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自建丽)12月23日,昆明理工大学第六届“红土情·世界风”中外师生联谊晚会在该校呈贡校区红土会堂隆重上演。该校15国中外师生同台表演昆明理工大学美国,昆明理工大学狂欢趴来袭 15国中外师生同台表演,为现场观众带去了一场中外视听盛宴。
热情奔放的藏族舞蹈、动感热辣的现代舞串烧、充满异域风情的民族舞蹈……这场由中国、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美国、马达加斯加、古巴、苏丹、马里、刚果布等15个国家的200余名中外师生共同演绎的晚会在开场舞《鼓舞》中拉开序幕。
民族舞蹈、小品、歌曲、乐器、说唱、现代舞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有泰国、老挝、斯里兰卡留学生带来的动感十足的现代舞《 Star》,有融合了中国综艺节目元素的小品《非诚勿扰》昆明理工大学美国,还有具有浓郁异国风情的苏丹传统舞蹈、巴基斯坦歌舞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目将晚会一次次推向高潮,现场观众大呼过瘾。
晚会现场邀请了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柬埔寨王国、马来西亚、泰王国等驻昆明总领事馆相关负责人,以及从美国、老挝远道而来的留学生家长共计1300余人观看了演出。
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彭金辉介绍美国藤校留学,此次晚会旨在架起中外学生沟通的桥梁,为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身特点的平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昆明理工大学系云南省办学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较为齐全的重点大学。近年来,该校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化建设,并把其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据悉,目前,该校的留学生规模已从2009年的304人增加到2016年底的1477人,在全国高校排名第84位。
昆明理工大学美国,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姓 名:蒋雪涛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73年2月
职务/职称:院长/教授
所在系/部:昆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导 师:
电 话:
电子邮件:
■ 学科(专业): 体育教育
■ 主要研究方向:(限二个方向)体育教育、社会体育
■ 教育工作经历
1990.09-1994.07 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学习
1994.07-今 昆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教师。
(期间,1996年3月任昆明理工大学教研室副主任
1998年3月任昆明理工大学教研室主任
2003年3月任泰国安东体育学校排球训练指导专家
2006年8月任昆明理工大学体育部副主任
2009年8月任昆明理工大学体育部主任
2019年9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访问学者
2021年7月任昆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院长)
■ 学术交流经历(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讲学、访问)
2019年9月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访问学者
■ 学术与社会兼职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排球、网球、羽毛球分会副秘书长;
云南省大学生体育协会排球、网球专业委员会主任;
云南省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方案制定工作专家组副组长。
■ 课题研究
长期从事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校体育学等方面研究。近年来昆明理工大学美国昆明理工大学美国,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主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1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省院省校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地厅级项目9项。例如《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云南省体医融合的健康教育发展对策研究》等。
■ 核心刊物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35篇;核心9篇;ISTP收录3篇。例如《中新两国高校体育的比较分析》《对高校体育改革的思考》
■主要著作
出版著作9部,其中主编2部;副主编4部;参编3部。例如《大学体育教程》《大学体育教程》《大学体育教程》等。
■ 成果获奖情况
获国家专利授权5项。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常年坚守一线训练、教学岗位美国top30名校留学,率队在国际、国内赛事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连续20余年蝉联云南高校大学生排球项目赛事冠军,多次荣获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前八名。先后荣获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排球分会“突出贡献奖”、中国大学生羽毛球运动20年“功勋荣誉奖”、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网球分会“突出贡献奖”等。
■ 培养研究生要求
热爱体育事业,踏实勤勉,脚踏实地,明德任责,致知力行。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图片,学术圈“苏妲己”:四婚三离,成名校终身教授,她是怎么做到的?
