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美国博士后

美国在职博士后,在职博士就业与学术职业解辐,到高校、科研院校就业比例下降

根据毕业时的调查,在2007-2008年间已就业的在职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在职博士后除外),51%进入学术界工作,27%进入工商业,6%进入政府部门工作,5%在非营利性机构就职,11%进入其他/未知部门。如果计算上在职博士后,当年法国在职博士毕业生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就业的比例为51.7%。

1、美国。总体而言,美国在职博士学位获得者在学术岗位就业比例的变化以20世纪60年代在职博士生教育大扩招为分界点,大致可分为扩招前、扩招时期和扩招后三个阶段。

在1900年了.右,美国毕业的在职博士中大约有70%-80%在高校工作。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这一比例仍然高达70%-75%。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top30名校留学,下降至65%美国在职博士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大扩张,但这一时期的在职博士产出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基本处于平衡状态。根据1967年美国在职博士学位获得者调查(ates,简称SED)的数据,1964-1966年间在职博士毕业生在教育机构就职的比例为66%,5%在中小学工作,12%在产业界工作,7%在政府部门工作,其余9%在国外工作。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职博士进入学术界的比例大致维持在50%右。1972年DECD的报告已经指出,在美国和英国,在职博士毕业生要找到合适的学术岗位已经比较困难。在1990-2006年间,进入高校工作的在职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比例为47.1%。根据毕业时的调查,在2007-2008年间已就业的在职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在职博士后除外),51%进入学术界工作,27%进入工商业,6%进入政府部门工作,5%在非营利性机构就职,11%进入其他/未知部门。日在职博士毕业生进入学术界就业比例的低落与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吸纳能力密切相关,2005-2009年,美国毕业了10万名在职博士,而同期美国仅新增了1.6万个教授职位。根据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2012年的分析,过去三十年,计算机领域的师资需求迅速上涨,生命科学领域年均增长1.5%,但除此之外,大部分领域的师资需求是比较稳定的。根据研究者在2013年的估计,在科学与工程领域,每年授子的析学在职博士数量是当年教师空缺岗位数量的7倍,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供过于求现象。

2、英国。根据英国毕业生项目()的研究,2003-2005年,英国本土在职博士毕业生在教育部门就业的比例为5O%.右。由于教育部门涵盖了中小学教育部门,所以我们可以估计2003-2005年英国在职博士在高校及科研院所就业的比例大约在45%-50%之间。根据经济合作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欧洲统计局发起的在职博士学位获得者职业生涯项目(,以下简称CDH)在2010年11月对2006-2007届在职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其在高等教育部门、工商业界、政府机构和其他部门就业的比例分别为44.7%,33.5%、15.3%和6.5%。

3、德国。一直以来,德国的在职博士毕业生就有在学术界之外就业的传统。根据林格()2006年对1698名在职博士生职业预期的调查,仅有33.9%的人希望未来从事学术工作。

从在职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实际就业去向看,德国在职博士进入非学术部门的比例很高。根据卡塞尔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在2011年对18所高校1577名2009年毕业的在职博士的调查,仅有25%的人在毕业1.5年后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约17%在公共部门或企业从事研发工作,超过一半(S8%)的在职博士毕业生从事非学术性工作。

4、澳大利业。1999年,澳大利业研究理事会(ARC)对在职博士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取向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美国在职博士后,在职博士就业与学术职业解辐,到高校、科研院校就业比例下降,澳大利业在职博士毕业生在学术岗位(指同时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岗位)初次就业的比例从1994年的47%下降到了1998年的33%。

5、澳大利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简称GDS)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该国在职博士的初次就业情况(毕业后6-12个月内)进行调查,根据该调查结果,2005年澳大利业在职博士毕业生在高等教育部门就业的比例为45%,但其中有相当大比例的在职博士只从事研究,不从事教学。初次就业为“教学与研究”学术岗位的比例从1994年的47%下降到了2002-2004年的23%。同样根据这一调查数据,2000-2007年间,澳大利业在职博士毕业生在高等教育部门就业的平均比例不到一半,为44.4%。而且,考虑到部分在职博士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会转向其他非学术岗位,因此长期来看,最终在高等教育部门就业的比例会更低。

5、法国。据统计,1998年法国的在职博士毕业生中,在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就业的比例仅为34%,另有17%从事在职博士后研究。如果计算上在职博士后,当年法国在职博士毕业生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就业的比例为51.7%。2004年的一项研究调查了法国在职博士毕业18个月后的就业去向,结果表明从事在职博士后研究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占26%。在大学终身教职轨道工作的仅为27%,在商业界工作的比例达到2So}o呀灵据在职博士学位获得者职业生涯项目(CDH)在2010年3月到7月的调查数据,当时法国2006/07届在职博士毕业生中在高等教育部门、工商业界和政府部门就业的比例分别为44.6%,27.1%和20.9%。

