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的特色,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业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业工程)本专业创建于1992年,是我国最早开办工业工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单位,率本专业是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名牌和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参与工业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在工业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业工程)

本专业创建于1992年,是我国最早开办工业工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单位香港城市大学的特色,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率

先提出“3+2”五年制机械制造与工业工程双学位管理与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002年成为首批成为六年制本硕连读工业工程专业;2003年试行六年制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招生;2007年按照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实施“2+4+X”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2015年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2017年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实施管工贯通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是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名牌和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

工科试验班(工管贯通)实施“拓宽基础,分类指导,强化实践,引导创新”的

培养模式美国top30名校留学,即“先理工后管理”,着重培养具有管理科学研究能力、管理创新思维和领导潜质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师资条件

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工业工程教指委委员1名,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宝钢优秀教师奖3名,省级名师2名,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1名,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2名,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8名。

培养特色

获批管理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应急管理决策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以及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的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参与工业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在工业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多年的探索和培养模式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校本科生获得校级以上竞赛荣誉,例如:美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最高奖,在工业工程教指委主办的各项比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数十项。

毕业去向

连续多年就业率100%,56.29%进入985高校,19.76%进入国际名校,例如:佐治亚理工大学、密歇根大学、匹兹堡大学、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曼彻斯特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继续深造。本专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众多卓越管理人才香港城市大学的特色,多数已成为公务员、知名企业和重点单位的业务骨干,985和211高校的知名教授和成功的创业者等。

香港城市大学机械,香港城市大学材料工程及纳米科技硕士课程分享

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作为香港首个同类专业,旨在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研究,并提供专业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教育课程美国top30名校留学,让毕业生为香港、大中华地区和整个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在2023年的两大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专业均荣登香港第一,纳米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U.S. News & World ) 中排名全球第12位和15位,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7位和21位。

课程简介:

作为香港唯一、亚洲知名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硕士课程, 本课程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机会,深入研究探索材料工程和纳米科技等诸多方面。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

1. 掌握材料工程和纳米科技领域的基础知识及科研技能;

2. 利用材料工程和纳米科技的知识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创造性地解决工作环境中的问题;

3. 提高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领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 具备理论设计和实验验证的能力,以及分析、解释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的技巧;

5. 能够识别、论述、解决工程问题,并在材料工程和纳米科技方面提出创新思路;

6. 正确理解参与终身学习的个人责任与社会需求。

职业生涯前景:

1. 材料工程师

2. 质量控制工程师

3. 产品工程师

4. 实验室经理

5. 研究及开发工程师

6. 高端设备与精密材料的工程销售经理

7. 电子、望料、金属、陶瓷和建筑行业专家

8. 在多个相关领域攻读博士学位

入学要求:

拥有相关物理科学或工程学科的学士学位,如物理、化学、土木/电气/电子/制造/机械工程、材料科学/技术和建筑香港城市大学机械,香港城市大学材料工程及纳米科技硕士课程分享,或同等学历。

从教学语言不是英语的机构获得入学资格的申请人还应满足以下最低英语水平要求(满足其一即可):

1. 托福(TOEFL)成绩为79分(网络考试);

2. 雅思(IELTS)总分6.5分;

3. 中国大陆大学英语六级(CET-6)成绩达到450分;

4. 其他同等资格。

陈志豪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人才发展政策研究室启动 研究如何吸引香港顶尖人才

2024年1月29日下午,在香港人才中心和香港高等教育协会的支持下,香港城市大学公共及国际事务学系成功举办了香港人才发展政策研究室启动仪式。政策研究室的使命是提供以实证为基础的研究陈志豪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人才发展政策研究室启动 研究如何吸引香港顶尖人才,让政策制定者和相关人士了解如何更好地培养、吸引和留住香港的顶尖人才。

