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由AI生成
– 本期故事关键词:终身教职制度-
我们都听说过终身教职制度是非升即走的制度,即评不上副教授,就得走人。那么加拿大大学有多少人会走呢?参加 GALD项目的老师经常问加拿大同行这个问题。回答是,走的很少,大部分都能评上副教授,原因是当年在聘用的时候,审核得非常仔细,保证这个人能够成功。走的人非常少,也一般不会等到大学赶他走。
终身教职制度可以说是保障教师学术自由的一个基本制度。
我来加拿大之前就听说过终身教职的概念,英语里叫 ,但具体是怎么回事,不太清楚。我就这个问题查阅了一些文献,了解到这个制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引入北美大学的,目的是防止未来可能的法西斯政府上台,干预教授的科研和发表自由。
这一章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个制度,并和中国的编制制度比较一下。
终身教职需要从新教师的聘用说起。教师聘用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用人唯贤,英语里叫 merit-based。merit 就是能力的意思。如何实现用人唯贤呢?就是需要保持流程的公开、公正、透明和平等。这就是我们说的依法办事、依法办学。办事不求人,不用找关系,我在加拿大有亲身体验。加拿大也讲社交网络,也知道多个朋友多条路,但朋友只能提供信息,不能做其他的。
北美大学教师入职的最低门槛是博士毕业,目前中国大学已经实现。中国的博士培养规模增加了,而北美的博士教育已经是过度教育了。我听说加拿大博士毕业后只有不到 15% 的人有机会从事学术工作,这还包括博士后和科研助理等 。如果光看获得正式教职的人,那就更少了。阿尔伯塔大学研究生院的一个工作重点是博士生的职业发展,帮助他们在读期间获得科研以外的技能,如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等,让他们能够在高校外的其他地方找工作,如政府和企业。但博士生和教授都觉得读博士就是要当教授,这种文化和心理认知的改变,可能还需要时间。加拿大大学一旦有一个教职岗位开放,竞争就非常激烈,不但有加拿大的博士毕业生申请,还有美国常青藤大学的博士毕业生竞争;不但有刚毕业的,还有往年毕业的。加拿大没有应届毕业生的概念,也没有户口的限制。
大学的新教职一般设定为助理教授( ),和中国的讲师差不多,但现在听说很多中国大学也引进助理教授的概念了。我们之前提到过,教师的聘用和评价都是学院的事,院长说了算。新岗位由系主任提出申请,院长决定是否招聘,没有编制的限制,不需要向大学人事处要编制、要资源,但需要考虑学院的二级预算,就是学院自己有没有钱。决定招聘之后,系主任将岗位描述发给大学人事处,在大学网站和其他第三方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学院成立招聘委员会,一般由学术副院长担任主席,委员包括招聘院系的系主任、系内教师代表、系内学生代表、院内教师代表,还有校内其他学院的教师代表。系主任一般是联系人,负责回答申请人的问题。
加拿大大学的教职竞争激烈,一个职位会有几十人、上百人,甚至几百人申请。招聘委员会需要筛选出三名应试者到校面试。
三名应试者到校的交通、住宿等费用由学院负责。三名应试者除了和招聘委员会面试,还要面向教师做一场学术报告,面对学生做一个试讲。之后委员会根据他们的表现,确定第一、第二和第三人选。招聘委员会其实应该叫招聘咨询委员会,任务是向院长推荐人选,由院长最后拍板。通知胜出的候选人后,候选人会有一个和院里就工资讨价还价的过程,大学对助理教授的工资有一个最低和最高标准的规定,这是大学和工会签署的集体协议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候选人抢手,还有其他大学的 offer,工资可能就要提高些。对于所有的新聘用教师,学院还需要为其支付搬家的费用。
为了减少人员重复的成本,学院在招聘教授时是一个人一个方向,年轻教师不可能加入老教师形成一个团队。每个人就是一个团队,需要独立工作,自己建设自己的实验室,自己担任一个团队的 PI( ,负责人),团队的成员没有其他教师,只有自己的研究生。也就是说,即使是新入职的助理教授也需要带硕士生和博士生。加拿大没有硕士生、博士生导师资格的评定,教师带几名研究生也没有名额限制,只要自己能申请到科研经费,能给得起研究生补助。我们之前提到了,加拿大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补助不是国家协调的,需要教授自己出。教授申请的外部科研经费主要用于给研究生发补助。研究生除了交学费,还得吃上饭、住上房。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补助一般通过助教( ,TA) 和 助 研( ,RA)的形式发给学生,形成的是雇佣关系,教授是老板,学生是雇员。如果一周拿到 12 小时的 TA 或者 RA,就算全奖,收入基本够花了,不用自己掏腰包;如果一周拿到 6 小时的 TA 或者RA,就是半奖,半奖的收入基本不够花。
教师的工资标准是大学和学术员工工会通过谈判确定的,写进教师的集体协议。硕士生、博士生每个小时的工资标准,是大学和研究生会通过谈判确定的,也写进大学和研究生的集体协议。
阿尔伯塔大学现在的标准是每个小时接近 40 加元。那么一个全奖博士生每个月的补助是 1920 加元。每年两个学期,上课 8 个月,补助也按 8 个月发,那么每年一名全奖博士生的补助约为 1.5 万加元。一名学术硕士生的费用少不了太多。有 1.5 万加元在手,无论是助理教授、副教授,还是正教授,都可以招一名博士生。
