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质素核证开展的背景
香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运动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近30年的发展香港高等教育学院,质素核证:香港高校教与学质量保证机制及其特色,在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以下简称“教资会”)的积极推动下,香港形成了由质素保证局( ,以下简称“质保局”)、联校素质检讨委员会(Joint , JQRC)、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Hong Kong for of and , )构建的针对不同办学层次和高校资质、独立且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其中,质保局确保教资会资助院校(即受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院校,包括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所提供的学士及深造学位课程的质量;联校素质检讨委员会负责确保教资会资助的院校开设的“自负盈亏”的副学位课程的质量;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则以独立的法定地位对香港欲取得《专上学院条例》注册资格的高校“是否有能力开办学士学位课程”的院校进行评审。
1995—1997年教资会启动了香港高等教育第一轮“教与学质素保证过程检讨”( and , TLQPR),对接收港府拨款的高校且受教资会资助的课程进行质量审核,以“协助资助高校继续改良教与学的质素”。1999年荷兰屯特大学( of )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对该质素保证工作进行独立评估后认为,“教与学质素保证过程检讨是合乎时宜的正确工具”,“对于促使高等院校注重教学有正面的激励作用”,并建议“继续推行‘质素的推广’”。为了持续开展“广受欢迎”的质素运动,教资会于2001—2003年在目标、流程、范围等方面实施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第二轮教与学质素保证过程检讨。
通常情况下,受港府财政资助高校的拨款由教资会进行分配。为了厘清咨询委员会与拨款机构的双重身份,避免过分干预高校的教与学工作和办学自主权,更重要的是为加强教资会致力于保证和提高受资助高校教与学的质量,2007年4月,教资会成立了以第三方身份协助其履行质素保证职责、半独立的非法定组织——质保局。质保局的核心工作是对教资会资助高校所提供的学士及深造学位课程(包括由教资会资助及自负盈亏)进行质素核证,确保其教学质量得以维持并持续提升,同时兼具卓越的国际竞争力。2008年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质保局开展的质素核证工作,这标志着香港高等教育界拉开新一轮质量评估工作的帷幕。2008—2011年质保局对香港教资会资助的8所高校相继开展了质素核证工作。质素核证推进并取代了先前对教资会资助院校开展的教与学质素保证过程检讨,其核证周期为每四年一轮。
二、 质素核证的组织与实施
在“成效为本”和“切合所需”理念的影响下,质素核证通过被核证高校的自我评估、实地核证考察、发布核证报告、后续反馈等环节,对学校的发展目标、管理与绩效问责、课程发展与审核机制等“重点区域”进行检视,以促进教资会资助院校的教与学质量持续提升,切实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 核证理念与目的
质保局以“学生学习品质”( of )为中心和主轴,以“切合所需”( for )为原则开展质素核证工作。质保局并不试图通过一组预先设定的标准或目标对高校的办学质量进行审核,而是认为每个高校都应有适合其定位与使命的目标,高校必须发展出自己的办学特色与目标。质素核证工作主要检视高校是否有适合其既定目标的保障程序,是否采取举措并投入资源以达到这些目标,以及是否有确凿的证据表明目标得以逐步实现。
2005年,教资会开始探讨采用“强调学生学习结果,关注完成学业后学生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的成效为本路径(-based )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的可能性。以学生学习成效为本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肇始于美国,近年来渐具国际趋势,如2008年欧盟委员会实施的“欧洲资历架构”( , EQF)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的“高等教育学习成效评估”( of , AHELO)均倡导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成效教育。作为教资会下辖的机构,质保局将“成效为本”的理念落实到质素核证工作中,以确保教资会资助院校的教与学质量持续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得到切实保证。香港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是以学生学习成效为核心开展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起步较早且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二) 核证模式与重点