出席者包括匈牙利驻港总领事馆总领事Pál KERTÉSZ先生、前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现任城市大学公共及国际事务学系客席教授张建宗先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特首政策组副组长林淑仪女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境事务处署理处长戴志源先生、香港工业总会(工总)总裁陈心愉女士、香港高等教育协会会长林伟文先生、珠宝/配饰设计师罗启妍女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社区投资共用基金委员会主席关则辉先生、数码港创业事务总监苏雅丽女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香港人才企业计划参与及支援总经理许宜清女士、 首席投资总监陈岳鹏先生及香港工业总会会长尹俊麟先生、香港孔圣堂会长温伟麟先生、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 (社区联系及协作)陈志豪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数码学系副教务长张泽松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文科和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教授,以及多位学术界、社区和商界领袖。

第二张照片由左至右: 政策研究室顾问林伟文先生、政策研究室高级顾问张建宗教授、政策研究室主任何达基教授、政策研究室创办人及顾问徐梦女士。

城大副校长(社区联系及协作)陈志豪教授首先致欢迎辞QS100名校留学,衷心祝贺政策研究室的成立,并期待研究室未来的研究成果。接着,香港人才中心主席徐梦女士致开幕词陈志豪 香港城市大学,她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并阐述了成立研究室的目的–吸引更多人才来港,促进他们融入社会。在成立仪式上,香港人才发展政策研究室正式宣布成立。

随后,何达基教授介绍了政策研究室的研究方向,以国际实例分析香港经济面临的挑战,以及吸引和挽留人才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还重点介绍了近年来香港特区人才发展政策取得的初步成效,并建议政策研究室未来的研究工作应特别聚焦及关注多界别、多部门、多文化和多代人的合作,从而为香港特区政策的持续成功作出贡献。

在第一场小组讨论中,来自国内的人才计划受惠者分享了他们选择香港的原因,包括香港的开放性、包容性和文化多样性。在第二场小组分享中,两位国际小组成员与何达基教授探讨了如何吸引更多国际人才来港及留住他们。

在嘉宾分享环节,许多与会者对政策研究室表示支持,并对香港未来的人才研究提出了宝贵建议。

颁奖礼结束时,政策研究室高级顾问张建宗教授与政策研究室顾问林伟文先生分别致辞,强调稳健的人才发展及挽留人才政策对香港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对政策研究室未来的研究成果充满信心和期待。

香港城市大学人才发展政策研究室

公共及国际事务学系

香港城市大学

二零二四年二月一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香港城市大学的特色,2017年香港大学各个学校的特色

”Judia说,香港大学连个学校代码都没有。那一届,香港大学在内地只招了2人。2004年当年,香港中文大学的学费是一学年4万。目前不少香港大学校会专门为内地生开一个学期粤语课。“相比之下,香港大学的班级概念不太强烈。香港各个大学特色香港城市大学:是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于1984年建校。

香港城市大学化学系,国家支持带来黄金契机 2018料成“香港创科腾飞元年”

2018料成“香港创科腾飞元年”国家的支持首先为香港创科发展创造了黄金契机。唐本忠形容今年是“香港创科腾飞前的准备期”;黄克强则深信,推动科技、创新及创业是现时香港必须要走的路。

李文荣 香港城市大学,城大举行葉杰全楼命名典禮

叶博士、其家人及亲友,以及一众城大管理层出席葉杰全楼命名典禮在2018年,城大将学生宿舍第八座命名为「叶袁玉堂」,以表彰叶杰全博士伉俪对大学的支持及慷慨捐助;叶博士目前亦是城大基金的最高荣誉会长。「叶杰全楼」为城大的行政大楼,并新设置了独立电梯大堂,方便城大社群出入大楼。

李文荣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英才,向“锡”而来!

为了给自带项目的创新创业人才做好金融服务,今天无锡再落地一支QFLP基金——雅惠锦泽QFLP基金,用资本的力量促进锡港两地间的技术合作,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以金融“活水”浇灌产业“未来之花”。

香港城市大学亚洲大学排名,大湾区大学排名来了!深圳2所大学上榜!2022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

中国内地共有58所高校上榜,位于深圳市的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大学也名列榜单。深圳大学2022QS世界排名稳定在601-650名;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排名第36名。中国共有92间高校上榜,其中大湾区14间高校入选,包括香港七间、澳门两间、广东五间。今年的QS世界大学排行榜共有58所中国内地高校上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