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体制,硕士和博士是同一升学途径上的两个台阶,读完硕士再读博士。美国则不同,美国博士一般属于国内的“硕博连读”,从本科可以直接申请博士。也就是说当你本科毕业时,你既可以选择申请美国硕士,同时也可以选择申请美国博士。
直接申博难度大不大?
一般而言,申请美国博士的条件主要包括:
1. 本科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
2. GPA3.5+(特别是专业GPA成绩);
3. +;
4. -325+;
5. +。
本科是文科的毕业生申请博士学位比理科生相对容易些,理工科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在研究领域内有一定的见解和有一定说服力的发明才能与硕士毕业生相竞争,否则的话申请难度较大,申请者最好能在知名学术会议、期刊上发表自己的论文,如果有教授对你的学术观点产生兴趣,申请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除了论文和发明外,教授们对申请者所获国际奖项也很感兴趣,同学们可以努力钻研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项目,积极参加国内或国际上举办的大奖,如果能获奖的话,申请成功的几率就很大了。
如果准备申请美国博士的话最好要从大一开始准备,美国博士申请难度较大,通过率极低,除了以上提到的条件外,同学们的GPA、入学考试成绩也要优秀才行,所以认真学习本科阶段每一门课程,如果毕业成绩不理想的话一定要选择重修,争取GPA在3.5以上,这样才符合同时申请到博士学位和奖学金的条件,其次充分利用寒暑假准备托福或雅思考试、GMAT/GRE/LSAT/MCAT考试。
博士课程学习
博士生一般总共要求30个左右的学分,大概就是11到12门课。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学期各修2-3门,夏季学期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可以修一门。这样的话,博士生前两年基本上70%的时间都在进行课程学习,也需要进行考试。如果考试成绩较差,可能会被取消奖学金或劝退。
博士前三年要学习学位要求的各种课程美国留学 读博士,本科直接去美国读博士?你也可以的,获得相关领域广泛而深入的知识。要选择导师并写出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大部分博士学生承担本科生教学助理工作,还有一些做研究助理。
第二学年或第三学年结束时,博士学生应该完成一篇论文或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或两者都需要。论文的质量和考试成绩决定该生是否能够继续博士学位的学习。
博士资格考试
好不容易把课修完,接下来就要翻越另一座大山了——博士资格考试。考试的内容涵盖所研究领域的所有小方向,形式包括口试+笔试,考试通过后就成功变身PhD 了,从这个时候起,也就该好好努力自己的科研项目了,顺利的话,一般再经过3年左右时间,课题可以结题准备毕业了。
到底如何选择?
本科毕业去美国读硕士还是直接读博士,可结合以下四点考虑:
1、自身条件
博士主要为了塑造研究型人才,因此课程设置偏理论,内容比较深入,未来的目标是专业的研究学者。所以学习过程较为枯燥和漫长,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和强烈的专业兴趣支撑可能很难坚持完成。
博士和硕士可以同时申请,但由于读博对大家的基础要求较高,本科生想成功申请博士有一定的难度。美国导师较为看重研究成果,如果没有发表过文章,则需要尽快进行相关规划。
2、长远规划
博士毕业后多选择学术研究类工作,即便是进入职场,大部分也是科研类部门。如果以后打算待在美国,也需要博士学位才有优势。
硕士普遍选择直接就业工作。因为很多专业设置与市场情况直接挂钩,如供应链管理、航空管理、体育管理、数据分析等,有助于学生学完之后找到对口的工作。
3、留学费用
美国的博士学位通常要读5年左右,所以如果完全自费的话,家庭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则成为最关键的因素,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是无法在美国读完博士课程的,五年博士课程全自费至少需要100-150万人民币的财力准备。
去美国读博士是最有可能得到全奖的,尤其对于那些申请硕士学位很难拿奖的同学来讲,申请博士学位,则几乎可以拿到全奖QS100名校留学,对于任何专业,无论理工科、文科甚至商科的博士学位,只要教授有钱,你为他工作,几乎都是有钱可拿的。
如果申请人申请到美国博士全奖,则几乎可以cover掉在美国的所有学费以及生活费,甚至来回机票,更有可能,如果生活的懂得开源节流,省出个旅游钱或攒下一些钱,都是有可能的。但美国的博士学位需要至少4-5年的时间,而且有相当的难度,并且对于之后的职业规划,大家都要考虑清楚。
4、留学年限
在美国读硕士短的为一年,如法律;大部分的专业需要两年。
正如前面所讲,博士可能需要五至八年时间。如果你需要快速拿到学位回国工作,那么选择硕士较为合适。
