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美国博士后

美国博后,美国STEM博士生被疫情害惨了!毕业生人数下跌创60年记录

【新智元导读】疫情把不少美国博士生害惨了,相比之下,计算机专业可以说是幸运儿了。疫情来袭,美国的STEM博士们也被害惨了!像D’Elia一样被疫情影响、无法顺利毕业的倒霉博士生,数量并不少。然而相比疫情前的「欣欣向荣」,2020-21学年的STEM博士毕业生人数骤降,可谓「最惨毕业季」。

【新智元导读】疫情把不少美国博士生害惨了,相比之下,计算机专业可以说是幸运儿了。

疫情来袭,美国的STEM博士们也被害惨了!

因为疫情,他们有的毕不了业,有的延毕了好几年。

进不了实验室的博士生

在2020年,D’Elia以为最多再过一年美国博后,美国STEM博士生被疫情害惨了!毕业生人数下跌创60年记录,自己就能博士毕业了,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疫情爆发了……

纽约大学被迫关闭,连续好几个月,她都没法进实验室。

直到2020年6月,她所在的发育神经生物学实验室才重新开放,然而实验室的运转效率变得极低。学校里其他的实验室也是如此。

D’Elia说:「回到实验室后,我发现条件更加困难,一切流程都运转得很慢。」

正因如此,她怎么也无法按计划的那样,在2021年春季毕业了。

像D’Elia一样被疫情影响、无法顺利毕业的倒霉博士生,数量并不少。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18日公布的数据,2020-21学年,全美STEM博士学位授予量较上年减少了1721个,是过去四十多年来跌幅最大的一年。

NSF的统计中,最早的数据是1958年的

综合各个领域来看,2021年美国高校共授予52,250个博士学位,比2020年减少了2974个。

文章地址:

消失的毕业生

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出,从2000年起,美国大学授予的STEM博士学位数量就一直呈上升趋势。

然而相比疫情前的「欣欣向荣」,2020-21学年的STEM博士毕业生人数骤降,可谓「最惨毕业季」。

虽然并不能说毕业人数的下降就是由疫情导致的,但可以合理地推测,许多博士都和D’Elia一样,面对实验室关闭、出行限制和其他疫情导致的困难,不得不推迟自己的毕业时间。

根据2020年一项对7000多名在美博士生的调查,34%的人预计疫情会导致毕业时间推迟,只有3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读博进展一切正常。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爱达荷大学组织学习理论副教授 Soria指出,延迟毕业的主要原因是「无法进行研究」,60%的受访者都选择了这个选项。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STEM各个学科毕业人数变化的差距,从而也能推断,是疫情造成了博士毕业人数的下降。

在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等需要亲力亲为的领域,疫情前后的博士毕业生降幅最大,分别为12%和7%。

而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毕业人数不降反增。

对于其他非STEM专业,教育学博士同比下降了10%;人文和艺术类下降了16%;历史学下降了18%;文学下降了14%。

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毕业生人数则相对稳定。

但人类学博士从2020年的447个下降到2021年的400个。鉴于其本身就是一个小众的领域,这一变化已经称得上重大了。

在疫情初期,有人对研究人员的活动做过一个研究,同样得出了这个结论——

相比那些依赖计算机进行研究的学科,依赖实体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损失的时间要多得多。

除了研究时间大幅减少之外,部分因疫情延毕的学生也即将失去资金上的支持——

不仅研究生助理30,000美元的津贴没有了,连学费减免也即将结束。

这也就意味着,依靠这些渠道作为资金来源的同学,从此很可能负担不起学费以及日常开销。

因此,一些处在最后一年资助期的学生,现在正考虑放弃自己的学位。

以罗格斯大学为例,虽然学校很早就为博士生提供了为期一年的资金延期(有且仅有一次)。

但显然,疫情并没有在一年内结束,而这些获得延期的学生依然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论文。

对于那些错过或者没有资格拿到延期的学生来说,他们就必须按期完成项目,就像疫情从未发生过一样。

根据学校的说法,大约有150到200名学生将受到影响。

PHD的「三重大山」

当然,不是所有博士生都面临着退学的问题,但他们的学业压力可一点都不小。

经济困难、工作时间过长、职业前景极度不确定,面对这三重大山,很多博士正在对自己的选择失去信心……

在杂志2022年的全球研究生调查中,只有6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目前的课程感到满意,与2019年的71%相比有明显的下降。

