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北师港浸大(UIC)”,坐落于广东省珠海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国内地与香港教育界合作办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200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成立。2016年6月,获教育部批准开办研究生教育。2021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一期占地面积244,9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二期正在建设中,约占367,000平方米。
目前,学校设有工商管理学部、文化与创意学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及理工科技学部四个学部,还开设了二十三个专业方向。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联合国际学院还拥有一支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师资队伍,学校的师生比例达1:7QS100名校留学,拥有专任教师241人,其中博士学位比例66%。从学校的师资构成比例来看,有37.5%来自国外,40.5%来自港澳台,22%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内地学者。
办学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是大陆和香港合办的首家高等教育学校香港的博士 艺术类,中外合作办学名校之|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以及内陆第一所博雅型大学。一个在大陆是最强的师范类综合大学,一个在香港是老牌的“全球十大传媒学院”、“亚洲第一”,并且在QS世界排名中都冲进了前300。北师-港浸大虽然是联合创办,但办学模式和主要师资力量基本都由浸会大学提供。
从颁证来看,本科与硕博研究生有所区别:本科毕业生拿的是北师-港浸大毕业证书和浸会大学学士学位,而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拿的只有浸会大学学位。
院系专业:
在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联合国际学院开设的众多专业中,会计学、经济学、应用心理学被列为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被列为重点专业。除此之外,工商管理、电影学、新闻学、统计学、国际政治专业都还不错,以上专业都是学院的王牌专业。
办学特色:
英文教学,文理兼通,小班教学,师生互动。
师资位列全国高校高端人才100强,教师队伍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讲师及以上级别教师100%具有境外高校留学或工作经历,专任教师90%拥有博士学位。
合作交流机会多,学校共与全世界60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交换协议,直接入学协议以及暑期项目协议等。
基本为4+0模式,但北师港浸大提供海外暑期课程。一般为期3~5周,主要面向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根据不同国家的高校特色香港的博士 艺术类,设计了许多不同专业学科和语言背景的主题和活动,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商业沟通”、“欧美文化”、“影视制作”、“英语学习”、“韩语学习”等。因疫情影响,无法出境参加海外暑期项目,但提供一系列为期2-4周的合作院校的线上课程。
学术研究:
北师港浸大的博雅教育以教学为主,也推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学校被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连年获得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经费支持。
教职员获得多项国家、省级及市级的专项研究基金资助,许多学术论文被收入到SCI、EI、ISTP等数据库并被多次引用。由于北师港浸大的教师多数来自港澳台及海外国家,大部分科研论文都在国际期刊发表。
学校大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设有广东省教育厅人工智能与多模态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珠海高新区北师港浸大产学研基地、UIC – 链飞区块链研究中心、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数学研究中心、历史文化中心、人工智能与未来网络研究院、评估研究中心等。
招生要求:
全国(除广东省外)考生入学要求:
1、高考成绩达到当地一本线(本科批次的省市区达到当地本科线)。
2、符合学校高考英语单科成绩投档要求:对于英语单科满分值为150分的省市区,考生报考外国语言文学类大类时,英语单科成绩应不低于110分,报考其他大类或专业时应不低于100分。
3、报考音乐表演专业的考生,只需参加省级统考,无需参加校考,同时考生高考英语单科成绩应不低于80分。
注:普通类专业录取实行“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根据考生投档总分排位情况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学校招生录取规则详见学校《2023年夏季普通高考招生章程》。音乐表演专业招生范围及录取原则按照学校《2023年艺术类本科音乐表演专业招生简章》的规定执行。
广东省考生入学要求:
广东省实行多元化招生,在本科批次普通类、提前批次特殊类型综合评价招收历史类、物理类考生,并在本科批次艺体类招收艺术类考生。
录取原则:
在本科批次填报UIC,录取时分历史、物理类按考生的高考成绩择优录取。
普通类本科批次专业录取实行“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分历史、物理类根据考生投档总分排位情况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先安排投档总分排位高的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若该专业额满,再逐一查看该生的后续专业志愿。考生所填专业志愿都未被录取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按照考生投档总分排位情况从高到低调剂到招生计划有空额且符合专业要求的专业录取。进档考生,服从专业调剂,满足专业录取要求,且体检合格的,提档后不退档。学校招生录取规则详见学校官网《2023年夏季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毕业生情况:
END
香港环境工程博士,毕业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个人概况
张宁,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苏州高等研究院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人才计划B类(择优支持)、安徽省海外人才引进计划。2013年和2018年分别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导师:熊宇杰 教授),随后在香港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Yang Chai 教授),2022年8月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截至目前,已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 、 、 of the 、JACS Au、 & 、ACS Nano等期刊发表论文22篇,总被引超过6500次,12篇论文被选为ESI高被引论文,H指数为23,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年度RSC 新锐科学家奖。目前担任、Nano-Micro 、Nano 、期刊青年编委。指导学生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雄鹰基金”产业课题项目支持。
: J-8879-2015
ORCID:0-1708
课题组研究内容
专业方向:能源化学/无机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工程
研究内容:清洁电能驱动的碳基资源高效转化与利用(包括催化材料调控、反应机制解析、反应器件设计等),为“双碳”战略背景下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提供研究思路,具体如下:
[1]能源相关的关键有机小分子(烷烃、烯烃、醇等)的高效定向转化。
[2]有机底物与无机小分子(C、N、O、卤素等)的高价值定向耦合反应。
[3]废弃碳基资源(生物质、塑料等)的价值转化回收与利用。
[4]三相催化界面的电极结构设计以及规模化反应器件探索。
>> 课题组诚聘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和科研助理,欢迎具有有机电/光合成、生物催化技术、碳基小分子转化、反应器件设计、原位谱学表征等专业背景的同学加入!详情参见“招聘信息”栏目。