借鉴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 and , TEQSA)的做法,香港质保局以ADRI模式对教资会资助院校的教与学质量进行审核。ADRI模式即分别从“取向”——学校教与学的目标与方向,“部署”——学校为达到其目标而采取的措施,“成效”——通过事证证明目标达成度,“改进”——学校的改进与提高机制4个方面对资助院校的组织管理方式、目标实施过程、工作成效以及改进与提高机制进行审核。一是根据教资会对学校的角色定位和发展使命以及外部相关参照点(如质素框架),核证学校的教与学目标设立依据及其合理程度,以及目标在学校内部的传达沟通机制。二是学校的质量保障政策和整体战略规划、规章制度、具体质量保障程序和操作规程(如课程设计和评估)等质量保障举措,以及资源配置是否以实现目标为导向。三是通过系统分析学校所采取的质量保障措施等相关证据核证学校在11个重点领域质素核证的11个“重点区域”为适切恰当的目标、学校的管理、规划与绩效问责、课程发展与审核机制、课程监控与评鉴机制、课程设计与发展、课程教授和学习环境(包括资源配置、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环境等)、体验式学习与课外学习(如领导能力培养、国际交换学生、服务学习等)、评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效进行评估)、教学质素和教师发展、学生参与和研究型学位课程特有的活动。(如学生学业成绩)的目标实现程度。四是核证学校是否分析其教与学目标绩效并建立反馈循环机制以持续提升和改善教与学质量。
整体而言,质保局以“学生学习”为核心开展质素核证工作,因此质素核证均以与“学生学习”相关的环境、政策和活动为主,旨在了解学校的发展是否符合其设定的目标,是否提供充分的资源、建立系统有效的机制与环境以协助学生学习,以及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是否建立评估与改善机制。
(三) 核证程序与方法
通常情况下,质素核证依据以下主要程序逐次推进。一是核证准备。准备阶段主要有两项工作: 首先,由质保局和教资会遵循多元和避嫌的原则共同遴选6~7名质素核证评审小组成员;其次,秘书处指派一名具体工作人员担任核证统筹员(Audit )之职,负责整个质素核证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工作。二是高校自我评估。被核证高校对自身教与学质量保障管理措施及质量保障体系有效性的自我评估,标志着质素核证工作的真正开始。高校自我评估遵循ADRI模式对11项重点检视的领域进行全面的自我剖析,不仅要从纵向维度阐述“做得有多好”,更要从横向比较的视角论述“跟其他高校相比,以及与香港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期望相比,做得有多好”。自评报告是评审小组对学校开展质素核证的主要信息来源,因此自评报告必须有详尽的佐证支撑材料。三是实地核证考察。评审小组通过实地核证考察从不同维度对学校内部的教与学质量保证机制及教学工作进行检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学校如何回应学生的需求和期望是评审小组实地核证考察的重点。实地考察一般持续3天,评审小组分别与被核证学校的负责人、教职工、学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代表召开座谈,讨论学校自评报告中发现的问题及实地考察中发现的疑惑。四是编撰质素核证报告。实地核证考察结束之后,评审小组根据学校的自评报告和实地考察的结果撰写质素核证报告。核证报告从“赞扬”“赞同”“建议”3个层面对重点检视领域做出研判结论。评审小组对核证报告集体负责。质素核证报告经教资会批准后由质保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质保局对报告具有所有权。五是核证跟踪。质素核证报告公布3个月内,被核证高校向教资会提交一份根据质素核证报告制定的“行动方案”;在18个月内,学校向质保局提交包括行动方案实施细节、完成日期及学校如何对行动措施开展有效性评价等内容的“进度报告”。质保局对学校的进度报告进行评估香港高等教育学院,并将评估意见反馈学校。若学校的行动进度中存在明显问题,学校的进度报告和质保局的评估建议将被同时提交给教资会进行审议。质素核证主要程序见图1。
图1 质素核证程序
三、 质素核证的特色与经验
质素核证为教资会资助的高校追求教学卓越以及提升香港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效的外部保障机制,具有以下突出特色和成功经验。
(一) 弱化自上而下的行政导向,突出与高校的平等协作
作为香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质素核证虽然体现了香港政府打造“区内教育枢纽”的愿景和政策导向,但在对高校进行质素核证过程中并没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甚至香港教育局的直接参与,这弱化了质素核证自上而下的行政导向。
从上文对质素核证程序的梳理可见,质素核证是评审小组与被核证高校充分合作协调、反复沟通的过程,高校全程参与其中。质素核证评审小组与高校的平等协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具体到人: 每个评审小组均配备一名来自质保局秘书处的工作人员,由其担任核证统筹员,专司与学校沟通协调之职,如商定具体核证时间和核证方案,就评审小组产生的任何疑问与学校进行沟通等。二是核证考察,充分听取高校的反馈: 评审小组到被核证高校进行质素核证既是基于实地考察的同行评议,又是提供与学校有效沟通的机会,此外,核证考察的具体行程方案亦是评审小组与被核证学校共同协商确定的。三是在核证报告定稿前,评审小组和被核证高校保持密切联系以确保核证报告避免事实性错误和误解。四是在质素核证结束后,质保局仍与学校在反馈和改进等方面保持频繁互动。
(二) 以学生学习质量为核心,以质量保证过程为重点
资助院校教与学质量的改善和提升一直是教资会关注的焦点,成立质素保证局以“确保由教资会资助院校颁授的所有学士及深造学位课程(包括由教资会资助及自负盈亏),其教育质素得以维持并有所提升,同时兼具国际竞争力,以及鼓励各院校在这些范畴有更卓越表现”是教资会将提升教与学质量作为资助院校首要任务的有力注脚。在“成效为本”理念的指导下,作为教资会下辖机构开展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工作,质素核证将学生学习质量作为评估高校教与学质量的核心要素。
