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示了2025年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专项资金安排方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再获1600万元资金支持。自2021年被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以来,北师港浸大已累计五次获批资金5430万元,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多方面显著提升、全面发展。
一流学科建设强推进
2021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年)》,北师港浸大首获“冲补强”专项资金,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传播学四学科入选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
“冲补强”是广东省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重要战略,对广东高校改革发展起关键支撑与引领作用,也是省教育厅对全省高校全面的综合性考核。考核结合国内外标准,综合考量办学条件、学科水平、人才培养、主要贡献等情况QS100名校留学,专家委员会据此分类建设高校与学科,并扶持高水平特色高校。
截至目前,北师港浸大已有两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哪个好,北师港浸大五轮“冲补强”:斩获5430万资金,学科、科研、人才培养成果斐然,四个学科入选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九门课程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北师港浸大持续优化学科设置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全面深入且与时俱进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掌握前沿理论与实践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科研发展新突破
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北师港浸大也取得了新突破。2021年,北师港浸大申报的“广东省数据科学与技术交叉应用重点实验室”获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批准认定,该实验室依托北师港浸大省重点建设学科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优势学科,积极探索基于数据的新科学范式,深入研究基础性重大理论问题,并探索学科间的理论、方法交叉及理论与应用领域的交叉应用。
北师港浸大的科研合作也正打开新局面。2024年5月,北师港浸大与广东省科技厅、香港浸会大学三方签署《关于共同支持开展深度科技合作的工作计划》,三方以“1+1+1”联合资助的形式,三年投入资金合计约9000万元设立种子资金池,优先资助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及跨学科应用等策略性领域,开展深度科技合作。
人才培养新台阶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2023年,北师港浸大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设立,建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贯通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育、科研水平提升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为北师港浸大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北师港浸大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突破。2024年7月,广东省教育厅公示了广东省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遴选结果,北师港浸大理工科技学院基于“数学+N”的模式申请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数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项目成功获批。该项目的获批凸显了北师港浸大以数学为代表的基础学科已迈入广东省高校第一梯队,标志着学校基础学科教学质量和研究实力得到广泛认可。
据介绍,在“冲补强”计划的支持下,未来,北师港浸大将继续推动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发展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哪个好,优化学科建设和布局,推进各项教学、科研创新,向着建设一流博雅大学的目标不断前进。
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排名,2024软科排名出炉,港校稳中有升!
最近,新版的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 of World ,简称ARWU) 新鲜出炉。
这份世界范围内首个综合性的全球大学排名,足足展示了全球领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学,可谓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大学排名之一。
排名标准
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方法按照以下指标进行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排名,2024软科排名出炉美国藤校留学,港校稳中有升!,包括校友获奖、教师获奖、高被引科学家、N&S论文、国际论文、师均表现等六大项。
中国香港院校稳中有升
香港地区表现依旧稳定, 香港大学 从全球88名上涨至 69名 ,一举迈入全球前70之列。
香港科技大学 则 从原先的301-400区间飞升至 201-300区间 , 排名大跃升!
香港中文大学 , 香港城市大学 表现稳定,基本保持在 101-150区间。
香港理工大学 则维持 在 150-200区间 。
实际上,港校之所以会排名比较靠后,成绩不如QS排名,也是与 排名方法 有关——因为QS排名列入了 雇主声誉 以及 就业能力 两项指标,这两项占比总和20%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排名,港校毕业生向来“ 就业表现 ”优异,因此在QS榜单上港校优势更大。
中国澳门院校表现稳定
再看看澳门地区的高校,这次澳门仍旧是2所院校上榜。
澳门大学 稳定在 301-400区间 , 澳门科技大学 则稳定在 401-500之间 。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香港浸会大学合作办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2020年海南录取分数线及专业分数线,2020北师港浸大海南分数线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也是内地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位于中国宜居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市。
获国家教育部特批香港浸会大学合作办学,以及广东省教育厅、珠海市政府和各界大力支持,北师港浸大于2005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创校校长吴清辉教授建立,采用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由许嘉璐教授任校董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教授任校长。秉承博雅教育办学理念,北师港浸大创新地推行全人教育、四维教育及国际化办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子。
国际化高等教育
北师港浸大实施英文教学,学术标准接轨国际。学校有工商管理、文化与创意、人文与社会科学和理工科技共四个学部,以及研究生院,设28个本科专业(方向),获批开设9个研究型研究生专业、5个授课型研究生专业,在校生约8000人。本科毕业生获颁北师港浸大毕业证书和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颁香港浸会大学学位。
博雅大学育全人
与国内多数研究型大学不同,北师港浸大致力于建设一流的博雅型大学,为内地高等教育开辟一条新路。博雅型大学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威望,其特点是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多,讲求文理兼通美国藤校留学,全方位关注学生身心成长。北师港浸大开展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特色博雅教育,培养“博文雅志、真知笃行”的人才。
多元发展创未来
北师港浸大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广东省实行多元化招生,同时招收港澳台及外国学生。2021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国内外升学的约74.5%,全球百强名校输送率达81%。就业的学生备受世界500强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青睐,创业的毕业生中有人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等,也有校友在公益路上发光发热。
海纳名师塑英才
北师港浸大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引进优秀人才,不断优化升级师资队伍。目前的教师团队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讲师及以上级别教师100%具有境外高校留学或工作经历。自2019年至今,多位重量级专家和学者陆续加入UIC,学校跻身中国大学高端人才榜百强。
拓展国际视野
北师港浸大是一所国际化大学,来自世界各地的师生们聚在一起,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学校时常迎来国内外学者前来演讲、交流学术。截至2022年,北师港浸大与国外5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游学、交换、体验外国文化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机会。
培养家国情怀
北师港浸大十分注重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熟悉国情国学,培养家国情怀。汲取“礼、乐、射、御、书、数”古代六艺的精髓,学校开设古琴、雅乐、中华射道等相关课程。作为课程的延伸,学生社团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展现勃勃生机。
教研协同发展
北师港浸大的博雅教育以教学为主,也推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学校被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连年获得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经费支持。教职员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级教研课题,以及产学研项目。学校还设立校内科研基金,培育科研项目、研究团队和重点实验室等。
教育服务社会
北师港浸大积极整合大学资源,服务社会。例如,学校与珠海市人民政府、市社会福利中心等机构和组织牵手,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食品安全、养老服务、文化创意、体育规划等领域合作。学校也有多位教授在不同机构中担任专家、顾问等角色,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独特区位优势
北师港浸大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珠海经济特区。珠海毗邻港澳香港浸会大学合作办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2020年海南录取分数线及专业分数线,2020北师港浸大海南分数线,以港珠澳大桥相连;生态环境优美,连年被评为中国最宜居城市。珠海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汇最早的地区之一,容闳等一批珠海人曾远渡重洋学习先进科技,为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化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