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香港读硕士值不值?
前几年,寄托论坛流传着一篇文章《千万不要来香港读研》,该作者将自己毕业之后的工作不理想的原因归结到了香港大学MSc课程的原因:课程水平差、大陆学生没有社交、错过内地的招聘季、跟内地的同学差距逐渐拉大。
原文如下:
来这里没有社交圈子,基本独来独往的,打交道就你来的时候认识那几个,没有同学的概念,都夜校嘛,说粤语的跟说普通话两个圈子,别以为Msc这样,本科也这样,研究型硕士去香港读研究生好不,导师感悟|去香港读硕士值不值?,博士都这样,很没劲儿,想说一说本科生,高考分数都奔清华的,来这念完四年,人都傻冒了,像被遗失遗忘的一群,回去跟以前的同学比一比,堕落了。。。。
哲学一点,就是马斯洛原则,满足不了社交的需要,哪谈得上更高层次的追求,特郁闷,以前在大学集体概念浓厚美国top30名校留学,活动经常有,现在,就算你毕业,找个人跟你照相都没有,事实上,你根本没照个相,就灰溜溜回去了,现在已经有MSc要走了,课程结束就溜了。
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工作不顺心,而且眼看周围朋友一个个比自己优秀去香港读研究生好不,原来自以为读完中大的MSc是大家眼中的天之骄子,用人单位抢着要,但是找工作的落差让作者有些难以接受,作者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去责怪学校对自己没有起到应有的帮助。这样的推理逻辑难免让人觉得有失偏颇。
更直接一点说,自己个人的失意跟香港MSc并没有什么本质的联系。结果帖子一发出,一位学长就在网上开始了反驳,受到许多香港留学生的赞扬。
原文是这样说的:
首先,说到工作。看来作者的工作情况并不乐观,不然不会满腔愤怒的指责香港的MSC。其实这种想法谁没有呢?我的本科学校211里排30,我的专业在学校里排名很靠后,我为此一直抱怨。
记得上大四的时候,我看过一个清华的学生拍的视频,记录了清华学生大四一年的生活,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最后找工作的一段,那种排山倒海的场面,那么多人失望茫然的眼神,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大学生都是一样的,他们也要受到这种磨练和煎熬。也许你要反驳,清华那么多学生找到牛B工作的呢!
对,这就是我想说的,每个学校,都有一部分学生找到很好的工作,一部分学生找不到工作,清华同样有很高的毕业生失业率,(尤其是人大),而我这个排名倒数的专业,今年也有好几学生个签了奥美,环球时报这种地方。
不要把找不到工作归结给你的学校,这是我在大学四年学到的,很可惜,看来作者比我多读一年,依然没意识到。同样是读书,每个人读的不一样,不信看看毕业前的简历,为什么有的人简历上满满当当,获奖证书五花八门?当然这是一个引用。
我的重点是,去自己找机会,去自己追求渴望的东西。大学不是高中,老师不会逼着你学。新东方的杜昶旭说,本科是学思路,硕士是学思维,博士是学思想。
这大概能解释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抱怨:我在这个学校什么也没学到!问题是,你在学什么?那些书,你不上大学不见得看不懂,那么多自学成才的。
关键是,你要掌握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一种适合自己的理念来支持你走下去,这没人在上课的时候写在黑板上,你得自己找。
至于毕业后的就业,这是一个恒久的话题。无论你从哪个学校毕业,都可能会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困境。内地是,香港是,美国是,欧洲是,加拿大是,澳大利亚是,等等。没有那个学校能保证你良好的就业前景。
当然你去了常春藤之类,这方面顾虑会相对减少,但这些人往往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准确的自我认知,所以他们的成功不是因为上了一个好学校,而是源于他们自身。
作者说到读MSC同学的水平一般,这我只能说,环境是应你个人情况而定。如果你申到哈佛耶鲁,我相信你周围一定都是些牛B哄哄的人。
而且香港是一个重视教育质量的地方。我不否认这几年留学热可能会降低这种教学质量(包括欧洲北美)。但这不是个性,是共性。内地的教育质量好么?为什么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为什么用人单位总说大学生什么都不会干?
今年内地的研究生大规模扩招(看看今年的线多低)无疑是饮鸩止渴,过不了几年,研究生会像本科生一样泛滥,那我们还为什么要用这种学术噱头?我们在追求什么呢?
香港1年制研究生,香港一年制硕士水吗?值不值得读?
点击上方“港智优留学”关注我们吧!
小编也是奇了怪了,都已经这么卷了,还有人问水不水?
大家争着抢着去申,被拒的惨不忍睹美国top30名校留学,还担心值不值得读?
