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您是否也想知道亚洲留学有哪些顶尖商学院推荐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qs排名,亚洲留学有哪些顶尖商学院?强推,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呢?相信你通过以下的文章内容就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话不多说,接下来就跟着中国教育在线小编一起看看吧。
亚洲留学有哪些顶尖商学院推荐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
亚洲最佳商学院的称号授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该学院在英国《金融时报》2020年全球MBA的榜单上总体排名第四。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在新加坡也设立了校区。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全日制MBA项目为期10个月。此外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qs排名,项目中国际学生占93%,学生也可以选择在他们的项目结束后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另一个校区交换——枫丹白露或阿布扎比。总体而言,37%的毕业生在北欧/西欧找到了工作英国G5院校留学,另外27%在亚太地区找到了工作。
申请条件
1.5至6年的工作经验
2.670-750
3.语言:新托福:105分
雅思学术成绩:7.5分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CEIBS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一所由中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共同创办的世界顶级商学院。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QUIS)双认证的商学院。
该MBA项目位于上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以全球视角关注中国商业的机会,并提供了金融、市场营销、数字商业或创业四个专业。
全日制MBA为期18个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一批世界顶尖的商学院建立了交换学生项目。通过海外交换学习项目,学生能够在世界其他顶尖商学院进行学习和交流,开阔国际视野。
申请条件
1.最少2年的工作经验
:以往录取的申请人的GMAT得分一般在600分以上,80%的申请人分数区间在640-740
3.语言:英语流利,无具体要求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学院现设有策略与政策系、商业分析与运营系、金融系、会计与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系、组织与管理系等六个学系。
商学院项目:
MBA
chain
申请条件:
GMAT成绩:GMAT不强制需要,如果有会更有利于申请,GMAT平均录取分为670,建议700+以上对于申请奖学金也有优势2. 语言成绩:要求雅思7分以上/托福100分以上。
MBA课程
新加坡国立大学MBA课程旨在通过沉浸式的整体学习体验来支持你的专业和个人成长。我们的课程平衡了学术的严谨性和经验的方法,为你提供知识和工具包,让你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取得成功。
新加坡国立大学MBA课程为在职专业人士选择 17 个月的全日制课程或 24-30个月的非全日制课程。
申请条件:
大学本科毕业或本科以上学历
本科学位后至少2年全职工作经验
良好的 GMAT/GRE 成绩
托福:最低分 100
雅思:最低分7.0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一直跻身英国《金融时报》全球MBA排行榜的前20名。该项目90%以上的学生是国际学生,来自20多个地区。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为期16个月的全日制MBA项目以科技为主,且专注于商业技术和分析,提供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和课程。
申请条件:
成绩:MBA必须要求提交GMAT成绩,不做最低分要求,其他商科专业不要求
2.语言成绩:总分不低于6.5 单项不低于5.5
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
商学院项目:
MBA
MSC
MSC ( & )
MSC ( & )
MSC
申请条件:
1.最少2年的工作经验
:无具体要求
3.语言:托福100+ /雅思 6.5+
南洋MBA
由南洋商学院 提供的南洋 MBA 课程为期 12 个月或 18 个月,旨在帮助学生成长为具备所需技能的面向未来的领导者,在全球数字环境中脱颖而出。
每年,新加坡的南洋 MBA 都会汇集来自世界各地、来自不同职能和行业的不同背景、有抱负、为未来做好准备的领导者,他们拥有为更可持续的未来带来影响的动力和潜力。
申请条件:
大学本科毕业或本科以上学历
本科学位后至少2年全职工作经验
良好的 GMAT/GRE 成绩
托福:最低分 100
雅思:最低分6.5
