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小伙伴们!想知道港澳学校为何如此吸引人吗?它们手握顶尖教育资源,国际认可度杠杠的!
录取灵活多样,就业前景一片光明,还有国际化的文化氛围等你来感受。性价比超高,错过可就亏大了哦!
一、教育质量与国际认可度
顶尖教育资源:港澳地区的学校,如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普遍拥有世界级的教育资源。
这些学校在国际排名中占据高位,如香港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6位,亚洲排名第2位,显示了其强大的学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国际化教育模式:港澳学校的教育模式深受欧美国家影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
这些学校通常采用研讨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历国际认可:港澳学校的学历在全球范围内享有高度认可。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在申请海外顶尖名校或就业时,其学历证书通常能够得到广泛认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升学和就业机会。
二、录取途径与招生政策
录取途径多样:港澳学校的录取途径多样且灵活QS100名校留学,学生可以通过高考统招提前批、独立招生、国际生、副学士/先修班等多种方式申请入学。
这些途径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申请。
招生政策宽松:与内地高校相比,港澳学校的招生政策相对宽松。它们通常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力,而不仅仅是学术成绩。
这使得一些在内地可能无法进入顶尖高校的学生有机会在港澳地区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三、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就业前景广阔:港澳地区的经济发达,就业机会众多。许多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在香港和澳门设有办事处或分支机构,这些机构通常会优先招聘本地高校的毕业生。
此外,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qs排名,港澳学校有什么优势?,港澳地区的毕业生在内地也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职业发展机会多:港澳学校的毕业生在职业发展方面也具有更多机会。他们可以在香港和澳门的金融机构、跨国公司、政府机构等领域工作,积累丰富的职业经验。
同时,他们还可以利用港澳地区的国际化平台,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和人脉资源。
四、国际化氛围与文化交流
国际化氛围浓厚:港澳地区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拥有国际化的文化氛围。在港澳学校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思想,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文化交流机会多:港澳学校通常与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国际交流和学习机会。
这些机会包括海外实习、国际学术会议、学生交换项目等,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五、性价比与留学费用
性价比高:虽然港澳地区的学费相比内地高校要高一些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qs排名,但考虑到其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国际化的学习环境,这些投入通常是值得的。
此外,与出国留学相比,港澳地区的学费和生活费用相对较低,使得更多家庭能够承担得起学生的教育费用。
奖学金与助学金:为了吸引优秀的国际学生,港澳学校通常提供丰富的奖学金和助学金项目。这些项目包括学术奖学金、助学金、研究奖学金等,旨在帮助学生减轻经济负担并鼓励他们在学术和研究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综上所述,港澳学校在教育质量、国际认可度、录取途径、就业前景、国际化氛围与文化交流以及性价比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些优势使得港澳学校成为许多学生和家长的理想选择。
#港澳学校有什么优势?#
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学费,香港商业专科学校学费 港城大学商学院金融专业学费
今天青橄榄小编整理了香港商业专科学校学费 港城大学商学院金融专业学费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港城大学商学院金融专业学费 港城大学商学院金融专业学费
入读大学教资会资助的全日制学位, 港大、中大、科大、理大、城大、浸大、岭大、教院都是$42,100一年, 不包括宿舍费、书簿费及其他杂费(如学生会会费、入学保证金、租金等), 四年共$168,400. 有些不只读4年, 例如医科及牙医读6年, 同双学位要读5年.
有些大学提供 , 头4年每年都是$42,100一年, 第五年会是自资性质. 如理大要$54,730一年, 科大是$60k一年.
大学教资会学位及 最后一年可申请政府资助及贷款.
