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东南大学第七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外国语学院分论坛于学院403会议室成功举办。论坛聚焦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邀请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做主题报告并与师生开展学术交流。外国语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青年教师工作委员会教师、在读博士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外国语学院王勇刚书记首先对各位海内外优秀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其介绍了东南大学和外国语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学科特色,并预祝分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随后,四位主讲人做学术报告并与师生开展学术研讨。
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曹洪文教授结合已发表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语言认知实验设计及具体方法,涉及语义加工和理解英国G5院校留学,信息提取和编码等,并总结了文献阅读和论文撰写的相关技巧。哈尔滨工业大学岳金星副教授提出语言科学研究的“产业链”概念,从五个方面介绍了科学研究的经验,包括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数据统计、前沿文献阅读和论文撰写。其讲解了外语学能研究的实验设计,分享了自己在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香港中文大学刘广祥博士以个人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为案例,呈现了他从新手研究者逐渐成长为专家型研究者的科研历程,为青年教师和博士生提升科研能力提供参考。刘博士强调了期刊选择的技巧,文献阅读的策略,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以及合作研究的重要性,并推荐了大量学术资源。麦吉尔大学张微博士基于实证研究介绍了声调模仿实验的设计,聚焦基频和时长等超音段特征的模仿,揭示了音系系统调控对韵律特征的影响作用,并分享了期刊投稿的相关经验。
在主讲人报告后的交流环节,青年教师和博士生踊跃提问,内容涉及研究选题、实验设计、研究工具、成果发表经验等方面。四位主讲人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分享了宝贵经验,并进一步介绍了如何把科研应用于教学,并从教学中发现科研选题等思路方法。通过与主讲人的深入交流,与会师生拓宽了科学研究的视野,接触到最前沿的创新思想和研究方法,为提升科研能力东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优化外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启示。
会议最后,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工作委员会主任陆薇薇介绍了青年教师工作委员会的相关工作,鼓励青年教师和博士生向主讲人学习,扎实做好科研工作,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本次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东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我院成功举办“东南大学第七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外国语学院分论坛”,推动我院科研工作继续深入开展。
(文/李晨 图/王颐宁)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世界大学校长论坛”成功举办
12月11日,来自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18所世界名校的校长、20余名深圳高科技企业的高管相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共同出席由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联手举办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本次论坛以“高等教育合作”为主题,为大学、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高端的国际化平台,共商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合作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亦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十周年校庆首场大型国际活动,正式拉开了校庆系列活动的序幕。论坛期间,教育部副部长陈杰亲切会见了参加论坛的嘉宾。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分别致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世界大学校长论坛”成功举办,期待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推动大湾区高校与世界大学的交流与合作。
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在致辞中回顾了港中大(深圳)的发展历程,对教育部、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学以及全体港中大(深圳)师生对学校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徐扬生谈到:“我们经常将协作创新看作是一个模糊、抽象的概念,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个会议厅就是协作创新的结果,这个校园里的每一项先进设施都是协作创新的体现,在这里受益于国际教育的每一位学生都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成果。协作创新正在以实实在在的形式在我们的世界中发生。”此次论坛给产学研各界提供了一个增进相互理解和促进紧密合作的平台。港中大(深圳)期待与现有和潜在的合作伙伴共同建设一个更开放、更创新、更具韧性的未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在发言中表示,香港中文大学非常高兴能够合作主办此次论坛。在“一个品牌,两个校园”的框架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致力于支持深圳校区发展,将其打造为深圳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立足中国,面向世界。通过深圳校区美国top30名校留学,香港中文大学将香港的高等教育模式引入珠三角,为该地区的教育改革和培养符合国家需求的人才做出贡献。凭借两校广泛的国际朋友圈,我们旨在成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桥梁。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
论坛设置了“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大学与国际院校的合作”和“研究与创新生态系统”两个圆桌讨论环节。大学校长及企业高管介绍科创融合、顶尖人才融合、共建实验室等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分享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与境外高校成功合作经验。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张立群、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耀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校长Gene D Block、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校长 K 、泰国玛希隆大学校长 、巴西米纳斯吉拉联邦大学校长 、土耳其科奇大学校长Metin Sitti、文莱大学校长Hazri Bin Haji Kifle、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校长 及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韩国高丽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法国埃塞克高等商学院、美国美利坚大学等高校的副校长、院长,以及华为、科学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文伟、华大学院副院长、华大研究院研究员肖敏凤、深圳市钱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梁广宁、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公共事务总监汪骥枥等共计200余人参加论坛。
港中大(深圳)副校长朱世平在闭幕辞中对发言嘉宾贡献的洞见和思想以及所有与会者的参与和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谢。朱世平提到,在本次论坛中,我们不仅分享了各自高校在教育合作中的最佳实践和经验,还深入探讨了如何推动教育创新以应对世界局势不断变化所带来的挑战。这些共识和启发将成为我们未来深入合作的基石。港中大(深圳)将与全球伙伴携手继续努力推动高校间的紧密合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朱世平