香港大学商学院
香港大学(The of Hong Kong),简称为“港大(HKU)”,被认为是亚洲最具名望的大学之一,有亚洲“常春藤”之称。截至2017年12月,香港大学有十所学院,以英语为教学语言。它在经济、金融、会计、生物医学、牙医、教育、人文学科等领域展现出较强的科研实力。
申请要求:(MBA为例)
① 托福不低于90,雅思不低于7(小分不低于6.5)
② GMAT/GRE成绩
④ 不低于2年的工作经验
东京大学
创建于1877年,2022年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第23位。
东京大学成立于1877年,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东京开城学校”和“东京医学院”合并而成。最初成立了法、理、文、医四个系,也是日本第一所国立综合大学。这门学科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灵元皇帝统治时期。1886年学校更名为帝国大学,这是日本建立的第一所帝国大学,1897年更名为东京帝国大学。二战后日本投降,1947年9月学校正式命名为“东京大学”。
东京大学是位于日本东京都文京区的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被誉为日本最好的大学,2021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24,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声誉第10,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第35。是日本文部科学省“超级国际大学计划”中的顶级A类大学,是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全球大学校长论坛、亚洲大学联盟、学术研究论坛、优秀研究生院计划的正式成员。
亚洲留学优势
亚洲小语种地区
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三位,拥有科技和超有力的教育水平
韩国:大学生比例全世界位,多媒体软件、生物医药等专业优势明显
亚洲英文授课地区
新加坡:双语环境、多元文化,三所国立大学世界瞩目
中国香港:世界金融经济中心,学制短、费用低、性价比高
马来西亚:重视发展高科技,特有的双联课程文凭全世界认可
关于“亚洲留学有哪些顶尖商学院推荐”以及相关内容,这篇文章中国教育在线小编先介绍到这里了,如果你还想关注更多,那么可以继续接着关注其他文章了解。
>>免费领全球留学白皮书,了解各大学报考条件、费用、开学时间、含金量
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qs排名,QS公布最新亚洲大学排名,香港3所大学跻身十强!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就在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推广“留学香港”品牌之际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qs排名,国际高等教育信息机构QS公布最新亚洲大学排名,香港有3所大学打入十强,分别是香港大学、中文大学和城市大学。
QS亚洲大学排名主要涵盖四个范畴共11个指标,即学术声誉、论文篇均引用率、教员人均论文数、雇主声誉、师生比例、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员数量、国际研究网络、入境交换生比例、出境交换生比例、国际教员占比、国际学生占比。香港《星岛日报》7日称,今年共984所亚洲大学上榜,比去年增加127所。在排名前十的大学中,北京大学连续三年位居榜首,与去年一样,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排名紧随其后。第五至第十位依次为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延世大学以及香港城市大学。报道称,港大今年蝉联第二,在“学术声誉”取得满分,是香港唯一一所在该项取得满分的大学。在外出交换生比例中,港大、城大和科大均取得满分。
香港其他院校也有不错的成绩。香港科技大学排行亚洲第11位,比去年上升4位;教育大学首次上榜,位列第212位;浸会大学及岭南大学的排名略有下跌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qs排名,QS公布最新亚洲大学排名QS200名校留学,香港3所大学跻身十强!,分别排在第71位与第188位。
整体而言,印度上榜的大学最多,共163所,其次为内地和日本,分别有135所和115所。QS资深副总裁本·索特称,香港大部分大学的排名都在不断攀升,有3所跻身十强,反映香港的高等教育卓越,教学能力和研究成果均取得进步,有利于巩固香港在国际上的学术和研究地位。
QS形容香港是亚洲进步最快的地区之一,更于亚洲十大学府中占有三席,数量上仅次于内地,建议香港继续通过推广“留学香港”品牌等举措,持续吸引全球人才及海外学生,确立作为国际学术和研究枢纽的地位。
香港高校均受到鼓舞,港大相信,其在最新排名中的优秀表现,将有助实践特区政府倡议的“留学香港”品牌,把香港打造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的政策方针。
QS亚洲大学排名方法主要涵盖四个范畴共11个指标,包括学术声誉、论文篇均引用率、教员人均论文数、雇主声誉、师生比例、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员数量、国际研究网络、入境交换生比例、出境交换生比例、国际教员占比、国际学生占比。