非香港本地学生的话,香港大学向非本地本科生收取的学费将增加1.6万元至每年13.5万元;理工大学、岭南大学和浸会大学的学费均从10万调高至11万元;香港教育学院则将学费由8.5万上调至每年10万元
香港商学院留学要多少费用 一、香港留学前期准备费用
1.雅思等语言成绩报名费用:
2.GRE考试的报名费用:
3.申请费:香港各大学校的申请费用,一般都是两百港币左右;
4.香港留学的普通签证费用为 $ 160、过境签证 $ 84左右;
5.中介费用:根据留学掌握的情况看,申请香港留学的中介费一般在15000-20000万元左右。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也可以登录文都国际教育官网进行一对一的咨询。
虽然香港各个院校没有像欧美那样对担保金提出明确的要求,但在签证申请的过程中,一般学生都会准备10–15万的港币,提前存入。
二、香港留学学费
香港的大学相较于欧美这些热门国家来说,比较便宜,因此香港留学也成为中低产阶级家庭的首选,那么,香港留学一年的学费需要多少呢?
1.不同的阶段去香港留学,其留学费用不尽相同,如:
(1)去香港读高中,其费用在约在8-10万港币/年(RMB:6.9-8.7万元/年)
(2)去香港读本科,其费用约在12-15万港币/年(RMB:10.5-13.7万元/年);
(3)去香港读研究生,其费用约在105,000港币-218,000港币/年(RMB:91527.1-.89元/年);
2.不同的地区,其留学费用也截然不同,如:
(1)香港岛地区的费用:
如位于该地区的香港大学,每年的学费约10万港元(RMB:8.7万元)左右,生活费约5万港元(RMB:43584.3元)左右;
(2)香港九龙地区留学费用:
如位于该地区的香港理工大学学费11万港币—20万港币/年(RMB:9.6-17.43万/年),生活费6万港币/年(RMB:5.23万元/年);
(3)香港新界东地区留学费用:
如香港教育大学的学费在110,000元港币(RMB:95877.2元);住宿费:每年约为港币11,300元至16,950元(RMB:9849.21-14773.81元)不等;
3.香港知名学校各专业学费明细:
(1)香港科技大学
学院专业学费
工学院工程企业管理150,000港币
资讯科技140,000港币
大数据技术180,000港币
化学生物分子工程140,000港币
理学院化学120,000港币
金融数学180,000港币
环境健康与安全110,000港币
商学院投资管理350,000港币
环球管理220,000港币
经济学195,000港币
会计240,000港币
人文学院环球中国研究120,000港币
社会学115,000港币
(2)香港中文大学
专业学费
市场学220,000港币
会计260,000港币
金融340,000港币
房地产与酒店管理190,000港币
计算机工程140,000港币
数据科学与商业统计55,000港币每年(两年项目)
电子工程132,000港币
新媒体150,000港币
(3)香港大学
港大分为政府资助项目和自费项目,政府资助项目包括MD;
MS; MArch (FT); MLA (FT); MSc() (FT); MSc() (FT);
PGDE; LLM(Human ); PCLL (FT) (two : – and
self-); MRes(Med) (FT); ( ) (FT); and
( ) (FT).学费费针对非本地全职学生为146,000港币每年。
而自费项目的学费将会更高,计价方式也根据学系项目而各有不同。
商学院:
经济学硕士:210.000港币
金融硕士:372,000港币
三、香港留学生活费
1.住宿费用:香港高校的宿舍分为两人房和三人房,一年的住宿费,一般在7000港元左右,配备了空调、厨房等设备。因为宿舍有限,又要保证非本地生 (内地学生和国际学生)住寝室,所以一般来说,住宿舍的香港学生比较少。
但香港的大学宿舍都不提供枕头、棉被等物品,所以去香港的时候,可别忘记带条被子,被子不用太大,中等的就行。被子在那里的价格都很高。当然也可以向宿舍管理站租用,不过价格昂贵,每天的租金大约是35港元。
除了宿舍学生也可以自己租房子,不同的房子房租也不同,从唐楼上下铺到酒店,差别亦是极大。基本上,唐楼上下铺1000-1500港元,单间X2;洋楼上下铺1200-2500港元,也有2500-3000港元的,比较少,单间X2。住客厅的话1000-2500港元,也有狮子大开口3000港元以上的客厅,能不能租出去就是八仙过海了。中文和科大住学校附近的村屋很便宜,很多时候2000港元以下就有单间;港大由于处于港岛区,住宿比较贵。
2.伙食费:60(每天)×30=1800港币/月,学校宿舍都会配备厨房,如果自己动手做饭的话肯定会更加便宜。
3.网费:港元一个月—pccw约304港元一个月30M(评价最好的)
4.电话费用:香港的电话分成储值卡和上台,接听电话和拨出都算时间。电话不多的情况下储值卡就好,有香港0.1一分钟,内地0.9一分钟;还有香港内地都0.25一分钟的。
5.短途旅游费和同学聚会或购物等费用在1200-2000港币/月(因人而异)
港校硕士项目的学费一般最低在十万港币左右,以理学院和工学院的项目较为便宜,大致在十五万港币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学费,香港商业专科学校学费 港城大学商学院金融专业学费,商学院的项目相对来说较为昂贵,三大的一般商科学费都是在二十万左右。而最贵的金融投资学项目大致在三十五万元。
香港大学学费多少钱?