专业硕士不配导师,仅上课,修学分,不用做论文,需要自费。前文提到过,文科、教育方向的教师科研项目经费少,大部分需要根据学院经费预算决定招多少名研究生。如果老师自己的外部科研经费足够招上两名研究生,不需要依赖院系经费,那就说明他干得非常不错。
在教师评价方面,阿尔伯塔大学和学术员工工会的集体协议里面有一个大致的、原则性的规定,即 40% 看科研、40% 看教学、20% 看社会服务。这个规定适用于所有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但没有全校的一刀切的具体标准。比如科研,大学没有规定哪些刊物文章是认可的,也没有分区,学院层面也没有这样的评价标准。科研评价主要依靠同行评价。同行评价和中国大学所说的同事互评不同。同行评价主要是系主任的评价。系主任也是教师,从事同一学科领域的科研,了解本领域的行业标准,所以是同行。让他们用同行的标准,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对本系老师做出评价,加拿大人认为这样最合理。教学评价也一样,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的教学量要求都是一个学期 2 门课,一年就是 4 门课,不管是教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全校各个学院都一样。
总的来说教学量不重,有时间和精力关注科研的前沿。关于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比较单一,主要看学生的课程评价。由教务长办公室协调收集,结果交给系主任,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的标准。
中国大学都有教学督导制度,校领导也需要听老师的课。这个听课评课的制度在北美都没有。教学也是老师学术自由的一部分,自己想怎么教就怎么教,别人没有权力干预,只要学生买账。社会服务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大学的管理主要靠各种委员会集体管理,各种委员会、工作组很多,都需要老师做委员。还有教师本领域的志愿者工作,如为某个刊物做审稿人,或者当主编、副主编,这些都算社会服务的内容。
教师每年都做自评,根据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 3 项,填写成果,交给系主任。系主任阅读后,做出初步评价,并和每位老师进行约一个小时的会谈,一对一说明自己的建议评价结果。关于科研的质和量,系主任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做出主观判断,决定量化项目,比如发表了多少篇文章,有多少合适。关于教学,参加 GALD 项目的老师问阿尔伯塔大学的系主任,有没有老师上课放水,以提高学生评价分数。他们说这个情况有,但首先系主任不傻,不完全看量化评价分数,对同事的情况心里有数。有的老师一向严格,学生评分低,不能说明老师教学能力差。有的老师一向放水,学生评分高,也不能说明是好老师。另外,学生也不傻,他们也有判断力,不一定老师放水,他们就领情,给高分评价。系主任会不会对某些老师有成见,故意给出低评价?大学和工会的集体协议里面规定,各个学院必须组建教师评价委员会,一般由院长做主席,成员包括所有系的系主任,还有选出的教师代表。每位系主任把自己对本系教师的建议评价结果,提交会议做集体讨论,由会议最终确定评价结果。这样也避免了系主任可能有的偏见和不公。
教师的年终考核和教师的薪酬待遇直接挂钩。这一点需要仔细说一下。下表显示了阿尔伯塔大学不同职称的教师工资区间和每年基本工资增长额度。助理教授的年薪区间是 77299 加元到 加元;副教授的年薪区间是 96307 加元到 加元;正教授的起始年薪是 加元,没有封顶。中国大学的老师管这个叫宽带工资,即在一个级别上的教师工资差异可以很大。
加拿大所说的年薪都是税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 30%,所以大家可以算出老师们拿到手的工资。最后一项叫积点工资( ),即每年基本工资增长 1 级的额度。系主任阅读本系老师的年度自评报告,并给出建议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的体现形式是 1 ~ 4 个积点()。一般老师希望每年至少得到 1个积点,涨一级工资。老师如果表现得很好,有很多科研基金进账,或者有好几篇高质量文章发表,可能得到 1.5 个甚至 2 个积点。我听说,如果得到 3 ~ 4 个积点,可能是因为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这样的人很少。
每个积点对应基本工资的涨幅,如果一个助理教授得到 1 个积点,即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都不错,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但都满足基本要求,第二年年薪会增加 2514 加元。值得强调的是,这 2514 加元不是一次性发放,而是计入基本工资,一直每年发下去。如果这位助理教授刚博士毕业,30 岁左右,工作 35年退休,那么这一年 1 个积点的考核结果,大学的奖励额度就是2514 加元 / 年 ×35 年= 87990 加元,第二年继续增加。副教授每年 1 个积点的基本工资涨幅是 3223 加元。助理教授和副教授的年薪有封顶,到了上限,表现再好,积点就成虚的了,没有工资增长。正教授第一个四年的每 1 个积点的工资涨幅是 3790 加元;第二个四年是 3223 加元,和副教授一样;之后每年 1 个积点的涨幅是 2514 加元,和助理教授一样,没有工资增长上限。