综上所述,虽然直申博士难度略大,但已具备一定条件的同学可以大胆尝试,特别是那些对学术研究比较感兴趣的同学美国留学 读博士,前文已经讲到,博士申请对基础条件要求较高,如果打算申请,同学们需提早准备,做到有的放矢,完善自己的软硬件条件,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美国博士容易吗,从国内读完硕士之后可以直接申请美国的博士么
本文由留学平台入驻导师 GWU 顾学姐 提供
现在留学申请的同学数量非常多,其中不少同学会选择直接申请PhD项目,不过申请PhD的同学相对来说还是要少一些,因此很多同学对申请PhD项目的一些细节不是很清楚。而我在硕士毕业之后就申请了GWU of 下的 and 读博,今天我就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在申请PhD时的心得。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社科类PhD项目时的注意事项,今天我主要和同学们分享一些干货,希望同学们在我的文章中都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正因为如此我在介绍自己的申请经历时,我不会说太多我的心路历程,而是要尽量把我了解到的信息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
还有一点我要说明,那就是我在文章中提到的的信息可能只适用于部分美国社科类PhD的申请,同学们在借鉴我的申请经验时也要结合自己申请的项目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保证其对大家的留学申请有所帮助。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根据我的了解社科类PhD的申请和那些理工科以实验室为主的博士项目申请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这是因为那些以实验室为主的项目中博士生导师有着很大的话语权,因为经费是掌握在导师手里的,他们在招生的时候其实等于在为自己找劳动力,所以他们自然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筛选。
而社科类的PhD项目和这类项目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因为社科类的PhD项目依旧是-based的,因此在招生的过程中教授的话语权并不是很大。其在录取PhD的时候学院会成立一个以教授为主的委员会来统一审核申请同学的材料,最终作出录取的决定。而申请同学和导师之间的匹配也是要在录取之后根据双方的意愿进行的,因此社科类PhD的申请策略和其他的PhD项目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后续的PhD生活和其他PhD项目也有很大的不同。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这些信息,下面我就和同学们介绍一下我的申请历程,希望可以为同学们带来一定的帮助。
个人背景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借鉴我的申请经验,我先和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背景。我本科是在国内读的新闻传播学,当时我的成绩还不错,GPA在前5%,不过我的GT成绩并不是很高,所以我的硬性条件比较一般。我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对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我结合自己的需要决定要在本科毕业之后申请留学继续深造。
我在本科毕业之后根据我对未来发展的规划混申了美国 of 和 of 的近十个项目,当时我拿到了其中大部分项目的offer。最终我决定去Johns of ,当时我读的项目是MSPH in and 。
我当时之所以选择了这个项目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JHU在公共卫生方面有着很大的名气,同时其排名情况也是很理想的。同时我在本科的学习之后很希望自己可以跳出这个领域,尝试一些全新的专业,而在其他的专业中 对我的吸引力是最大的。事实证明我的这个选择是没错的,这个选择让我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这也让我开拓了自己的视野。
在硕士毕业之后,我没有直接申请PhD,而是在 下的 做了一年的 。期间我主要负责了两个 of 资助的研究项目,而我在工作期间进行着PhD申请的准备,最终顺利申请到了PhD项目。
套磁要点
接下来我和同学们介绍一下申请中的要点,在我看来申请之前的套磁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那些决定要申请PhD项目的同学来说套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套磁也是申请PhD项目和硕士项目之间一个明显的不同,因为在申请硕士项目的时候基本是用不到套磁的,而在PhD申请中非常的重要。像我当时一共申请了5所高校的PhD项目,当时我有三所高校进入了最终的面试环节,而这三个项目的套磁都是很顺利的,另外两所高校我当时没有套磁,结果直接拿到了拒信,这也可以说明套磁的重要性。
