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
香港科学园
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
在此正式揭牌成立
“这是内地高校在港首个综合性研究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中山大学原副校长徐安龙教授受聘担任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院长。他表示,研究院集教学、科研、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将打造具有国际示范效应的学术重镇,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支点,借助香港区位优势,吸引和培养国际顶级人才。
高端、交叉、前沿,首设三大研究中心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香港高等教育科学院,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揭牌,中山大学于2023年筹备建设香港高等研究院。
自筹建以来,教育部、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广东省委省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给予诸多指导和支持。多部门多次听取香港高等研究院建设情况汇报、实地考察,相关企业和香港各界人士提供了大力支持。
在中山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香港高等研究院最终落子香港最大的科技研发及企业孵化基地——香港科学园,背后是“顶天立地”的决心。
“顶天,是指我们要面向前沿科学、基础研究、学科交叉做出突破;立地QS100名校留学,是指我们要注重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徐安龙说。
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在揭牌仪式上表示,结合学校优势和香港发展需求,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将重点发展生物医学、应用数学和人文社科交叉三个领域,面向全球延揽顶尖人才,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建设世界领先水平实验室,自主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为前沿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供条件,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建设。
“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的成立,是内地高校加强与香港深度合作的又一新的尝试。香港高等教育发展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国际化程度高,有利于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和富有创新活力的优秀青年学者香港高等教育科学院,也有利于为内地高校提供更多与海外一流大学及香港本地高水平大学进行合作交流的平台。”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表示,希望中山大学把香港高等研究院建设成为面向全球的创新基地、国家高水平引智平台、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摇篮。
合作、共建、协同
内地与香港的双向奔赴
揭牌仪式上,中山大学还与香港地区高校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
中山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签署关于加强医学研合作、氢能技术研究合作的框架协议,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医工交叉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山大学还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了关于共建植物合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合作意向协议。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与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签署关于中医药学合作意向协议,与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签署关于数学科学研究合作意向协议。
在香港高等研究院建设的背景下,双方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例如,香港理工大学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将展开医工交叉领域的教研合作,建设联合实验室。双方拟合办4+4双学士医科学位课程,探索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双学位课程,培养兼具医疗及工程专业知识的医科生,并推动毕业生在香港及内地同时取得跨境医生执业资格。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说:“近年,香港多所高校积极在大湾区设立分校,并与内地高校协同发展,取得可喜成绩。中山大学香港研究院的成立,将有助融合粤港创新资源,推动粤港澳高校更高层次、领域更广阔的合作。”
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
揭牌仪式上,中山大学还与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恒碳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谢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以产业视角探寻产学研合作的新方向。
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副会长,谢诺投资创始合伙人、投委会主席魏晓林表示,除了对香港高等研究院进行捐赠外,还将通过投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的模式开展合作。
“我们希望在AI医疗技术、新能源系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急需的解决方案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大湾区科技发展进步。”魏晓林介绍,“研究院产生科技成果,我们按照市场原则负责科技成果转化。”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广东省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谢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还对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进行了捐赠。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学费,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杨锐受聘我校客座教授
最后一张了
5月10日上午,武昌首义学院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在行政楼8楼理事会接待厅举行,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杨锐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校长李崇光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学费,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鑫出席仪式,外国语学院院长梁小华等班子成员及教师代表参加。金鑫主持聘任仪式。
李崇光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对杨锐教授受聘为学校客座教授表示诚挚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首义文化渊源、办学规模、学科专业设置、办学成果和社会声誉。他表示,办学24年来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学费,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杨锐受聘我校客座教授,学校承袭华中科技大学教育教学管理的优秀经验,规范办学,严格管理,务实奋进,培养了7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排名中,学校连续19年蝉联全国同类高校第一。