文章地址:

可以看出,硕博研究生最大的担心,还是「事业」和「金钱」。

有超过一半的研究生,担心自己没法在原计划的时间内顺利毕业。

面对学业上的焦虑和压力,绝大多数人都选择自己闷在心里,不曾向外界寻求帮助。

有趣的是,在面对「如果再给一次机会,还会这么选吗」这个问题时,大部分人都表示还会这么选,无论是计划读研/读博,还是对专业、导师的选择,都没有变化。

也就是说,虽然在学业期间满意度不高、忧心忡忡,但大多数人其实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疫情下的一股「清流」

不过,研究中出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结论。

虽然少数族裔和女性学者人数很少,但从毕业人数的角度来看,这一群体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2020-21学年期间,少数族裔STEM博士毕业生占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博士毕业生的15%。和2012年的12%相比,这一比例在过去十年稳步上升。

而女性STEM毕业生占2020-21学年全部毕业生的43%,与过去十年42%的平均水平基本一致。

不过,根据2021-22学年的初步数据,毕业人数下降的情况可能有所缓解。

NSF的调查负责人Kelly Kang表示:「数据显示,毕业生人数将有很大回升。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2021-22学年的毕业人数包括了原本计划在上一学年毕业的学生。」

目前,NSF正在汇编数据,并将于2023年10月发布官方统计。

毕业了,然后呢?

根据2021年的调查,70%的新博士在毕业后有明确的工作,或取得了博后的offer。

从2016年以来,这个比例已经增长了不少了。在2016年,这个数字是62%。

2020年,许多公司都冻结招聘了,在这个前提下,70%的数字比许多人预期的博士生就业情况要好得多。

不过,博士入职学术圈的情况可谓是惨淡不已。

在2021年的毕业生中,只有36%的人在学术界找到了工作。

与2016年的45%相比美国博后,这是一个大幅下降。

那些被学术界拒之门外的人都去了哪里?很可能是工业和商业界:2021年美国藤校留学,大约43%的新毕业博士在这两个领域取得了offer,而在2016年,这个百分比是35%。

说回D’Elia,最终,她好歹在2021年10月毕业了,这还要感谢一位本科生的帮助。D’Elia说:「我没有时间去做研究计划表上的所有事情,幸亏有她在我写论文时帮我做了实验。」

现在,她在同一个实验室里继续做博后,目前仍在进行收尾工作。

D’Elia最终的毕业合影

回头看看,虽然顺利毕业了,但疫情的疤痕效应时隔两年仍然存在。

D’Elia心有余悸地说:「总体上看,延毕对我的影响微乎其微。疫情对我更大的影响,是耽误了我发paper,以及做下一步的规划。」

参考资料:

美国博后 申请,美国科研圈风暴来临,“博后及访问学者”职位或将取消!

这恐将是一场科研界的暴风雨!

上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斯一席话掀起惊天巨浪:在接下来的一两周时间内,将对各个大学违反NIH规定的科学家采取行动,有人将被开除。

目前,NIH正在对全国55个机构进行调查,主要内容是了解外国科学家是否遵守有关披露外国关系、保护同行评审的机密性和处理知识产权的机构规定。

柯林斯表示,一些美国大学将在“接下来的一两周内宣布”,他们已经采取的行动,以防止外国政府不公平地利用NIH资助的研究。

更重要的是,这些研究人员可能将会被解雇,包括中国科研人员。

美国科研界未来一两周“腥风血雨”

柯林斯的这番言论是出席上周的听证会时发表的。

柯林斯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人不遵守适当的规则,正在利用这个国家的资金拨款。这完全不可容忍。”

他在听证会上说,一些科学家被判犯有“”罪,没有对外披露受到了国外资金的支持,但仍旧享受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其的帮助;将本属于美国机构的知识产权进行转移;或者向其他国家发送赠款建议。

去年8月,柯林斯首次写信给NIH资助的10000家机构,要求他们寻找问题。柯林斯在公开信中提到,有三个问题令人关切:

向包括其他国家在内的其他实体转让资助申请或转移由NIH资助的生物医学研究的知识产权;