香港教育政策关注社主席张民炳称,当前香港高等教育在学术、人才与研究水平方面正在重回正轨,香港高校的卓越排名可以吸引更多非本地学生前来就读。针对打造“留学香港”品牌与“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他建议学校营造国际化环境,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活动助非本地生融入香港,最重要的是特区政府与院校共同出力,解决学生住宿问题,以吸引更多人才来港。
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qs排名,香港教育学院世界排名
香港教育学院世界排名
目录
香港教育大学简介 (2)
香港教育学院世界排名 (3)
香港教育大学研究生专业设置及申请条件 (4)
香港大学的面试技巧 (5)
香港各大学毕业生工资数据 (8)
香港教育大学就业率高教育学科位居亚洲第二 (9)
香港教育学院内地本科生招生常见问题汇总 (15)
香港教育大学简介
香港教育大学(The of Hong Kong),简称为教大(EdUHK),是香港八所公立高等学府之一,也是香港唯一一所专注师资培训的高等院校,
提供多项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
1992年6月,教育统筹委员会第五号报告书建议,把罗富国教育学院(1939)、葛量洪教育学院(1951)、柏立基教育学院(1960)、香港工商师范学院(1974)及语
文教育学院(1982)合併成为一所独立自主的大专院校,即香港教育学院(教院),致力提昇师资培训教育。
1997年10月,迁入大埔校园。
1998年9月学校开办首项学士及学位后课程:四年全日制小学教育荣誉学士课程和两年部分时间制
学位教师教育文凭(小学)课程。
1999年9月,开办三年混合制幼儿教育荣誉学士课程。
2000年9月,开办四年全日制中学教育荣誉学士课程;首次与其他院校合办学位课程: 与科大合办四年全日制荣誉理学士(数学及资讯科技教育) 学位课程。
2000年10月,位于大角咀的市区分校正式啟用。
2001年2月,位于白石角的运动中心正式啟用。
2001年9月,开办四年全日制语文教育荣誉学士课程。
2001年11月,教院首次颁授荣誉博士衔。
2004年4月,香港教育学院十周年校庆。
2005年9月,开办教育硕士课程。
2007年9月,推出教育博士课程。
2010年4月,成立研究生院。
2010年6月,开办哲学博士及哲学硕士课程。
2014年7月向教育局提交正名大学申请。
2016年5月,随着《2016年香港教育学院(修订)条例》于二零一六年五月二十七日刊宪,教院已正名为「香港教育大学」。
香港教育学院世界排名
根据201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qs排名,香港教育学院世界排名,在教育领域位列亚洲第三名和全球第十五名。
根据2016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在教育领域位列亚洲第二名和全球第十二名。
4月29日刚公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教育学院在教育领域中的排名由去年的第51-100位,大幅跃升至全球第15位,在亚洲更排名第3位。
而在语言学方面的排名,虽然香港教育学院于相关领域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但排名却是全球首101-150位。
多份香港报章广泛报道有关排名的消息。
QS在刚发表的新闻公告中特别
提到,环顾全球多所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在教育领域的“表现突出”。
由英国教育研究机构QS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调查每年均会比较全球首800所高等学府过去一年,在学术研究、教学、学生就业及国际知名度等多方面的表现。
这次排名结果正好印证香港教育学院无论在提升教研实力以至分享学术成果,皆获得国际学界同侪的认可。
香港教育学院今年加强与海外大学的协作,与区内及国际多所著名大学,包括英国约克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洲悉尼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及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成立国际联盟,巩固香港作为教育枢纽的地位,并加强成员间的交流及协作,尤其是推动研究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及实习机会、合办课程及领袖培训等。
此外,香港教育学院正与英国巴斯大学()及英国约克大学()商讨,合办双博士及双学士学位课程的可能性。
协议一旦落实,修读相关课程的毕业同学将可获巴斯或约克大学与教院共同颁发的双学位。
随着学院在本地及国际上的知名度不断提升,香港教育学院将会为本地以至区域的教师教育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并秉承“教育为本”的核心使命,为推动
本地以至区域的教育发展作出贡献。
香港教育大学研究生专业设置及申请条件
香港大学的面试技巧面试技巧一:重视英语表达
一般来说都是一个小组面试,每个人先很简短的自我介绍一下,之后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老师会观察考生们讨论的过程。
最后可能会问大家有什么问题需要询问。
一般来说是由6至8个同学一组,题目由考生申报的院系的教授给出,同学以讨论形式进行。