申的上再考虑也不迟啊……
不过也不能怪大家质疑,毕竟事实就是过去读1年香港1年制研究生,香港一年制硕士水吗?值不值得读?,能学到什么呢?而且没有严格的录取标准香港1年制研究生,文书把自己包装一下,好像什么背景的学生都有机会。
01
时间是衡量含金量的标准吗?
读1年学不到什么,那牛津剑桥的一年制硕士项目也不值得读吗?
内地3年学硕含金量就一定高吗?反正小编是见过太多学生研一水,研二开始了解自己的专业和方向,研三才开始搞科研,有的时候毕业论文着急忙慌写不出来还被延毕,延毕是因为你学业太重学术成果太突出吗?还不是因为没有时间管理能力,也没有课程规划能力,导致该完成的任务一直拖拖拖,才交不上论文。
一年制硕士不过是校方主动进行压缩,把密度集中在1年时间罢了,早点读完早点工作不香吗?
02
大家为什么选择香港?
香港作为留学生首选地区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学校排名高。
离家近是附带的好处,但绝不是主要因素,如果只是为了所谓的家门口留学,那么澳门的热度怎么就不如香港高呢?
经常说的香港八大,是指这几所建校比较久,且是公立院校,就捆绑在一起说。那香港学校的排名有多高呢?试想想总共就那么几所院校,进入QS世界前100的就有5所,进入前300的有6所。
要说排名是主要的原因,肯定有很多人还不服,毕竟排名也是为了将来的就业,如果就业市场不认可,甚至卡一年制硕士,那还用什么维持热度呢?这里要分享另一个点,其实香港留学热度,不只在于硕士申请这块近年来创下新高,大家还要关注高考这个因素。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八大中有2所院校——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分别纳入内地的统招计划,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可以在提前批中找到并申报,而录取的标准之一就有高考成绩。这种程度的融合,把港校和内地的生源紧密联结起来,一般分数达到这两所院校的申请要求时,港前五基本都可以申请,那剩下的学校需要通过自主招生+面试的方式,就不得不让大家更多地去了解报考方式,从而增加了传播度和影响力。
那么在香港读完本科,也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去继续升读研究生,即便不申,本科毕业回内地就业,也会在就业市场上大大增加港校的生源比例,影响力就是这样来的。
后面的传播范围就不会止于本科,看到自己在香港读本科的同学回来后拿着留学生学历,在就业市场上受到的不同于普本毕业的机会,以及享受的一些留学生待遇,很多同学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本科没能去读,硕士能不能去读?
这样是不是也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内地的研究生卷,香港的研究生也卷?因为大家的信息是从本科开始就被影响了的。尤其是每年能同时拿到清北录取通知书和港大offer的学生,在某乎提问,我该选择去哪?评论区一片讨论的时候,这又给港大增加了和清北相提并论的砝码,影响力就是在这些学生的选择与讨论中被越放越大。
港智优留学
世界排名
这是从影响环境分析的,那认可度也需要硬性指标来证明呀!很好,不止QS,四大权威机构的排名都是佐证,香港前三不止综合排名高,学科排名也同样亮眼,港八大一共有6个学科上榜全球top10,其中港大就占了5个科目,还有港理工,不说大家应该也猜到了,酒店与休闲管理这个专业,全港第1,全球top10。进入全球前50的学科更是多了去,即便像香港教育大学这样的师范类院校,不参与综合排名,其在专业学科领域的实力,也是超能打,位列全球17。香港浸会大学的传媒,更是知名,亚洲top1,一度与哥伦比亚的新闻学府齐名。
再说留学费用,不少人申香港都是觉得性价比高,但目前香港这边学费见涨,很显然的一个供需原理,需要的人多,涨价是难免的,而且照这个趋势,价格还有继续涨的空间,从价格层面挤掉那些负担不起的学生或家庭,也是市场作用的必然结果。
所以啊,别人都在担心申不申的到,只有你还在担心认可度的问题,等到时候价格也涨到负担之外了,周围人也拿到学历该工作工作了,自己还在反思当初怎么会纠结认可度的问题!
03
一年制硕真的水吗?
申请难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认可度,谁觉得水,谁去申一个试试?