与包括外国实体在内的其他国家的NIH同行审查员共享关于资助申请的机密信息,或者试图影响资助决定;

受NIH资助机构的一些研究人员未能披露包括外国政府在内的其他组织提供的资源,这可能会扭曲有关NIH资金使用的决定。

同时NIH还公布了受资助人员可能违反报告规则的六个案例,并提醒审查拨款申请的研究人员不应与外界分享提案信息。

当时这封公开信引起了巨大争议,遭到了包括北大理学部主任饶毅教授等人的联名反对。不过,争议并未阻止NIH的调查,柯林斯后来也出席了几次听证会,汇报了调查结果。

在上周刚刚结束的听证会上,柯林斯说美国博后 申请,美国科研圈风暴来临,“博后及访问学者”职位或将取消!,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被解雇,被要求离开学校,其中许多人随后回到了以前的他们国家的机构。

“我们正在采取行动,你会在媒体上看到更多的证据,特别是在未来一两周。”

柯林斯也强调,NIH资助的大多数在美国工作的外国科学家都遵守这些规则,为研究做出了宝贵的贡献。“我们不想介入一些看起来有点像种族定性的事情”,案件也不仅限于中国科学家。

高校出“访问学者政策”,或影响近千名访问学者

柯林斯的公开信已经在学术界产生影响。

去年10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份“访问学者”政策引发热议,让人们担忧赴美学术交流会受到当地限制。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发出一封名为“访问学者政策”(icy)的邮件,根据媒体提供的邮件截图美国博后 申请,该学校响应NIH对(美国的)生物医学受到威胁以及知识产权损失的担心,决定终止访问学者项目。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会响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美国的)生物医学受到威胁以及知识产权损失的担心,我们决定终止访问学者项目,并且立即生效。

……

因此,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未来都不会招待任何访问学者直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放心地感觉可以让外国学者参与到美国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中,直到威胁解除。

邮件中还提到,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已经成立欺诈调查小组。

这一邮件引起了海内外华人学者的高度关注。一位驻美的中国生物医学研究人员告诉《华盛顿邮报》,如果这一限制持续一年的话,取消该计划可能会影响到将近一千名访问学者。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许多博后职位都是拿J1签证的,所以访问学者如果取消,博后也很可能会受到波及,尤其是公立大学。小编周边的同学已经因为美国学校停止招收中国学生而丧失了博后机会

10月22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在官方博客中发布了一篇文章作为对此事的回应。文章标题为“与NIH的多次互动引发了对其需要立即关注的2项政策合规性问题的考虑”,以下为这篇博客的截图:

这篇文章中特意将NIH“涉外政策”的范围框了出来,而这一范围相当宽泛:无论是否有资金往来,任何同外国机构雇用的研究人员签署的项目或部分参与的项目皆属于涉外项目。文章还列出了符合这一定义的项目内容:来自美国境外的人体标本或脊椎动物资源;以收集数据、调查、采样等为目的而受到国外项目资助进行的外国旅行行为;受到外国资助的可能涉及环境、资源的任何活动。

以上这些都需要提前向NIH申请、通报并获得事先批准。

消息还提醒,如果医学院人员有参与当前受NIH或其他联邦资助的涉外项目,请准备一封解释该关系的信函美国top30名校留学,并需取得项目官员的批准。

此外,在今年3月,两名伊朗研究生到访NIH时,遭到该机构安保人员拒绝,其中一名研究生的演讲被打断,随后被带离会场。这两位研究生都在美国生活多年,持有美国绿卡和驾照。

对此,柯林斯在后来的公开信中致歉,表示该机构对访客的通关流程处理不当。

科学还能无国界吗?

科研机构很难对知识产权转移进行界定、管理和防范,这也是美国从政界到学界一直在呼吁解决的问题。

去年12月,白宫发布了国家安全战略,声称将“审查签证程序,以减少非传统情报收集者的经济盗窃行为”,之后对STEM相关领域的外国学生、学术交流明显增加,而中国留学生签证的议题也频频被提及。

现在,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此前美国发布的《2017门户开放报告》,2016-2017学年就读于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中国学生增至35万人,在所有留美生源国中位居榜首。

对于NIH院长的公开信,北京大学饶毅教授曾公开发文,表示对柯林斯所谓美国生物医学研究面临威胁的言论感到震惊,因为“这是和平时期第一次政府官员限制科学交流”。

饶毅教授称,30年来,NIH都资助了在中国国内的研究。这些中国研究人员自然都有中国机构的经费,他们的知识产权属于自己的单位,中美两国的政府基金都不能拥有其知识产权。

不过,也有人担心,巴斯德曾经说过的“科学无国界”是否还能够掷地有声?未来国家间的科研交流还会顺利吗?

