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中文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准聘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提前攻博)准聘副教授《国语中的“言”与“文”》,《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页124-129

人物经历播报

编辑

教育背景

2010年9月至2016年1月 清华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 文学博士

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 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 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

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 清华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提前攻博)

2003年8月至2007年7月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文学学士

2005年8月至2006年5月 香港中文大学亚洲国际课程 交换学生

工作经历

2020年1月至今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准聘副教授

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助理教授

2017年8月至2017年9月 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 外国人客座研究员

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2]

研究方向播报

编辑

中国现当代文学,东亚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3]

开设课程播报

编辑

鲁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研读等 [3]

学术成就播报

编辑

学术论文

1. 《设想“民族”的前提——杨成志云南调查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民族主义》香港中文大学 中文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准聘副教授,《开放时代》2022年第3期,页54-67

2. 《“声”的类型学:与鲁迅的语言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年第10期香港中文大学 中文系,页168-181

3. 《沈从文三十年代中后期湘西叙述中的民族与区域》,《文学评论》2021年第2期,页165-175

4. “The as a : on Li ’s ‘Youth and the ’.” of in China 13, no. 1 (2019): 72-96

5. 《“五四”研究百年:突破1980年代的问题意识框架如何可能》,《东方学刊》2019年春季号,页91-98

6. 《俄国民粹主义、青年问题与农村的浮现:李大钊再解读》,汪晖、王中忱编:《区域(第七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页89-108

7. 《文化、运动与“民间”的形式——以五卅前后的为中心》,《文学评论》2017年第3期,页70-79

8. 《“到民间去”与文学再造:周作人汉译石川啄木前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4期,页35-51

9. 《顾颉刚的古史与民俗学关系研究再探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页95-106(《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3期部分转载,页95-96)

10. 《“社会”如何“运动”?——对“五四”时期文化政治一个侧面的考察》,《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第6期,页47-52

11. 《革命及其后:美国当代中国学研究管窥》,《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第9期,页38-45

12. 袁先欣:《“文”“白”“雅”“俗”之间——以为中心的辨析》,《湖南行政学院院报》,2013年第4期QS200名校留学,页105-112

13. 《国语中的“言”与“文”》,《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页124-129

14. 《语音、国语与民族主义:从五四时期的国语统一论争谈起》,《文学评论》2009年第4期,页136-142

主持课题

1. 主持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到民间去’:中国现代文学民间话语生成研究(1902-1925)”,项目号

2.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民初‘民间’话语空间的展开研究”(项目号)

3. 主持2017年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学术研究项目“ナロードニキ運動史の越境旅行――日本と中国を中心に” [2]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张丰乾(七方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张丰乾,男,1973 年生,甘肃古浪人,哲学博士,教授。本科及研究生分别就读于兰州大学哲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任西安外事学院七方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国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政协渭南市临渭区十六届委员会特邀委员。兼任《国际老学研究》副主编、中华君子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孔子学会理事、老子学研究会理事、中山大学禅宗与中国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等职。曾为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明裕”双周访问学人、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哈佛-燕京学社2006-2007年度访问学者。

研究兴趣为中国古典哲学、比较哲学、艺术哲学及当代核心素养教育。

学术著作有《出土文献与文子公案》(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诗经与先秦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QS200名校留学,2009)、《敦博本〈坛经〉注释》(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可与言诗——中国哲学的本根时代》(商务印书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2020)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张丰乾(七方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训诂哲学——古典思想的辞理互证》(巴蜀书社,2020),《中国思想的道家之论》(合译并校,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沩仰宗要略》(宗教文化出版社 ,2021),《重塑君子》(敦煌文艺出版社,2021);编有《哲学觉解》、《庄子天下篇注疏四种》等;另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

已在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广州文化馆、广州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清远一默书房等多处发表学术演讲;多次参加思想对谈与学术会议并担任主旨发言人。

获得过全国报刊论文竞赛金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及“玉蟾杯”道学全球有奖征文比赛一等奖、华夏易道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等奖项。

