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蝉联主榜(即综合性大学排名)前三位。北京协和医学院位列医药类大学排名第一,上海财经大学位居财经类大学排名榜首,北京外国语大学名列语言类大学排名第一,中国政法大学位列政法类大学排名榜首,中央民族大学占据民族类大学排名首位,上海体育学院领跑体育类大学排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中夺冠。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身是“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自2015年首次发布以来,以专业、客观、透明的优势赢得了高等教育领域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已经成为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和权威参考价值的中国大学排名领先品牌。
“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对象是中国1000多所本科层次的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大学、7类单科性大学、4类非公办大学,采用差异化的指标体系分别排名。“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设置了十大评价模块,细分36个评价维度,内嵌100项评价指标美国藤校留学,涉及345个评价变量,是对中国大学办学水平的立体化监测式评价。
陕西共有7所高校位列主榜百强
西安交通大学位列全国第10名
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的上榜高校共有590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连续9年蝉联全国三甲,实力强劲。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位列全国前五。其他位列全国前十名的大学依次为南京大学(第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华中科技大学(第八)、武汉大学(第九)、西安交通大学(第十)。
陕西高校在本次排名中稳中有进,有7所“双一流”高校稳居主榜百强(即综合性大学排名),数量位列全国第五。总体来看香港财经大学排名,共有1所高校位列前10名,有7所高校位列百强,有12所高校位列前200名。
除西安交通大学位列全国第10名,继续保持了全国头部高校的领先位置外,西北工业大学(第25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39名),稳居全国50强高校之列。西北大学(第65名)、陕西师范大学(第67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74名)和长安大学(第88名)均位列主榜百强。尤其是陕西师范大学在本次排名中进步4个名次,迎来了其自201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以来的历史最佳成绩。
另外,西安理工大学位列第117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位列第122名,陕西科技大学位列第131名,西安科技大学位列第171名,西安邮电大学位列第192名。
单科类大学排名
在单科类大学排名中,陕西省各类高校百花齐放,在各榜单中均有上榜。
2023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陕西中医药大学位列第54名,西安医学院位列第75名。
2023软科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中,西安财经大学位列第29名香港财经大学排名,2023中国大学排名:西安交大全国前十,陕西7所上榜百强,居全国第五!,与去年相比进步3个名次。
2023软科中国语言类大学排名中,西安外国语大学位列第9名,与去年相比进步2个名次。
2023软科中国政法类大学排名中,西北政法位列第5名,排名表现优异。
2023软科中国体育类大学排名中,西安体育学院位列10+。
艺术类名单
民办高校排名
在民办排名高校中,陕西高校依然是西部地区排名兵,共有8所高校上榜民办高校主榜,3所高校上榜民办单科性大学排名。其中,西京学院位列主榜全国第7名,西安翻译学院位列民办语言类排名第3名。此外,西安培华学院(第47名)、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第50名)、西安外事学院(第54名)、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第78名)、西安思源学院(第80名)均进入民办大学主榜百强。
首次公布的民办财经类和语言类高校排名:
2023软科中国民办财经类高校排名中,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均位列20+。
2023软科中国民办语言类高校排名中,西安翻译学院位列第3名。
香港财经大学排名,财经学专业大学排名榜 全国49所财经大学排名
魔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财经学专业大学排名榜 全国49所财经大学排名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本文目录一览:
财经类大学排名
财经类大学排名:
1、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位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重点大学。
2、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简称中央财大、中财大,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
3、对外经贸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omics),简称贸大(UIBE),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4、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高校。
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简称中南大,位于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上海财经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央财经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对外经贸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西南财经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全国49所财经大学排名
全国49所财经大学排名如下:
1、上海财经大学
2、中央财经大学
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西南财经大学
6、东北财经大学
7、江西财经大学
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9、浙江工商大学
10、南京财经大学
我国财经类的院校数量很多,仅公办的本科院校全国就有50多所。除了宁夏、青海、西藏以外,其他省市都可以看到财经类高校的身影,真可谓是遍布大江南北。
我们粗粗划分一下财经类院校,可以大概分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带“国字”号的院校。这一类院校一般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创办的时间都比较长,校龄基本都在40年以上,这些院校的特点是牌子响,师资雄厚,财大气粗,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像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
第二个层次,就是省属地方院校。这一层次院校,一般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创办的,或者是和其他相近的院校“变脸”而成的。
这一部分院校的特点就是地域性比较强,学科也比较繁杂,办学的地点一般是在省会的城市或者是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像南京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云南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等。
第三个层次,就是行业性的院校了。这些院校一般是原来的国家其他部委主办的院校,这样的的院校,一般规模比较小,专业比较少,但是特色很鲜明,在他们这个独特的行业当中,有着比较良好的口碑,比如说北京物资学院、南京审计学院等。
除了以上的的财经院校,其他大学的院校里也有很多财经类学院,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的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的经济学院、武汉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等,这些大学里面的财经学院中的财经专业,都是出类拔萃的!