弗雷赛斯留学

科学自由共享

美国读博士后有工资吗,北大博士后,旅居美国,弃养父母20年,母亲病危,死也不见,两字回复令人心生同情!

2019年,病危的老母亲临终前想见自己小儿子一面,躺在病床上哀求道:“强强,二十年了,你回来吧,妈妈很想你!”谁料,远在美国的博士后儿子收到消息后,没有快马加鞭赶回国送终,而是留下了两个字……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为何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却却病危的母亲作出如此反常的举动?

小儿子名叫王永强,1969年,他出生在江苏常州的一个农村,家有五口人,王永强有个哥哥和姐姐。

王永强的家庭非常贫困,可谓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更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哥哥因患有小儿麻痹症常年瘫痪在床。

因此,全家人将更多的关爱都分给了“残疾”的大儿子,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年轻的姐姐被父母逼迫辍学,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

而年幼的王永强虽然躲过一劫,但家中的家务活便转移到他身上。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永强小时候就表现出异于同龄人的成熟,别人的童年都是轻松快乐美国读博士后有工资吗,而他的童年却是家务和照顾哥哥。

在上学时,王永强就非常珍惜能够学习的机会,他想通过努力读书,有朝一日考上大学,走出农村。

于是他每天除了照顾哥哥、帮忙做家务之外就是学习,废寝忘食的学习,通过他不懈的努力,成功考上了镇上数一数二的中学。

当王永强兴高采烈的告诉父母自己考上重点高中了,父母的反应顿时让王永强心情跌落谷底。

母亲并没有对此表示祝贺,并且声称家里没有钱交学费,让他辍学,要么去打工赚钱,要么就在家照顾哥哥。

“如果真的想心疼家人,那就赶紧打工赚钱,补贴家用才对”

对于父母的百般阻拦,王永强并不认命,他没有听从父母的劝说,毅然决然的对父母说:“学费不用你们出,我自己想办法。”

那段时间,王永强拼命地打零工,什么脏活苦活都干,最后终于凑够了学费。就这样,王永强如愿以偿地上了高中。

高中那几年,他的生活简单而又忙碌,每天穿梭于教室和宿舍之间,一心扑在学习上。

到了周末,别的同学在休息,他却在四处打零工,平日里吃饭能省则省,只吃便宜的饭菜。

靠着周末打零工的微薄收入,再加上学校颁发的奖学金,他才得以艰难地维持学业。

最终,他凭借优异的成绩,在高考中脱颖而出,以全省名列前茅的名次,成功被知名学府苏州大学录取。

可当王永强兴奋地再次拿着录取通知书找到父母时,换来的却是再一次的质疑,“照这样读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工作赚钱来养家?”

父母催促他赶紧挣钱,是因为大儿子瘫痪期间又生了一场大病,急需用钱。

此时的王永强已经对父母心灰意冷,心里的不公,压抑多年的怨气终于爆发,和父母大吵了一架。

不过,好在大学的校领导在了解王永强的家庭情况后,给他免除了学费,还给予一定的补助,最贴心的是,学校给他提供了一个勤工俭学的工作。

虽然王永强和父母大吵一架,但他内心还是想着这个家,他给自己留下生活费,剩下的工资都寄回家里。

然而,这一次次的汇款不仅没有得到父母的宽慰,反而变本加厉,要更多的钱。

在上大学期间,王永强的奖金提升到了74块,他扣除日常开销以及寄给家里的钱后,还结余了一点,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谁料,这件事被他母亲知晓后,便火急火燎地赶到学校美国读博士后有工资吗,北大博士后,旅居美国,弃养父母20年,母亲病危,死也不见,两字回复令人心生同情!,全然不顾老师和同学,径直走到王永强面前,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痛骂。

这一幕让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也使得王永强在学校里被大家贴上了“不孝子”的标签,陷入了极为难堪的境地。

为了让母亲停止吵闹,他别无他法,只好把自己身上仅有的200块,全部交给母亲。

自此以后,这件事在他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就像一道怎么也跨不过去的坎。

大学毕业后,王永强被保送了研究生,然而,他的父母对此依然表示不理解。

“学习成绩再好,到头来还是给别人打工,上那么多年学有什么用?”