其实套磁就是我们主动发送邮件和项目的教授取得联系,目的就是阐述自己对科研的兴趣,并说明自己对教授项目的了解以及我们和项目之间的匹配程度,同时在初步联系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询问对方是否有后续深入沟通的意愿。
对于申请理工类PhD项目的同学来说套磁的意义明显更大,因为那些项目中导师的话语权很大,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套磁在导师的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我们申请的成功率也将得到保证。像我前面说的那样,美国高校的社科类PhD项目导师在录取的时候话语权是很弱的,如果我们套磁的导师在那一年没有进入招生委员会,那么我们的套磁对于最终的录取结果基本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不过在我看来套磁依旧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套磁可以展现我们申请的诚意,这个诚意我们也可以在后面的PS中加以体现,所以说在申请的时候套磁不仅仅是为了加深和导师之间的联系,也是为之后的文书创作进行投资,这样我们在进行文书创作的时候会有更多可以用的素材。如果可以在文书中体现我们之前的套磁经历,不仅可以体现出我们对项目的兴趣,同时还能说明我们是在对项目足够申请之后才进行申请的,这样也能提升我们在招生委员会老师心中的印象,帮助我们拿到面试的机会。
套磁想要得到我们理想的效果,其中也是有很多技巧的。我建议同学们在确定了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之后,最好先浏览学院的 ,美国的高校这方面做的都是很好的,基本所有教授做的课题、教育背景以及研究兴趣在官网上都是可以找到的。我们需要多去浏览这方面的信息,并分析自己对哪个导师比较感兴趣一些。
不过官网上的信息还是不够全面,我们在通过官网上的信息初步了解了各个导师的情况之后,下面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搜索目标教授发表的文章。在搜索文章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重点搜索教授最近几年发表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才能更加准确地反映教授当下的研究方向。在搜索文章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度那些文章,因为我们搜索文章的目的是粗略地掌握导师的研究方向,因此粗读就足够了。
对于那些想要申请美国方向项目的同学可以使用NIH Tools 这个数据库,其中会有NIH所有资助的研究项目,我们也可以查询目标导师近几年是否有其中的项目正在进行。比方说R01是NIH 中历史比较久而且经费比较多的一种,每年的经费可以达到500k同时基本上会持续四五年的时间。如果我们感兴趣的教授目前有这样的项目正在做,那么这基本上就会是他当下的研究重点。
在对导师以及其目前的研究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美国博士容易吗,从国内读完硕士之后可以直接申请美国的博士么,下面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个套磁邮件的创作了。在我看来套磁邮件一般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我们需要在开头的部分对自己进行简单的介绍。而我们不单单要介绍我们是谁,还要说明我们的研究兴趣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写这封邮件,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就是一定要简洁,绝对不能啰嗦QS200名校留学,否则会影响我们在导师心中的印象。
在介绍完我们自己的情况之后,我们接下来需要在第二部分中说明我们对教授的了解,这部分的内容就不能太过简略了,其中一定要有很多的细节,最好其中可以体现出导师的研究具体方向,这样对方才能感受到到我们的诚意,我们在这个部分绝对不能让导师觉得我们的套磁邮件是套用了一份任何项目都适用的模板。
套磁邮件最后一部分的内容我们要做的就是说明我们和申请项目之间的匹配度,我们在这个部分需要写出我们和兴趣和导师研究方向之间的关联性。除此之外我们也要说明教授对我们会有怎样的帮助以及我们可以为教授和项目带来什么。不过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想要为教授带来帮助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同学们也可以选择略去这个部分。
而在写完邮件的主体内容之后,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创作邮件的初衷,在最后我们也要表明希望进一步沟通的意愿。像我当时一共给哈佛、GWU以及NYU发了三封套磁邮件。而这些邮件都是我在对这些项目进行了深入了解之后创作的,期间我做了很多的功课,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邮件我都得到了回复。