魔幻网
中国财经类大学排行榜2023
魔幻网()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国财经类大学排行榜2023的相关内容。
2023软科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的上榜高校有55所,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位列前五。
2022年相比,财经大学排名前十的学校变化并不大,但是西南财经大学反超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跻身第四。另外第十位也有所变化,去年排在第十位的是南京财经大学,今年排在第十的又变回了北京工商大学。五财一贸继续占据榜单前六。
除此之外,江西财经大学这两年表现属实优秀,反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位居第7位,成为最接近五财一贸的存在。另外,河南财经大学首次入榜前20香港财经大学排名,财经学专业大学排名榜 全国49所财经大学排名,进步了四名,对比2021年至2023年近三年的排名数据,这3年五财一贸始终牢牢占据了前六的位置。尤其是在全国排名上,往往比第7名要高上不少。
上海财经大学简介:
上海财经大学香港财经大学排名,简称上海财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研究型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上海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
截至2020年8月,学校拥有7个学科门类;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占地812.9亩QS100名校留学,共有三个校区,有专职教师1001人,其中正高级234人、副高级358人。截至2022年,上海财经大学位列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名第33名。
香港财经学院的含金量,广东高校教学实力榜出炉,中大和深职院斩获冠军
教学成果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实力体现之一,广东哪些高校教学成果更多呢?南方教育智库独家梳理省教育厅公示的2019年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拟获奖名单,推出“广东高校教学成果实力榜”。
在本科院校中,拟获奖总数前5位的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在高职院校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位居5强。
可以看出,对接产业、对接国际化发展的教学实践不断增多,正引起高校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改革。
深大汕大成教学改革“黑马”
一年一度评选的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研究机构教学成果的肯定,也是全省教育教学水平的风向标。
在225项高等教育类拟获奖名单中,传统强校实力十足。从总数上看,中大(22项)、华工(18项)、华师(13项)、暨大(12项)、华农(11项)位居前5位。此次共设5个特等奖,由中大、华工、暨大、华农、南方医5所高校摘得,成为获奖含金量最高的五强本科高校。
随着高水平大学、“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推进美国top30名校留学,一批新兴高校的教学改革正崭露头角。深圳大学(8项)、汕头大学(7项)、广州大学(6项)等一批地方高校获益于省市支持,近年发展迅猛,在教学方面创新探索,占据全省本科院校第8至10位。
此外,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药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等一批纳入“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的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均获3项一等奖。
今年多所民办高校教学成果也迎来丰收香港财经学院的含金量,广东高校教学实力榜出炉,中大和深职院斩获冠军,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等一批民办高校摘得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2所合作大学也各摘得1项二等奖,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深职院、广轻工、顺职院稳居高职前3位
高等职业类教育教学成果奖今年共评选出159项香港财经学院的含金量,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8项)、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12项)、顺德职业技术学院(11项)稳居前3位,且各获得1项特等奖,成为广东高等职业类教育教学成果的领头羊。
此外,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9项)、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8项)、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7项)、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7项)、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6项)、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6项)、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6项)位居第4至10位。
总的来看,广州、深圳、佛山等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成果不断涌现,而清远职业技术学院(3项)、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项)、茂名职业技术学院(2项)等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也持续迸发教学改革活力。
此外,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获得该类别2项一等奖,韶关学院获1项一等奖,成为本科院校探索高职与本科贯通人才培养的典型。
70%高职获奖成果由校企合作完成
在高等教育类和高等职业类共384项获奖项目中,南方教育智库梳理发现,获奖的教学项目普遍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国际化。
在高等教育类,华南理工大学李正团队完成的《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一等奖,探究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同获一等奖的还有岭南师范学院马琳团队完成的《校地合作,协同育人的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征在高等职业类项目更加鲜明,超过70%的获奖项目均由高校与企业合作完成,例如《国际视野下产教融合精准培养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创新与实践》由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共同完成,斩获特等奖。
【记者】姚瑶
【校对】罗健鹏
【作者】 姚瑶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号~自营号~日报时政部自营号~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