就习惯了好不好。
他是典型的处女座,事事要求高,每天各种挑剔和看不惯。发给他的草稿,但凡有一点点格式不对或者忘了Spell Check,他绝对不会往下看,一秒钟内退给你,一个字不写(无药可救)美国博士后,其他的我不提也罢。
就这样,我师从他12年,专注研究一个罕见疾病,一起把猜想变成结论,把数据变成论文和基金,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我也像是他的家人,看着他的三个孩子渐渐长大。
有意思的是,当我离开后,每每回忆这12年,我发现从他那里学到最珍贵的并不是科研。这12年,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他们一家如何用爱,智慧,宽容和勤奋建起一个温暖亲密又强壮的家庭,成功养育了三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他们这一家人”比起这些年我们一起努力获得的科研成果更深地印在我了的脑海里。
他毛病真不少,但幸福得让人羡慕。
他常常对我们说, “I well, and I have a very good .” 如果有一天他能看到我写的这篇回忆,我猜他仍然会说: “To be , I well.”
家庭时间是最重要的
如果没有家庭,我的老板就是个典型的工作狂,这一点我们从不怀疑。
和他的初次见面挺特别。他邀我去办公室面试,开场白还没完,他的手机就响了,“Hi, dear…”跟了12年的美国博士后导师,影响我最深的不是科研,而是家庭,显然是太太的电话,问长问短那一顿甜蜜,并没有因为在面试而中断。
10分钟后,有人敲门,一男一女两个十岁的大孩子笑眯眯地拿着午餐盒送饭来了,“hi, dad…”,于是他顺便就给我介绍了他的老大和老二,我们还讨论了他们买的蛋炒饭。
第一次面试就见了他的家人,很意外也很温暖。我以为那只是巧合,后来才知道那是人家的常态。
无论多忙,他们总能找时间在一起。
老板的太太是一名忙碌的医生,三个孩子那时候还是中小学生,可以想像他们有多忙,不过他们一家人总是想方设法在一起。那么多年里,我从没有见过老板晚下班,一到点,家人电话就来了。
老板需要经常出差,只要孩子们没课他们一定全家一起去,要不然他就尽量安排晚班飞机QS100名校留学,等孩子们睡了再走。每次出差回来,他极少叫出租车,情愿在机场工作一会儿也要等家人来接。
他家的孩子一放假就会来我们实验室帮忙,什么都干,刷瓶子修电脑做文秘外加给老爸买饭。有时候他周六来上班,孩子也会跟来帮忙。
美国人非常重视家庭度假那是真的。
这12年,他们家每年至少度假三次,还没算上平时开学术会捎带的。每次走之前,他会抱歉地通知我们,电脑被家人没收了,度假期间他将无法工作,如果你们有什么news(实验结果)直接打我电话哈。你说谁会打。
对他来说,太太孩子的事永远排第一,他的手机永远对家人。
开会的时候听到他说, “Hi, (小女儿) …” 那是常有的事儿。他和太太每天电话那个叫频,他也从不避讳让我们知道,什么儿子摔了啊,小女儿今天有party啊,大女儿学校有表演啊,再小的事他俩都会商量,话说不完。
我们实验室搬家后,他和太太终于在同一个医学院工作了,不仅办公室离得很近,离家也很近,于是你可以想像噢,他们每天一起上班一起午餐一起下班回家,然而热线电话并没有因此减少。
有些道理我当了妈后才懂,你有没有时间陪孩子家人和你做啥工作有多忙真没太大关系,关键是你有没有真正把孩子家人放第一位,舍不舍得把时间给他们。
教给孩子勤奋的生活态度
我来美国前常看到评论说美国人很懒,美国家长特别放任自由等等,这不是真的噢。
这十几年我所熟悉的美国人无论在工作还是家庭生活上,都特勤奋。首当其冲就是我前老板。
他每天早上4点起来工作,7点到实验室,他的日历上每天的总是密密麻麻的。我们的科研项目多,学生也多,但每个人的每个实验他都要一一过目。
他是迄今为止我遇到的最高效的人,100%的行动派,计划一订马上执行,平时回email,改稿,开会,他从来都是马上就做。我们每次准备投稿前,他会在下班前把最后一稿发给所有相关的人,他的email里一定有这一句:“请务必在明早8点之前将你的意见发给我。” 然后第二天的中午前一定就投稿了。
和其他老板不同的是,他要求所有的在没加入实验室前就要申请基金,然后不管你拿得到拿不到,每年都要不停地写申请。我们有时候不免抱怨他“嗜钱如命”,后来才感恩这是多好的培训。再小的申请报告他都会和我们一稿又一稿逐字逐句改,我原来以为每个老板都这样,后来才知道我们这叫幸运。