当时不同高校的导师回复我的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像NYU的导师在收到我的邮件之后表示出于公平起见他不会提前和任何申请者进行沟通,不过他也表示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和我在面试的时候聊一聊。在我看来这样的回复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我当时觉得这名教授之所以会急着表明自己的公正,很可能是因为他进入了当年的招生委员会。事实证明我的猜测是很准确的,我也可以理解他的做法,而在我后来收到NYU on site面试邀请,当时我在群面结束之后也和这位教授单独聊了一会儿。
而GWU的教授和我硕士阶段的有合作,我在套磁的时候自然充分利用了这一层关系,在这里我建议同学们在进行套磁的时候,如果目标导师和我们之间有这样的联系可以在邮件中提起,这样对方更容易回复我们。但是这位教授很快就回复了我,而且因为我们都在DC,所以后来我去了他的办公室进行了见面,这次套磁无疑是很成功的,而现在他也成为了我的导师。
在套磁哈佛的时候我挑选了一位比较年轻的 Prof,他并不是我最感兴趣的导师,但是我感兴趣的大牛我没有信心去直接套磁,所以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这名AP。这位AP也是JHU毕业的校友,而他在收到我的套磁邮件之后第二天就回复了我,并且表示他过几天要到巴尔的摩参加校友活动,于是我们直接约在巴尔的摩见面。因为这位AP比较年轻,加上他是JHU的校友,所以我们聊天的过程很轻松,气氛也很愉快,在那之后我觉得托福也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后面我的确拿到了哈佛的面试,不过在第二个教授面试我的时候我的表现非常差,当时我被对方问的哑口无言,最后我也没能进入托福,关于这部分我会在后面面试部分和大家详细讲解。
在我看来现在很多同学在申请PhD项目的时候会忽略套磁这一步,不过这一个环节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那些比较主流的大规模项目来说,每年其可能会从几百人的申请pool中发出两位数的申请,在这种情况下提前联系教授的意义不会太大,我们提前套磁会有多大的意义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对于那些规模比较小的全奖社科类PhD项目来说,项目每年只会招收四五名学生,竞争很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套磁就显得尤为关键了,因为在导师心中留下印象可以帮助我们提升申请的成功率。
在我看来套磁其实并不是太难,我们只需要在邮件中证明我们真的对教授感兴趣,一般教授都是会回复我们的,因为他们同样希望可以找到那些有潜力有热情的学生来帮自己做项目。虽然套磁对于社科类PhD申请来说作用不时特别大,不过如果我们可以很好地完成套磁,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前和教授建立起联系,加上套磁经历可以写到文书之中,这些都会成为我们留学申请中的加分项,也能提升我们拿到面试的机会。不过我们一定要在对自己申请的项目以及沟通的导师有足够了解的情况下再进行邮件的创作,如果大家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些功课的话,那么我建议同学们最好不要做这一步,因为如果邮件效果不佳,反而可能在对方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我们申请的结果。
申请材料准备
接下来我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关于申请材料准备的心得,在众多申请材料中像成绩单、GRE成绩这些准备我就不赘述了,同学们只要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准备就好了,今天我主要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个人陈述以及 的准备过程。
在我看来申请PhD的时候,个人陈述以及 的重要性是要远远高于我们的硬性成绩的,因为导师在招收PhD的时候最看重的还是申请者的科研潜力,而这些通过硬性指标是很难加以呈现的,我们也需要想办法通过个人陈述以及 来体现我们对科研的热情以及我们身上的潜力。
另外因为大部分的PhD项目都是有的,因此招收每一个同学对于项目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所以其招生较之于硕士项目也会正式和谨慎很多。我们在申请的时候如果可以进入最终的short list,那我们的个人陈述等文书很可能会被招生委员会反复讨论,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个人陈述的创作。
在我看来一份好的个人陈述需要兼顾 和 两部分的内容,我们不能像申请硕士项目那样在个人陈述中写上太多自己留学申请的心路历程,不过我们也不能写的太过专业,让它看起来像是一篇研究提案,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将两个部分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的个人陈述才能在交代清楚我们的科研背景的同时写出我们对项目的向往,体现我们和项目之间的契合度。