6、日本。2000年,日本授子在职博士学位授子数剧增至12375人。在当年统计就业的6914人中,在教育部门就业的人数为2272人,占32.9%。2010年,日本在基础科学领域(不含工科、农科、健康科学相关领域)共授子1350个在职博士学位,只有746人在毕业时找到了全职工作,其中到学术和技术领域工作的比例为21.7%,工业界的比例为33.5%,教育机构的比例为34.3%,政府部门为0.5%。根据在职博士学位获得者职业生涯项目(CDH)在2008年4月对2002-2006年日本在职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数据,49.3%在高等教育部门工作,在工商业界就业的比例也高达25%。2011年,日本在职博士学位授子数为15892人,当年共有10150人就业,就业率为63.9%。另有350人继续学业。在统计就业的10160人中,在教育部门就业者3657人,占36%。

根据以上不同国家的统计材料,其在职博士就业部门分布德国、法国有比较强大的科研院所系统,所以在统计就业去向时,会区分高等教育部门和科研院所。但在英国和美国,一般不做这样的区分。从主要国家的比较来看,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业、日本在职博士在高校和科研部门工作的比例比较接近,在50%右。德国在职博士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就业的比例最低。

6、其他国家。北欧国家在非学术界就业的在职博士比例普遍更高。瑞典2004年在职博士毕业生中仅有45%在大学就业。荷兰1996年在职博士毕业生38%在高等教育系统就业。在公立研究机构,13%在工业界从事与研究相关的职业,26%从事与研究无关的职业。芬兰在职博士毕业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大约有40%在大学系统工作,但到2010-2011年,抽样调查结果显小在大学工作的只占到28%,私营企业和国企为27%,政府部门为19%。1970-2005年间,挪威培养的在职博士当中,大约60%从事研究性职业,另外400Ic从事的工作与研究不相关。在高等教育机构工作的比例仅为40%。

根据在职博士学位获得者职业生涯项目(CDH)的调查数据,2009年,月一麦、荷兰、西班牙、比利时的在职博士学位获得者在高等教育部门就业的比例均不到一半,其中荷兰最低,仅有28%。

当然,也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在职博士学位获得者进入高等教育系统的比例较高,在50%以上。根据经合组织(OECD)2010年的统计数据,波兰的这一比例高达91.8%,葡萄牙为85.3%,土耳其为72.2%美国在职博士后,马耳他为70.6%,罗马尼业为65.2%,俄罗斯为62.7%。巴西2012年80%的在职博士毕业生都在学术界就业。这些国家在职博士毕业生学术岗位就业率较高,可能的原因在于对在职博士学位需求的旺盛。以巴西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该国也经历了在职博士生教育的大规模扩张,在职博士学位授子数从1990年的1410人增长到2000年的5344人,2011年更增加到12217人。但大学对在职博士需求很大,整个巴西2008年大学教师具有在职博士学位的比例为24%,同时国家政策要求大学教师应该具有在职博士学位,因此整体而言,学术界对在职博士的需求很大,在职博士在学术界就业的比例也相对较高。为进一步发展研究型大学,通过在职博士生教育促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巴西政府计划进一步扩张在职博士规模,根据2011-2020规划,2020年巴西的在职博士学位授子数要达到28937人。

如何申报美国博士后,美国文科博士该如何申请?—访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副教授马钊

众所周知,读文科博士很难,而赴美留学攻读文科类专业博士,更是难上加难。美国大学文科博士招生量少,对学生要求高,奖学金机会少,就读时间长,毕业难度大,让很多人望而生畏。美国文科博士该如何申请?有怎么样的奖学金机会?毕业去向有哪些?文科博士做助教是怎么样的概念?美国有哪些文科类博士后研究机会?这些问题广受关注。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副教授马钊博士的相关经历,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

张伟用老师采访美国名校招生官和教授系列文章整理。

马钊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留学,2007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乔治华盛顿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现为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本文为之前文章整理,在此分享给朋友们。

体现申请者与目标大学项目的匹配度是关键张伟用:你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如何申报美国博士后,选择了赴美留学。当时的留学动机是什么?如何成功申请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录取及奖学金?