他从来不觉得努力工作有什么值得称赞的,“ work hard, right?” 他认为认真努力做事是最最基本的生活态度。
他对孩子的要求和对学生的要求一样:专注,认真,勤奋。
他们家孩子从小不看电视,不玩电脑游戏,第一台电视机是等老三上了大学后才买的。每天晚上他们全家一起学习工作,晚上9点前务必上床睡觉。他每天4点起来工作,孩子们6点起来运动,然后各自上学去。每逢假期,除了家庭休假,他们一定把孩子们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时间安排地满满的。
他曾说他育儿的方式就是Fill them up,就是要让孩子们勤于做各种事,总有目标,并在其中享受到成就感,这样他们就越做越爱做,越做越能做。
这一点我体会很深,跟他12年忙了12年,虽然辛苦,但很充实很受益。
我也越来越觉得无论工作学习还是家庭,专注,认真和勤奋是成功的最基本要素。
建立一个志在必得的家庭团队
我的老板还有一个毛病,就是每次一公开演讲就紧张,即便已是讲得烂熟的内容,即便是再小的会场,他一上去就不自在。这对于一位资深教授来说可谓大忌,说实话我们都不太能接受,但他的家人从未觉得丢脸。
他在学校的每次演讲,坐在第一排的总是他的太太和孩子。如果你问我什么是 ,这就是。
他们家人之间消息之灵通行动之迅速,至今是件神奇的事。
比如有时候我老板在晨会发脾气,中午他太太和/或孩子(下午估计没课)就买好午餐找他吃饭来了;有次下班的时候我们发现实验室的冷冻箱坏了,必须赶紧转移样品,不出10分钟,他儿子就来帮忙了;论文被接受之类的好消息刚到邮箱,他们家人就送点心来庆祝了;基金被拒这样的坏消息一来,他们通常直接把他接走散心去了哈。
每次看到他们在一起做事,总觉得他们家就像一个志在必得的团队,A Team。
这些还只是我们看到的部分,我相信他们家人之间的爱,关心和支持远比我们能看到的丰富得多。
和孩子一起完成任务
他们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喜欢一起做事,还喜欢差孩子做。
买菜,修车,聚会,搬家,买房,旅行,甚至报税,事无巨细他们都一起讨论,一起合作完成。老板和他太太在这些事里充当的角色就是顾问,其他全部由孩子们来执行。
我听到过的小事比如老爸该穿什么衣服去参加老二的毕业典礼啊,买机票哪家更便宜啊,Party准备吃中餐还是泰式啊啥的,这些没啥稀奇,我们也会。不过,他们家孩子做过的一件大事让我不得不对他们这个家庭团队刮目相看。
我们实验室曾大搬过一次,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搬家前两个月,他们决定把老房子(豪宅)和家具卖了然后在新城市重新买房,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于是他们弄出几个常常的清单,执行人全部是孩子们噢。老二老三(还是中学生)负责卖家具,写广告发广告电话联系到收钱全包。老大当时在要搬去的城市上大学,正好负责找经纪人看房及各种沟通。家里所有东西从打包到联系搬家公司,还是孩子们,厉害啊!
我老板每天就在办公室里等着。
从小这样锻炼,怪不得他们家的孩子后来能轻松成功地管理好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毫不避讳地表达爱和赞赏
我没来美国之前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美国人表达爱的方式总觉得有点装,来了美国后发现人家真不是装出来的。
他们家每个电话的结束语都一样:“I love you.” 如果是孩子们的电话,基本都是这调儿:“! ! Good job! I am so proud of you…”。
他的手机里办公室里都是家人的照片,这一点是我很喜欢美国文化的地方。
我刚来美国时跟老板出去开会,饭后听一帮教授们(男为主)聊天,“my wife…my …” 呵呵,反正在国内我没见过这场景。我以为是偶然,后来才知道这也是常态。
我老板办公室里的照片常常换,不过换来换去都是家人的,这还真不是显摆也不是为了显示亲民,就是看了让人放松开心,工作压力大的时候,看看孩子老婆的笑脸,是不是顿时有了幸福感?