而且这两年的趋势是越来越难,很明显现在申请档次已经降级,但凡前几年,有985的背景,港前五基本属于横着走了,现在想用城大、理工保底还得看你申什么专业,保底想都别想了。
很多人还认为去香港读研没有留学体验感,那你去英国呀,可是英国贵啊,那你去美国呀,可是好的申不上不好的又看不上,做人不能既要还要啊,排名满足你了,还在家门口,胜在便宜省事,你又觉得没有留学体验,给你有留学体验的选择,你又觉得贵了远了难了,唉……
想当初遇过一个学生说当时能去港理工,但是嫌学费贵,去了内地末流985,现在理工排名突飞猛进,厂子都悔青了……
而且还有这样一部分同学读硕士是为了将来考公,硕士可报考的岗位比本科可报考的岗位多多了,甚至有些只限制硕士报考,这样你可以在更窄的赛道里竞争,或者即便和本科生一起竞争,你的起点更高,级别高晋升快,只是因为你花了1年时间读硕,说实话能满足这些要求,你还管它水不水。
关于值不值得?用性价比来衡量可以略知一二,你付出的跟你得到的比,后者更高那就是性价比高,那就值得读,通篇还没提读硕士拿港签后续拿永居的规划,这部分是一部分人的需求,不作为学历层面的探讨,但也不能否认这方面的好处。
04
这么卷该怎么办?
卷归卷,整体学生背景提升的情况下,申请热门专业免不了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不是所有专业都处于同一水平的卷。
还是那句话,网上晒出来的卷,肯定是热门专业,申请人数特多,申的人多了被拒的也特多,但是像工学院的专业,申请壁垒高,谁没事从金融跨到环境保护?甚至化学材料相关的专业,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给到非985的同学们。
早些时候上岸的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但还没上岸的,看着下水的人越来越多,就不扑腾了吗?
最后想说一点个人的建议,现在学历提升的需求比较普遍,而且我们经济转型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未来对高学历高技术人才的培养也会更为完善,硕士学历不管是香港还是国外哪怕内地,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贬值,但是你在硕士堆里,总比在本科堆里来的更有竞争力,唯一能做的就是早申早读早就业,后面加上职场能力的加持,才能在未来的朝阳行业以及核心岗位中占一席之地。
如果对留学有意向,想了解自己的条件能申请到哪些学校以及各学校录取要求,可以随时留言。申请高峰期来临,很多同学已经收到offer了,你也赶快行动起来吧~扫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港校本、硕、博入学最新招生政策,实时解答报读疑难。
香港留学研究生是几年,去香港留学读会计硕士(Accounting),有门还是没门?
想去香港读会计香港留学研究生是几年,去香港留学读会计硕士(Accounting),有门还是没门?,难不难?这一只都是很多同学们关心的问题。今天,小编帮大家做了一个小总结,希望能够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参考!
香港大学:没门没戏
很抱歉的通知大家,港大在研究生阶段,类课程中只有和,并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因此两字,“没门”!
香港科技大学:有门没戏
港科技开设有MScin 专业,但是申请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比较偏向于收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当然对于应届本科生来说,好的学校背景和分数可能成为申请成败的重要因素。建议985,211院校背景学生申请,并且好好准备面试。双非院校学生,雅思7或者托福100并有好的GMAT分数可以尝试,有类似背景的学生拿到过面试通知。
香港中文大学:有门更没戏
港中文开设有MScin 专业,与科技大学类似美国藤校留学,录取的难度相当的大。综合来看,中文对于985院校的学生更为青睐。双非院校的申请很容易石沉大海或者早早拿到拒信。不建议作为主要考虑的申请院校。
香港城市大学:有门有点戏
香港城市大学开设有MScin and 和MSc in 两个专业。前者分为两个方向PA 和 CG方向。PA方向主要为会计方向,但招收的学生本身必须是商科背景但非会计背景的学生。如果本身学习金融、经济学、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可以大胆申请。如果是会计背景的,可能就此别过了!另一个国际会计专业,更偏向于收有工作经验的会计学毕业的学生。这么来看,如果是会计专业的是不是就不能去城大了呢?原则上答案是YES。但听闻今年有会计背景的学生拿到了ing专业的面试,那么陈老师也建议大家大胆尝试。多一条路可能多一份光明嘛。
香港理工大学:有门有戏
港理工也有两个会计类相关专业,和ng两个专业。前者更有工作经验的,并且为1.5Year的课程。更建议大家申请PA。无需GMAT,如果双非生均分85以上,雅思6.5可以大胆尝,Offer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香港浸会大学:有门有戏
浸会开设有 and 和两个专业。前者建议有GMAT后申请,学校会将G作为一个申请的重要参考指标。后者为非会计背景的学生申请的课程,学校会在开课前开设Pre-core的课程辅导。浸会不是以商科著称的院校,所以大家可以大胆尝试特别对于有些比较好的三本院校的学生,被前面几所拒之门外也不要太担心香港留学研究生是几年,浸会是个很好地选择。
香港岭南大学:有门有戏
岭南总是个被忽略的院校,但是其商科还可以,学生的毕业后留在香港工作的机会比较多。该校开设了专业,建议雅思和学校背景都没有那么突出且以后想留港工作的同学们申请。而且岭南的性价比很高,学费没有很贵并且有可能申请到学校提供的宿舍,这也会帮大家留学费用上省掉一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