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动态调查”正式启动,跨学科研究服务都市民生建设
7月17日,“广州都市动态调查” ( Panel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广州都市动态调查”正式启动,跨学科研究服务都市民生建设,简称GPS)启动仪式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成功举行。GPS由港科大(广州)社会枢纽城市治理与设计学域负责实施,旨在以科学实证的方法,系统搜集广州都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相关数据,推动中国特色的城市研究,服务我国特大城市社会治理。
受倪明选校长的委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临时党委书记屈哨兵教授做动员讲话。他表示,基于严格社会科学设计的都市调查对了解城市民生细节、促进城市良性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屈书记也提出了对GPS项目的三大期望:一是要做到可追踪、有持续;二是要为广州在城市治理方面树立崭新形象建言献策;三是要以项目带动人才培养。
项目主持人、港科大(广州)城市治理与设计学域副教授张卓妮对项目概况和实施意义做了整体介绍。她表示,城市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特大城市是其他城市的先声。广州是中国的一线城市,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研究广州,具有特殊的意义,是港科大(广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程。GPS项目不仅聚焦广州当下的生活方式美国藤校留学,更放眼中国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既关注后疫情时期我国特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又关注数字时代的城市治理和民生福祉。
项目联合主持人、港科大(广州)城市治理与设计学域助理教授周穆之进一步介绍了项目设计与调查访问系统。此次调查采用嵌套式综合模块化问卷设计,在社区、家庭、个人三个层次收集数据。为确保数据收集的质量,GPS项目使用了计算机辅助面访系统(CAPI)。该系统不仅使访问过程更便捷高效,还能保护受访者隐私。
GPS项目总执行、港科大(广州)城市治理与设计学域的博士研究生叶一舟介绍了项目简称GPS的涵义,以及项目为广州城市治理和民生福祉提供高质量学术参考的决心。他分享了GPS具有大规模、多层次、可比较、可持续四个特点,能够把微观调查数据与行政或空间等宏观数据结合,建立跨学科的“社会-空间”比较城市研究数据库。
GPS是针对广州所做的第一个学术性的大规模家户追踪调查。项目赓续港科大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传统、借鉴“香港社会动态追踪调查”和“上海都市社区调查”的经验,更针对广州地方特色具有创新设计,为横向比较城市研究和纵向追踪研究提供数据支持。GPS将成为广州社会治理和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平台,对扎实创新,做好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贯彻落实大湾区国家战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GPS团队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师生为主,许多其它高校的学生也踊跃参与其中。项目学术团队包括张卓妮副教授、周穆之助理教授、吴晓刚教授、李超骕助理教授和熊婉茹助理教授;实地调查督导团队由叶一舟等30人构成。目前入户访问调查员133人,预计8月会达到200人。项目联合主持人、港科大(广州)城市治理与设计学域兼任教授吴晓刚和他领导的上海纽约大学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团队,以港科广-上纽大“城市调查与干预联合实验室”(Joint Urban and Lab,JUST Lab)为合作平台,在研究设计和调查系统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智力和技术支持。
得益于GPS团队丰富的调查经验,在过去半年中,GPS团队已高效开展了样本抽取、问卷设计、系统搭建、人员招募等各项调查准备工作。近期将正式展开入户访问阶段,启动数据收集工作。
城市治理与设计学域利用跨学科的视角和不同来源的数据,研究城市治理与设计领域的重要议题,旨在培养下一代优秀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展前沿创新的跨学科研究,以解决日益复杂的城市问题。
香港科技大学哲学,港科夜闻丨香港科技大学科研人员在弯曲时空中的波传播特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每周阅读港科夜闻
建立新视野 开启新思维
/近日要闻一览/
▼
1、香港科技大学科研人员在弯曲时空中的波传播特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近日,香港科技大学李赞恒( Li)课题组、西安交通大学陈天宁教授课题组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和合作提出采用利用变换理论来研究弯曲时空,建立了弯曲时空的理论变换模型及物理方程。