马钊:我本科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是中国古代史,这些都可以称得上出国留学的冷门专业。

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许多大学校园、特别是北京高校中有一股“留学热潮”。身处其中,可能促发了我出国留学的想法。留学既是个人选择如何申报美国博士后,美国文科博士该如何申请?—访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副教授马钊,也是群体意识,我的留学动机就萌发在这些个人计划与群体意识之中。

因为我是在获得硕士学位以后才出国留学,所以我在国内的研究经历在留学申请、择校和日后的职业规划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因为撰写硕士论文的需要,我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相关的清朝宫廷档案,积累了一些清史研究和清代档案的知识。

随后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我偶然结识了著名的美国清史专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的罗威廉教授,和他交流了一些清史研究的心得,并向他请教了一些问题。我们讨论的基本上是学术问题,并没有涉及留学事项。

但在他离开中国之前,他突然问我是否有留学美国的想法,同时他表示愿意支持我的留学申请。一年以后,我顺利入学霍普金斯大学,开始了七年的博士课程和研究。

结合自己美国留学申请经验以及一些入读美国名校博士的案例来看,美国文科博士在录取方面非常严格,竞争激烈。录取委员会在选拨学生时,注重托福写作成绩、GRE分析性写作成绩、来自专业方向教授的推荐信和申请者背景与教授研究方向的匹配度。

因此,申请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学术研究背景,并且有一定的学术成就,才是获得录取的基础。之后,如何体现自己与目标大学项目的匹配度,则需要针对性的文书展示出来,这样才有机会获得名校教授的青睐。

美国研究生奖学金种类及发放要求

张伟用: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书期间,你就一直任助教。能否说明一下如何申请助教?担任助教有哪些技能要求?会遇到什么挑战?

马钊:无论是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还是公立大学,文科都被视为基础研究专业。在博士培养和硕士阶段,都会给学生提供奖学金补助。

文科专业的奖学金包括五部分:

学费减免( )

助教补助( )

助研奖学金()

夏季研究补助()

旅行补助( fund)。

原则上讲,博士生享受6~7年的学费全免待遇;硕士生则视学校财政状况和培养政策而定,享受50%学费减免直至全额减免。助教补助是学生需要通过工作而得到的经济报偿。

东亚系和历史系的研究生都要从事助教工作,包括批改学生作业、带课堂讨论、单独授课等。因为助教工作要占用学生个人课业和研究工作,所以学校尽可能地将助教工作放在学生培养后期,也同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助教职位,以减少对学生学业的影响。

奖学金专为学生研究阶段之用,学生不需要为此而工作或承担与个人研究方向无关的工作。奖学金的设立,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专心地完成资料整理和论文写作的工作。文科奖学金是按照学年(九个月)发放,余下暑期的费用以及差旅费用,另有补助。

以上所说,只是文科奖学金的总体情况,各学校因自身财政状况和培养计划不同,则会有不同的调整。例如,好的私立大学直接提供多年的研究奖学金,学生可以心无旁骛地专心自己的研究。而绝大多数州立大学没有这么好的条件,研究生甚至在入校伊始,就要开始承担助教工作。

大多数奖学金计划是在学生入学之前就确定好了的,不过入校之后,学生也会有一些得到工作和奖学金的机会。比如,学校有专门针对研究生的不定期研究资助,解决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调研的经费QS100名校留学,但是学生要入学后才有资格申报。

另外,如果学生所在系有语言培训的课程,研究生也可以承担语言指导( )的工作。比如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亚系有上百名美国本科生正在学习汉语,需要一对一汉语强化训练,很多研究生(特别是没有全奖的硕士生)通过这个工作,解决在美国的生活和学习费用。

最后要强调的是,研究生院(系)要按年度来重新审核奖学金资格和补助比例。如果学生的课程成绩、学业进展、工作态度出现问题,学校有削减甚至取消奖学金的权力。

美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方向博士后申请渠道及方法

张伟用:你如何争取到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博士后的科研机会?对于国内意向赴美做博士后的青年学者、尤其是文科类的博士后,有什么建议?

