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美国博士后

美国的博士后,美国博士后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docx

美国博士后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摘要:美国博士后教育经历了诞生与扩散、积极促进和调整与发展三个阶段,逐渐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关键词:美国,博士后制度,创新人才培养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立博士后的国家,历经130多年的发展,其博士后制度被多国借鉴。

美国博士后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摘要:美国博士后教育经历了诞生与扩散、积极促进和调整与发展三个阶段,逐渐形成了相应的制度。随着经验的积累,美国博士后制度的特点正在逐步系统与定型:注重人才培养与使用,对博士后的质量评价则根据协议执行,体现了一种松散的管理,根据协议对博士后进行质量评价。美国博士后制度存在如博士后身份不明确,发展规模起伏不定等问题。借鉴美国的做法,我国博士后制度发展应下放管理权限,明确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博士后第一责任人;提高待遇,吸引更有竞争力的人员来做博士后;设置科学评价指标,注重博士后教育的规模与质量发展。关键词:美国,博士后制度,创新人才培养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立博士后的国家,历经130多年的发展,其博士后制度被多国借鉴。中国自1985年借鉴美国经验建立中国博士后制度以来,从介绍、评析、比较等角度来研究美国博士后制度就没间断。有研究认为,“美国博士后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实施形式、经费筹措、管理等许多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有效的做法”。[1]但有学者指出,“拥有一个多世纪历史的美国博士后教育至今仍然处于一种不稳定和不成熟的阶段”。[2]有学者认为,它“促进了高级人才的形成,产生了大批领先的科研成果”。

[3]但有学者却表示,它对有的博士后能力提高迅速,而对有一些人仅起到知识和技能扩充的作用。[4]认识与研究结论的不同,势必影响到中国对别国经验的借鉴。因此,从制度层面本身去剖析美国博士后制度是必要的。一、美国博士后教育的发展美国博士后教育经历以下三个阶段,逐渐形成了相应的制度。(一)诞生与扩散阶段美国博士后教育的诞生与霍普金斯大学的办学定位相关。该校捐赠者约翰·霍普金斯()于1873年留下遗嘱,用他的遗产仿效德国办学模式创建一所研究型大学。1876年2月22日霍普金斯大学正式创立,校长丹尼尔·吉尔曼()顶住各种压力,没有承袭当时英国大学注重教学而忽视研究的传统,也没有模仿当时国内已有名气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办学模式,而是按照捐助者的意愿执意举办研究型大学。他率先在美国创办研究生院,同时,独具匠心地提议为未来年轻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设立一项研究基金。后来获得“第一批资助中的4名已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人们称之为‘博士后”’[5]。这一事件被认为是世界博士后的诞生。霍普金斯大学为博士后提供制度诞生土壤的同时,该制度也赋予刚建立的霍普金斯大学新的生命力。

基于霍普金斯大学的成功做法,哈佛大学于1915年,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于1925年也为刚毕业的博士提供专项基金,使博士后制度从一所高校扩散到多所研究型大学。其后,民间基金会也加入到资助博士后的队伍中,特别是以洛克菲勒为代表的民间组织不仅花钱资助博士后开展研究,而且于1924年又创建性地设立国际交流基金招收国际博士后,这一做法改变了博士后只从本国招收的历史。1937年,美国国会在全国卫生研究院设立博士后研究基金,开启了政府介入博士后制度的历史。根据规则起源的依据来区分,制度可以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而“内在制度是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的。它体现着过去曾最有益于人类的各种解决办法”[6]。美国博士后制度建立之初是一种典型的内在制度,它为年轻博士提供了进一步科研的机会。由于这一时期的资助主体主要为少数的几个研究型大学和民间组织,资助范围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资助的博士后人数较少,但是它在管理与资助方式等方面已经打下当今美国博士后制度的基调。(二)积极促进阶段二战后,美国十分重视吸引年轻科研人才开展基础性研究。苏联1957年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把它看成是自身的生存空间和科技优势地位受到了挑战,通过了诸如《1958年国防教育法》、《1965年高等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法案,并借助于自身世界经济第一强国的资金优势开创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也直接促进了博士后教育的发展。