在加拿大大学里,系主任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本系教师的年度考核,而年度考核跟薪酬挂钩,所以系主任的活儿是个累活,每年大量时间都用在年度考核上面。年度考核还是个得罪人的活儿,我请一位系主任给参加 GALD 项目的老师做报告,问他是否得罪人,他说的确是这样。如果给哪位老师低于 1 个积点的评价结果,如 0.5 或者 0.75,这位老师很可能不高兴,有的时候甚至不跟系主任说话,走路绕着走!那系主任干吗不给所有人 1 个积点,或者 1.5 个积点,让大家都高兴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大学每年有总积点的限制,然后把积点分到各个学院、各个系。
我有一年问大学的人事处处长,当年的积点是多少,他跟我说,当年的平均积点是每个人 1.17。这意味着什么呢?比如一个系有10 个老师,那么这个系得到的可分配积点大概为 11.7 个。系主任可以吃大锅饭,每个人一平均就完了,都在 1 以上。但问题是,系主任需要一碗水端平,干得好的就应该多给,干得不好的就少给,大锅饭的做法到了学院评价委员会那里,肯定被推翻。另外一个是,一位老师的积点只能给 1 个,或者 0.5 个,或者 1.5 个,不能给 1.1 个。最近几年有的学院可以给 0.25 个了,所以可能有的老师会得到 1.25 个或 1.75 个积点。这样的话,11.7 个积点分给10 位老师,那么大部分的老师可能得到 1 个,少数干得好的,可能得到 1.25 个、1.5 个、1.75 个等,还有少数干得不好的,可能得到 0.5 个或者 0.75 个。
系主任不但是年度考核的主要负责人,也是教师职称晋升的主要负责人。一名助理教授新入职后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需要在四年之内拿出发表量,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评副教授。如果四年到了,科研量还是不行,可以延两年。六年到了还不行,最多还可以再延一年。所以说,他必须在最多七年内,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加拿大大学晋升副教授的评价标准没统一,大致和年度考核一样,助理教授自己准备材料,包括科研产出、教学评价、获得奖项,还要拿到校外同领域研究者的推荐信。系主任做初评,主要考察助理教授在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的表现。我认为科研成果是系主任首先考察的内容留美博士后在美国好找教职吗,系主任根据本专业副教授应该有的科研质量和数量做出判断。助理教授科研量达标,教学没有问题,社会服务也在做,系主任认为其可以晋升副教授,就到学院评价委员会提议通过。
我们都听说过终身教职制度是非升即走的制度,即评不上副教授,就得走人。那么加拿大大学有多少人会走呢?参加 GALD项目的老师经常问加拿大同行这个问题。回答是,走的很少,大部分都能评上副教授,原因是当年在聘用的时候,审核得非常仔细,保证这个人能够成功。走的人非常少,也一般不会等到大学赶他走。自己发现对科研不感兴趣了,或者做起来比较吃力,就会主动另寻职业,选择提前离开教职。绝大部分助理教授都能评上副教授。评副教授的过程,在英语里也叫 ,即终身教职审核,因为一旦评上副教授,就获得终身教职。终身教职工作稳定,大学不能轻易解雇,除非犯了大错,如学术造假或者违反刑法。加拿大大学财政状况不好时,如需要裁人,一般只能裁行政人员,不能裁教师。大学和学术员工工会的集体协议里面提到,只有大学宣布发生财政危机( )才可以裁教师。终身教职制度的目的是让学者有学术自由,学术工作不受政府和大学的影响。比如,一名教师被聘,是因为他在某个领域的研究,然而聘用之后,如果他转而研究其他领域,学院和系里没有权力干预。
但终身教职制度也有很大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中国大学的职称有名额限制,每年全校几个正教授名额、几个副教授名额,是有计划的,全校各个院系的老师共同竞争那几个名额。大学为了做到公平,就需要拿出量化标准。加拿大大学的职称没有名额限制,政府和大学不能干预。教师的聘用、评价和晋升都是学院自己的事情。各个学院也没有不同职称的名额限制,也就是说,不用考虑名额,只考虑资质够不够。结果是,助理教授 4 ~ 5 年都评上了副教授,副教授再过几年都评上了正教授。我查了一下阿尔伯塔大学的教师职称比例,其中助理教授占 17%、副教授占36%、正教授占 47%。有人会问,那干吗不多聘一些新的助理教授呢?原因是,大学的钱都用来支付正、副教授工资了,给年轻教师的钱就减少了。一位系主任跟我说,以往一位教授退休了,他自然就可以再聘一位新的助理教授,顶上这个职位。现在资金少了,老教授退休了,他需要打报告给院长,看学院有没有钱再聘一个人。我从加拿大统计局网站上了解到,加拿大全国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的占比和阿尔伯塔大学的情况差不多,但正教授的占比低于阿尔伯塔大学。