我当时在写个人陈述的时候首先在开头的部分介绍了我的背景,同时说明了我为什么要申请这个方向的PhD,这部分的内容大概占到了文章的四分之一。在接下来我花了一半的篇幅来说明我感兴趣的研究问题,这部分中我在描述过去研究经历的同时结合了一些文献和目前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这也是体现我们科研能力及潜力的关键。在进行这个部分创作的时候我觉得同学们不需要写得太过具体,不过一定要展现我们对于某一研究领域的理解。
而剩下的篇幅内容我结合申请院系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作,来说明自己和对方的契合程度,这也是提升我们个人陈述针对性的关键。现在同学们在申请留学的时候往往会同时申请多个项目,不过我不建议同学们使用同一份文书来申请不同的项目,因为那样我们个人陈述的针对性会存在很大的欠缺,这也会影响我们申请的结果。
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我们在写个人陈述的时候可以写上我们之前套磁的经历,所以如果我们在申请之前已经和项目中的教授进行沟通,那么个人陈述的创作就会轻松很多。那样我们就可以写自己对某个教授研究的课题很感兴趣,而且之前进行了沟通,自己也很希望可以进入这个项目和他共事,这样的话可以让我们和其他的申请者有所区别。
说完了个人陈述,下面我再和同学们说一下 ,在我看来 可以很好地展现同学们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能力,所以对于申请的帮助是很大的。不过我在这部分创作上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因为我当时的 使用的是我硕士阶段的毕业论文,因为我们硕士毕业的要求是写一篇 ,而后来我的论文还经过了两位导师的修改,所以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在我看来 虽然看似很重要,不过在实际的申请过程中其发挥的作用或许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大。我觉得当我们的写作水平达到了平均水准以上的话,其中具体的内容或许并不会成为招生委员会考察的重点,不过大家还是要认真对待 的创作。这是因为如果我们写的 有明显的短板,比如我们的文章结构不佳或是愈发问题很多,这反而会在对方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也会让他们质疑我们的学术能力,所以我们在写 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要出现太多的错误。
最后我还要和同学们说一下推荐信的准备部分,现在很多国内的同学在申请美国高校项目的时候会担心自己没有美国老师的推荐信会影响自己在申请中的竞争力。不过在我看来除非我们的推荐人是学术界的大牛,否则的话无论谁来做我们的推荐人,其对我们竞争力的影响都是不大的。因为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推荐信的内容是要远远重要于推荐人的身份和背景的,因此我建议同学们最好请那些对自己比较熟悉的人来写推荐信,这样他们写出的推荐信中才能有更多和我们相关的细节,这样的推荐信也会更加真实,从而能更好地打动招生官。
以上就是我对于申请文书准备的看法,在我看来文书对于PhD申请来说非常的重要,而想要写出一份好的文书除了要有很深厚的专业背景之外,还需要对各个高校、项目以及导师足够熟悉,这也对文书创作者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同学们想要自己写出合格优秀的文书还是有些困难的,我建议同学们可以请留学机构来帮忙完成文书的创作。不过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申请PhD的时候文书专业性很强,所以我们在挑选留学机构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察对方的专业性,确保其能力可以满足文书创作的需要。
现在和我合作的就可以很好地满足这方面的需要,这也依托于强大的导师团队。在这里有超过500名和我一样来自海外名校的导师,这些导师都经历过海外留学,所以对各个高校和项目都非常的了解。而且这些导师都来自不同的专业,因此每一位来到这里的同学都会有同专业背景的导师为他提供服务,这也保证了服务的和专业性。
在进行文书创作的时候,导师首先会结合自己对项目的了解来帮助同学们优化和调整文书中的内容,让这些内容和申请的项目更加贴合。而在描写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导师也会加入很多相关的细节,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申请同学身上那些项目看重的优点,充分展示申请同学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潜力。另外在文书中导师还会说明同学们的申请动机,并在这个过程中和项目本身的方向进行联系,从而进一步说明申请同学和项目之间的契合程度。在文书内容创作结束之后,导师还会对文书内容进行润色,从而让文书的表达更加贴合对方的阅读习惯,从而让文书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除了文书方面的服务之外,因为的导师都经历过留学申请的全部流程,所以他们不仅清楚留学申请的全部流程,同时还很了解同学们在留学申请中的需要以及容易犯的错误。在留学申请准备期间他们也会给出很多建议和指导,让同学们少走弯路,同时也能让同学们的准备工作更加契合项目的实际需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采用的半DIY服务模式在价格上也是很有优势的,其全部收费只要2万元,这也只是传统留学机构收费的一半,所以很适合同学们进行选择。
