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史震涛做客经济学院“海外青年学者短期课程”

经济学院黄乃静副教授主持了课程。史震涛,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决策科学与管理经济系副教授,2014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Think”的研讨会,经济学院黄乃静副教授主持了本次研讨会。

2023年5月31日至2023年6月2日,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史震涛应经济学院邀请,开展主题为“ Data ”的短期课程。2023年6月3日,史震涛教授还举行了一场主题为“ Bias in Panel Local : Are Worse Than You Think”的研讨会。经济学院黄乃静副教授主持了课程。

史震涛,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决策科学与管理经济系副教授,2014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史震涛教授的研究聚焦于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机器学习方法等,他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包括, of , of & , , , of and , of , of 等国际顶级期刊上,担任 of , , of and , , , of , of Time 等期刊的审稿人。

从5月31日开始到6月2日共12课时的短期课程中,史震涛教授系统地讲解了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的基础知识,以及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首先,史震涛老师简要介绍了最近40年以来,大数据的逐步发展与随之一同发展的机器学习方法。他认为,数据规模的指数级增大给经济学分析开辟了新的道路,即基于数据的实证分析;但同时,大数据也带来了维度灾难,计算成本大幅提升等问题。

随后,史震涛老师介绍了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的实用工具。他认为,基于互联网的同步编程是未来的主流趋势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史震涛做客经济学院“海外青年学者短期课程”,并演示了,等在线编程配套工具。特别地,针对可能出现的合作者之间软件版本不同带来的不便,他向同学们推荐。该工具可以上传某一使用者的工作环境,并由其他合作者下载访问。这些工具的使用大大提升了大数据分析的工作效率。

最后,史震涛老师系统讲解了各种机器学习模型的原理,发展与应用。他从最简单的最小二乘分析开始,引出了由于维度灾难而逐渐发展的惩罚线性回归算法(LASSO, LASSO,Ridge等)。此后,他转而讲解非线性算法,如梯度提升树模型、随机森林模型等,并简要介绍神经网络。为了加深同学们的理解,他还介绍了自己基于LASSO,随机森林模型等的理论与实证文章。

6月3日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史震涛教授进行了题目为“ Bias in Panel Local : Are Worse Than You Think”的研讨会,经济学院黄乃静副教授主持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中,史震涛老师聚焦于局部预测问题。他指出,在面板数据局部预测中,由于其固有的动态结构,固定效应估计量存在隐性的偏差,通过重新审视关于金融危机和经济萎缩之间联系的三项开创性的宏观金融研究,研究发现固定效应估计量大大低估了金融危机后的经济损失。为了证实该发现,史震涛老师进行了蒙特卡洛模拟检验,并提出一个半面板的估计量来消除这种低估效应。

在课程过程中,参会的老师,同学都积极地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史震涛教授也耐心且热心地解答了大家的疑问,讲座气氛十分热烈,史震涛教授实用又深入浅出的讲授引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QS200名校留学,帮助同学们上好了“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的第一课。

撰稿人:赵子轩

审稿人:黄乃静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2021大湾区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功举办

“2021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于7月24日-25日举行。19位知名首席经济学家、监管部门官员以及学者就后疫情时代全球和中国经济展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论坛由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共同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在开幕致辞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社会的重创,世界形势错综复杂,全球化的社会秩序正在受到巨大挑战。希望大湾区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将兼具理性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带来一场丰富的思想盛宴。

深高金及经管学院学术院长熊伟教授表示,后疫情时期全球债务“灰犀牛”或将逼近美国top30名校留学,不仅要抓住机遇,也要警惕风险。不少国家也视此次疫情为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契机,试图寻求绿色复苏的道路。为了面对未来危机时更具韧性,需要进行结构性的转变。

“2021年全球经济出现了不少好转的迹象,呈现出差异化的复苏。同时,需高度警惕通胀和债务两大风险。”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应加强各国的宏观政策协调,在稳增长与恢复经济增长和防范风险之间找到平衡;坚持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应该着力于针对全球化带来的一些薄弱环节补短板,积极回应弱势群体、地区的各种关切,帮助他们转型发展,开辟新的发展路径。要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对投资权益、知识产权和公平市场的保护,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同时也要维护各国的发展权。各国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主发展的道路。肖钢分析指,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呈现出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不过,内外环境错综复杂,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很多的制约和挑战。要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的稳定恢复,还是要着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主要措施应包括:第一,扎实做好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工作。第二,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第三,强化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巩固,提高生产链、供应链向中高端转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第四,大力挖掘壮大国内市场潜力。中国不仅要成为世界工厂,下一步应该还要成为世界市场,还要成为全球创新的中心。第五,有效防范重点领域的风险,提高能源安全的保障能力,夯实农产品安全的保障基础(特别是种子业)。稳妥有序地处置地方财政和金融风险,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