科研项目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负责人,2024年-2026年。
[5] 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人才计划择优支持经费,项目负责人香港环境工程博士,2024年-2026年。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香港环境工程博士,毕业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项目负责人,2024年-2026年。
[3]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2024年-2026年。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人才计划启动经费QS100名校留学,项目负责人,2022年-2025年。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高层次人才启动经费,项目负责人,2022年-2025年。
代表性论文
> 全部论文成果请参见“研究成果”栏目。
[8] , and to by . 2024, 10(26), . Link
[7] inter and in oxide for to .JACS Au 2022, 2(5), 1160-1168. Link
[6] redox in solid-state for water . & 2021, 14(9), 4647-4671. (ESI Cited Paper) Link
[5] by high- metal sites for water . 2020, 11, 4066. (ESI Cited Paper) Link
[4] in by Mo : a for N2 solar- . of the 2018, 140(30), 9434-9443. (ESI Cited Paper) Link
[3]Oxide to solar into . of the 2016, 138(28), 8928-8935. (ESI Cited Paper) Link
[2] in for from .ACS Nano 2022, 16(3), 4795-4804.(ESI Cited Paper)Link
[1]Metal in for water .ACS Nano 2021, 15(5), 8537-8548. Link
香港城市学院博士,港科大(广州)今年开设15个硕博士专业,明年开启本科招生
“作为一所新成立的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可谓‘生逢其时’我们也因此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校长倪明选在今日发布会现场感叹道。据他介绍港科大广州2022年招生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开设了15个硕博士专业采取申请制明年还将开始招收本科专业。
港科大广州/官方提供
今年15个硕博士专业招生
今日上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双统筹系列发布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专题新闻发布会。活动现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介绍道港科大广州9月1日开学今年15个硕博士专业招生。据悉在很短的时间内港科大广州就收到了超过3000份申请。目前2022年招生工作已经基本结束。
在专业设置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优先考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且香港科技大学比较有优势的专业。今年学校开设的15个硕博士专业包括功能枢纽先进材料、地球与海洋大气科学、微电子、可持续能源与环境信息枢纽人工智能、计算媒体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分析、物联网系统枢纽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智能交通、机器人与自主系统、智能制造社会枢纽金融科技、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城市治理与设计。
倪明选特别提到在香港科技大学深厚的传统学科基础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致力发展融合学科。学校采用“枢纽”Hub和“学域”的学术架构取代传统学科学术架构的“学院”和“学系”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同时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这在全球高等教育界是一项创举。“港科大广州立志建成世界上第一所融合学科大学为世界和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港科大广州/官方提供
硕博士招生采取申请制
硕博士招生方面港科大广州采取申请制以自主招生的方式进行。采用与港科大一致的招生标准、录取流程面向全世界招收优秀学生。
倪明选介绍道今年入学的硕士生将全部纳入“红鸟硕士班”。这是一项人才培养创新项目也是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一个直观示例。
红鸟硕士班突破传统硕士生招生的专业划分模式围绕“未来医疗健康保健技术、可持续生活、智能工业化”这三个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这三个课题所涉及的学科和专业涵盖了港科大广州开设的4个枢纽、15个学域香港城市学院博士,港科大(广州)今年开设15个硕博士专业美国藤校留学,明年开启本科招生。
而博士招生方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要求和申请流程与香港科技大学一致博士申请者在递交在线申请之前需先根据研究兴趣联系相应的导师。申请者需要按学校要求提供学历及学业成绩证明、英语能力证明、研究兴趣陈述、过往研究经验总结、个人简历等等。
广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爽在发布会上也表示“我们将给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更加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在享受与市属高校同等待遇的基础上我们将在重点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立项、科研经费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将给予重点支持并给予学校在人员聘用、学科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更加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同时将积极为港科大广州争取更大更灵活的招生自主权特别是争取面向港澳学生的多种类型自主招生政策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学生在大湾区就学”。
港科大广州/官方提供
明年港科大广州开始招收本科生
今年7月21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2023-2024秋季入学的申请也已经启动采用滚动式录取的方式招生。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港科大广州还将开始招收本科专业首批招收3个本科专业分别为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
2023年本科招生地区包括内地的四个省份广东、河南、山东、四川以及面向港澳台地区。
预计从2024年开始港科大广州的本科招生范围将扩大到全国招生计划将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校的资源承载能力在获得国家及地方主管部门的批准后有序增加。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南都奥一新闻记者刘婕
港科大广州将和产业界密切配合
除了介绍学校教学办学理念和模式外倪明选也提到港科大广州也将和产业界密切配合深入了解业界面临的技术难题共同开展科研攻关促进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
据悉香港科技大学有着良好的科创传统曾经培育了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和“独角兽”公司如大疆无人机、云洲无人船、一清无人车等。2021年香港有18家“独角兽企业”其中7家来自港科大香港城市学院博士。
广州南沙区副区长欧阳健华在发布会现场也提到港科大广州建成办学既为开展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先试提供了新载体又为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搭建了新平台。港科大广州学科设置与南沙科技创新和重点产业高度契合将孕育形成“硅谷效应”推动南沙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
南都·奥一新闻记者刘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