总体的情况是,高职称的人多,工资高,大学的大部分资金用于支付工资,学科队伍纳新受限。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 21 世纪初的 60 多年里,这个问题没有那么突出,原因是有退休年龄,一般是男女老教师到了 65 岁,都强制退休了,退休金都社会化了,大学没有负担,就会省下资金聘用年轻教师。到了 21 世纪初,北美开始取消退休年龄,认为退休年龄的规定是年龄歧视,违反人权,人们不能因为年龄大而被剥夺工作权利。阿尔伯塔省 2007 年取消了退休年龄,让大家自己决定什么时候退休。当时大学领导估计很多 65 岁的老教师会推迟 5 年左右主动退休,但 5 年过去了,他们发现大家真的太爱工作了,70 岁还是不肯退休。一方面医疗条件好,大家身体不错,还能干,还想干;另一方面,中国老人退休了,要马上帮子女看孩子,加拿大没有这个文化,退休没事儿干,会造成心理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正教授的工资不封顶,只要工作,就会继续涨下去,这也造成大家不舍得退休。下图来自加拿大统计局网站,从中可以看出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加拿大大学教师群体的年龄不断增大。
加拿大的大学都是公立大学,本科教学的任务很重。阿尔伯塔大学约 4 万名学生,其中本科生接近 3.2 万人美国藤校留学,研究生大概8000 人。每位教授每个学期固定两门课,不能增加,其他时间要做科研。中国双一流大学的一位理学院的书记过来参加GALD项目,她负责学院人才建设。她比较了一下自己所在大学的理学院和阿尔伯塔大学的理学院,发现学生人数差不多,但阿尔伯塔大学理学院的教师人数比她所在大学的理学院少了很多。她想知道,阿尔伯塔大学理学院是如何支撑学院的教学的,教师人数少,科研产出却比中国大学的还多?答案是,加拿大的大学在教学上大量使用兼职教师,这在加拿大叫 ,美国叫 ,只负责教学,不用做科研,不是大学正式员工,只付讲课费,一门一结,没有年薪留美博士后在美国好找教职吗,在加拿大大学当老师,大部分都能评上副教授?,也没有其他待遇。
阿尔伯塔大学最新的数据显示,阿尔伯塔大学全校聘用了800名左右兼职教师,全校本科生的课程50%是兼职教师教的。大学没有资金聘用更多的正式教职人员,只能这样做。这是加拿大各所大学的普遍做法。英国的大学也是同样的情况。兼职教师这个群体挺值得关注。他们大部分也博士毕业,但找不到教职。我在前文提到过,北美的博士教育是过度教育。很多人博士毕业找不到教职,只能做兼职教师,工资低,工作不稳定。现在这个群体也开始利用工会确保自己的权益。如果说科研是教学的基础,那么兼职教师不要求科研,只评价教学,这对学生来说也不大公平,因为家长送孩子上大学,都希望由教授给孩子上课。
美国,博士后,美国三校博士后项目怎么样,这13位博士后,帅!
近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了2021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的评选结果,我校4人入选博新计划,9人入选国际交流计划。首次引进了博士毕业于世界顶尖大学的博士后,实现了博士后队伍建设重要突破。
2021年“博新计划”进一步聚焦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聚焦高水平平台和合作导师,同等条件下,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倾斜,突出“高水平平台、高水平导师、高水平人选”的特点。该计划国家资助每人63万元/两年,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薪酬,20万元为博士后科研基金,3万元为国际交流经费。学校为入选“博新计划”人员提供博士后公寓。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包括引进项目、派出项目、学术交流项目,以及“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和“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共6个项目。我校高度重视博士后国际交流工作,加大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力度,对博士后参加国际交流以及新进的外籍和留学博士来校做博士后进行专项资助。
“博新计划”和“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设立的专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近3年,我校累计入选“博新计划”19人,21人入选“国际交流计划”。
· 2021年博新计划入选者:
(以姓氏笔画排序,下同)
刘斌,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博士导师为薛文通教授。拟进营养健康系食品科学与工程流动站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李媛教授。主要从事功能因子的体内精准靶向递送研究工作。
肖洋,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工程流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李云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机理与调控研究。