学费高,高5000块一年QS100名校留学,待遇和正常一样。
大学较高收费专业,所知道有两种类型:
一是中外合作培养,由于使用外方教材需要版权费、外教任课待遇、国外学位注册费等,学费较高。这类因学校不同,而收费也不同,一般年学费23000–60000元不等。
二是软件工程、微电子工程等专业,由于实验、上机等课程多,学费较高,软件工程专业一般学费每年10000–16000元。 青橄榄
使命
在大学理念支配下的大学使命要求大学培养的学生首先是有高尚品格的、有教养的人,这样符合大学的本质。这个使命是指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净化学生的心灵、修养学生的品行、锻炼学生对事物进行批判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
正如英国著名教育理论家纽曼所认识到的:“从功利派的论点中看到了真正教育的死敌。新大学在功利派理论的指导下,更看重的是专业培训而不是文化要求,是考试及结果而不是心理过程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学费,是对事实的被动获取而不是心智的一般活动。”纽曼所指的“新大学”,是违背了大学的逻辑而将按市场经济的逻辑和政治的逻辑当作它的使命来运行的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大学
如何报名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2023.1.10[羊城晚报]–港校北上,将如何影响高等教育格局?
文/羊城晚报记者孙唯王沫依图/受访者提供
刚刚过去的2022年,对于香港高校进军内地有着重要意义。9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开学,也是在这一年,教育部依法批准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筹备设立。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港校纷纷“北上”,与越来越多的香港学子一道,在内地开拓着新的机会。
教育部港澳台办主任刘锦表示,截至2022年9月底,教育部已先后批准内地与港澳高校共同设立本科层次及以上合作办学项目19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作办学机构3个,包括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以下简称UIC)、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通过开展合作办学,有力推动了内地与港澳高等教育的融合发展。”刘锦说。
香港高校“北上”似乎已成“潮流”,并且不少高校的合作项目也已经突破广东,深入内地。港校因何“北上”?又将对高等教育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此,记者深入采访了三所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的高校负责人,一探究竟。
因何而来?