港大教授表示,这是从同学的讨论过程来评估考生的实际英语能力、沟通与表达技巧。
面试技巧二:准备时事热点信息
香港高校素来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面试的试题一般会围绕不同的
课题展开,除了社会热点问题,还包括一些有争议性或者没有特定答案的问题。
建议考生要重点关注近半年的时事热点,看看香港媒体和西方媒体对时事热点的分析和评论,这些分析评论在网上都能找得到。
除了关注时事热点外,香港的高校比较看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考生在面试的时候,看问题的角度要有广度和深度,要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问题。
另外,由于香港高校面试都是全英文,这对于考生的英语口语要求很高,虽然,英语口语关键是靠平时的积累,但是对于时事热点和社会热点的词汇应该在短时间恶补一下,以免发生连考官的提问都听不懂的尴尬局面。
面试技巧三:充分了解所申请专业
在内地目前的教育制度下,许多内地学生所填报的志愿和专业并非是最适合自己的。
因此港校更注重考生对所申请专业的兴趣和能力。
考生要表现出对所面试高校有基本的了解,同时抱有积极地态度,展示自己对在该高校生活学习的兴趣。
面试技巧四: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
考生面试前应该对自身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明确自己的人生与职业规划,明
白自己的优势劣势,为什么要选择这件大学,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
香港各大学毕业生工资数据
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7月21日公布香港一四/一五学年毕
业生的就业统计情况,整体学位毕业生的平均薪酬较一三学年增加百分之六。
其中香港大学继续冠绝八大院校,平均月入约二万一千九百多元(港币,下同)。
具体数据
香港八大高校毕业生的薪酬一直受人关注,教资会7月21日公布一四/一
五学年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数字,在一万九千多名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毕业生中,成功访问一万七千多人。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毕业生的薪酬属八大之中最高,平均年薪二十六万三千元,即每月约
二万一千九百多元,较一三学年增加百分之二点七。
香港教育大学(前香港教育学院)
紧随其后的是刚完成正名的香港教育大学,平均月薪有二万一千六百多元,升
幅较一三年增加百分之五点七,相信是教大以教育科目为主,其毕业生大多从
事教师,薪酬相对较稳定,过去十年的平均薪酬在八大的首三位。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生平均月入二万一千五百元。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毕业生是自O九学年后,再次超越科大,平均月薪有一万八千五
百元。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生平均月入一万八千元。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则属于八大高校之中,毕业生薪酬升幅最高的大学,平均加幅有
百分之九点四。
平均月薪有一万五千五百元。
香港浸会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毕业生平均月入一万四千六百元。
香港岭南大学
岭南大学毕业生,年薪十六万一千元,即月薪一万三千四百多元,较一三学年轻微上升五百元。
不同学科不同待遇
若按不同学科类别计算,修读医科、牙科和护理科的学生,薪酬明显最高,平均月入三万三千二百五十元,较一三学年上升一千六百多元;其次为教育科毕业生,月入二万二千多元。
至于薪酬最低的是文科和人文科学科,平均月薪仅一万四千多元。
教资会亦同时公布研究院研究课程毕业生的薪酬,当中以商科和管理科表现最好,年薪达四十三万一千元,即平均每月三万五千九百多元。
社会科学科及文科和人文科学科的研究生,表现亦同样不俗,分别年薪有三十三万及三十四万六千元,即月薪有二万七千五百元及二万八千多元。
反而在学位课程年薪高企的医科、牙科和护理科,研究院研究课程毕业生表现明显逊色,属多个学科类别中第二低,平均年薪二十七万五千元,仅较理学科毕业生高二千元。
此外,就业统计数字亦显示,在受访的一万七千名修读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毕业生中,八成一人表示全职就业,一成一人表示继续升学,失业率仅百分之一点九,与一三学年相同。
至于研究生方面,研究院研究课程毕业生的失业率反而有百分之五点七,就业不足率亦有百分之五点三。
香港教育大学就业率高教育学科位居亚洲第二
香港教育学院最近一年有一些突破性的发展,不论是教学、研究各方面,都得到国际认可。
今年QS世界大学排名,教院在教育学科领域亚洲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12位,语言学方面也很好,排名100多位。
招生人数今年跟过去一两年相比没有太大区别。
招生方式——首先要在网上报名,高考(微博)成绩达本科第一批重点录取分数线、以及英文按照所选读的课程是110分或者是120分以上的学生,会有面试的机会。
访谈重点内容摘要
1、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香港教育学院取得了哪些发展?