宋玫蓉,动物医学院兽医学流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沈建忠院士。主要从事广谱抗菌增效剂SLAP-S25构效关系及抗菌作用机制研究工作。
梁亚盟美国三校博士后项目怎么样,农学院博士研究生,博士导师为田丰教授。拟进农学院作物学流动站,开展分子调控网络的构建及育种应用的研究工作。
· 2021年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入选者:
Rowan ,英国籍,2021年5月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并获博士学位。拟进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公共管理流动站齐顾波教授课题组,聚焦中国农业食品生产与消费习惯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李煜,博士就读学校为荷兰格罗宁根大学,2021年4月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工程流动站,合作导师为董仁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Power to Gas反应机理。
· 2021年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入选者:
马藤菲,动物医学院兽医学流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沈建忠院士。将赴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系 R. Walsh教授团队合作开展细菌耐药性持留机制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杜振勇博士后,植物保护学院博士研究生美国,博士后,博士导师为彩万志教授。将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合作开展“入侵昆虫的种群基因组学和快速适应性进化” 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李宗刚,动物医学院兽医学流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汪洋教授。将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合作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气溶胶的传播和控制技术研究。
陈修之,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博士导师为李云开教授。将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Jack Liu教授团队合作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研究方向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水资源-能源-食物系统耦合与调控。
徐雷,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博士导师为廖小军教授。将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开展“代谢组学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开发“的研究工作。
韩倩云,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美国三校博士后项目怎么样,这13位博士后,帅!,博士导师为郝彦玲和倪元颖教授。将赴比利时鲁汶大学生物系统系Bart 教授团队合作开展“果蔬采后生物学与技术”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温智辉,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冯固教授和申建波教授。将赴德国波恩大学开展博士后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根际微生物协同多维度根功能属性提高作物磷获取效率的机制。
近年来上海mba,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学校各类基金项目申报、高水平成果产出及社会服务等领域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深化博士后制度改革,完善博士后待遇保障机制和职业发展通道,发挥博士后制度在培育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博士后队伍建设质量,推动学校博士后队伍实现跨跃式发展。
美国三校博士后怎么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发展项目合作院校都有哪些?