香港高校“北上”的“前世今生”
合作办学是世界不少国家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之一。1995年1月26日,原国家教委发布《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拉开了合作办学的序幕。从1995年到2022年这27年间,中外合作办学、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起来。
长期以来,香港扮演了内地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其高等教育亦博采众长,兼具东方与西方的优势。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正式发布。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教育机构与内地(大陆)教育机构合作办学,亦参照此条例。
《条例》详细规定了合作办学机构的设立途径。这引起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的注意。“当时香港浸会大学吴清辉教授是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与许嘉璐教授相识。他们得知这个条例正式出台后,一颗种子开始萌芽。”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汤涛院士是UIC从成立到发展的见证人如何报名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谈起中国第一所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高校建设的初衷,他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年许教授和吴教授的想法是非常有见地的。他们认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内地高等教育向近代高等教育发源地的西方学习得比较少。高等教育本身必须要博采众长,香港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与西方有密切联系,同时又兼具了中国的传统特色,因此,我们可以把香港的高等教育经验拿到内地来,做一个试验田。”于是,建立一所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的高校便成为了二位教授的共识。经过多方考察与反复研判,2005年,UIC成立。
UIC成功设立后,其高英文比例的教学环境、博雅教育办学理念,以及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吸引了大量优秀学子报读。在UIC率先“吃螃蟹”之后,香港高校将目光瞄准了中国的创新高地——深圳。
2011年,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正式成立。作为处在世界大学各类排行榜前列的顶尖高校,在当年选择深圳,无疑是看到了深圳乃至内地发展的强大潜力。时任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表示:“研究院是港大科研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亦是港大研发工作在内地的延伸,它同时肩负着将香港大学科技成果向内地转移的使命。”2021年,深圳与香港大学签订《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大学关于在深合作办学备忘录》,市校在深合作共建香港大学(深圳),标志着香港大学也将进军内地。
与香港大学拥有同样眼光的,还有另一所名校——香港中文大学。其实早在2009年,港中大就已经成立专责小组,开始探讨在深圳办学。经过多方论证与评估,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正式宣告成立。在校长徐扬生院士心中,粤港澳大湾区一定会走向深度融合。到那时,“真正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往前走的,一定是国际化的人才,同时也是了解祖国、了解大湾区、了解广东、了解香港、了解深圳的人才。”徐扬生说,“当年不论是香港高校还是内地高校都无法做到这一点,我相信我们有责任来培养扎根大湾区未来20年的国际化一流人才。”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诞生也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诞生。1994年,时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吴家玮提出,对标旧金山,建设深港湾区。20多年过后的2018年,香港科技大学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及广州大学签订三方协议,合作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港科大创立之初,就一直十分重视与内地的合作,是最早进入内地的香港高校之一。从1999年至今,港科大已经在大湾区的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建立了研究院、研究中心和孵化港,和广州南沙的渊源尤为深厚。
从2003年的南沙资讯科技园到2007年的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港科大早已在南沙打下基础。港科大(广州)协理副校长伍楷舜教授表示,港科大(广州)所在的位置有快速通达港澳的交通枢纽,有利于港科大与港科大(广州)的师生交流互访,为两校在科研、教学方面开展密切合作提供了基础。此外,南沙区还精心规划庆盛先行启动片区,为学校提供一流的配套服务。“港科大(广州)乘国家发展战略之东风应运而生,可以说是‘生逢其时’,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说。
除了上述高校,香港都会大学(肇庆)、香港理工大学(佛山)等也已在推进当中。《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加快推动香港城市大学、香港都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港澳高校来粤办学。到2025年,新建3-5所粤港澳合作办学机构。
