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王家海教授团队联合香港科技大学邵敏华教授团队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香港科技大学邵敏华,开发了制备高1T相纯度Mg插层MoS2材料的方法,成果以“ in High 1T-phase by Mg ”为题发表于Nano 。
研究背景
开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有助于解决过度使用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二硫化钼(MoS2)材料作为一种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作为一种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MoS2较大的层间距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有望实现快速脱嵌锂反应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整体储锂性能。然而,MoS2本身存在电导率低的问题,严重制约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金属相二硫化钼(1T MoS2)因其优异的电导率被认为是解决低电导率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苛刻的合成条件和低1T相纯度阻碍了1T MoS2的开发与应用。
研究内容
为解决这些问题,王家海教授团队联合香港科技大学邵敏华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新的策略构建高1T相纯度MoS2。通过Mg插层制备高1T相纯MoS2材料,Mg作为电子供体嵌入MoS2层间与S原子形成八面体配位实现高1T相纯度并确保1T相的稳定性。Mg的嵌入提高了MoS2自身的电导率和离子迁移率从而提升锂离子的储存动力学,最终实现储锂性能的大幅提升。XRD、XPS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证明了插层Mg与MoS2层中相邻的硫原子形成八面体配位。Mg作为电子供体,确保了高1T相纯度和1T相稳定性王家海教授团队联合香港科技大学邵敏华教授团队再次在国际能源知名期刊《Nano Energy》发表最新锂电池研究成果美国top30名校留学,从而提高了MoS2电极材料的电子传导率和离子迁移速率,最终保证MoS2材料优异的储锂性能。
研究相关
王家海教授和邵敏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Nano 上发表题为“ in High 1T-phase by Mg ”的研究工作,陈辅周博士后第一作者,广州大学第一通讯单位。
文章链接:
2024香港科技大学,喜报!智能制造学域王蕴达教授团队荣获IEEE-NEMS 2024国际会议论文奖
喜报!智能制造学域王蕴达教授团队荣获IEEE-NEMS 2024国际会议论文奖
5月2日至5日美国藤校留学,第19届IEEE纳米/微米工程与分子系统国际会议(IEEE-NEMS 2024)于日本京都举行。
在本届IEEE-NEMS会议中,共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篇论文被录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系统枢纽智能制造学域王蕴达副教授课题组的3篇文章被接受。
其中,王蕴达副教授与四位博士研究生杨立洲(第一作者)、郭钦桦(共同第一作者)、张静洋、甘雅文合作的论文“ Micro- of Using – Stamp”荣获大会颁发的 Paper Award!
本次会议共评选出一项Best Paper Award和两项 Paper Award,以表彰大会优秀论文。
该论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形状记忆聚合物(SMP)印章的热响应粘附调节技术,实现微球的选择性微转印。该技术能够精确转移如100微米的微焊球和50微米的聚苯乙烯微球等微观尺度的材料,转移过程中的最大位置误差不超过2微米。这一新技术在微组装和先进封装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
Paper Award 获奖证书
杨立洲同学作口头汇报
杨立洲同学代表团队领奖(右数第六位)
此外,课题组的博士研究生张静洋(第一作者)的论文“Sharp Phase Shape for Micro- ”和甘雅文(第一作者)的论文“Shape of Large-Area Metal Thin Film”也被本次会议接受。张静洋的研究以口头报告形式展示,甘雅文的研究则通过海报进行展示。
张静洋同学做口头汇报
甘雅文同学在海报前
课题组合影(右起:王蕴达副教授、杨立洲、甘雅文、郭钦桦、张静洋)
关于会议
IEEE-NEMS系列会议是微米、纳米及分子系统领域的高水平重要国际学术会议。该会议旨在汇集世界一流的科研人员,就微纳学术领域前沿问题进行专题讨论2024香港科技大学,喜报!智能制造学域王蕴达教授团队荣获IEEE-NEMS 2024国际会议论文奖,推动最新研究成果共享,促进各技术领域的新发展。
教授介绍
王蕴达教授
王蕴达博士2024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系统枢纽智能制造学域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微系统异质集成、微转印技术和柔性传感器。他分别在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及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德分校机械工程系获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3年加入美国施乐帕克研究中心(PARC,A Xerox ),曾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为IEEE高级会员。在, of MEMS,,,MEMS 等顶级或行业顶级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拥有40余项在美国、中国、欧洲、日本、韩国的授权专利/专利申请。研究成果曾获新华社、、、-info等媒体报道。目前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在内的多个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科研项目。
香港科技大学能源研究院,【招聘】南方科技大学柔性/微型能源转换与管理研究团队诚招博士后/科研助理
【招聘】南方科技大学柔性/微型能源转换与管理研究团队诚招博士后/科研助理
招聘信息
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柔性/微型能源转换与管理实验室(PI:逯瑶博士)招聘博士后2-3名及科研助理。欢迎在纳米材料合成、柔性热电、可穿戴电子、微纳加工等领域具有研究背景的优秀申请人联系。
博士后岗位要求
1、35岁以下,具有电子、材料、化学、物理等相关博士学位且一般毕业不超过三年。
2、具备自主开展研究、拓展新科研方向的能力,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者优先。
3、认可团队文化,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科研诚信以及较强的沟通、领导力。
博士后岗位待遇
1、聘期两年,其中一年可于国内外合作课题组开展研究。年薪36万元起,含广东省生活补助15万元(税前)及深圳市生活补助6万元(税前),并按深圳市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博士后福利费参照学校教职工标准发放。
2、特别优秀者可以申请校长卓越博士后,年薪可达50万元以上(含广东省及深圳市在站生活补贴)。
3、在站期间,可依托学校申请深圳市公租房;未依托学校使用深圳市公租房的博士后,可享受两年税前2800元/月的住房补贴。
4、课题组协助符合条件的博士后申请博士后人才项目(国家“博新计划”、广东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等)。如成功申请,最高可享受总计100万元补贴(与广东省及深圳市在站博士后生活补贴不同时享受)。更多博士后项目及基金介绍请参考。
5、博士后出站选择留深从事科研工作,且与本市企事业单位签订3年以上劳动(聘用)合同的,可以申请深圳市博士后留深来深科研资助。深圳市政府给予每人每年10万元科研资助,共资助3年(以深圳市最新申报要求为准)。
6、根据《深圳市新引进博士人才生活补贴工作实施办法》规定,新引进博士人才生活补贴(10万元)与省市博士后在站生活补贴不同时享受。