“1962年,36%的生物化学哲学博士和四分之一的基础医学哲学博士计划做博士后。到1967年,这一数据变成了58%和36%。”[7]其后,美国继续实施对高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的政策。20世纪70年代,美国博士后教育发展明显加快,除了当时能够授予博士学位的300多所大学和资助博士后开展研究的部分政府机构外,一些非研究型大学,甚至一些生物工程公司和医药企业也尝试招收博士后。这一时期,博士后教育的积极发展不仅表现在招生规模上,而且体现在招聘主体和资助形式上。大学、政府机构和企业成为三类招收主体,“博士后研究基金、联邦政府培训拨款和研究项目经费”成为三大资助方式。(三)调整与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当时的里根政府削减联邦教育项目与开支,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出现调整,博士后的大学招收规模也受到了冲击。与此同时,博士后教育出现新特征。如由于政府资助经费减少,去企业做博士后的人数增多;之前由企业出钱资助博士后在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研究,变为自己来招收等。企业招收博士后不能简单地看成是招收机构的变化,其意义在于:一是由博士后为纽带,加强了校企之间在学术联系、项目攻关、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

二是拓宽了博士后的科研定向,使高校的学术性基础研究与企业的应用性基础研究能够优势互补,促进了科研成果向市场的转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科技的迅猛发展,联邦加强了对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博士后制度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博士后在研究领域贡献巨大,有研究表明,“在对近两期的《科学》杂志研究论文的统计发现,有43%的第一作者都是博士后”[8]。但在发展中一些新老问题交织,如博士后就业,博士后管理,博士后待遇等问题更加突出。这既是博士后教育持续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博士后制度建设中本身需要完善的地方。目前QS200名校留学,美国博士后制度已实现从一国到多国的传播,虽然各国根据本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科技制度和教育制度进行了改良,但博士后制度已成为许多国家主要的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制度。作为世界博士后第一大国的美国,估计博士后规模已超过5万人,[9]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年轻科技精英,对美国科技称霸世界以及为大学教育提供后备人才发挥了巨大作用。二、美国博士后制度的特点“制度的关键功能是增进秩序:它是一套关于行为和事件的模式,它具有系统性、非随机性,因此是可理解的。”[10]美国博士后制度的特点正是随着经验的积累,把自己的一套关于博士后的行为和规则逐步系统与定型,使得它能够被认知、剖析和模仿。

(一)博士后制度的价值: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制度的价值是与人们对制度存在与发展目的的认识相关联,并采取相应的规则去实现。长此以往,规则就会变成传统并保持下去,作用于整个制度,使制度的价值得以巩固与丰富。霍普金斯大学开启的博士后制度,原始目的非常明显与简单,即“人才培养”,它为年轻博士提供条件美国的博士后,让他们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其后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大学秉持了这一价值,为刚毕业博士提供独立研究的机会与条件。“获得博士学位不代表教育的结束,对于刚毕业的博士再有几年的机会去拓展研究领域是非常有用的。”[11]“80 年代,生物化学的博士有 86%做了博士后,40%与不同导师做了第二站或更长时间的博士后。”[12]近年来,许多研究型大学也把博士后经历作为应聘高校任教的“敲门砖”。这一原始价值贯穿到整个博士后制度中。其后,随着招收机构从大学增加到政府机构和企业,出现了博士后制度的第二目的,即“人才使用”。无论是资助人数较多的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科学基金会、农业部、能源部、国防部、环保局、海洋大气部门、地质勘探局等政府机构与组织,还是以洛克菲勒为代表的民间组织,或是以IBM 公司、杜邦公司等为代表的高科技公司,都招收博士后来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特别是对公司而言,博士后“廉价物美”、年富力强,省去了聘用科技人才的高薪,而且还没有“解聘”的后顾之忧。由此,企业成为美国博士后人数增长较快的部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1924 年洛克菲勒创设国际交流基金后,除了极特殊的专业领域外,美国都面向全世界招聘博士后。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外国博士后人数超过了本国。据调查,美国2004 年博士后人员中有许多是外国留学人员,来自中国、西欧的留学人员居多,博士后人员的构成比例为:外国留学人员占65%,美国公民占35%。[13]其中,约一半外国留学人员博士后出站后留在了美国。[14](二)博士后管理:松散与差异美国博士后的管理制度在创建之始就体现为一种内在制度。霍普金斯大学把自己的发展定位于研究型大学,开创博士后制度也正是基于此办学理念。作为研究人员类型之一的博士后,其研究的共性远远大于个性。因此,它没有对博士后制定什么特殊的规则进行管理。其后,招收博士后的其他大学也采取了霍普金斯大学的类似做法,大多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和制定特殊的规则,体现了对博士后管理的松散性。据统计,在招收博士后的美国大学中,目前只有56%的大学有管理博士后教育的校级办公室;50%的大学有正式的博士后教育管理政策的制定及审议程序。