香港证监会原主席沈联涛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东亚(尤其是东盟)处于地缘政治的最佳位置,东盟与中、日、韩和南亚将是2030年全球最有活力的区域。后疫情时代的划分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大湾区潜藏着巨大的机遇,尤其是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发展与东盟和南亚合作的机制和网络,推进与“东盟+南亚”的关系蓬勃发展,推动中国“走出去”,而香港历来担当着这一角色。

沈联涛说,亚洲仍然是首选投资区域。到2030年,南亚、东盟将是全球第四、第五大经济体系。按购买力平价(PPP)来算,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规模可能达到美国的两倍。而印度的PPP也将超过日本和俄罗斯。他又表示,亚洲仍然是增长的驱动力量,“这就是大湾区的机会。”到2037年,亚太资本市场规模可能达到世界资本市场规模的一半。而据测算,中国与东盟的股市改革与资产管理改革,将会优化全球资产管理。“没有东盟的发展,就没有全球的增长。”沈联涛建议,大湾区建立相关研究所并与东盟的研究机构合作香港中文大学经济,2021大湾区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功举办,共同探讨大湾区与东盟合作方案。

众多来自金融机构的重要嘉宾以及海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巴克莱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常健、花旗银行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兼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刘利刚、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王丛等分别就“中国和全球经济展望”“货币政策的退出、风险及政策建议”“通胀、债务和货币政策”“新供给冲击的经济梦魇与政策应对”“经济和市场展望”,以及“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解析与展望”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会长徐忠、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招商银行及招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中银香港经济及政策研究主管王春新、惠理集团董事总经理兼环境、社会及管治投资主管徐福宏、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舒涛等围绕“对近期碳市场问题的一些思考”“欧洲碳市场定价机制对中国的启示”“气候政策的经济分析”“ 东亚半球与大湾区的角色”“ 环境、社会及管治投资的应用和发展”,以及“价值驱动的企业社会责任投资”进行了研讨。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助理院长、原美联储达拉斯储备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兼政策顾问王健教授主持了第一天的论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执行副院长张博辉教授做总结发言。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教授主持了第二天的论坛,王健教授做总结发言。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重磅|庆祝中国政治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暨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发展学术研讨会

庆祝中国政治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暨

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发展学术研讨会

基本信息

时间:

2020年12月5日(星期六)

上午(09:00-12:00)

地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主办:

中国政治学会

承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第一单元:

中国政治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

开幕式 09:00-10:30

主持人:张树华(中国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1. 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致辞

2.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致辞

3. 中国政治学会会长李慎明做工作报告

4. 中国政治学界前辈学者(夏书章、孙关宏、曹沛霖)视频致辞

5. 中国政治学学会原会长汝信书面致辞

6. 中国政治学会首届青年学术奖颁奖仪式(佟德志副会长宣读获奖名单)

7. 参会嘉宾合影(学术报告厅门前)

第二单元:

百年未有大变局与中国政治学发展研讨会

10:30-12:00

主持人:樊建新(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发言人:

1. 周 力(中联部原副部长)

2. 王浦劬(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

3. 朱云汉(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4. 杨光斌(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5. 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6. 张树华(中国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政治学会2020年年会

暨“世界大变局与中国新时代”学术研讨会

基本信息

时间:

2020年12月5日(星期六)

下午(13:30-17:30)

地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

主办:

中国政治学会

承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协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政治学研究》

单元一:

世界大变局下的国际秩序与全球治理

13:30-14:25

主持人:张桂林(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

发言人:

1. 黄仁伟(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2. 黄 平(世界政治研究会会长、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3. 郑永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

4. 王绍光(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教授)

5.王 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单元二:

新时代的国家治理与制度建设

14:25-16:00

主持人:王宗礼(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西北师范大学教授)

发言人:

1.常保国(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2.桑玉成(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复旦大学教授)

3.包心鉴(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济南大学教授)

4.朱光磊(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原副校长)

5. 张贤明(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教授)

6. 佟德志(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单元三:

回顾与展望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重磅|庆祝中国政治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暨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发展学术研讨会: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三大体系”

16:00-17:20

主持人:张 永(中国政治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

发言人:

1.周光辉(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吉林大学教授)

2.徐 勇(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3.程竹汝(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4.陈井安(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

5.周 平(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云南大学教授)

大会总结与闭幕式

17:20-17:30

大会总结:张树华

中国政治学会2020年年会·平行论坛

“中国之治与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学术研讨会

基本信息

时间:

2020年12月5日(星期六)

下午(13:30-17:30)

地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 档案楼137室

主办:

中国政治学会

承办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开幕式

13:30-13:50

主持人:黄建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

致 辞:

樊建新(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林 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

单元一:

中国之治与政府治理

13:50-15:30

主持人:蔡礼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发言人:

1. 房 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2. 鲍 静(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3. 杨开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4. 李志军(《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

5. 黄新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书记)

评议人:

蔡劲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贠 杰(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行政学研究室主任)

单元二:

中国之治与社会治理

15:30-17:20

主持人:张北坪(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

发言人:

1. 张 翼(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2. 姜晓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3. 张 雷(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