博士后岗位职责
1、协助课题组申请国家及地方课题,并积极申报博后基金、青年基金。
2、协助课题组开展现有科研项目的研究、并积极拓展有影响力的新研究方向。
3、协助课题组指导研究生、本科生。
4、协助实验室日常管理、维护及运行。
科研助理
1、30岁以下,具有电子、材料、化学、物理等相关专业优秀的本科及以上学历。
2、聘期按年更新,基于能力、经验及表现适当调整;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五险一金及住房补贴、过节费、餐补、高温补贴、免费体检等福利待遇。
3、表现优秀且有继续深造意向的可推荐申请南科大和境外合作培养研究生项目或南科大研究生项目。
单位简介
南方科技大学()是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2022年2月获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学科设置和办学模式,以理、工、医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在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办学英国G5院校留学,在一系列新的学科方向上开展研究,使学校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新知识、新技术的源泉。南科大深港微电子学院()是在习总书记做出“促进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重要指示的背景下,南科大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和《关于支持有关高校试办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通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以及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相关精神,基于创新的办学理念和机制而创建的。学院建有一流的科研平台,微纳工艺研发平台和IC设计与测试平台,在科研领域已获得多个国家级和省市级资质,包括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全国28家,华南地区仅有3家),教育部未来通信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GaN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三维集成工程研究中心和深圳市第三代半导体器件重点实验室。
课题组简介
逯瑶博士,现为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track助理教授(PI)、博士生导师,兼任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集成电路学科顾问。研究方向包括新型能源转换技术、自供能柔性电子系统及芯片热管理等方面。迄今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ESI cited),& (ESI cited,hot paper), , of 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区域联合基金、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及开放课题等10余项。曾获山东省优秀学生(2012)、上海市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排名第一)(2019)、南科大校长卓越博士后(2020)、东莞市二类特色人才(2022)等荣誉。担任《电子与封装》编委以及 , Lab等期刊青年编委,受邀担任Nat. ., . Sci., J. Mater. Chem. A等知名SCI期刊独立审稿人。
团队拥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完备的实验条件和一流的办公环境,已搭建完成热电材料与器件制备与测试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能源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能源研究院,【招聘】南方科技大学柔性/微型能源转换与管理研究团队诚招博士后/科研助理,其中,制备实验室100平米,测试实验室50平米。团队获得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现有包括访问学者、博士后、硕博士、科研助理等成员13人。PI将对每一位成员的科研成果及职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指导,且支持成员在聘期内于国内外合作课题组开展研究,具体研究方向包括:
(1)化学法及物理法制备柔性热电材料(纤维、薄膜、凝胶等)
(2)柔性能源转换器件制备及自供能可穿戴电子系统设计与集成
(3)面向芯片热管理的热电制冷器件仿真及微纳制造
PI主页:
团队负责人照片
唐本忠 香港科技大学,传媒聚焦 | 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解读“发光的法则”
他是高分子化学领域世界知名科学家,入选“全球排名前50名学者名单”,但他说自己骨子里是个“文艺青年”;
他提出和引领AIE(聚集诱导发光)原创性科学机理,但他更得意于激发年轻人心底的热情美国top30名校留学,去“叩问大地唐本忠 香港科技大学,传媒聚焦 | 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解读“发光的法则”,仰望星空”,以热爱探寻科学的真理;
他说自己走上科学之路“没有规划”,但一个理想一直在心底发光:创建一个“中国人构筑的科学平台”。
本期《龙中对》节目,带您认识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点亮“发光的法则”。
为加快建设好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龙岗区委宣传部、龙岗区总工会、深圳晚报社联合出品原创城市观察类系列访谈节目《龙中对》。
中国科学院院士
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院长
冠名校长讲座教授
教育背景:
博士(京都大学)
硕士(京都大学)
学士(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领域:
材料科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医学诊疗等;
唐教授是聚集诱导发光原创性科学概念的提出者和该领域研究的引领者。
唐本忠教授于1982年和1988年分别在华南理工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于1989年至199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了博士后研究并于Neos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994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工作,2008年晋升为讲席教授。2021年,唐教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任理工学院院长。
唐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唐教授已发表科学论文1700余篇,他引十三万余次,h指数163。自2014年至今,唐教授连续入选化学和材料科学双领域高被引用科学家。唐教授获得多项荣誉及奖励,如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7)、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裘槎高级研究成就奖(2007)等。唐教授现任Wiley出版社发行的杂志的主编。2021年11月,为表彰唐教授在纳米结构材料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唐本忠 香港科技大学,第七届Nano Today 为其颁发2021 Nano Today Award。国内全球学者库网站于2022年1月5日公布了“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唐本忠教授位居全球第38名,以化学学科上榜,H指数150,论文数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