多伦多坐落在安大略湖西北岸的南安大略地区,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在职研究生,亦超越芝加哥成为北美洲第四大城市。多伦多是全球多元化的都市之一,49%的居民来自全球各国共100多个民族的移民,140多种语 言汇集在这个北美大都市。多伦多被评为全球宜居城市,连续多年占据全球宜居城市排行前五名。多伦多同时也是北美洲最富裕的城市,多年来连续占据全球best富裕城市排行榜前十名。
多伦多是加拿大的经济中心,也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在经济上的领先地位得益于金融、商业服务、电信、宇航、交通运输、媒体、艺术、电影、电视制作、出版、软件、医药研究、教育、旅游、体育等产业。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七大交易所上海mba,总部设于市内,有多数加拿大公司在这里上市。多伦多是经济较为多元化的城市,拥有先进制造业部门,还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部门(如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 信息服务业)占据一席之地。
【合作院校】
作为一所研究密集型学府,多伦多大学力求在工作中拓展全球性思维美国,博士后,美国三校博士后项目怎么样,这13位博士后,帅!,并与学 生们分享。多年来多伦多大学积极与世界各地其他领先大学、研究机构和行业伙伴 合作,持续为学生们提供国际交流机会。
多大与中国建立关系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多大持续被评为世界top大学前25 名,并成为十分受中国学生青睐的大学,多大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中国高校建立并保持着良好的学术合作关系。
与清华大学的合作
与清华大学的合作涵盖从商法到公共 卫生与工程的广泛学科。两所大学共同举 办了一年一度的大学论坛,围绕热点问题 推动有影响力的研究合作,并发起了种子 研究合作提案的征集活动。
与北京大学的合作
北京大学是1962年接待多伦多大学 校长首次访华的三所院校之一。如今,格 特勒校长是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七位杰出 国际学术顾问之一。两所大学的合作范围 从城市研究和学生流动计划到更多方面。
与浙江大学的合作
与浙江大学的研究合作范围从精准医 学和神经科学到教育和地理。U of T和ZJU 已经建立了精准医学国际博士集群,两家 机构将在未来发起资助呼吁美国三校博士后怎么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发展项目合作院校都有哪些?博士,以在其他有 前景的领域播种和发展研究。
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
多伦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射 电天体物理学国际博士集群。两家机构还 发起了资助呼吁,以在其他有前景的领域 播种和发展研究。
与复旦大学的合作
与上海交通大学一起美国三校博士后怎么样,复旦大学也是 多伦多大学在上海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合作范围从家庭医学到海外学习机会
各位企业家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东莞。重庆。成都。武汉。苏州。西安。青岛 济南全国14个城市开班(线上班。面授班)博士学位可以投资移民。企业上市。
个人晋升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博士后39.8万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29.8万
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后29.8万
英国雷丁大学亨利商学院博士后18.8万
加拿大多伦多博士后25.8万
美国三校联合博士后(斯坦福。加州州立大学。伯克利大学)25.8万
高端博士项目
瑞士欧洲大学博士学位班29.8万