最近一年学校有一些突破性的发展,教院不论是教学、研究各方面,都得到海外专家的认可。
比如说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检讨小组,成员来自包括英、美、澳等高校的专家,在去年的下半年也对我校的表现予以肯定,建议向教院授予大学名衔。
今年年初香港的行政会议通过我们学校的更名,待立法会三次朗读,看看有没有意见,修例完成后即会更名为“香港教育大学”。
现在第一次
朗读已经通过,看起来还算顺利。
同时在今年QS世界大学排名里,在教育学科比去年我们更进一步。
2016年在教育领域,我们学院排名亚洲第二,全球第12位,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好的鼓励。
在语言学方面也很好,大概在100多位的排名。
2、高招政策中的最新情况?
从专业上来讲,我们学校是分为师范和非师范两种,在香港师范类的课程是需要读5年,非师范的课程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4年制的学士学位课程。
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在香港师范课程需要读5年呢?其实是因为香港教育局对香港教师整体的严格管理,所有的教师资格证是要靠读书读出来的。
每一个师范生在学期间,他从大学二年级就要开始实习,之后每一年,就是大三、四大、大五都有一部分时间是实习期,加起来差不多也就是一年的时间。
所以,实际上课还是四年,实习加起来就是五年。
一个学生经过这样长期的学习加实际训练,他出来毕业就已经是一个完全合资格的教师,能够获得教育局给教师资格证。
是这样一个优势。
3、香港教育学院开设的特殊教育荣誉文学士的专业?
今年在非师范专业里面,会开设一个的特殊教育荣誉文学士的课程。
在内地大家可能会觉得,特殊教育只是肢体残障或者是认知障碍的人所需要的教育。
实际上我们要面对的还有其他人群,很多都是看起来非常正常的同学或者是年轻人。
比如说小孩子的语言、读写会有障碍,其实大家从外貌看不出来他有什么问题,只是作为学生来讲,他在记忆、温习、写作业、考试等等的时候,会很慢或者觉得有困难。
另外大家可能知道的,是一些学生会有自闭症、多动症,或者是精神不能集中,这些其实不是身体的残障,但是可能在精神上、在认知上或者是在学习上需要更多的帮助,这些都是特殊教育的层面。
精英教育里面的天才,也是特殊教育的一部分对象。
我们开设这个特殊教育专业,就是希望能够让多一些专业的人才,将来能够在社会上来帮忙所有的需要特殊教育方面辅助的小孩。
4、2016年招生政策?
今年招生人数跟过去一两年相比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从招生的方式来讲,首先大家要在网上报名,之后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我们会针对所有高考成绩
达标,也就是我们要求本科第一批重点录取分数线,英文按照你所选读的课程是110分或者是120分以上,达到这样一个分数的同学就会有面试机会。
面试安排在6月28、29、30号进行,到时同学面试通过之后,我们会在几天之内通知同学录取,也就是保证在提前批次的时间报给教育部。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锁定新浪网教育频道2016高考大讲
堂系列节目。
在今天我们的节目中,我们为大家邀请到的是来自于香港教育学院大中华事务处的何静老师,何老师您好。
何静: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何老师,您可以说是新浪的老朋友了,因为已经连续好几年来到了我们的高招访谈间当中,但是我们的网友尤其是今年的考生以及家长(微博),可能对香港教育学院还不是特别了解,在节目的开始您能不能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香港教育学院?
何静:香港教育学院是香港8所公立大学之一,我们也是其中唯一师范类的高等学府。
教院设置有三个学院和一个研究生院,一会儿可以详细来讲解。
教育学科排名亚洲第二全球排名第12位
主持人:谢谢何老师。
我想通过何老师刚刚的介绍,我们的网友应该对香港教育学院也有了一个非常基础的了解。
接下来其实我们还是比较关注香港教育学院它最新的一些发展情况,您能不能给我们说一下,在过去的一年当中香港教育学院都取得一些什么样的发展?
