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27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举办的2024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发布了《2024研究前沿》报告和《2024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
报告显示,综合11大学科领域整体表现,美国整体排名继续位列首位美国大学研究院排名,这四个领域,中国排名世界第一!,在超过一半的研究前沿上排名第一;中国稳居第二,在超过30%的研究前沿上排名第一;英国、德国、法国保持前五。
《2024研究前沿热度指数》在《2024研究前沿》基础上,评估了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在上述研究前沿中的表现。
在11大学科领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15个新兴前沿中美国大学研究院排名美国top30名校留学,美国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排名第一的前沿数为71个,占全部125个前沿的56.8%;中国排名第一的前沿数为39个,占全部125个前沿的31.2%;英国有4个前沿排名第一;德国和法国分别有1个前沿排名第一。
“中国在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领域,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物理学领域和信息科学领域这4个领域研究前沿热度指数得分排名世界第一,美国有7个领域研究前沿热度指数得分排名世界第一。”战略咨询院战略情报研究所副所长杨帆说,相对于美国,中国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优势突出,农业科学、生态环境有望形成新高地,物理学、信息科学竞争激烈,地球科学、社会科学差距拉大,数学、生物科学、临床医学、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差距较大但呈稳步提升态势。
美国大学科研,全球十大科研城市:美国4个,日本1个,中国有几个?
在全球科技竞争的今日,各大城市在科研领域的表现引发了话题的热议。
全球十大科研城市,北上广深都上榜?
对此,每个城市又有怎样的代表性成果?
这些城市又分别在哪些科研领域有着显著的贡献?
而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城市情况又如何?
根据最新的科研统计排名显示,美国依旧是科研领域的老牌强国。
我国连续八年霸占着这份榜单TOP1的位置。
当今世界,我国究竟拥有几个TOP10?
全球科研城市排名。
根据我国科研统计部门发布的信息显示美国大学科研,北京和上海是我国两个科研期间具有领导地位的城市。
每年,这两个城市生产出来的论文和学术成果占据了我国总产出的60%到70%之间。
而这其中,又有60%到70%的成果来自于北京美国藤校留学,所以北京的科研实力毋庸置疑。
在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上榜中,北京获得了前10名中的第一,连夺8年之久。
然而,现在我们的问题是,国内还有哪座城市跟北京和上海并列呢?
根据北京市科研统计局发布的信息,在全球TOP10的科研城市中,还有5个来自中国。
不仅如此,虽然北京夺得了头筹,但是紧随其后的是美国的纽约和波士顿、法国的巴黎。
而我们国内的上海则排在第5,第六位竟然是南京。
这样的排名着实让人没想到,南京竟然能排进全球TOP6。
另外还有深圳、杭州这两座新兴崛起的大城市名列前茅。
从此来看,中国不管是在哪个方面都很可能拥有相似实力,不可小觑。
中国有几个TOP10?
从前十名统计结果来看,这份榜单排名前三的城市是北京、纽约和波士顿,而前四五名分别被上海和巴黎包揽,另一半被东京、香港、南京所占据。
下面我们对此进行详细解读分析。
首先是全球第一,北京。
自2013年以来,北京就一直领先全球,其影响力可想而知。
不仅每年发表论文数量保持最高水平美国大学科研,全球十大科研城市:美国4个,日本1个,中国有几个?,而且高引用率以及高影响因子等,都显现出它在科研领域中超强的实力。
以下,我们将依次进行分析全球前十城市在各自领域的代表性和贡献。
美国四所大学引领风骚。
首先,我们从美国开始聊起,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强国之一,科技方面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强的实力。
纽约作为全球第四大城市榜首,也是美国排位最高的城市,在其影响力上不言而喻。
但是在科研方面,纽约的实力相对比较弱,尤其是在自然科学方面。
但是这并不影响它在社交、文化等领域的强大。
纽约市作为多个世界知名高等院校所聚集地,每年都会吸引无数莘莘学子来此求学突破。
同时也是世界顶尖企业总部所在地,加之这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使得这座城市无疑成为社会科学院卓越成就产生的温床。
国际关系、法学领域以及心理学领域均拥有极高声望,可以说纽约市社交科学等其他领域名列前茅。
第二座美国城市—波士顿,这里是高等教育中心,既有哈佛大学,也有麻省理工学院,在生命科学、校际合作方面成就卓越。
作为全球第二大城,也是人文环境最好的城市,同时这里还是世界最顶级学府—哈佛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所在地。
凭借两所世界顶尖大学,每年产生无数论文和人气学者,同时还吸引无数国际留学生来此学习深造。
所以人们都称赞这是一个天才汇聚之地。
作为毗邻波士顿的一座城市—剑桥,凭借剑桥大学等多所世界顶尖高校坐落于此,同时这里也是重要的人文学科研究中心。
因此成为了全球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中心之一,每年产生众多影响因子极高的论文,同时还养育出无数获得大奖或成为业界领袖的人才。
中国科研城市情况分析。
接下来,我们分析完前三名后,着重说说中国前五大城市。
第一名—北京,不仅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信息产业基地,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更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可以说,全球第一城非北京莫属!
在基础研究方面,北京是中国研究领域最多元化的地方,同时,北大和清华两所著名高校也在此扎根。
这里研究领域有基因组学与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更有海洋科学与技术等跨学科领域,可谓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第二名—上海,这座城市无愧于中国第一大商业中心,在经济实力上毋庸置疑,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上海在发展经济方面十分注重创新,一直以来都重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而且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上走在全国甚至世界前列。
第三座—香港,身为国际贸易中心,不仅吸引着众多海外优秀学者前来求学,同时也有大量企业宝贵的数据资源落户于此。
对当地经济发展大大促进!
香港大学的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等研究方向极具知名度,同样也是一个学术气氛浓厚的地方,是国际生物医学研究团队的一部分中心之一。
女生高屯四、六排行两米长短的人看得人都是目不暇接!
美国大学科研,美国高校学子中国行:科研环境、高铁是惊喜
中新社上海1月3日电 (记者 陈静) “我在这里感受到了中国政府与高校对科研的重视”“我们从北京坐高铁来上海,速度非常快!”……中国的科研环境和高铁发展,成为在沪参加活动的美国高校学子热议的话题。
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2023年会3日正在上海举行。该联盟由国际知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发起并担任首届联盟主席。此次有18位美国名校青年学子受邀来华参加数学学术交流项目。
1月3日英国G5院校留学,美国高校学子在上海参加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2023年会。(复旦大学供图)
“这里有很好的科研环境,同时愿意支持一些长周期的科研项目。”首次来中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研究生Alan 说。
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研究生郝瀚认为,中国为基础科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机会与资源。他感受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除了中国的科研环境,我想‘高铁’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研究生 说,“很高兴来中国感受科研发展,期待未来能够参与美中两国大学之间的科研合作。”
丘成桐表示,此次邀请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的优秀学生参会,希望让这些年轻人进一步了解中国美国大学科研,美国高校学子中国行:科研环境、高铁是惊喜,同时也看看华人学者、学生是怎样的。
“中国的基础科学美国大学科研,虽然发展得不错,但要达到世界最前沿水平还有一些距离。”丘成桐认为,最顶尖的科学家,中国还是缺乏的。中国的基础科学还处于发展阶段,无法一下子跳跃到‘目的地’,所以一定要继续努力。
丘成桐表示,希望年轻人把基础实力夯实,未来走出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让中国的研究氛围与学科发展产生根本性的改变,期待未来能出现中国自己培养的数学大师。“科研的生命力还是在年轻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