从质素核证评审小组检视的11个重点区域发现,质素核证尽管将学生的学习成效作为核证工作的核心目的,但在具体工作中并没有将就业率等体现人才培养质量与成效的量化指标作为重点,而是将反映人才培养过程的学习环境、教学方法和资源配置等,以及改善和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质量保证过程和评估机制作为核证的焦点,实现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从关注高等教育输出结果的质量转向关注质量形成过程和保证过程的管理。以质量保证过程为质素核证重点是对教资会前两轮“教与学质素保证过程检讨”理念的直接继承,亦是推进高校自主形成校内质量保障体系的有力抓手。
(三) 拥有国际视野,注重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反馈
事实上,1995年教资会启动的第一轮教与学质量保证过程检讨就注重聘请海外一流学者、专家作为专家组重要成员,以使香港的高等教育保障举措具有国际视野,从而打造香港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这种专家组成员的国际化在质素核证工作中始终得到坚持。对教资会资助院校第一轮质素核证的评审小组成员构成分析发现,评审小组主席均由海外一流专家学者担任,且评审小组成员中来自海外的专家学者通常占比50%左右,其中香港城市大学质素核证评审小组成员中高达67%的专家是海外知名学者。评审小组成员的国际化构成不仅使香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过程具备国际性视野,也为香港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提供可能。此外,评审小组成员中亦不乏政商精英、高校代表和行业协会,甚至知名中学校长也在其列;加之核证考查中分别与教师、学生、用人单位、校友等代表进行座谈,均凸显质素核证对多元利益相关者反馈信息的关注。
(四) 注重院校特色,拒绝统一指标和排名
为将香港打造成亚太区域内教育枢纽,教资会于2004年1月发布了引领香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路向的纲领性文件——《香港高等教育: 共展所长 与时俱进》,提出促进香港各高校在秉持自身优势“担当独特角色”的同时,应致力于“与其他高校广泛合作”,以使香港高等教育持续提供“更多元化、更具效益的优质教育”,并具国际竞争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避免教资会资助院校的过度重叠和同质化,并有效提升香港高等教育界的效益,教资会遵循“共展所长”的理念对教资会资助院校的角色和定位进行了划分,明确厘定了各院校的人才培养层次和学科领域。如岭南大学将其角色定位为卓越的博雅教育院校,提供一系列文学、商学和社会学学科的学士学位课程;香港中文大学致力于国际公认的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建设,在文学、理学、社会科学和工商管理等学科领域提供一系列学士学位和研究生课程;香港理工大学注重以应用为本的教学法、专业培训和应用研究的角色发展,提供一系列学士学位和少量副学位的专业课程。
在上述背景下,质保局根据教资会对资助院校的角色划分,按照“切合所需”的原则进行不同的质素核证,主要审核各个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是否与其角色定位相适应,为实现发展目标学校在资源配置、制度保障等方面采取何种举措,以及发展成效如何等,并未预先制定统一的核证指标与方案,甚至没有设定针对每个学校的核证指标。因为各个院校的角色定位不同,所以质素核证并不依据核证结果进行大学之间的对比或等级排名。
(五) 强调“改进提升”,弱化“绩效问责”
质素核证的目的是帮助教资会资助的院校不断提升教与学质量,实现教学卓越,持续改进学生学习成效,而非因质量核证发现教与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对学校进行惩罚。
强调教与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不仅体现在质素核证的重点领域,更凸显在核证工作的后续阶段美国top30名校留学,即在核证报告公布后的3个月内,学校要向教资会提交一份行动方案,并在18个月内,学校以行动方案为基础向质保局提交进度报告。质保局对质素核证结果的使用处理可以有力地佐证质素核证弱化绩效问责的取向。遵循“越是不具有威胁性的评价过程就越能够获得开放、符合事实的反馈”的思路,质保局并不依据质素核证结果对大学进行优劣对比,且核证结果并不影响教资会对院校的资助资金的分配。但质素核证并非完全无视对学校的绩效问责,质保局在其网站公开发布学校提交的自评报告、行动方案、进度报告,以及质素核证评审小组对各个院校的核证报告等,以期通过舆论及媒体对资助院校的教与学质量提升形成公众压力。从实际情况来看,质素核证确实成为香港舆论与媒体关注高等教育的焦点之一,并有效传达了社会公众对香港高等教育办学绩效的问责压力。
四、 讨论与展望
尽管采取“成效为本”的质素核证路径难免存在将综合复杂的教学活动简化为可观察的、低层次的具体任务的质疑,以及在收集相关佐证信息或材料时遭遇难题,但毋庸讳言,香港质素核证的开展有效推动了香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步入制度化、常态化的运行轨道。由于质素核证主要是对资助院校的教与学质量进行检视,有学者将其称为“港版教学评估”。香港的质素核证与大陆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相同,即都是为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方案),提出“推进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目标。本轮启动实施的“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战略,可谓我国高校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0%左右,“十三五”期间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关键阶段。此外,从全球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动向来看,加大对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特点。如欧洲大学协会( ,EUA)秘书长威尔逊( )在2016年10月的“中欧教育政策智库论坛”上指出,提高教学与学习的质量及关联性已成为未来3年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三大优先事项之首。