2019年1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在庆典上宣布,校方聘请了一名华裔女学者,担任生物工程系的终身教授。
她叫钱璐璐,时年39岁。
她是华裔同胞中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人。
第一位,是我国德高望重的、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
如此优秀、年轻的顶尖人才,还是一位女性,引发了公众高度的关注。
在大家的印象中,搞学术研究的学者,要不就是古板严肃的中年人士,要不就是精神矍铄的白发老人。
而这位钱教授,却颠覆了人们的刻板想象。
她姿容清丽、身段袅娜、气质温婉——是一位集“高端人才+高颜值”于一身的学术“大拿”,令人难以置信。
这则新闻,顷刻在学术界炸了锅,在网上也汹涌起了如潮的争议与质疑。
有人不屑:她是“姿色换学历”的“天花板”,利用婚姻作跳板,私德有亏。
有人批判:她是学术界的“苏妲己”、“邓文迪”,是智商爆棚的“心机女”。
也有人评价:她的科研成就,是她凭真才实学拼来的,跟她的几段婚姻没直接关联。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考学失利,柳暗花明迎坦途
1980年,钱璐璐出生于安徽省的一户普通家庭。
钱家的家境虽然一般,但是父母对女儿的文化教育却极其重视。
钱璐璐是个活泼伶俐的小姑娘,怀有一个辉煌的梦想:“我长大后,要当一个科学家!”
她打小便对数字很敏感,只要捧起数学书,就流露出极大的热情。
母亲见此,便对孩子加强了数学科目的辅导和培训。
在她的用心引导下,钱璐璐的数学成绩越来越拔尖,经常参加大大小小的数学竞赛,拿回了很多奖状、奖杯。
而钱璐璐的其他科目,也是如鱼得水,总会考出优异的分数。
转眼间,钱璐璐长成了一个花季少女,进入了高中阶段。
她的学业依然名列前茅,并被学校选中作为交换生,送往澳大利亚一所高中学习。
在澳大利亚留学的经历,让钱璐璐的视野更为开阔,理想更显高远,胸间酝酿着一个远大的梦想:成为一名科研人员。
1998年,钱璐璐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高考。
经过刻苦的复习,她信心满满地踏入了考场。
大家都对她寄予厚望:她平时成绩很好,考出一个高优的分数,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谁料,放榜之日,钱璐璐却崩溃泪流:她在考试中发挥失利,分数跌出预期,令人感觉十分惋惜。
最后,她被南京铁道医学院录取。这是一家普通的“双非”二本院校,不是钱璐璐的“梦中情校”。
那个夏季,钱璐璐曾消沉过一段时光。但一向开朗的她,还是拾掇好了心情,振作了起来。
九月秋高时,钱璐璐怀揣着一丝丝苦涩的不甘,走进了大学校园。
她相信,不管在哪所大学念书,只要积极进取,总会有回报。
2000年,我国开启了高校合并的改革浪潮,全力整合教育资源,提高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竞争力。
而钱璐璐所在的高校,被安排与其他两所高校一同合并,组建成全新的“东南大学”,学校档次也提升为“985”一本高校。
这一变革,让读大二的钱璐璐狂喜不已。
有时候,人生充满了各种柳暗花明。从“双非”二本大学生,摇身一变,成了一本“985”,对于她这个大学生,可谓幸事一桩。
考研攻博,初心不改勇追梦
大学校园里,白裙飘飘、黑发垂肩的钱璐璐,身上落满了倾慕的眼神。
然而,心中抱持着“科研梦”的她,却很少会被情书与鲜花所打动。
她的心思,都被实验室的仪器“勾”走了。
打从入学伊始,她便表现积极,常常向专业老师虚心求教,并在老师的推荐下,当了实验室的小助教。
接下来,她勤快无比地在实验室“跑腿”、打杂,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美国top30名校留学,继而被老师任命担任项目研究的助手。
钱璐璐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暗暗定下了新目标:争取毕业后留校,专注于学术研究。
她决定考研、提升学历,更好地靠近这个梦想。
在她挑灯夜读之际,一段浪漫的缘分不期而至。
那是一个风度翩翩的高材生学长。在他的追求攻势之下,钱璐璐沦陷了,一边执笔考研,一边坠入爱河。
可惜,她的研究生考试最终落败了。但是,她收获了美好的爱情,在毕业后便和意中人结为夫妇,并步入社会参加工作。
接下来的日子,婚姻和美、工作顺利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图片,静好而安稳。
但是,钱璐璐却不甘于这一份安稳。
她选择继续考研。
丈夫欣然赞成。为了让她安心复习,他承担大部分的家务,尽力帮她搜索复习资料,在她疲惫时安抚她,在她沮丧时安慰她……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番苦读后,钱璐璐成功“上岸”了,一举考取了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研究生。
到了上海交大,钱璐璐的眼前,骤然打开了一个全新、广阔的世界。
这里多的是高知人才、学术大家,科研氛围很浓厚,令她神往不已。