论坛结束后,校长团参观深圳比亚迪全球总部。
香港中文大学在香港哪里,首届阳明心学国际论坛在香港举行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张新民等发表主旨演讲并受聘“阳明学堂”顾问
(2024年6月1日,香港)今日,首届阳明心学国际论坛暨「阳明学堂」揭牌仪式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演讲厅举行。联合出版集团旗下中华教育文化交流基金会与贵州省委统战部下属贵州中华文化学院共同发起成立「阳明学堂」,并在香港联合举办首届阳明心学国际论坛,充分发挥香港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在弘扬以阳明心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美国top30名校留学,结合国际环境新发展,阐述中国发展新思想,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视频致辞,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郭强先生及紫荆文化集团董事长许正中先生出席论坛并致辞。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视频致辞时表示,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推动弘扬中华文化的工作,于今年四月,正式成立「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专责策划推动中华文化和历史的活动、交流和合作,增加市民对国家和国民身份的认同。贵州是王阳明参学悟道之地,一直积极推广阳明文化,加强人民对阳明心学的认知和体悟,传播中华哲学与文化。是次于香港举办首届阳明心学国际论坛,云集世界各地知名学者,成立「阳明学堂」,是香港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说好中华文化故事的好例子。他借用王阳明「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与在座嘉宾学者分享,领略其做人处事情的智慧,最后祝愿「阳明学堂」未来工作成果丰硕。
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郭强先生致辞时表示,五百多年前王阳明创立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此后阳明心学流传中国,影响东亚,走向世界。阳明心学心即理的人生论,致良知的修养论,事上磨的认识论,知行合一的实践论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在大变革的当今迸发出更加光辉的时代价值。他谈到王阳明与贵州早有渊源,在贬谪贵州之时,留下多部传世名篇,阳明文化成为贵州鲜明的标识,也是公认的阳明心学诞生地。他提出四点倡议:一是以「香港阳明学堂」为平台。汇聚世界各地专家学者,助力阳明心学的国际传播;二是以阳明心学国际论坛为载体,定期组织学术研究及交流;三是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使命,充分挖掘阳明心学的价值;四是通过阳明心学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最后,他借用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与在座嘉宾学者分享。
紫荆文化集团董事长许正中先生致辞时表示,王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源远流长香港中文大学在香港哪里,首届阳明心学国际论坛在香港举行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张新民等发表主旨演讲并受聘“阳明学堂”顾问,影响广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引用其学说主张,强调诚意正心,知行合一,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香港正在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阳明学堂」生逢其时,大有可为,立足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在香港哪里,面向海外,弘扬以阳明心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他又分享对「阳明学堂」的三点期盼:一是以学弘道,致力建设开放性国际学术研究平台,二是以文化人,致力打造国际化中华文化传播交流平台,三是以心明德,致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祝愿「阳明学堂」笃行致远。
贵州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郭强先生,紫荆文化集团董事长许正中先生,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协调部部长朱文先生,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ˎ香港再出发大联盟秘书长谭耀宗先生,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金耀基教授,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教授,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刘智鹏教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香港文联副会长、香港美协主席林天行先生,联合出版集团董事长傅伟中先生,作为主礼嘉宾共同为「阳明学堂」揭牌。
其后,郭强部长、许正中董事长、朱文部长及谭耀宗先生分别为杜维明教授、金耀基教授、李子建教授、郑培凯教授、刘智鹏教授、吴志华博士、顾久教授、汪建初教授、林天行先生、张新民教授、黄诚教授、漆思教授12位知名学者颁发「阳明学堂」顾问聘书。
首届阳明心学国际论坛共包含三场,其中6月1日举办的首两场论坛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行,6月2日上午举办的第三场论坛(学术闭门会议),在香港大学举办。
论坛第一场由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教授担任学术主持。首先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视频分享,王阳明是明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其主张的「知行合一」,体现了儒家的哲学的核心价值。在杜教授看来,「存天理,灭人欲」并不是泯灭人性,而是要限制与规范人的私欲,人应当成为天地万物一体的存在。「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主旨,良知是道德意志,人人都有,应将推广到万事万物中。
随后,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成中英发表「永远的王阳明」主旨演讲;日本东北大学教授三浦秀一发表「王守仁对《孟子·娶妻章》的解释及其在晚明的演变」主旨演讲;贵州中华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漆思教授发表「此心何以光明」主旨演讲。
论坛第二场于当日下午进行,由香港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刘智鹏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吴震发表「略谈日本阳明学」主旨演讲;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董平发表「心体何以无善无恶」主旨演讲;浙江大学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彭国翔发表「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观及其意义」主旨演讲;台湾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贺广如发表「心学《易》研究展望」主旨演讲;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张新民发表「王阳明「知行合一」与「致良知」说的创造性再诠释与再发展——兼论本体诠释学与本体实践学的相互循环互补及升华」主旨演讲;北京大学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张学智发表「王阳明的实践智慧及其构成」主旨演讲。
论坛第三场(学术闭门会议)于6月2日上午举办,移至香港大学举行,由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著名社会学家金耀基教授主持。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方志远发表「阳明心学与明代社会的多元化」主旨演讲;中山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陈立胜发表「我们是什么与我们是谁:阳明学与现代人的自我认同」主旨演讲;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郑宗义发表「阳明心学的特色及当代意义」主旨演讲;北京大学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干春松发表「如何理解当下的阳明热」主旨演讲;台湾交通大学人文社会学系教授张艺曦发表「一场从基层而起的运动:阳明学讲会与小读书人」主旨演讲。最后金耀基教授对论坛进行总结发言。
本港教育文化界知名人士以及来自中国书法家协会香港分会、香港书画文玩协会及暨南大学同学会等团体与机构的近400位嘉宾出席。论坛期间,阳明心学及中华历史文化类图书在联合出版集团旗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Art by商务印书馆等重点门市展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