美国UMT大学博士学位班33.8万
美国丘博学院博士19.8万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研究学者发展项目的公众号是”高校学习汇”。我们目前主要有的课程是:在职硕士。博士。博士后项目。北大/清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开课(总裁EMBA研修、金融私募、房地产、PPP、建筑施工、供应链、特色小镇、心理学、富二代、大健康、区块链、CFO/CMO/CHO、国学女性互联网等)QS100名校留学,国内国际院校EMBA/MBA/DBA学位班:北邮法国里昂EMBA、北京科技大学与美国德克萨斯阿灵顿商学院合办中美UTA EMBA、人大中外金融硕士、社科美国杜兰金融硕士能源硕士、EU瑞士欧洲大学MBA/DBA、美国UMT大学MBA/DBA、法国isg商学院硕士、美国索菲亚大学、法国诺曼底管理学院、荷兰欧洲商学院、香港公开大学、亚洲城市大学等院校,涵盖美、加、英、法、澳、瑞士、菲律宾等国家。博士后:英国剑桥大学哈默顿商学院博士后、哈佛大学博士后。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博士后/访问学者,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打造高端学习与资源整合平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在美国读博士后要多长时间,上海交大校花钱璐璐,12年结婚四次,39岁嫁美国人成加州学院教授
2019年1月,钱璐璐,一个来自中国安徽的女孩,迎来了她人生中非常关键的时刻。这一年,39岁的钱璐璐被美国加州学院任命为生物工程系的终身教授。
在加州理工学院,钱学森教授之后的第二位华裔教授是钱璐璐呢!
钱璐璐和别人眼中的天才不一样,她的起点不高,挺普通的。回头看看她的成名历程,能发现她把每个机遇都紧紧抓住了。她是那种利用一切资源往上爬的人,12年里结了四次婚,她的婚姻就像是她不断向上爬的“梯子”。
1980年,钱璐璐在安徽省的一个普通家庭出生。她打小就聪明,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所以一直都在努力学习。1998年高考后,钱璐璐考上了南京铁道医学院,这是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这成绩不算好。
钱璐璐挺幸运的。2000年,她上大三的时候,南京铁道医学院跟有名的985院校东南大学合并了,她一下子就成了985大学的好学生。
钱璐璐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从这时候开始了。
上大学的时候,她碰到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
钱璐璐长得又白又美,在当时的大学里,追她的人可不少。两所大学一合并,追她的人就更多了,多得就像过江的鲫鱼似的。钱璐璐很快就在这些追求者里挑中了一个很有潜力的。事实证明在美国读博士后要多长时间,上海交大校花钱璐璐,12年结婚四次,39岁嫁美国人成加州学院教授,她看人可准了。然后这两个人就迅速热恋起来,一块儿吃饭,一块儿学习,整天出双入对的。
大学毕业以后,钱璐璐很快就跟这个男朋友结了婚。他俩曾经一起准备考研,不过没考上。之后钱璐璐就去工作了,可工作干得不顺心,她觉着现在能找到的工作还是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所以她打算再考一次研。
钱璐璐和丈夫商量之后,丈夫决定全力支持她。丈夫独自挑起养家的担子,家里所有家务活也都包了,给她创造出能全心全意学习的环境。
钱璐璐试了好多次,终于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
读研的时候,她又碰上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
读研的时候,有不少更优秀的男性,漂亮的钱璐璐在这期间受到了更多人的追捧。钱璐璐很聪明,她清楚自己外貌上的优势,也特别会把握男人的心思,结果那些追捧她的男人都一个接一个地去帮她。
在上交大在美国读博士后要多长时间,钱璐璐又挑中了一个能帮她的“潜力股”——一位博士师兄。这博士师兄当时是有未婚妻的,可钱璐璐太有魅力了。他和钱璐璐一天天相处下来,被这个漂亮又聪明的学妹深深迷住了。哪怕知道钱璐璐已经结婚了,他还是猛追钱璐璐。钱璐璐呢,半推半就的,一直和这博士师兄保持联系。瞅着时机差不多了,她就大大方方接受了师兄的追求。很快,两人就在一起了,还谈了一阵子刺激的地下恋爱。