2、香港科技大学讲座:香港可建立专业艺术院校,推广文化教育。创作《香港回归》画作的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王颖生,在香港科技大学举办《中国壁画的传统和当代传承创新》讲座时表示,香港地理位置特殊,一国两制的体制下文化创作更加多元自由,希望内地和香港之间能加强文化交流,将来在香港能够建立专业的艺术院校,推广文化教育,丰富文化底蕴。
3、香港科技大学张明杰院士受聘为宁波大学客座教授。12月1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张明杰教授受聘宁波大学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在安中大楼安中厅举行。校长沈满洪教授为张明杰院士颁发聘书并佩戴了校徽。宁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志昂出席聘任仪式,聘任仪式由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长、党委人才办主任胡敏主持。
4、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谈研究哲学暨金融博士项目宣讲会。12月14日下午香港科技大学哲学QS100名校留学,港科夜闻丨香港科技大学科研人员在弯曲时空中的波传播特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应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邀请,香港科技大学的Utpal 教授分享了香港科技大学的金融博士项目,以及他自己关于研究哲学的心得。Utpal 教授简单介绍了香港科技大学金融博士项目的大致时间安排和学生的时间规划,以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在5年时间中学生对研究和论文的心理变化:从迷茫到坚定香港科技大学哲学,从空泛到实际。
5、连续两年盈余逾40亿,香港五大学“水浸”。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近日相继公布财务报告。香港文汇报分析资料发现“水浸”情况明显,5所大学全部“年年有余”,年度营运盈余总额已连续两年超过40亿元,金额几乎足够政府资助“开多间”综合型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专业,香港科技大学成立工业工程及决策分析学系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为提升「工业工程及物流管理学系」(IELM),将增设「决策分析」课程,不仅为学生开拓更多就业机会,亦可装备他们以崭新视野及专业知识,解决传统工业面对的难题。
为反映于「决策分析」教研方面持续增加的比重,IELM将重新命名为「工业工程及决策分析学系」(IEDA)。决策分析属相对新颖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基于统计模型的广泛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算法、仿真、创意模型及规范分析等技术及工具,为现今社会面对的众多问题提供明智的决定。
除了将于今年九月开展的「决策分析」新本科生主修科目,学系亦会优化目前研究生课程内容,把重点放在预测及规范分析学方面。预期届时毕业生不仅能为工程及物流管理等界别带来新技术及思维模式,亦能为金融工程、顾问工作、风险管理、健康护理、供需分析、产品及服务设计与定价等多个范畴带来贡献。
主持学系成立典礼的科大首席副校长史维教授认为香港科技大学 专业,香港科技大学成立工业工程及决策分析学系美国top30名校留学,IEDA的成立十分合时,他表示:「香港一直致力转型为一个以知识及创新为本的经济体系香港科技大学 专业,我相信新学系及课程的成立,将有助培育具备相关能力的人才,以新技术及思维模式解决本港现时面对的问题。」是次典礼亦邀得两位杰出学者──IEDA教务咨询委员会成员暨麻省理工学院工程系统教授David -Levi,以及美国史丹福大学李国鼎工程讲座教授叶荫宇──做报告分享他们于「实时资源分配在收益管理上之应用」,以及「分布鲁棒随机和实时优化」的看法。
科大工学院院长郑光廷教授称,新学系将更有效连系学生抱负跟社会需求:「除了物流及工程管理外,新学系的毕业生亦能效力于包括银行、保险、管理顾问、电子商贸、旅游及休闲行业、健康护理机构等高增值工作。由先进制造业所衍生的复杂议题,亦需要用上决策分析。」
IEDA主任暨嘉柏有限公司工程学教授 表示:「现今知识型经济涌现一系列新技术与问题。这个新型经济的增长已非单靠工厂及其他传统生产方法,而是靠如何有创造力地运用数据与科技。我们的使命是要培育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得以在这个甚具挑战性的新经济体系中找到好的就业机会。」
有关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是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其科学、工程、商业管理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臻达世界一流水平。科大校园国际化,提供全人教育及跨学科研究,培育具国际视野、创业精神及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科大的研究于香港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2014研究评审工作」获得最多「世界领先」评级,亦于最新的《QS》年轻大学排名位列全球第2,而科大的毕业生在2017年度的全球大学就业能力调查排名第12位,位列大中华院校之首。
传媒查询:
林淑媛
电话﹕2358 6313
电邮﹕@ust.hk
温婉婷
电话﹕3469 2512
电邮﹕@u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