4. 陶建群(人民论坛副总编辑)

5. 方盛举(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

评议人:

郎友兴(浙江省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周少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大会总结与闭幕式

13:30-14:25

主持人:张桂林(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

发言人:

1. 黄仁伟(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2. 黄 平(世界政治研究会会长、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3. 郑永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

4. 王绍光(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教授)

5.王 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大会总结与闭幕式

17:20-17:30

大会总结:蔡礼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特邀嘉宾

辜胜阻 全国政协副主席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汝 信 中国政治学会原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周 力 中联部原副部长

孔 丹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

方 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

胡乐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王晓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

马 援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

崔建民 中国社科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正局长级、主持工作)

王 镭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

曲永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务基建计划局局长

王灵桂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荆林波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

王 岚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长

赵剑英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

王利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

张政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

会议代表(按姓名音序排列)

鲍 静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

蔡劲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蔡礼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柴宝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规划与评估处处长、教授

常保国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

陈洁琼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陈进华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陈井安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

程竹汝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储建国 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戴永红 深圳大学环孟加拉湾地区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

樊建新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樊 鹏 中国政治学会青年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方 雷 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山东大学教授

方盛举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房 宁 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高 建 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郭 静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比较政治研究室主任

韩 旭 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制度研究室主任

郝亚光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

胡志远 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黄建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

皇 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

黄 平 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黄仁伟 复旦大学“带一路”一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黄新华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姜晓萍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郎友兴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李慎明 中国政治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李志军 《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廖冲绪 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林 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教授

刘训练 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柳成炎 贵州省政治学会会长、贵州省委党校教授

罗维亿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吕 芳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吕普生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马雪松 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

孟天广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学院副院长

聂平平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院长、教授

庞金友 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政管学院副院长

任 路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

桑玉成 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复旦大学教授

田改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唐 磊 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政治学研究所科研处负责人

佟德志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

汪兴福 安徽省党校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王炳权 中国政治学会青年工作专业委员会会长、《政治学研究》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金水 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

王红艳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国家治理研究室主任

王丕君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

王浦劬 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北大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教授

王绍光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教授

王新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教授

王一程 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王 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文 宏 华南理工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吴 兵 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副会长、北京行政学院副院长

夏 瑛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

肖 滨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徐 勇 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薛在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杨 弘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杨光斌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杨海蛟 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

杨开峰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杨小云 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长沙学院校长、教授

余 丽 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郑州大学政管学院副院长、教授

余逊达 浙江省政治学会会长、浙江大学教授

贠 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行政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张 雷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教授

张 翼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张 永 中国政治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

张 云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教授

张北坪 重庆市政治学会会长、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

张桂林 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教授

张师伟 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西北政法大学教授

张树华 中国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研究员

张贤明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院长、教授

张向东 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河南大学教授

张宇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研究员

张志忠 内蒙古政治学会副会长、内蒙古大学教授

张志荣 中国政治学会原秘书长、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赵江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赵跃先 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山西师范大学教授

郑永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

周 平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云南大学教授

周光辉 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吉林大学教授

周少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周振超 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西南政法大学政管学院院长

朱 宇 黑龙江省政治学会会长、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

朱荣徽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

朱光磊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原副校长

朱新武 新疆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朱云汉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与会媒体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人民论坛》

《法制日报》

《紫光阁》

中国社会科学网

人民论坛网

中新社

中国网

中青网

北京电视台

深圳卫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sis,区域创新专委会赴深圳开展专题调研

7日下午,专委会一行来到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调研。深圳是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之一,本次调研扩大了区域创新专委会的影响,加强了与深圳同行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完成了专委会既定调研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王建方 香港中文大学,大湾区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 将共建先进材料与绿色能源研究院

大湾区大学将继续支持大湾区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先进材料与绿色能源研究院的建设,希望未来双方以联合研究院为纽带继续深化合作,推动新机制的形成,打造校际合作的典范。

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哪个好,择校必备篇|上纽昆杜or港中深,哪个才是你的“心上人”?

另外,港中深是分校区,上纽是子校园,昆杜其实是一个独立的大学机构,与杜克大学是合作伙伴关系,在这个层面上看,三校也存在着各自特殊的特点。

香港中文大学在浙江录取分数,4月20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三位一体”报名及备考宁波线下说明会与您相约,不见不散

三位一体报名条件人性化,没有首考分数或学考A的个数或首考英语成绩的限制要求,报名即可参加初试。(1)港中深三一报名不是看学考A的个数,也并没有限定首考分数或英语成绩,只要对大学感兴趣,都可以给自己一个结缘港中大(深圳)的机会。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院区怎么样,深圳香港中文大学分校优势与挑战分析:国际教育资源、高费用与适合人群

深圳的香港中文大学分校在提高教育水平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深圳的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校区配备了丰富的国际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让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前沿的学术知识和思想。一般来说,对于先前的学历,通常的要求是本科或者更高。关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提高学历的相关信息,您是否还有其他疑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