老板自己穿衣服品味不怎么样,但是每个结婚周年给太太选择首饰却出手不凡,一看就知道他花了不少心思和银子。
每天下班,他们你等我我等你一起散步回家,我常常从四楼遥望他们边走边聊远去的背影,真好。
还有件事我一直记得,他老大刚上大学的前半年,他每两周开6个小时车去另一个城市接她回家,来回12个小时啊你想想。但我们从没听他抱怨过,他只说在高架上如何飙车如何幸运地躲过警察,还有哪里加油便宜之类。
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难道她不能自己回家吗?” 然后他说:“Kids need that .”当时我没太懂(还没当妈)。
上周,我家小朋友突然问我:“妈妈你明天可以早点来学校接我吗?” “怎么啦?那个课外班不好玩吗?” “没有,我就希望你早点来接我,一次就可以。” 早接她的那天,看到小朋友从教室走出来时幸福的笑脸,我突然就懂了,小朋友就是需要一种爱的仪式(在课堂上当着大家的面被妈妈早早接走啦)来体会你对她的爱哈。
他们家三个孩子的感情也好到让人羡慕。虽然说性格迥异,老大热情周到,老二害羞,老三聪明伶俐,但兄妹间情真意切,每次去他家Party,他们仨总粘在一起玩一起做事,特别融洽。
后来他们陆续考入藤校离开了家,听老板说他们之间经常飞来飞去给彼此惊喜,参与彼此的校园生活。
我老板脾气不好,在家里也免不了要犯,但我发现这个毛病并没有影响孩子们对他的尊重,事实上这或许还让他们的家庭更亲密更强壮。
这点我很好奇,于是查了些研究报告,我惊讶地发现,“A home is where anger in ways.”当我们学会用健康的方式表达怒气,甚至可以赢得家人更多的信任,让感情更亲密和牢固。
这些年,我发现老板虽然时不时火气还会上来,但是持续时间越来越短,我相信这和他们家人对他的爱,包容和支持很有关系。
“It’s just the way he is, and we are fine with it.” 他的女儿这样说。
一个健康的家庭可以坦然接受每个人的不完美/不同,并因此学会宽容,爱与支持。
孩子的幸福感源自于家庭
家庭幸福真的那么值得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吗?
你可能已经在朋友圈看到哈佛大学那个出了名的关于幸福的研究(The Study of Adult )。
75年前,几个哈佛的学者选了268个哈佛二年级学生和456个波士顿市区的男孩,决定用特殊的方式记录他们的人生,75年过去了,大多数人走了,但研究仍在继续。
这724个真实而浓缩的人生故事无疑是这项研究的最伟大之处,然而最令人感叹和释怀的还是哈佛学者们从这些故事中读出的幸福密码:“幸福源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家人拥有良好的关系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来源。”
如果这个研究还不够说服你,我再加两个。
我是研究罕见病的,有位前辈曾说:“罕见严重疾病是上帝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来透露生命的真相。” 怎么理解呢?比如我们小病人的某个基因上有个小小的突变,这导致他们迅速衰老,生存年龄不到13岁,于是我们就知道了,这个基因上的这个密码(突变)很重要,和衰老有关。
这就好像是给了侦探一条明显独特又重要的线索。由此我在想,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罕见的极端时刻是否也透露了我们生活的真相呢?
前段时间看新闻,有个镜头让我印象尤其深刻。
记者在现场采访一对绝处逢生的夫妇,飓风刚在瞬间摧毁了他们美丽的家和大部分财产,他们浑身湿透,精疲力尽,和孩子们紧紧相拥在一起。记者问那位丈夫:“你们失去了什么?” 他说:“我们失去的大多数都可以重来,这可能需要些时间,但我们一定会重新拥有。” 然后,他看了看他的妻子和孩子,忍不住哽咽了:“感谢上帝让我们没有失去那些无法重来的。”你是不是也为他们觉得由衷地庆幸?
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你刚刚躲过一场大的灾难,当危险过去,你从藏身的地方爬出来,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不用想对吗,赶紧找自己家里人啊!
汶川地震中最让我们揪心的是什么?是倒了多少楼房损失了多少财产和持续上升的伤亡人数?还是那一张张失魂落魄生不如死失去亲人的所谓幸存者们的脸?
我看过一个灾后重建的报道更让我揪心。灾难过后的几年里,幸存者们虽然住进了漂亮的新房子走在焕然一新的街道上,重新有了工作,有些人还重新建立了家庭又有了孩子,更多人选择远赴他乡。
但是心理学家的随访发现,那些在灾难中失去了亲人的,他们中的很多人“难以再有幸福感”,很多人在灾后几年最终选择用极端的方式摆脱痛苦,这些人里有老师还有警察,数字惊人。“他们实在撑不下去了”,一位心理工作者说。
你也许还听说过另外一些生命极端时刻的调查,比如临终调查,结论都一样:在失去时我们发现,人生中最珍贵最值得珍惜带给我们最多快乐的是爱,不是其他。
我们是多么希望孩子们能有幸福的人生,这么说来,我们是否应该早点让孩子们了解幸福的真相?那么,你决定怎样告诉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