爱好书法、古琴;为人旨在慎独乐群,讲课注重深入浅出,著述力求钩深致远。

香港中文大学贺,人文社科学院

12月18日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4级的莘莘学子结束了第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迎来了他们别开生面的第一个“早”寒假。“黄埔一期”的港中大(深圳)学子用浓浓英式传统的“高桌晚宴”庆祝这个特殊的时刻,全部穿着正装和学生袍隆重出席。校长徐扬生教授、副校长(学术)罗智泉教授、副校长(行政)周陈文琬女士、人文社科学院院长顾阳教授、协理副校长兼学生处处长李霞教授、经管学院副院长王家彻博士、花旗银行(香港)零售银行产品业务主管伍燕仪女士作为嘉宾出席了晚宴,老师和工作人员们在席间一同庆贺美国top30名校留学,觥筹交错中诉说着一个学期满满的收获,交流着过去时间里欢乐的相聚,寄寓着对来年学习生活的满满期待。 宴会上,副校长(学术)罗智泉教授、副校长(行政)周陈文琬女士、经管学院副院长王家彻博士分别作为代表发言。罗智泉副校长强调了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这样一所研究型大学中学术的重要性,并希望同学们能找到学习与活动的平衡点,追求卓越学术同时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副校长(行政)周陈文婉女士与同学们分享了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任职的经历香港中文大学贺,并感言会始终关注同学们的成长;经管学院副院长王家彻博士则寄语同学生活总是充满艰辛,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活得很轻松的人们,实际上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同时,他希望同学们能好好享受接下来的寒假。 在同学们品尝着菜品时,教授们走到了同学中间,和他们交流着学习的收获,假期的计划和未来的设想。经过了一个学期的了解和交流,校长们亲切得可以叫出同学们的名字。经了解后,学生表示:即使在平时和教授,校长交流的机会也非常多,无论是生活疑虑、学业疑难抑或是人生困惑,这些亦师亦友的名师们都给自己很多的帮助和指导。在假期来临前举行的“高桌晚宴”,在让他们感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校园文化的同时,也是商科学生的社交培养预演。同学们还表示,学校营造了很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在半年的时间里英语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快可以适应了这里的学习和生活。 经管学院负责此次高桌晚宴的老师们还在其中加入了感谢信的环节香港中文大学贺,人文社科学院,由相关的部门向参与活动、工作的学生志愿者们致以衷心的谢意。这些始终活跃在校园中的志愿者们从开学伊始,就在学校的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高桌晚宴中对他们的嘉奖也是对他们付出的认可。 在“高桌晚宴”结束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sis,区域创新专委会赴深圳开展专题调研

7日下午,专委会一行来到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调研。深圳是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之一,本次调研扩大了区域创新专委会的影响,加强了与深圳同行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完成了专委会既定调研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王建方 香港中文大学,大湾区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 将共建先进材料与绿色能源研究院

大湾区大学将继续支持大湾区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先进材料与绿色能源研究院的建设,希望未来双方以联合研究院为纽带继续深化合作,推动新机制的形成,打造校际合作的典范。

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哪个好,择校必备篇|上纽昆杜or港中深,哪个才是你的“心上人”?

另外,港中深是分校区,上纽是子校园,昆杜其实是一个独立的大学机构,与杜克大学是合作伙伴关系,在这个层面上看,三校也存在着各自特殊的特点。

香港中文大学在浙江录取分数,4月20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三位一体”报名及备考宁波线下说明会与您相约,不见不散

三位一体报名条件人性化,没有首考分数或学考A的个数或首考英语成绩的限制要求,报名即可参加初试。(1)港中深三一报名不是看学考A的个数,也并没有限定首考分数或英语成绩,只要对大学感兴趣,都可以给自己一个结缘港中大(深圳)的机会。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院区怎么样,深圳香港中文大学分校优势与挑战分析:国际教育资源、高费用与适合人群

深圳的香港中文大学分校在提高教育水平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深圳的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校区配备了丰富的国际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让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前沿的学术知识和思想。一般来说,对于先前的学历,通常的要求是本科或者更高。关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提高学历的相关信息,您是否还有其他疑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