何静:最近一年学校有一些突破性的发展,教院不论是教学、研究各方面,都得到海外专家的认可。
比如说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检讨小组,成员来自包括英、美、澳等高校的专家,在去年的下半年也对我校的表现予以肯定,建议向教院授予大学名衔。
今年年初香港的行政会议通过我们学校的更名,待立法会三次朗读,看看有没有意见,修例完成后即会更名为“香港教育大学”。
现在第
一次朗读已经通过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qs排名,看起来还算顺利。
同时在今年QS世界大学排名里,在教育学科比去年我们更进一步。
2016年在教育领域,我们学院排名亚洲第二,全球第12位,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好的鼓励。
在语言学方面也很好,大概在100
多位的排名。
主持人:何老师,可以说在过去的一年,香港教育学院这些发展还是非常令人高兴、令人兴奋的,尤其是我记得在去年的访谈中您曾经提到我们有更改校名的计划,但是现在经过一年的发展,我们已经闯到了最后一关了,就等着最后立法会的通过就可以正式更名了。
刚才我们说到关于在全球排名的情况,这样一个名次的上升,对于香港教育学院会有些什么样的影响和意义?
何静:其实简单一点讲,我们不是说一定要看这个排名,但至少是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同。
大家可以看到香港教育学院在这么多年一直努力去提升教育专业水平,各个方面的发展,努力得到大家认同,我们还是觉得很高兴。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也要继续再去努力。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在今年的高考政策中,考生和家长对香港教育学院关心的话题。
首先在今年的高招政策中,有没有一些最新的情况给我们介绍一下?
何静:每一年的招生都是这样进行的,可是因为每一年有不同考生和家长来听,所以还是重复来讲。
香港教育学院因为是国家教育部列在提前批次录取的本科第一批重点高校,我们会在7月7日之前完成这个录取。
所有的同学现在已经可以报名,报名截止是在6月10日。
大家要在我们学校的网上报名,
不是填在志愿表里。
至于从专业上来讲,我们学校是分为师范和非师范两种课程。
在香港师范类的课程是需要读5年,非师范的课程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4年制的学士学位课程。
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在香港师范课程需要读5年呢?其实是因为香港教育局对香港教师整体的严格管理,所有的教师资格证都是靠读书读出来的。
每一个师范生在学期间,他从大学二年级就要开始实习,之后每一年,就是大三、大四、大五都有一部分时间是实习期,加起来差不多也就是一年的时间。
所以,实际上课还是四年,实习加起来就是五年。
一个学生经过这样长期的学习加实际训练,他毕业出来就已经是一个完全合资格的教师,能够获得香港教育局给的教师资格证。
是这样一个优势。
教师资格证含金量高,无“流浪教师”
起薪点和就业率高
主持人:好的,何老师,刚才听了您的介绍,我也有一点疑问想代表我们的考生和家长(微博)问,因为我们这个主要还是针对内地的考生和家长进行宣
传的,如果要在香港,教师资格证是必须要读师范类的专业之后才能拿到这样一个资格,跟内地还是有点不太一样的。
如果我们的考生在毕业之后选择回内地发展的话,这样会对他有什么样的影响?
何静:首先讲香港教师资格证的问题,香港教育局有一个研究的团队,会预计比如说五年后需要多少老师,他会指派师范生名额给我们这八所公立大学当中有师范专业的大学,不是说哪个学校想开设师范专业都可,只有政府给名额的大学才能开设师范专业。
按照这样来培养师范的人才,这些同学毕业之后,才可以取得教师资格证。
换句话说,在香港拿教师资格证还是不容易的。
主持人:很有含金量的。
何静:同样毕业的时候,其实会比较有保障。
因为人数不太多,我们没有“流浪教师”的问题。
所以,同学在毕业的时候,能拿到教师资格证,他的受尊
重程度,他的起薪点,还有他的就业率,相对都还是蛮好的。
回答你的问题,如果他回到内地就业可以怎么样做呢?首先我们是希望同学,既然你在香港读了师范专业,还是希望你能够至少有段时间,可能是两年、三年,在香港的学校里做教师。
这样你的体验是国际化的,在不同种类的学校里教书,丰富自己的经验。
之后你说愿意回到内地,肯定是没有问题。
我们是教育部认可的大学,我们的学位也是全球承认的。
但是回到内地,你就一定要按照内地的方法考一个内地的教师资格证。
据我所知内地的教师资格证同学是可以去考,没有指标的。
主持人:回来以后可能只是说要重新考一个教师资格证,但是我们的学历在内地是绝对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何静:是,这个应该是没有问题。
主持人:何老师,在今年我们的招生政策当中有没有一些新加的课程、专业等等设置?