面试
最后就是面试的环节了,如果我们在申请的时候可以进入最终的面试环节,那么就说明我们的基础条件已经达到了对方的要求,不过可能因为名额等限制导致对方还需要再进行一轮的筛选,在这个情况下我们面试的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面试直接决定了我们在对方心中的形象,其对于申请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时我一共收到了三份面试的邀请,这三个面试的形式各不相同,其中哈佛是电话面试,GWU是视频面试,而NYU则是on site面试,我也因此经历了几乎所有的面试形式,下面我就分别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面试经历及新的。
当时我先进行的是GWU的视频面试,当时面试的过程还是很顺利的美国博士容易吗,据我后来了解这是因为当时GWU面试的人数和招生目标比较接近,所以这个面试当时只是为了确认申请者的情况和申请材料有没有太大的出入,并且会通过面试来考虑如何分配 。当时有4、5名招生委员会的教授为我进行面试,他们问的问题都是很基础的,他们问了我的研究兴趣以及申请动机这类问题。当时面试一共持续了十几分钟,在我看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接下来我去参加了NYU的on site面试,当时NYU一共邀请了20多名同学去学校面试,最后一共招收5名学生,所以这边面试的难度较之于GWU还是要高上很多的。当时面试的过程一共持续了一天,流程包括了一个group 以及两个一对一的面试。因为当时我对申请NYU的项目意愿并不是很强烈,加上我当时比较有把握被GWU录取,因此我参加这个面试主要是考虑到可以到纽约玩一玩而且还能报销。在面试结束之后,我觉得on site面试的强度是很大的,而且其中很多的问题都是之前难以预测到的,这个面试真的非常考验我们的综合能力,当时在面试之后我进入了。
最后就是哈佛的面试了,哈佛的采用的是电话面试的形式,我当时分别和两位教授进行了电话面试。不过我感觉这两位教授的安排应该是随机的,因为当时给我面试的两位教授我之前丝毫没有了解,而且我在申请文书中也没有提到关于他们的事情。哈佛面试的准备时间是很短的,当时从我接到面试的通知到后面开始面试一共也就隔了一两天的时间。我当时为了更好地完成面试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面试我的教授的研究方向,事实证明我的这种做法是没用的,因为面试的内容和两位教授自身的研究方向根本没有关系,全部都是围绕我之前的经历展开的,而我在面试之前对于自己的兴趣和研究并没有进行细节上的准备,所以当其中一位教授面试追问我很多方面的细节问题时,我完全回答不上来,加上当时他是在机场进行的电话面试,声音很嘈杂,因此我在面试中发挥很差。
另一位教授相较之下就要nice很多了,他了解到我不太适应电话面试所以非常耐心,问题也都很,那次的面试就轻松很多了。不过后来我还是收到了哈佛的拒信,我觉得这主要还是因为自己的水平达不到对方的要求而且准备也不是很足够。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如果在申请的时候进入了面试的环节,那么最好在之前熟悉自己的申请材料,做到禁得起推敲,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面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要分享的社科类PhD项目的申请要点了,事实上申请社科类PhD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难,只要大家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相信大家都可以顺利申请到自己心仪的项目,最后我也祝同学们都能在留学申请中收获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导师背景 乔治华盛顿大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博士在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复旦大学传播学本科,曾在乔治城大学癌症研究中心做过两年研究员,参与多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研究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决定因素对群体健康的影响。 本科期间申请了美国传播学和公共卫生的硕士项目并收获近十份offer,在乔治城做研究院期间DIY博士申请并拿到了全奖奖学金。 擅长美国社科专业的选校咨询、申请文书写作、社科类专业博士申请的套磁过程及后续选校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