管理、教学、东西融合……
香港高校带来了什么?
相比于高等教育成熟且实力强劲的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高等教育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期。“国家首次提出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的概念,将大湾区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到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地位。”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研究员陈发军表示。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院校。UIC从招生模式、管理模式、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开展了教育的新实践。“我们在招生录取上,采用了60%高考成绩+30%学校面试成绩+10%中学成绩来进行选拔录取。这对于当时的广东乃至全国来说,都是相当新颖的招生方式。”汤涛说,“在管理上,我们采取了董事会管理的模式,这也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管理方式。”此外,UIC还采取了英文教学,上课的老师也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构成了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学生无需出国,就得到了很好的国际化铺垫。”
作为香港与内地合作办学的第一所高校,UIC采取了欧美高校的通识教育理念,实行“博雅教育”。博雅教育的特点是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多,讲求文理兼通,全方位关注学生身心成长。汤涛说:“多元化和宽口径的培养,可以让学校和学生更有生命力。我觉得这是合作办学能够带给内地高等教育的一些东西。”
多元化、宽口径的博雅教育方式,再加上向香港浸会大学借鉴的办学经验,UIC为内地的高等教育注入了一股新鲜力量,而最先感受到的必然是身在其中的学子。目前就读于UIC全球化与发展专业的香港学生赵港成对此深有体会。“我觉得这里的教学模式和香港差别不大,多用英文教学如何报名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2023.1.10[羊城晚报]–港校北上,将如何影响高等教育格局?,教授也十分注重讨论而非灌输,外籍老师也很多,专业课都是小班教学,阅读量很大。”
谈起香港高校对内地高等教育的影响,徐扬生则认为“国际化”与“融合”是两个关键词。“我们不能依赖引进国际化人才,而是要想我们如何培养自己的国际化人才。”徐扬生认为,想要办成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大学,并不容易。一所国际化的大学大到管理体制和学术水平,小到它的大学校历,都需要跟国际衔接,“比如说国际上其他大学的学生想要来学校交流QS100名校留学,但是学校却放假了,这肯定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徐扬生认为,国际化的大学也离不开国际化的教师和优质的学生。截至2022年12月,学校已面向全球招聘引进了520余名国际知名优秀学者和研究人员,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5名,图灵奖得主2名,菲尔兹奖1名,各国院士近30名。同时,学校学生的生源质量在广东省内也是名列前茅。“但这并不是成功。”徐扬生说,“我希望学校的青年教师在未来10年、20年可以出一个诺贝尔奖,我希望未来我们的毕业生也能被国外的顶尖高校当作人才引进,这才是成功。”
港中大(深圳)带来的另一个关键词就是“融合”。而融合首先就是文化的融合。“香港的文化与内地并不完全一样,在办学过程中所带来的挑战跟困难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大,也比我自己想象的要大。”徐扬生指出,香港的价值观、文化及其高等教育模式的国际化程度是相当高的,而内地仍处在国际化进程中。“这不仅要求内地的高等教育要逐渐国际化,同时香港的高等教育也要与内地融合,要学贯中西。”其次,文理也要融合。徐扬生表示,港中大(深圳)通过采取书院制,打破了学院和专业的界限,将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促进师生密切交流,朋辈一同成长。“把文科生当理科生,把理科生当文科生。”
而对于刚刚成立的港科大(广州)来说,它雄心勃勃,怀揣着“推进世界高等教育界前所未有的范式改革,为国家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的梦想,踏着青春风暴而来,用全新的教育概念打造了一所全新的高校,更“年轻”也更新。
港科大(广州)并不想在内地复制一所港科大,而是在“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框架之下,打造“港科大2.0”。因此,在香港科技大学已经有的学位,在广州将不再重复。“整个‘香港科技大学2.0’既能够继续发挥在传统学科领域的优势,又能在融合学科领域发力探索,互相支持才能两全其美。”倪明选说。
倪明选表示,在教师延聘方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采用与香港科技大学一致的学术标准与学术机制,将在学术成果认定、学科资源分配机制、实验室及科研设施、课程资源、学术资源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我想我们能够为内地高等教育带来科研、教学、知识转移等方面的系统性创新思维,培养面向未来、适应未来科技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尖端人才;培养具备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新知识转化能力的领军人才。”倪明选说。
面临挑战
未来香港高校在内地怎么走?