在我国高校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以及世界高等教育关注教学与学习质量的发展趋势的宏观背景下,香港高校推进教与学质量提升的质素核证工作,在推进路径、理念及方法上,无疑在以下六方面值得大陆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进行思考。一是在推进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背景下,如何建立政府、高校、社会新型契约协调关系,由管理向治理转变,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及通过“管办评分离”,推动高校形成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体制机制?二是如何将教学质量评估监测问责功能与推进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实际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特色发展和分类发展相结合?三是如何在评估指标的设计上凸显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评估重点,或者是否需要设立整齐划一的评估指标?四是如何开展“后评估”,即如何建立有效的评估后整改监督与跟踪回访机制,评估高校的教学质量改进以及提升工作成效?五是如何通过外部评估监测促进高校自主自觉建立校内常态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机制?六是评审结果如何有效反映学生、校友、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毕业生就业和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质量提升已成为关乎高等教育生命的核心议题。在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提升尤其是高等教育教与学质量保障机制的角色和功能定位,以及具体实施进路等仍待更深入的考量和解答。(原文见本刊2017年第2期)
作者:吴海燕,助理研究员,从事教育规划与教育政策评估研究;王中奎,助理研究员,从事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比较教育研究。
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港科大(广州)成立两学院 完善融合学科学术组织结构
中新网广州3月19日电 (记者 王坚)记者19日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下称“港科大(广州)”)获悉,该校近日成立了两个学院,分别是教育科学学院( of美国top30名校留学,简称CES)和未来技术学院( of ,简称CFT)。
港科大(广州)介绍,CES和CFT是该校的学术单位,隶属于副校长(教学)办公室。其中,CES负责本科生从入学到正式选定专业方向期间的学术支持(通常为第一、第二学年),为本科生提供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通识课程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港科大(广州)成立两学院 完善融合学科学术组织结构,以及语言教育和理工科基础课程,并将开展认知科学和教育教学创新研究。CFT负责红鸟硕士项目的管理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以满足港科大(广州)对研究型硕士的学术要求。
据了解,港科大(广州)的本科生教育将分阶段进行,施行“2+2”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学生入学后前两年不分专业,学习内容以通识课程和STEM基础课程为主。为确保本科生教育的顺利开展,并充分发挥融合学科学术组织结构的优势,港科大(广州)决定成立CES。
港科大(广州)相关负责人表示,CES由五个学部组成,其对港科大(广州)进一步完善融合学科学术组织结构,探索与践行融合学科高等教育范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港科大(广州)表示,CFT的成立将助力该校进一步完善融合学科学术组织结构,探索和践行融合学科育人理念,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内地与香港教育融合发展。(完)
如何报考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者:江南大学北美学院
江南大学[微博]北美学院副院长朱和平做客新浪
新浪教育[微博]讯 2014年各高校招生计划、招生政策有何变化?为帮助考生了解最新资讯,新浪高考[微博]频道特别邀请江南大学北美学院副院长朱和平做客新浪,在线解读2014年报考江南大学北美学院各类政策并解答考生疑问。访谈结束,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新浪2014高招访谈。今天做客我们访谈间的是江南大学北美学院副院长朱和平教授,朱院长您好!