87%的大学向博士后提供执教的机会,其中79%有正式的博士后执教管理制度。但是,只有少数大学(8 所)颁发博士后结业证书美国的博士后,美国博士后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docx,另有两所大学在博士后提出申请后可以提供结业的书面证明。[15]就大学对博士后的管理而言,各校在管理机构、管理政策、管理制度等方面很不统一,显示了大学之间的巨大差异。除大学外,美国联邦政府也没有相应的博士后的管理机构。“虽然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建议联邦政府加大支持博士后教育与科研训练的力度,并再次肯定博士后教育对国家利益的重要性”,[16]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成立协调全美博士后发展的管理结构。从当前博士后经费资助来源来看,虽然美国的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国家科学基金会是参与博士后教育活动最多的两大联邦机构,但它们既没有提出任何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和规定,也没有建立博士后人员的跟踪与反馈机制,它们的参与仅仅是一种科研拨款行为。[17]政府没有设置管理博士后的机构,并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美国政府对博士后管理的不作为。由于受到美国宪法规定的制约,教育发展属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不能干涉。政府对博士后的管理采取了“无形之手”的方式,通过经费资助来引导博士后的专业、规模等的发展。

(三)博士后质量评价:按协议执行博士后的质量评价,既是博士后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博士后个人工作水平的证明以及寻求工作的重要依据。由于美国没有全国性博士后管理机构,它对博士后的质量评价主要根据经费来源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概括起来,美国对博士后的资助模式主要有三种。[18]第一种为“教授项目”。这是当前大多数博士后获得资助的方式,也是资助方式增长最快的一种。大学教授在获得政府或企业的研究项目后,根据项目需要招聘博士后作为自己的研究助手,或让博士后承担子项目的研究。由于教授对博士后的任务规定不同,评估标准也会不一样,教授有相当的自主权。第二种为“联邦政府培训项目”。联邦政府资助某些研究型大学挑选博士后作为大学发展的人才培养,它要么由资深教授带领博士后实施一些课程或课题的研究计划,要么由博士后自己选择研究课题。这类资助中,大学对博士后的招收、任务计划等方面有很强的自主权。第三种为“博士后奖学金”,这类资助由政府研究机构或大学提供奖学金,通过对刚毕业博士提交的研究计划和学术背景等信息进行价值、需求、能力分析后筛选招生。以上三种资助模式,虽然资助的主体和重点不一样,但在评价博士后质量上保持着一致性。那就是导师、大学或研究机构在招收博士后时,对要招收的

在美国读博后工资,一文说透在美国做博士后的获益与挑战。除了显著的移民优势,还有这些优势与痛苦!

传递医生和生物研究者从中国内地直接申请美国绿卡最简单的方式。

无需美国雇主,只需要有SCI论文。

1,美国STEM博士后仅有6.2万人,外籍占到56.5%

在美国科研领域工作的中国朋友们可能觉得是个庞大的群体,其实不然。

最新的调查指出,根据从1980年监测的数据,2022年度美国理工科(STEM)一共仅有62,750人,较2021年下降了1%【1】。

但如果把分成美国国籍+绿卡的美国,和使用F/J/H/O等签证的外国,那么有美国国籍+绿卡的数量从29,755下降到了27,289,下降了8%,这是自1980年降幅最大的一年。