香港高校北上风头正盛,但未来仍旧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陈发军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与交流的主体意识和创新动力不足、教育合作与交流体制机制还未能完善、粤港澳合作办学受到法律和政策限制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面临的三个主要挑战。
“高等教育不可能单纯凭金钱或者政策就能‘造出来’世界一流大学,我们需要老老实实地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逐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汤涛坦言,以目前的情况看,香港的高等教育放在世界高等教育版图上,并非举足轻重,内地的高等教育也没有在世界上形成巨大的影响力。“但我们可以慢慢累积。大家尊重教育发展、尊重科技发展,未来是有希望的。”
对于香港高等教育与内地携手的未来,汤涛认为,每所香港高校都自有其特色,“希望香港高校进军内地时,能够把自己的特色发挥得更好。”同时,他也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香港高校应该有更多的计划性,有步骤地推进内地的发展计划。我认为,香港高校不仅可以在广东等一线地区发展,也可以走进二线地区,甚至走进更多、更远的地方。但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逐步达成共识。”
虽然当下,香港高校与内地合作办学的机构只涉足广东省,但不少香港高校已经与内地多所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项目,为学生带来更多元的授课体验。王先生就读于浙江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办的品质管理硕士学位项目,这一项目中,浙大与港理工的师资比例约为一比一,在他看来,香港教师学风严谨。“只要涉及数据,都会有引用的出处。”且教学风格也以交流分享为主,“知识上对我来说有很大帮助,在学习理念和方法上也与以前接受的教育完全不一样。”
徐扬生也同样认为,目前香港与内地高等教育的融合仍有待进一步加深。“我认为首先是要互相尊重,抱有同理心。”徐扬生表示,高等教育的融合是涉及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理念的融合。“我们现在自上而下的推动力量很足,但是自下而上的社会认同还不够,我们需要让内地和香港社会都认识到,高等教育的融合是一件好事。”同时,徐扬生认为,港中大(深圳)为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融合、科技创新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港中大(深圳)有责任来帮助国家培养人才、攻坚克难,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科学、区域发展提供真正的科研平台。”徐扬生说,“粤港澳大湾区现在需要国际化的办学,需要国际化的人才,需要深厚的高等教育底蕴。这也是港中大(深圳)前进的方向。”
“我们将在香港科技大学创校31年来所建立的传统学科深厚基础上,采用全新的、学科融合的学术架构,立志建成世界上第一所融合学科大学,为世界和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提供解决方案。”在未来,倪明选计划在学术架构、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知识转移等方面推动香港与内地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教师方面,港科大(广州)采用多序列的教师聘用和发展路径。学校设立的教学科研、教学、研究、工程师等序列的发展路径,支持不同背景、经历、专长的教师发挥所长,在融合学科的科研、育人方面协同互补,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在人才培养方面,港科大(广州)将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推行革新性的教学理念。“学校将改变传统的、流水线式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全面采用‘模块式’的课程超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倪明选说,“我们希望立足南沙、链接香港,依托大湾区内制造业的成熟积累,以南沙与港澳全面合作为契机,聚焦实验室知识向产品化阶段的转化,补齐一条南沙与香港科创协同发展的完整科创生命链条,助力建设大湾区内科技产业创新基地。”
专家声音
港澳高校可以成为国际人才“缓冲带”
全球化智库(CCG)秘书长苗绿博士
港澳和内地之间的高等教育交流非常早。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就有大量港澳学生作为侨生赴广东上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内地(大陆)对港澳台招生渠道有效拓宽,招收学生学历层次不断丰富,招生规模稳步扩大。2021学年,内地(大陆)高校共有港澳台在校生3.82万名,较2012年的2.53万名增长了51%。内地已连续多年成为港澳学生赴港澳以外地区升学首选。
港澳的高等教育机构国际化程度较高,国际学生、国际教师比例比较高。香港很多高校的国际学生和国际教师比例非常高,香港高校设置的专业方向与香港的重点行业关联比较紧密,例如文化与创业、医疗、教育、创新科技、环保产业等等。但内地高校一些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有些脱节。从传统上来看,香港高校比较注重应用型研究,但他们现在也开始强调基础研究和应用型研究并重。
我认为港澳与内地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首要目的是促进相互理解,交流融合,这就要进一步加强内地与港澳高校师生的交流。人才的成长需要更加开放的环境,不应仅限于高校内部。高校、企业、社会组织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打破校园的阻隔,引导内地和港澳师生深入社会,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样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文交流,使内地和港澳师生拧成一股绳,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共同迈进。
高等教育系统之间的交流固然能够促进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但要真的发挥对内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就必须加强与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的联系。港澳与内地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来说是重要的动力源。我们常将粤港澳大湾区对标旧金山湾区。旧金山湾区之所以有如此成就,源于大学与市场的相互成就。粤港湾大湾区的形成则是由政府主导推进的,高校与高科技企业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磨合。另外,港澳高校可以作为国际人才的“缓冲带”:内地人才在港澳高校可以获得国际化的熏陶,进而走向全球;外籍人才也可在此为深入内地进行适应和调整。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