朱和平:主持人好,各位新浪网友如何报考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大家好!
主持人:咱们学校全名是叫江南大学北美学院,能否先给广大网友介绍一下咱们学院,以及咱们学院的办学性质?
朱和平:江南大学北美学院,原名江南大学莱姆顿学院,是2001年7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江南大学与美国诺斯伍德大学、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等三国五校合作办学机构;200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同意江南大学与国外四所院校合作实施学士学位教育,招收的学生按照外方合作院校的要求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由外方合作院校授予学位;2004年12月经省教育厅专家实地复核通过;2006年4月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复核抽样检查验收;2007年9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许可证编号:8O);2012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江南大学北美学院。
学院实施美国、加拿大四年制学士学位(本科)教育,实行学分制、绩点制管理,培养具有外语特长和专业技能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被称誉为“育人的沃土,成才的摇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资质查询:
主持人:那么咱们学院的办学特色主要是什么?
朱和平:经过十三年的办学探索和实践,学院逐步凝练出自己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包括:
(1)依法办学 规范管理
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属于江南大学二级学院。13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模式;坚持质量立校,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机制,坚持内因激励,注重个性发展,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可申请多种奖学金。
(2)国内就读 国外文凭
国内就读,国外注册,教学计划、课程大纲、课程内容、教材、学术要求和考核标准等均按照外方合作院校的标准执行,完成学业者获国外大学的学士学位和教育部留学[微博]服务中心的认证书。
(3)自主招生 自主选择
经教育部批准实行计划外自主招生,注重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主动性;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既可以在国内完成全部学业,也可选择去国外合作院校学习。
(4)优质资源 先进理念
引进北美先进的教育理念,共享江南大学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实施北美通行的国际化培养方案,注重素质教育和人文基础教育如何报考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者:江南大学北美学院,教学内容兼顾知识的基础性和应用性,教学方法注重案例分析和启发教育,鼓励师生互动和团队协作。
(5)中外师资 联合执教
师资由外籍教师和江南大学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教师的聘任经江南大学和外方院校双重审核,外籍老师的聘请经国家外专局审核批准。外籍教师授课比例高,中方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比例占50%左右。
(6)英语强化 专业并重
学院着力培养科技与人文相融合、专业与英语为一体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学院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适应英语教学环境,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采用浸润式的英语学习方法从基础英语、技术英语、商务英语等课程的双语教学,逐步过渡到专业课程的全英语教学。
(7)升学就业 路通天下
国际化视野、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毕业生获得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广泛认可,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数逐年攀升。在中国深化改革和国际经济交流加强的环境下,日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主持人:那咱们学院有哪些办学优势?