尽管如此,王永强还是一如既往的求学,随后他又得到老师的赏识,到北京大学继续研读。

可就在北大攻读博士时,王永强彻底的和父母决裂了。

王永强在北大读博时,和一位老师的女儿相恋了,他为人踏实稳重,又极具才华,老师一家对王永强十分满意,便在北京为他们筹备并举办了婚礼。

满心欢喜的王永强把结婚的喜讯告知父母,本以为会得到他们的祝福与支持,没想到父母却以路费太贵为由,拒绝出席他的婚礼。

婚礼当天,王永强的亲人里只有舅舅赶来祝贺,舅舅回老家后,把婚礼情况告诉了他父母,父母则认定他过上了好日子,之后便频繁索要钱财。

婚后,王永强和妻子准备去日本深造,王永强以为远离父母就能开启平静生活。

可他父母的贪念丝毫未减,频频打电话过来,三番五次索要钱财,甚至还要求王永强给没学历的哥哥安排工作。

久而久之,王永强的妻子忍无可忍,她实在无法忍受公婆如同 “吸血鬼” 般的行径,在日本没待多久,便和王永强离了婚。

原本憧憬着人生步入正轨的王永强,一下子跌入了谷底,也彻底清醒过来,心灰意冷之下,他断绝了与家里的一切联系QS200名校留学,前往美国。

到美国后,他仅向舅舅报了平安,此后便再没和家里有过联络。

直至二十年后,母亲病危,临终前父母通过媒体寻找儿子王永强,可此时的王永强早已心寒。

即便是母亲临终前最后的心愿,王永强也并没有满足,他只是淡淡地回复了两个字“勿扰”。

有人说:“生身之恩大于人,养育之恩大于天。”然而,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配为人父母,

王永强的父母没有尽到父母应有的责任,反而王永强却一心为家,一次次的付出一次次的“牺牲”,换来的却是得寸进尺,不知感恩。

直到临终时才幡然醒悟,可为时已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美国医学博士后回国待遇,美国大学也有“四唯”、“五唯”?美国州立大学教授评估机制浅析

美国的大学对科研人员和大学教授的评价也是这样。美国州立大学教授类别美国大学对培养研究生非常重视,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联邦和各级政府不管学术学科评估人才的事,不管发论文的事,不评各种各样的奖,这些都是学术领域的事,而且与资源分配和个人待遇基本没有联系。

美国博士后招聘,美国密歇根大学 正在招收访问学者、博士后

,创建于1817年,位于美国最佳宜居城市密西根州安娜堡市,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被誉为公立常春藤,入选英国政府“高潜力人才签证计划”。计划出国访问学习的老师看过来~美国密歇根大学正在招收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或相关领域访问学者、博士后!

美国博后,博士后7篇论文被撤,本人回应:能发说明没问题

针对被集中撤稿一事,刘杰向《中国科学报》回应称,“(这些论文)已经发表了,既然能发表说明是没有问题的。论文发表于2019年3月,于今年4月28日被撤,刘杰作为通讯作者,同意撤稿。刘杰对这篇论文被撤表示了反对。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哈佛大学博士后申请:与其他院校的区别

哈佛大学简介哈佛大学致力于卓越的教学、学习和研究,培养在众多学科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导者,哈佛大学由十所学院以及一个高等研究所构成,在文学、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在校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约为2万人。哈佛大学的博士后申请与其他院校有所不同。

美国博士后几年出站,广聚英才,筑梦未来!湘雅护理学院启动全球招聘

(2)聘期内每年单列1个博士生招生指标,同时可参与学院博士生计划分配;不限博士后招收指标;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办公用房和实验场地。近三年在海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获得博士学位,并在攻读博士期间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学院目前有六个三甲医院和八个示范社区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习实践基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