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教育部国际司批准,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团,常熟理工学院与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共同主办、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承办的第二届中美省州大学产教融合发展大会暨中美省州高等教育对话会于11月12日—14日在美国举行。
本次大会以“教育创新,探索中美省州大学产教融合新路径”为主题,来自中美两国36所大学的校领导和教育专家100多人参加大会。威斯康星大学系统主席Jay ,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张靖、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亚洲事务副主任李苏菲出席大会并致辞。常熟理工学院校长姜建明、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校长James 及南通大学副校长施佺作大会主旨报告。
11月12日,第二届中美省州大学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举行。在开幕式致辞中,Jay 表达了对参加大会中美嘉宾的欢迎。他指出,威斯康星大学系统的13所大学秉承“威斯康星思想”,以培养人才和开展研究为人类社会发展作贡献,此次大会是产学合作的重要实践,为中美省州层面合作提供机会美国 理工学院,期待更多中美大学参与合作,结出硕果。
张靖指出,中美省州大学在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等方面有诸多相似性。双方要务实交流、坦诚沟通,促进中美民间教育交流发展,以产教融合为中美地方经济社会作贡献。
李苏菲表示,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将一如既往为中美省州大学合作搭建平台,让更多中美高校、企业参与到产学合作中。
姜建明在题为《实现中美省州大学产教融合育人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报告中,回顾了学校创新中美高校对话机制、聚焦国际创新人才培养、搭建中美学术交流平台、打造中美产教融合特色、推动中美省州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基础和成果。他指出,中美两国高校要携手应对高等教育变革,通过改革培养模式,重构学生能力结构,适应产业技术新发展。姜建明提出,要从“威斯康星思想”到“产教融合发展”,通过构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重塑技术能力课程体系、推动中美产业学院内涵建设,把中美高等教育合作推向产教融合新发展,提高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施密德在主旨报告中分享了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办学理念和实践案例,指出中美大学要相互依存,共赢合作,此次发展大会是分享中美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理念的最佳实践,通过交流激发新的合作关系,中美省州高校要携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施佺作了《面向世界 开放融合,着力构建国际化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的主旨报告,分享了南通大学开展国际交流与服务社会的经验,提出通过此次大会要不断扩大与美国省州高校间的产教合作。
大会主题研讨由湖南工程学院校长易兵和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副校长Mike 共同主持,威斯康星大学斯托特分校校长 Frank美国 理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在美国举办第二届中美省州大学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南京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濮励杰,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副校长 Ahmad及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龙海作为研讨嘉宾,围绕校企合作如何促进大学服务地方使命,创新大学发展路径;大学、产业和区域经济三者如何协同发展,支持大学为地方经济的未来发展培养人才;中美省州大学如何与企业携手合作美国藤校留学,共同应对当今世界面临气候变化、医疗卫生、跨国犯罪等许多挑战等问题展开主题研讨。
闭幕式上,姜建明代表中方24所高校向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及施密德校长团队表达了感谢,指出常熟理工学院自2023年10月创办首届中美省州大学产教融合发展大会以来,一直以推动中美高校务实合作,服务省州经贸文化往来为宗旨。第二届中美省州大学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欧克莱尔顺利召开,这是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平台第一次在美国举办大规模的发展大会,将会进一步深化中美省州大学合作交流,让更多的中美高校携手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全球化人才。
大会期间还举办了常熟理工学院威斯康星州校友会揭牌典礼、中美高校面对面合作洽谈会、本科生科研讲座、美国学生来华项目推介、中国传统文化展示等系列活动。
11月13日,姜建明带队访问威斯康星大学斯托特分校,与该校校长 Frank、国际部部长Scott 、工学部副院长 Ding、食品科学系主任Kim等就合作举办常熟理工学院威斯康星学院开展工作会谈并达成一致;访问期间与常理工在美就读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学生代表进行座谈;并与中方大学一起参加了该校面对面交流活动。
11月14日,姜建明带队参加了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行的“中美省州高等教育对话会”。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沈雪松、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主席 Welch出席活动并致欢迎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傅博肯定了第二届中美省州大学产教融合发展大会的成果,介绍了“美国青年使者交流学习计划”。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副主席Luis 介绍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
会议期间,姜建明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沈雪松、教育参赞张云、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主席 Welch、副主席Terry Brown等进行交流,并介绍了常熟理工学院中美省州大学合作的成效,获得了一致肯定。
在院校交流环节,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乔治•梅森大学、詹姆斯麦迪逊大学、马里兰大学东岸校、东华盛顿大学5所学校分别介绍了其与中国高校的合作意向。常熟理工学院作为中方高校代表分享了中美合作交流的经验与未来合作方向。
常熟理工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中美学院、质量管理与发展处、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等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并交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盛媛媛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世界排名,全球科研巨头:加州理工学院的世界排名怎么样?
前言:这是一篇来自公众号达恩留学的文章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世界排名,全球科研巨头:加州理工学院的世界排名怎么样?,旨在帮助大家了解加州理工学院的世界排名,一起来看看吧!
在探索高等教育的殿堂时,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名字如雷贯耳、实力超群的学府。其中加州理工学院便是这样一个无法被忽视的学术瑰宝。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东北郊帕萨迪纳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因其学术成就、科研实力和办学理念独具特色美国藤校留学,吸引了全球学子的关注。
那么,加州理工学院的世界排名究竟怎么样呢?