而她婉约的风姿、不凡的才学,也吸引了不少欣赏的目光。
在求学过程中,钱璐璐的眼界、心境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她渴望飞得更高、更远。
而丈夫的步伐,已难以追得上她的节奏。
他们的感情,渐行渐淡。
此刻,一个本校博士师兄的身影,进入了她的视野。
他才华洋溢、俊朗儒雅,是交大的“校草”,更是学术圈里的一颗科技新星。
他对钱璐璐格外关注,总是有求必应、倾力相助,让她在学业上更加得心应手:无论是选题、实验,还是论文等等,都有了很大的突破。
二人惺惺相惜、渐生情愫。而钱璐璐也逐渐明悟:其实,博士师兄才是最适合她的伴侣,能引领着她,拓宽人生的宽度,让她变成更优秀的自己。
于是,她跟丈夫敞开心扉、真诚沟通。
最终,两人和平分手、一别两宽。
没过多久,钱璐璐便和博士师兄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博士丈夫对她极其温柔、百依百顺,尽自己最大的心力,以雄厚的学术资源、人脉背景等,不遗余力地协助妻子追寻梦想,登上更大的人生舞台。
在他的指导、建议之下,钱璐璐论文写得非常出色,还成为了当年的优秀毕业论文,顺利完成了硕士学业。
很多人觉得,当时的钱璐璐学业有成、前程锦绣,又拥有一个在学术研究上很有造诣、深爱她、尊重她的精英伴侣——这样的人生,可以说是圆满无比了,她可以找一个高薪的“金饭碗”,过上轻松自在的生活。
然而,钱璐璐却并不想停歇下来。她想征服更高的奋斗之峰——攻读博士。
辗转求索,不懈努力攀高峰
博士丈夫非常欣赏她的这颗“进取之心”,不但竭尽所能跟她分析、选取读博的方向——DNA计算机技术,还到处奔波帮她联系到有名的贺林院士,让她成为他的门下之徒,晋身交大博士生的队伍。
遗憾的是,在钱璐璐读博期间,因为种种因素,钱璐璐与第二任丈夫的感情越来越疏离。
但钱璐璐还是一如既往,追逐着心中的梦想。
不久,她遇到了第三个男人:一名德才兼备的资深学者,也是学术圈的佼佼者。
他的学识和谈吐,让她眼前一亮。
而他在DNA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建树,更让她心生敬慕。
最终,钱璐璐的第二段婚姻,在平静中画上了一个句号。
随后,经过深思熟虑,她与学者开启了甜蜜之恋,不日便携手走进了婚姻。
对于婚姻,钱璐璐的态度一直都很洒脱:缘分来了便认真相爱,感情磨灭了就及时止损,从不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而是追寻更美好的人生。
她与第三任丈夫夫唱妇随,研究同样的课题。
在丈夫的一路打点、帮助下,钱璐璐在DNA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研究水平突飞猛进,开始崭露头角,并在国内科研杂志上发表了有关“DNA组装的中国地图”的论文,获得一片赞誉。
随着时间推移,钱璐璐在学术界接触到更多优质的资源、结识到更为优秀的人才。
2007年的夏天,钱璐璐认识了美国科学家埃里克.温弗里(Erik ),一位科研界的“大佬”级人物。
他是世界顶尖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计算机科学家、生物工程师,在学术领域做出了很多杰出的贡献,还是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当时,38岁的他受邀到上海交大进行学术访问,而27岁的钱璐璐,恰好被学校安排做接待人员。
缘分是很玄妙的东西。在短短几天接触,埃里克教授便被钱璐璐优雅、知性的气质所击中了。
访问结束后,埃里克教授回国了。
本以为两人自此就没什么交集了。没料想,钱璐璐竟然收到埃里克教授抛来的“橄榄枝”:邀请她到加州理工学院做学术访问,并承担全部费用。
热爱科研事业的钱璐璐,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绝佳的好机会。2007年9月,她搭上了飞往美国加州的飞机。
此次加州之行,让钱璐璐收获颇丰,不但与同行们深入探讨了研究课题,还在埃里克的引荐下,与“DNA计算机之父”南加州学院的莱恩·阿德尔曼会面。
在多日的相处、交流中,钱璐璐被埃里克教授的风采、学识深深折服。
回国后,钱璐璐顺利拿到了上海交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博士学位,正式成为一名博士。
其后,她又幸运地获得了前往加州理工学院留学的机会。
这次为期三年的学习,让她与埃里克教授在日常的交流中,渐渐擦出了“火花”。
钱璐璐觉得:其实,这一位才是她的真爱,与埃里克教授一起携手共同奔赴科研之旅,应该就是她的终极梦想。
回国后,她左思右想,作出了选择,与第三任丈夫签字离婚,并随后回在了埃里克教授的身边。
后来,二人在美国举行了婚礼。
在埃里克的引领下,钱璐璐阔步迈向更加宽广的学术之路:
先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的助理教授。
接着,又一步一步地写论文、做研究、带团队,最终以耀眼的成绩、突出的科研成果,获得了这所顶尖名校的认可,被聘为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系的终身教授,攀上科研生涯的至高巅峰!