马钊:美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方向的博士后职位,确实比理工科专业少了很多,主要有三个渠道:首先是美国主要的国家级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的博士后流动站,例如我获得的弗里曼基金会博士后基金。

其次是大学研究所和研究计划提供的博士后机会,以我的专业而论,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中心、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美国国会图书馆等,都是主要的博士后基地。另外就是以研究主题和研究计划而设立的、不定期博士后机会。

从理论上讲,博士后是为博士从毕业到正式就职提供的过渡桥梁,为青年学者提供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机会。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士后流动站,要求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一定的教学任务,纯粹的研究型博士后机会逐渐减少。

争取这些博士后机会,需要以下诸多因素:了解美国相关领域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脉络、了解博士后流动站所在学校的学术资源(例如图书馆收藏、教授研究专长)、提供论证详细的研究计划、提供授课计划(如果有授课的任务)、提供具体有力的推荐信。

近年来,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提供了很多出国访学的机会,因为访问学者自带资助,可以避免激烈的竞争,但并不是所有访问学者都可以成行,还需要受访学校具体教授的首肯。在申请联系过程中,申请人不仅要说明已有的研究成果,更要说明此次访学的学术目的以及受访学校和教授对自己研究的推动作用,这才能提高成功的希望。

美国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的差异

张伟用:你在美国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都曾任职,能否比较一下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在教学、科研以及管理方式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

马钊:我2007年取得博士学位,当时面临多重选择:去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从事以研究为主的作,还是以教学为主的工作?总而言之,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大学,教授都要承担研究、教学和系行政管理等三项工作。

我所就职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属于私立研究型大学,学校对教授的科研成果要求比较高。而我此前就职的纽约州立大学,则属于以教学为主的公立大学。

就学生而言,私立、公立大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学校规模、选课人数、学费奖学金计划和导师学生关系等方面。私立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规模小,例如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每年本科录取不过1200人,全校本科生总数大约6000人,比较注重小班教学(15人以下)。但是很多州立大学本科生人数可以达到5万、甚至6万人的规模,大班教学(25人以上)更为普遍。

私立研究型大学经费主要依靠校友捐款、各种科研基金申请和其他形式的募捐,通常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如华盛顿大学年度预算为90亿美元。学费没有州籍、国籍差别,比较昂贵,但是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奖学金计划,比如哈佛大学,对于来自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家庭的学生,基本提供全额奖学金。

公立大学经费来源于州政府拨款和学费,国际学生学费远高于本州美国学生的学费,而且学校的奖学金资助相对有限。私立研究型大学入学竞争激烈,生源水平平均且优秀;州立大学学生情况比较复杂,学生水平有参差不齐的情况。

张伟用老师在美国做研究学者,研究课题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业与职业发展。来美国之前,在北京创业做留学公司十余年,帮助学生申请美国名校和奖学金,对美国留学和留学中介行业很了解。我很乐意大家讨论如下话题,美国留学和交流访问学者的申请经验和选校定位,选择优质留学中介和维权,出国考试培训机构和留学后服务,OPT,求职就业等。

张伟用老师自媒体推出”留学答疑“栏目,帮助有留学疑难的家庭和朋友解答留学问题,因为精力有限,限定每天1个免费专业答疑名额,名额有限,请【私信】张伟用老师,或搜索”张伟用谈美国留学“联系张伟用老师。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美国博士后申请,普林斯顿大学招聘访问学者、博士后

Lisanti教授申请天体粒子理论访问学者、博士后职位。申请人必须在职位开始时拥有物理学、天体物理学或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该职位受大学背景调查政策的约束。我们现在不接受通过AcademicJobsOnline.Org申请这份工作。新泽西州普林斯顿08544

美国博士后好申请吗,“博士”和“博士后”在听起来相似的同时,实际存在着明显区别

在与导师的关系方面,博士后在流动站活动的一般周期为两年,这段时间内他们与导师的关系已经由“师生”逐渐过渡为“同事”,关系更加平等。如果实力强大,整个博士阶段的收入也可能相当可观。值得注意的是,博士后也需要申请,有想法的同学建议提前做好准备。

美国读博士后有工资吗,海外博士后的薪资待遇如何?有什么福利?

海外博士后的薪资待遇如何海外博士后的薪资待遇因国家、地区、研究机构和学科领域而异。一般来说,海外博士后的薪资通常会涵盖生活费和研究经费。在美国的哈佛大学,博士后的待遇包括年薪、医疗保险、退休计划和其他福利。海外博士后除了薪资外,通常还享有一些其他福利,这些福利可能因国家、机构和项目而异。

美国佐治亚大学博士后,开门红!6所大学,齐发顶刊!

近日,国内多所大学迎来2025年开门红,分别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美国哈佛医学院博士后,今天,8名哈佛博士后刷爆朋友圈,他们做了啥?

从哈佛大学到合肥“科学岛”,这几位集体回国的博士后为何甘愿做个“快乐的岛民”?2012年,他们结束了哈佛医学院的课题,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科学岛。这一次,没有人再用“最后一块拼图”这样的表述,因为,没有人知道,还会不会有下一位哈佛博士后,下一位海外华人的加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