而使用签证的外国从33,573增加到了35,461,增加了6%。这一增长使得流失的美国数量被弥补,所以整体数量持平。

因此,占到总数56.5%的外国对维持美国学术界科研运行至关重要。

2,博士后是移民美国的关键途径

我个人的经历是我在美国读了本科和硕士的同学回国比例比较高,其中重要原因是因为现在留学-OPT-就业-H1b-绿卡这条路越来越难走,很多步骤都是在赌运气。但我在美国读了STEM博士(PhD)的同学和朋友中,90%以上都留在了美国,这是因为PhD有一定移民优势。

从移民法规角度讲在美国读博后工资,STEM PhD和硕士、本科毕业后移民优势是一模一样的,都只是享有3年OPT;但PhD毕业之所以更容易留下来,是有一个本科、硕士都没有的途径,就是可以做。

是帮助很多PhD毕业生移民的关键途径。

学术界可以用OPT,可以用J1,可以用non-cap H1b,有大量机构还提供O1,所以不存在本科、硕士毕业后完全凭运气抽签H1b的情况。

大部分在美国获得PhD的学生入职之前都会跟 PI(导师/老板)谈妥条件,让PI在OPT期间解决H1b签证,所以这样可以无缝衔接,不需要用访问学者签证J1(J1则需要办理才能申请移民)。

学术界H1b是一种non-cap H1b,没有限额,随时可以申请,可以加急,几周就可以办理好。

而且退一步,也可以拿J1签证,然后办理J1 。对于中国人,J1 几乎100%成功。

同时,来不及办理J1 ,大部分学校还可以资助O1签证。

所以最直接的优势就是可以没有压力延续签证以留在美国,从而有充分时间等待绿卡排期。

更重要的是,中国PhD从事机构一般都是顶级机构,又可以发表文章和得到PI推荐信,所以非常容易申请绿卡类型EB1a和EB2 NIW;甚至有许多学校和研究所依然资助和EB1a一样排期时间短、但流程比EB1a简化很多的EB1b。

因此,其实是中国STEM PhD最终更容易留在美国的核心原因。而如果中国STEM PhD一毕业就离开学术界,进入需要抽签H1b的工业界或其他产业界,那么则和STEM本科、硕士回到了同一起跑线。

3,博士后除了移民优势,还有一些其他优势

最主要包括发表论文、开展关键项目或者学习关键技术成为领域专家、以及和导师及同领域专家建立关系和合作。

这些都是职业发展的显著加分项。

因此美国top30名校留学,甚至现在很多工业界工作要求有经历。比如,可以用做跳板,进入三个工业聚集的大城市带波士顿、纽约和湾区,从而建立职业社交网络,帮助今后的职业发展。比如我一些志在做VC的朋友在纽约做后拿到了绿卡,最终都进入了VC行业。

诚然如我置顶微博中所说,如果你坚定了去工业界的信念,最好的职业选择还是博士毕业直接去工业界,至少做工业界的;而过去2年现实情况是现在因为职业移民(EB)越来越难,所以工业界也越来越不愿意招收需要帮助办理移民的员工,这是一个不幸的现实。而这时做的优势就更被凸显了出来。

当然,对于学术十分痴迷、有志当PI的朋友,并不是一个绿卡和找工作缓冲在美国读博后工资,一文说透在美国做博士后的获益与挑战。除了显著的移民优势,还有这些优势与痛苦!,而是一个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和最关键一步。

这些朋友很多虽然会申请绿卡,但是绝大多数人非常专注于自己的科研工作;专注于自己工作本身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这种状态则会屏蔽绿卡申请的焦虑。

4,博士后对很多人来说,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但也不是完美的,不得不承认,对很多人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结合我自己的经历以及我和在几个知名学校做的同学交流,绝大多数都是抱怨居多。这主要有几个原因:

1. 课题不顺利。

成败很大程度决定于课题,而好课题是好文章的保证,在竞争激烈、内卷严重的名校名PI实验室,不少人很难争取到好课题;也有很多人课题开展不顺利,最终不能保证发文章。而发表文章是在学术界生存的王道。