梁小华介绍杨锐教授情况。杨锐教授现任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讲座教授,在香港大学从教多年,在北美、欧洲、澳洲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近5年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学者排名中居前12名,其最新著作The Idea of a : 是第一本系统阐释华人大学理念的英文专著(Hong Kong, HKU Press,2022)。Third : of in China(New York: , 2002)至今仍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最重要的英文专著之一,并被诸多教育学机构选定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教材。杨锐教授在教育政策、教育社会学、教育的比较和跨文化研究、国际高等教育、中国社会的教育发展、教育研究中的国际政治等方面著述甚丰,发表了70多篇著作章节和200余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包括数十篇SSCI期刊论文。
杨锐表示,很高兴受聘为武昌首义学院客座教授。他说,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界,华中科技大学被誉为“华工现象”,其踏实、实干的校风,为国家、民族、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担当,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武昌首义学院在办学治校中承袭华中科技大学严谨治学基因,这是最宝贵的传统。他表示,自己在1994年就最早关注过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撰写发表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章美国藤校留学,在国内学界作为最早关注民办高校的学者之一,此次受聘为武昌首义学院客座教授,是一种缘分。
李崇光为杨锐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仪式结束后,杨锐教授应邀做客第150期南湖讲坛,讲授《国际化、多元文化与外语人才培养》。李崇光、梁小华与师生共同聆听。讲座中,杨锐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点燃了现场师生的热情。他从个人生活经历出发,讲述了自己从事教育研究的学术之路,介绍了自己基于中国本土化的学术研究背景,向现场师生强调了学习外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梳理了外语教学的变化,从学习西方文化到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再到国际胜任力的培养,这个变化是历史赋予的重任,挑战与机遇并存。在谈到学贯中西时,他以钱钟书为例,强调了学贯中西的意义及如何养成这种能力。他认为,对国际化的理解与研究应植根于我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要对我们自己的本土文化有极深的了解与认识,不理解本土文化,无以成就国际化研究,我们应该努力把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丰富的优秀文化和思想理念运用到国际化研究的体系中。
记者 赵颖、谈雨璇
香港高等教育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卢煜明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九任校长
香港中文大学9月27日消息: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举行会议,一致同意任命国际知名生物医学专家卢煜明教授为香港中文大学第九任校长。任期五年,由2025年1月8日起生效。
港中大校董会主席查逸超教授(右)及卢煜明教授合影(图源:香港中文大学)
港中大校董会主席查逸超教授在宣布新任命时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卢煜明教授担任新校长。卢教授学术成就斐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在他的领导下,港中大在学术、科研及创新创业方面,必定有长足发展。卢教授将带领大学开启新篇章,实现我们的共同愿景。”
卢煜明教授表示:“我对即将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的第九任校长深感荣幸。港中大不仅是一所享誉全球的研究型综合大学,有着独特的书院系统,也是我服务了27年的院校。我衷心感谢校董会对我的支持和信任,我期望在历任校长奠定的基础上,承先启后,进一步提升大学在研究创新方面的实力,让港中大的学术成果在国际间发挥更大影响力。”
据了解,今年1月,香港中文大学官网发布校长段崇智教授请辞的公告,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主席于1月8日收到段崇智教授的请辞决定,他将于2025年1月卸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职务。
卢煜明简介:
卢煜明教授(图源:香港中文大学)
卢煜明教授是国际公认的液体活检领域全球奠基者、开拓者及领导者,尤其是无创产前检测领域的先驱英国G5院校留学,被誉为“无创产前检测之父”。卢教授的研究成果对全球医学科学界影响深远,他于2011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013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教授屡获国际殊荣,他于2014年获费萨尔国王国际医学奖、2015年成为首位获颁美国临床化学协会 H. 讲学奖的华人、2016年获颁有“中国诺贝尔奖”之称的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及被誉为“诺贝尔奖预测指标”的“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 ),2019年成为首位华人科学家获颁“复旦-中植科学奖”,2021年获有“科学界奥斯卡”之称的“科学突破奖-生命科学”,同年成为史上首名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科“皇家奖章”华人得主。2022年,卢教授更获颁被誉为“美国最高荣誉生物医学科学奖”的“拉斯克奖-临床医学研究”。2023年,他成为首届“腾冲科学大奖”得奖人。他今年更成为首位获得“希门尼斯-迪亚斯讲座奖”殊荣的华人学者。
卢教授现为港中大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嘉诚医学讲座教授及化学病理学讲座教授。他同时兼任医学院副院长(研究)及化学病理学系系主任。卢教授于英国剑桥大学取得文学士学位,其后再于牛津大学接受临床医学培训,并取得内外全科医学士学位。获取医学资格后香港高等教育科学院,卢教授再于牛津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及医学博士学位。
他于1997年加入港中大,同年发表的科研成果——孕妇的血浆内存有高浓度的胎儿DNA,奠定了无创产前诊断技术(Non- test)的重要基础。卢教授及其团队后来研发了唐氏综合症的无创检验方法,成功将以DNA分析为本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从科学研究层面应用至临床诊断,现时已被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广泛采用,全球每年大约一千万名孕妇受惠。近年,卢教授领导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功将DNA测序技术应用至癌症检测,以非入侵性方法找出癌症基因组中多种类型的改变,把癌症液体活检推进至全基因组时代。最近,卢教授的科研团队更成功研发出一种能侦测多种癌症的血液测试,并推出作临床应用。
香港中文大学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The of Hong Kong),简称中大、港中大(CUHK),是一所享誉国际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在人文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与金融、医学、法律、传媒、地理等领域堪称学术重镇香港高等教育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卢煜明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九任校长,也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拉斯克奖及香农奖得主任教的大学。
学校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以灵活学分制、书院制、中英兼重和多元文化为特色,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世界大学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亚洲首家AACSB认证成员,香港互联网交换中心所在地。
学校创建于1963年,由崇基学院、新亚学院及联合书院合并成立。其中,崇基学院成立于1951年,新亚书院成立于1949年,联合书院成立于1956年。1986年逸夫书院成立,2006年晨兴书院、善衡书院成立。2007年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和声书院成立。同年,学校在深圳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1998年,率全港之先录取内地本科生。2012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获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筹建,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
作为亚洲领先的高等学府和当代新儒家的主要阵地,中大先后聚集了钱穆、林语堂、高锟、饶宗颐、杨振宁、余光中、莫里斯、姚期智、蒙代尔、卢煜明、杨伟豪等一批专家学者,培养了数学家丘成桐、史学家余英时、遗传学家徐立之、银行家郑海泉和十五位罗德学者等各界杰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