朱和平:①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予以资格认定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②优质教育资源——教学和生活在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江南大学校园内,享受“一本”学生同样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③强化英语教学——大量的英语课时,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双语或全英语授课。
④师资力量雄厚——外籍教师授课比例高,中方教师由江南大学教授“一本”学生的师资组成,高级职称比例占50%左右。
⑤学习模式灵活——不出国门也可享受国际教育资源,中途赴合作院校学习无需雅思[微博]或托福[微博]成绩,办理留学手续便捷,是不出国门的留学,出国留学的桥梁。
⑥从严治校和管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严格管理,分类引导,及时沟通。
⑦费用相对便宜和收益性能比高——学院以社会公益性为办学宗旨,严格遵循政府的规定收费。与出国留学相比,费用较低。所获取外国学士学位,与出国留学所获学位一致;同时,学生可以享有优良的国际化的教学资源和服务。
⑧所获证书得到国内外认可——所获学位可以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并可依此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申请办理《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明信》。
⑨教学条件优良和齐备——办学十三年来已有毕业生4000余人,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具有扎实英语基础和良好专业技能的综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中有15%被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东北大学[微博]、英国南安普顿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微博]、香港中文大学[微博]和中国人民大学[微博]、河海大学[微博]、江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喜人,主要就职于金融机构和长三角地区等中外企业,也有不少同学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江南大学北美学院采取专本分段连读制
主持人:那咱们学院在学生毕业后能获得什么类型的文凭或学位?
朱和平:我院采取专本分段连读制,前三年注册在大专院校,修满学分,获大专文凭;再转学分至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一年,成绩合格者获得本科学校学士学位。
商科专业学生第1-3年在加拿大莱姆顿学院注册,完成学业,授予专科毕业证;第4年在美国诺斯伍德大学注册,完成学业,授予工商管理学士学位。
工科专业学生第1-3年在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注册,完成学业,授予专科毕业证;第4年在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注册,完成学业,授予技术学士学位。
我院毕业生所获外国学士学位证书能得到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主持人:那咱们学院的学费和收费标准是什么?
朱和平:我院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学费25000元/人/年。
主持人:那咱们学院在学生的住宿管理方面如何?
朱和平:我院学生与江南大学其他学院学生共同遵守江南大学住宿管理规定,共同生活在江南大学校区内,执行统一的宿舍收费标准1500元/人/年。 宿舍全部为4人间,空调、热水器、校园网络接口等设施一应俱全,生活条件舒适。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学生一律在校内住宿,不允许校外租房居住。
采取计划外自主招生制度
主持人:那咱们学院在2014年现有哪些招生专业?
朱和平:我院采取计划外自主招生制度,2014年招生专业和人数如下表:
兼收文、理科生招生专业及招生人数如下
工商管理(70人)英国G5院校留学,国际经济与贸易(85人),市场营销(35人),会计学(140人),金融学(140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5人),酒店管理(35人)
理科生招生专业及招生人数如下
通信工程(20人),软件工程(20人),电子科学与技术(20人)
建立“蠡湖奖学金”,资助优秀学子参加中美校园文化交流活动
主持人:那咱们学院的奖学金是如何设置的?
朱和平:学院对入学成绩达到生源所在地本一录取线的考生,经确认享受新生奖学金10000元;
学院对品学兼优的在校学生设立奖学金予以奖励,按等级年度奖学金分别为1000元、800元、600元;
学院还定期评定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先进个人,对于在学习、工作、活动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另给予单项奖励;
另外,学院还吸引社会资金建立了“蠡湖奖学金”,资助我院优秀学子参加中美校园文化交流活动。学院从2009年开始,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在学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和良好效应;
从2012年起,学院设立“外教奖学金”,鼓励学生热爱英语,提高语言能力。“外教奖学金”由外教自愿捐赠,自定评选条件和标准,外教评审委员会自主选拔审核产生获奖学生,奖励热爱英语,热爱学习的学生。
主持人:咱们学院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情况如何?
朱和平:办学十三年来,我院已经为社会输送了4000余名具有扎实英语基础和良好专业技能的综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中有15%被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东北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为研究生。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喜人,有不少学生进入了长三角地区外资企业和国际跨国公司工作,他们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为用人单位所青睐;有的学生走进国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等部门,成为了大学教师或国家公务员[微博];更有一批学生凭着良好的专业基础和积极的进取精神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主持人:咱们学院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否可以出国学习?相关手续怎样办理?
朱和平:我院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2+2”或“3+1”等模式,中途申请赴合作院校继续学习;是否成行取决于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 本人表现及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经济实力是使馆签证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因为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与我国不同,而且对国际学生均实行高学费,所以每个学生每年在外的花费(包括学费、食宿费等)约在 15-20万元人民币。对于具备条件的学生,学院负责向相关院校推荐,并协助办理出国的有关手续。至今已有600余名学生顺利出国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