何静:刚刚我们讲到师范类专业的特色,其实我们也有一些双学位的课程。
双学位的设置,是为了让同学将来能够有更好更多的选择,毕业后到底是希望从事教师的专业,还是说可能往研究方向去发展。
这个主要针对创意艺术与文化,或者是对语文研究这些方面。
有的同学比如说他学英文专业,可能他是又喜欢英文,又想当老师,但是经过几年的学习,他对自己将来出路有更好的思考。
如果是双学位的同学,可以五年同时完成双学士的学位,他的两方面的根基都会非常好,将来对他就业,不论是教书的工作,或者做语文研究,对他未来个人的发展会更好、更有利。
这是我们今年新增加的师范专业里面的特色。
同样我们也有四年制的非师范的课程。
四年制课程肯定大家会比较熟悉,因为很多大学的课程都是这样来设置。
我们的四年制课程主要会是以跨学科为主,也就是说可能它的着重点不会是单一的某一个专业。
比如可持续发展教育荣誉文学士、全球及环境研究荣誉社会科学学士等。
举一个例子,全球及环境研究这个专业,它不仅要主修生物,是有理科的一些成分,但同样也要学习管理,也要学习一些管治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同学出来变成文理双才。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有接近商科的课程,例如人类与组织发展荣誉文学士、社会科学教育荣誉学士(大中华地区研究)等。
其实大家常常会问我们,大中华地区研究这个专业到底会学什么呢?它是会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四个领域,用大中华两岸四地作为例子,教同学一个思维方式,带出来你所学的经济、会计甚至于传媒,还有管理QS200名校留学,这些方面的所需要一些特色、一些知识。
同学到毕业的时候,就可以再想往哪个领域去更深入地学习或者是工作、研究。
所以,我们这些四年的课程,都是在这样一个跨学科领域去发展的。
另外,家长和同学要注意,这些课程基本上都是全英文授课,所需要的英语程度会稍微高一点。
主持人:何老师,具体我们会对英语有些什么样的要求吗?能具体给我们讲一讲吗?
何静:如果说高考(微博)的英文成绩,我们是有一个基础要求,如果你是150分满分的英文,就是要达到120分以上。
我们不是只对分数的要求,也希望同学有一个良好的英文基础,这样你来读书的时候,面对全英文的环境,会觉得相对容易一些。
特殊教育荣誉文学士专业就业范围广
招生要求: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
主持人:还有一个事情要跟何老师求证一下,因为我们听到这样的说法,说今年香港教育学院还开办了一个特殊教育荣誉文学士的专业,到底有没有这个课程呢?您给我们证实一下。
何静:你的消息非常及时。
确实我们今年在非师范专业里面,会开设一个的特殊教育荣誉文学士的课程。
在内地大家可能会觉得,特殊教育只是肢体残障或者是智能障碍的人所需要的教育。
实际上我们要面对的还有其他人群,很多都是看起来非常正常的同学或者是年轻人。
比如说小孩子的语言、读写会有障碍,大家从外貌看不出来他有什么问题,只是作为学生来讲,他在记忆、温习、写作业、考试等等的时候,会很慢或者觉得有困难。
另外大家可能知道的,是一些学生会有自闭症、多动症,或者是精神不能集中,这些其实不是身体的残障,但是可能在精神上、在行为上或者是在学习上需要更多的帮助,这些都是特殊教育的层面。
精英教育里面的天才,也是特殊教育的对象。
我们开设这个特殊教育专业,就是希望能够让多一些专业的人才,将来在社会上来帮忙所有的需要特殊教育方面辅助的小孩。
主持人:所以这样的特殊教育也是针对于特殊性的人群开办的课程,而在这个课程当中,我们不仅会面对肢体有残障的,也会从内在,比如说我们的心理方面,对这些特殊群体给予帮助。
这些人才毕业之后就会从事我们的教育行业呢?还是说他们的就业范围会更广?
何静:从就业方面来讲,也是非常广泛。
他可能去到学校里面,首先做一些辅助的工作,因为学校也很需要这方面的专才。
但实际上我们是不局限在学校的,所以你可能会发现我们叫做文学士,就是说对于社会广大层面上来讲,不同的群体很多时候也需要这样的一个特殊教育方面的专才。
比如说现在社会上开始注重的言语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甚至是在其他工作环境当中,可能你也需要从行政上、从人事上去配合管理方面的工作,需要有这方面知识的人才。
所以,我们是希望同学毕业之后有更广的发展,对这个社会能有一些贡献。
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qs排名,2019年QS亚洲大学排名发布,中国大学表现亮眼!