披荆斩棘,积极开拓科研路
钱璐璐200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到2019年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的终身教授,仅仅用了12年,令人惊叹。
但据传,她之所以能被任命为该校教授,是因为丈夫埃里克“要挟”校方:如果不聘请钱璐璐,那么,他也将离开该校,另觅高枝去也。为了挽留这个科研“大牛”,学校再三权衡,最终妥协,让钱璐璐担任终身教授一职。
这种说法孰真孰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图片,学术圈“苏妲己”:四婚三离,成名校终身教授,她是怎么做到的?,无从考证。而钱璐璐任职终身教授一事传遍全网后,引发了各种褒贬不一的议论与猜测。
其中,有不少人都对她报以鄙视的目光,戏称她是学术界的“苏妲己”,翻版“邓文迪”:野心勃勃、心机深沉、不择手段,四婚三离,一次又一次地以婚姻为跳板,为达目的不惜踩着一个又一个优秀的枕边人的肩膀,才得到所谓的“成功”,是个彻头彻尾的“精致利己主义者”、“高级学媛”。
但也有人呼吁要客观看待、理性评价:
“有时候,成功是需要贵人相助的。她的贵人,都是因为自身的优秀而争取来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她只是及时抓住了眼前的机会而已。”
“结几次婚就是妲己?几任老公都是傻子?如果没有学术不端,那都是她的个人自由而已。”
“女人成功就是靠男人?难道她的各种考题、论文答辩,都是老公帮忙做的?这是一种对女性的偏见。自己没有过硬的实力,给你十个老公来帮忙,也没有用。”
……
我们先不论她在婚姻中的对与错看看她一直以来的求学经历,以及在科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2011年6月,她的论文《增大DNA链置换级联的数字电路计算的规模》发表在《科学》杂志。
2011年7月,她的论文《用DNA链置换级联实现神经网络计算》发表在《自然》杂志。
自从2017年开始,她带领着自己的科研团队,在久负盛名的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数篇论文,计有《自然》、《科学》、《国家科学院院刊》、《美国化学会志》等。
其后,她和团队又开发出一种全自动的DNA分子微型机器人,能在纳米尺度上执行任务,具备分拣、搬运分子货物的能力,未来可能会感知疾病信号,并把药物分子运送到指定位置,被认为是在分子机器人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获得了学术界一片赞赏。
同年,她还开发了一种成本低廉的“DNA 折纸”技术,能让大块大块的结构进行自我组装。为了彰显这项技术的潜力,她的课题组用 DNA 创造了世界上最小的“蒙娜丽莎”画。
这一突破性的成就,登上了《自然》杂志的封面。
如果她没有过硬的才能、渊博的学识,单凭几任丈夫的托举、扶持,绝对不可能达到如此的高度。如果她不够努力,不够优秀,有再多的牛人、资源帮忙,也断然走不了多远。
她能有今天的成就,也是源于不安于现状、勇于追梦的一颗雄心,靠的是坚定不移、永不言弃的一腔热诚,还有善于借助外力、整合优质资源,不断提高自身实力的一身智慧,最终一路苦心孤诣,到达科研学术的高级殿堂。
有真才实学并对世界做出了贡献,这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文/打盹的下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