课题是让很多人迷茫和焦虑的重要原因。

2. 和PI关系不好。

这是我听到最多的抱怨。Top 5学校和RU及UCSF等学校对PI有种十分残酷的制度,造成了PI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这种压力造成了很多PI用同样残酷的手段经营实验室,比如让几个做一个课题,最后谁胜出课题给谁(我就碰到过这种PI);或要求在两年内必须拿到自己的给自己发工资,而这种情况在一些顶尖学校越来越普遍;也有很多PI经营的实验室异常toxic, abuse十分常见;或者PI监控一举一动,或者挑动之间互相检举揭发,这种事情看似荒诞,但在很多学校也十分普遍;也有很多PI出尔反尔,比如本来应该给你解决H1b但反悔,或者本来你的一作文章加上了别人作为并列一作;有的PI不希望自己的独立后成为自己的竞争者,在独立申请k99及教职的过程中恶意捣乱,甚至故意拖延推荐信提交时间。

我讲过在学校里因为PI完全是自负盈亏,学校无法有效监管,因此PI是否善意公正全靠他们自己的人品,这造成了很多PI十分恶劣的行为也无法被制约。

3. 生活条件差。

美国东西海岸几个云集的大城市几乎也是美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比如UCSF和RU所在的地区是当前世界房租最高的地区,但是按照真正工作的时薪来算,的工资基本只略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博士后大都到了而立之年,低收入和长时间、高压力工作及极高的生活成本给增加了额外的压力。比如很多人在长时间工作后还要做饭以省钱,还有人承担不起孩子的托儿所()花费而倍感焦虑。

4. 工作时间长压力大。

美国正式工作FTE一般都严格遵守劳动法规,40小时工作以外的工作时间必须给 pay(加班费)。但则没有这些福利,大量为了赶进度要工作超过60小时/周,因此很难有正常作息和家庭生活。结合极高压力、或toxic人际关系以及经济拮据,这是让很多生涯异常痛苦的原因。

上述原因也是造成没有移民压力的美国公民和绿卡持有者不愿意再做的关键原因。

或者简单来说,在获得绿卡之前,博士后经常处于提心吊胆状态、因为项目进展不顺利随时可能被要求离开;而在获得绿卡之后,PI则需要特别珍惜博士后,因为优秀且有绿卡的博士后会不断寻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但对于没有绿卡的外国来说,这种在学术界做的艰苦如果可以换来避免H1b抽签的不确定性和焦虑,那么也是值得的,因为做总体还是多了一些自己能够掌控的可控性和确定性。

而回到本文主题,也确实是STEM PhD更容易留在美国的核心原因。

参考文献:

【1】

美国法学博士后,怎样才能成为博士后,跟博士有什么区别?

清培商领院

轻松收获 1000万 企业家人脉 商圈!

要成为博士后并理解其与博士的区别,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如何成为博士后

取得博士学位:首先,申请人必须已经获得博士学位,这是成为博士后的基本前提。博士学位是研究生阶段的最高学术学位,通常需要完成独立的原创研究项目并撰写博士论文。

寻找博士后岗位: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申请人需要积极寻找博士后岗位。这通常涉及与潜在的研究团队或导师联系,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和项目需求,并展示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背景。

提交申请材料:申请博士后需要准备一系列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位证书、成绩单、推荐信、研究计划等。这些材料将用于评估申请人的学术水平、研究能力和潜力。

通过审核与面试:提交申请后,申请人需要接受设站单位或相关机构的审核。审核过程中,申请人可能需要参加面试,以进一步展示自己的研究能力和适应性。通过审核和面试后,申请人将被正式录取为博士后研究人员。

博士后与博士的区别

学术阶段与身份:博士是研究生阶段的最高学术学位,而博士后则是博士毕业后继续从事研究工作的一个阶段。博士是以学生的身份在校学习,而博士后则是以研究人员的身份在研究机构或高校中工作。

研究目的与性质:博士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完成独立的研究项目并撰写博士论文以获得学位。而博士后阶段则更注重深入研究和积累科研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博士后通常是在一个研究团队或实验室中工作,继续深化其研究领域的知识并发表研究论文。

与导师的关系:博士生与导师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其研究方向和论文内容需经导师的指导和肯定。而博士后与导师的关系则更偏向于合作关系,双方共同确定研究方向并开展研究工作。

研究领域与要求:博士后的研究领域通常需要与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鼓励跨学科研究以拓展知识领域。此外,博士后研究通常要求具备更高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能够独立完成研究任务并发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成为博士后需要取得博士学位并经过一系列申请和审核流程。与博士相比,博士后在学术阶段、身份、研究目的与性质、与导师的关系以及研究领域与要求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清培商领院简介

我们的理念:

五湖精英汇商领,何忧四海无商机!