一、加州理工学院简介
加州理工学院创立于1891年,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东北郊的帕萨迪纳。作为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在全球科技界久负盛名,其办学目的十分明确——“培养天才科学家”。该校在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和空间科学等领域均为世界顶级,并协助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负责管理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全校学生仅2000人左右,但校友、教职工和研究人员中却有74人75次获得诺贝尔奖,是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奖密度最高的高等学府。
二、加州理工学院世界排名
近三年的QS世界排名
2022年QS世界排名:第6位
2023年QS世界排名:第6位
2024年QS世界排名:第15位
2024年世界排名:第9位
2024年THE泰晤士世界排名:第7位
三、加州理工学院含金量
从学术水平、科研实力和学科设置等方面来看,加州理工学院相当于中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科技研究型大学。这些大学在学术水平、科研实力和学科设置方面都与加州理工学院有着相当的实力和影响力。加州理工学院主要以理工科为主,涵盖工程、理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世界排名,与之对应的是中国一些高水平的大学在理工科领域拥有强大实力,且在特定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如果你向往申请美国名校,但高中或本科院校一般,或者GPA低、标化成绩不佳,亦或是雅思托福成绩未达标,只要预算充足,我们即可提供全程定制化包装与申请支持,只为精准录取,一站式圆梦名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美国伍斯特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与伍斯特理工学院共建全球公共安全研究中心
清华新闻网9月4日电(记者李华山)9月4日,清华大学-伍斯特理工学院主题活动日(-WPI Day)在清华主楼举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校长劳瑞·莱森( )出席,并为两校共建的全球公共安全研究中心成立揭幕。
左起:范维澄、邱勇、劳瑞·莱森、唐纳德·布利斯
共同为中心揭牌。记者 张宇 摄
在致辞中,邱勇对劳瑞·莱森教授一行访问清华并为中心正式成立揭幕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清华大学和伍斯特理工学院有着深厚的渊源和长期良好的合作。一百年前,奠定清华教育思想的老校长梅贻琦就曾毕业于伍斯特理工学院。去年5月美国伍斯特理工大学,清华代表团访问伍斯特理工学院时,劳瑞·莱森教授赠送了梅贻琦老校长在学院求学期间的珍贵史料。近三年来,劳瑞·莱森教授四次访问清华,并与清华签订了共建全球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合作备忘录,为推动两校在公共安全领域展开科研合作、培养优秀人才,搭建大学、政府、企业合作的公共平台做出了积极贡献。
邱勇在全球公共安全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致辞。记者 张宇 摄
邱勇指出,当今世界在公共领域的灾害风险日益增加,清华大学和伍斯特理工学院联合成立全球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就是要汇聚一批顶尖学者,深刻研究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公共安全风险,充分调动现代科技智慧携手应对,合作培养公共安全领域具备跨文化视野的青年才俊。邱勇表示,清华大学将不遗余力地开展与世界各国高校的交流合作,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努力通过科技研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争取为世界带来更大的福祉。
劳瑞·莱森在致辞中表示,出席中心成立揭幕仪式倍感荣幸。当今世界依然在不断遭受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这些灾害威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吞噬了大量无辜的生命。在防灾、减灾方面不断运用和创新科学技术成果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劳瑞·莱森在中心成立仪式上致辞。记者 张宇 摄
劳瑞·莱森回忆,一百年前,斯特理工学院的校友、清华教育思想的奠基者梅贻琦先生把“发展教育,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理念带回中国,为改变中国的面貌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美国藤校留学,清华和伍斯特理工共同建立全球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就是继承梅先生的精神,运用科技、创新思想、传播知识,为人类预测、抵御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并将其危害缩减到最小程度做出自己的贡献。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全球大学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政府部门、企业界和研究机构的共同加入,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明天。
范维澄院士致辞。记者 张宇 摄
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院士表示,公共安全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推动公共安全科技发展重在协同创新,提升公共安全水平要靠多学科交叉融合。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自从成立以来,已在包括2008奥运会等重大领域、重要事件中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天清华和伍斯特理工共同建立全球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将大大促进两校共享防灾减灾方面的科技专业知识,成为防灾减灾方面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多形式国际合作的典范。
清华-伍斯特理工学院主题活动日现场。记者 张宇 摄
在随后的特邀报告环节,美国国家消防协会副主席唐纳德·布利斯( P. Bliss)、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张辉教授分别做了“火灾的预防和处置”“国家级应急管理平台的建设和运作”的学术报告。两校公共安全学者还举行了圆桌会议,重点探讨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和处置及建立国际通行产业消防标准等课题。
中外公共安全学者圆桌会议。公共安全研究院供图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工程物理系、建设管理系、国际处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中心成立揭幕仪式和随后的学术活动。
伍斯特理工学院( , WPI)于1865 年建校美国伍斯特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与伍斯特理工学院共建全球公共安全研究中心,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工程技术大学之一,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美国科技教育领域中享有很高声誉。劳瑞·莱森( )于2014年开始担任伍斯特理工学院校长,具有在高校、政府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长期工作经历,2015年以来已4次访问清华大学。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