但是,纸是包不住火的,钱璐璐在学校的时候很快就被她丈夫察觉了。她丈夫特别生气,跑去找她讲道理,还想挽救这段婚姻呢。可钱璐璐是铁了心要离婚,就像吃了秤砣一样,不管丈夫怎么求她,她都不回头。所以,恋情被发现后,钱璐璐很快就跟第一任丈夫离了婚,转身就扎进博士师兄的怀里了。
钱璐璐和博士师兄结婚之后,在师兄的帮助下,她又在国内有名的期刊上发表了两篇不错的论文,就这样得到了在本校读博的机会。
读研的时候英国G5院校留学,钱璐璐还打算去演艺圈追梦呢。在她第二任丈夫的帮忙下,她参加过《红楼梦》里林黛玉这个角色的选角,可惜最后没被选上。
她落选之后也没太难过,扭头就去读博了。读博入门简单,毕业却难,其难度可比研究生大多了。好多博士生都因为博士论文的事儿不得不延期毕业,一读就得好多年呢。
可这个难题并没有把钱璐璐难住,在第二任丈夫的大力支持下,她花了仅仅一年就念完了生物学博士。
钱璐璐读博结束之时,也是她第三段婚姻开始之日。
钱璐璐在读博的时候认识了她的第三任丈夫。她这位学霸师兄和她在同一个组呢。他俩一天天交往多了起来,读博的时候就互相喜欢上了。在钱璐璐读博期间,师兄可帮了她不少忙。在师兄的帮助下,钱璐璐的博士论文选题定成了DNA计算研究方向。这么一来,钱璐璐的学术水平越来越高,最后顺利毕业了。
钱璐璐毕业后马上就离了婚,回过头就和那个师兄又结了婚。这不难想象,这第三段婚姻也没维持多长时间,没多久钱璐璐就又有了新对象——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埃里克·温弗里博士。
2007年的时候,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有个教授叫埃里克·温弗里,这人可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呢。当时他受到上海交大的邀请去访问,负责接待陪同他的是钱璐璐。
在陪着访问的时候,钱璐璐就被这个年轻科学家深深迷住了,她呢,也凭借自身魅力让这位科学家印象特别深刻。
埃里克·温弗里访问结束回国之后,他俩还一直有联系。在钱璐璐的有意引导下,埃里克·温弗里向上交大发出邀请,他自己出钱,邀请钱璐璐到加州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
2007年9月,钱璐璐登上了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飞机。
学术访问的时候,靠着埃里克·温弗里帮忙,钱璐璐得以留在加州理工大学读博士后。埃里克·温弗里给了她好多资源。没多久,钱璐璐就把第三任丈夫甩了,跟埃里克·温弗里在美国顺顺当当办了婚礼,还加入了美国国籍。
婚后,钱璐璐在加州理工大学当上了助教。干了几年助教后,她想当正式教授,可那时候她的能力还达不到当教授的要求。这时候,埃里克·温弗里又出面帮他老婆解决这个事儿了,他放话:“要是你们不让我老婆成为加州理工大学的教授,那我就辞职,去别的大学!”
埃里克·温弗里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加州理工大学肯定不会放他去别的学校。为了把他留下,加州理工大学就只能答应他们的要求。就这样,钱璐璐39岁的时候成了加州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到达了科研的顶峰。
钱璐璐的成名饱受争议。她的每一次成功都有各个丈夫的支持,不过她自己也确实努力了。她是个目标明确的女人,也是个不择手段的女人。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她都紧紧抓住机会,为了目标,她能拿婚姻当赌注,一个劲儿地往上爬。
在这段时间里,她做成了常人做不到的事,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我们不认同她的婚姻观,不过得承认,她是个有本事的人。只有自己能力够强,她才能登上更高的平台,那些优秀才子才会注意到她。但她也牺牲了自己的婚姻,我们不知道她内心到底幸不幸福,只看到她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只有努力,才会有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