我们的口号:

汇聚商界领袖,携手汇盈天下!

我们的价值观:

精于业,博于爱,正于身,立于信!

清培商领学院,是由国内高校总裁班同学会发起的高端“人脉银行”与价值分享平台;以互访共赢、互助收益为目的,以资源无限美国法学博士后,商机无限为核心,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创造价值,家人们共同成长、共同收获!商领汇于2014年由多位总裁同学会企业家与国内知名经济学家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商界领袖俱乐部弘扬商业正气美国法学博士后,怎样才能成为博士后,跟博士有什么区别?,以推动企业家精神社会化、推动经济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机构使命。

我院于2008年至今与北大、清华、中国人民大学高等学府战略合作。主要为全国企、事业单位服务高校培训班、团建策划、标杆商考。安排企业进(北大、清华、人大、浙大、厦大、交大)等高校培训英国G5院校留学,配套现场中高层领导力提升教学。

主要有工商管理EMBA总裁班、金融投资班、房地产建筑班、国学易经班、人力资源、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班、女性学堂班、在职硕士、博士、博士后项目、中外合作办学硕士。

最新博士后项目: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博士后

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

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

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

美国杜兰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

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

英国诺丁汉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

英国林肯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

加拿大多林多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

香港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访问学者/博士后

最新在职博士班:

美国奈尔大学计算机博士 15.8万

美国奈尔大学管理心理学博士 15.8万

美国奈尔大学哲学博士 15.8万

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 17万

法国亚眠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 19.8万

法国ISTEC高等商学院 工商管理博士 19.8万

美国UMT工商管理博士DBA学位班 39.8万

法国巴黎大学工商管理博士DBA 学位班

莫斯科国立大学管理科学博士后发展计划

(唯一一个可以入官网的博士后项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gangzai303

为您推荐

到美国读博士后累不累,博士后成高学历“临时工”?学术压力大、晋升通道窄……

工作压力大、晋升通道窄小,让许多博士后苦恼、心焦。“这7000多个博士后站,无论是哪一类,都是临时性的工作岗位,而不是学历教育,并非学业的延续。博士后扩招导致可供高层次人才争夺的职位越来越少,很多博士后不得不放弃最初的高校终身教职目标,下沉到中学甚至是小学当老师。

美国物理博士后,周煦之研究员和李莉博士后在亚太等离子物理大会上获奖

在会议开幕式上,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周煦之和博士后李莉分别获奖。这一奖项旨在表彰在等离子体物理领域做出创新性研究的亚太30岁以下青年学生与研究人员。周煦之,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莉,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雅博士后。

美国哈佛医学院博士后,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读几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读几年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读几年哈佛大学医学院是全球最负盛名的医学院之一,博士后在这里的研究机会及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哈佛大学医学院为博士后提供了多种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有哪些优势

美国博士后几年出站,入职先做博士后,一期4年才出站

众所周知,博士后一般2年即可出站。可近年来,国内博士后的聘期逐渐拉长。Nature曾有调查显示,65%的博士后出站后希望留在学术界,但却只有20%的人能拿到长期职位。幸而也有部分高校对博士后算是开诚布公,比如中国矿业大学便直接在官网列出数据:学校全职博士后留校率85%,如此至少让求职者能有个底。

美国,博士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毕业后是否颁发证书?

然而,关于MIT博士后毕业后是否颁发证书的问题,或许并不是所有关注者都了解得十分清楚。本文旨在详细探讨MIT博士后项目的毕业要求及证书颁发情况,以期为有志于投身科研领域的青年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总之,MIT博士后项目以其严格的毕业要求和卓越的证书颁发制度,为全球科研领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