北京时间10月24日,国际权威世界大学排名机构QS发布亚洲大学排名,该排名始于2009年发布。亚洲大学排名首次纳入了500所大学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qs排名,2019年QS亚洲大学排名发布,中国大学表现亮眼!,代表17个不同的国家地区。
评估参考指标
学术声誉( ):30%
雇主评价( ):20%
师生比例(/ ratio): 10%
国际研究网络( ):10%
篇均论文被引用次数( per paper): 10%
教师博士占比(Staff with a PhD):5%
人均论文数目( per ):5%
国际师资占比 ( ):2.5%
国际生比例( ):2.5%
入境交换生比例( of ):2.5%
海外交换生比例( of ):2.5%
总体情况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从南洋理工大学(NTU)手中夺回亚洲排名第一的宝座。香港大学(HKU)跃升三位,位居亚洲第二。清华、北大、复旦排名进步明显,三所大学排名占据了第3名、第5名和第6名,如果没有NTU并列第三的话,这三所中国顶尖大学进入亚洲大学Top5的行列。除了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进入Top10,香港科技大学的排名对比上次略有退步。韩国高等科技学院由于中国大学排名领先从去年的Top5退到第8名,首尔大学进入Top10。
入榜的学校当中,凭借112所上榜大学,中国大陆在此排名中占据了绝对多数,其次是日本(89所上榜),印度(75所上榜)和韩国(57所上榜)。
(QS Asia 2019 Top 50)
除清华、复旦和北大外,中国内地还有6所大学进入亚洲大学50强,分别是浙江大学(21名)、上海交通大学(22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3名)、南京大学(26名)、武汉大学(42名)和中山大学(45名)。其余排名靠前的高校还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部分国家Top10
中国
日本
韩国
印尼
泰国
马来西亚
巴基斯坦
部分指标Top50
学术声誉
这是QS基于对QS主要全球学术调查的分析,可以很好地反映哪些大学在专业领域表现优秀。该指标基于对83,877名学者的全球调查,中国有10所大学在学术声誉方面排名前50,反映出在中国大学在专业领域方面的表现是十分优秀的。
雇主评价
这是QS基于对毕业生雇主的全球性调查,了解哪所大学产生的最优秀毕业生比例最高。根据对42,862名招聘人员的全球调查显示,8所大学在雇主声誉评估中排名前50QS200名校留学,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反映出雇主们对从这八所大学毕业出来的毕业生表示高度赞扬。
师生比例
在师生比例这一指标上的表现明显略逊于前面两项,仅有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复旦大学入榜Top50。
教师博士占比
Staff with a PhD
根据具有博士学位的学术人员的比例,该指标旨在评估大学在招聘高素质教师方面的成功程度。这是中国大学唯一表现不佳的研究相关指标,只有一所大学进入了前50名,为南方科技大学。作为国内最快获得博士授权单位的高校,南方科技大学在排名上的表现十分出众。
篇均论文被引用次数
Per Paper
这项指标数据来源于的数据,该指标旨在根据其他研究人员引用机构研究成果的频率来评估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也是衡量一所高校所产生的研究论文的影响力,共有22所中国大陆大学进入前50名。
国际师资占比
这个指标反映了大学中国际教师的比例,可以显示每个大学在国际上吸引国际学者的成功程度。在这项指标中,13所中国大学进入Top50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qs排名,既反映了国际师资的比例之高,也反映了学校在国际师资方面受欢迎程度之高。
国际生比例
国际生比例表明在大学就读的国际学生的百分比,进一步显示学校在国际上的全球吸引力和知名度的程度。中国大陆的国际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进入前50的中国大学数量为8个。
国际研究网络
在新的指标——国际研究网络中有15所中国高校位列前50位,这项新指标数据来源于的数据,旨在考察大学与国外大学研究合作的多样性,也即是国际开放程度。
整体榜单
(QS Asia 2019 Top 250)
(QS Asia 2019 Top 251-Top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